正陽橋坐落於江蘇省崑山市區人民路與婁江交叉口,跨越婁江,是崑山城中最著名的現代橋樑,橋北岸為市區東西向主幹道震川西路,南岸為正陽大廈、西城河岸和南城河岸道路。道路兩側店鋪琳琅滿目,交通繁忙,人流量非常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陽橋
- 跨徑:44.85m
- 橋寬:32.6m
- 項目總投資:4200萬元
- 始建:1923年(中華民國12年)
- 第一次重建:1979年5月
- 第二次重建:2007年4月
橋樑參數
主要工程量:商品混凝土7847立方米,水泥(攪拌樁用)1876噸,鋼筋495噸,鋼結構總噸位649.15噸。工程總造價2390萬元,項目總投資4200萬元。
地理位置
![正陽橋 正陽橋](/img/5/bf4/nBnauETZ2gDNmRGMyEGMkdjYzIWNlNmZ5gjY2QDNxEGZkdTOzITM5cDZkB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歷史變遷
老正陽橋邊,有一個不小的河埠,俗稱“大河灘”。四鄉的農民在這裡扎船,出售稻草、西瓜、蔬菜。居民則端著木盆,到這裡來洗滌衣物。西側是輪船碼頭,再往西是汽車站,南來北往的人都要經過正陽橋。這裡自然而然形成了商業中心。
六七十年代的正陽橋,坡度並不算高,用水泥和青磚砌成的橋欄很簡陋,北堍還有房子阻隔,繞過菜市路,才能到達大街(人民路)。
1977年,隨著婁江水利工程開工,崑山迎來了第一輪城市建設熱潮,市河一段被拓寬,阻隔交通的破舊平房被拆除,人民路向南延伸,與火車站連線。婁江拓寬後,正陽橋的重建勢在必行。當時,由崑山縣水利局工程隊設計、承建了新的正陽橋,總造價為15萬元。那是一座鋼筋混凝土桁架拱橋,寬12米,車行道7米,兩邊人行道各2.5米。正陽橋新橋的設計者不能說沒有超前意識。誰知沒過多久,就發現橋面顯得狹窄了。於是在橋的兩側增加人行道,將正陽橋拓寬了一倍。但,崑山的發展日新月異,城廓擴大的速度超出了每個人的想像。正陽橋南北,從早到晚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終因橋身不堪重負,又一次開始重建,規模遠遠超過以前,讓歷經八十六年滄桑變遷的正陽橋,以雄偉的風姿橫跨於婁江之上。2008年,以正陽橋為核心,市政府投資建設了婁江景觀帶。站在橋上舉目眺望,江水在春色里波光閃爍,宛如一條銀練向遠處延伸。精心設計的親水棧道、跨江而建的觀景橋和燈光、噴泉、文化牆,美不勝收。夜晚,璀璨的燈火倒映在江面上,浮光躍金,更是令人流連忘返。
![七十年代正陽橋 七十年代正陽橋](/img/2/1ad/nBnauYzMjZjNjZzNmVGM5ETM2UmYiZTNlJ2N1IjN1QmMjZGNwUjY5gzM4I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地圖信息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人民中路
![地圖信息](/img/7/573/84531ba79df30024e3107e901fb7.jpg)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