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紅樓夢》的作者是羅書華。羅書華,江西泰和人,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住無爭樓,居默墨齋,自號四一居民本書是“正說古典四大名著”叢書中的一種,並不像當前流行的紅學專著那樣瑣碎、深奧和富於聯想。作者從當代人的角度出發,偏重於闡述《紅樓夢》的主題框架和眾多人物之間的關係,起到了對原小說的導讀作用,可迅速提高讀者的“紅樓夢》欣賞水平,適合國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廣大讀者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正說紅樓夢
- 作者:羅書華
- ISBN:7802142156
- 頁數:237
-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2月24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基本資料,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基本資料
書名:《正說紅樓夢》
作者:羅書華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2-24
ISBN:7802142156
頁數:237
版次:初版
開本:16開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正說古典四大名著”叢書中的一種,並不像當前流行的紅學專著那樣瑣碎、深奧和富於聯想。作者從當代人的角度出發,偏重於闡述《紅樓夢》的主題框架和眾多人物之間的關係,起到了對原小說的導讀作用,可迅速提高讀者的“紅樓夢》欣賞水平,適合國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廣大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羅書華,江西泰和人,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住無爭樓,居默墨齋,自號四一居民。蓋其生命有四一:一為自己,一為家庭,一為師友,一為天下眾生;工作有四一:一為玩樂,一為稻粱,一為聲名,一為事業神聖。交朋友,以稍解我執、寬平待人、知懼規則界限為聲氣;教弟子,以友愛、獨立、努力、快樂、理性為原則。雖事教學研究之職,惜乎才薄學淺識短,更在平庸之下,合於不學無術之稱。經史子集殊少深研,勿論詩賦古駢琴棋書畫;外國語一門且不通,何談東學西學;終年陶然在三尺的專業井裡,哪管世上還有學術和生活遼闊如海。角落裡翻檢幾本灰塵漫生的棄書,充作學問;用鍵盤編排一些別人用過或不用的材料,轉成大著;走南京過北京進上海戴一頂博士帽兒,一時不知自己是誰;憑人情帶運氣得幾個獎助項目,仿佛天下數我第一。距文苑儒林知分之列難以道理計,不敢玷辱學者學士居士令聲,宜乎稱為居民,實非故作謙虛。著有《雙鳳護珠:紅樓夢的結構與敘述》、《紅樓細細讀》、《中國敘事之學》,時生得意之情;近來以《紅樓夢》、散文學史、比較文體學為教研對象,常感教學研究之困。(自撰小傳)
目錄
上篇
一、邏輯前提
——賈府和它的男人們\1
(一)鼎盛的根底\4
(二)詩禮的背後\7
(三)淫濫與萎靡\12
二、詩與真
——大觀園裡的女兒們\16
(一)自然之子\18
(二)任情任性\23
(三)如光如明\27
(四)詩意盎然\31
三、厭恨·痴愛·呆狂
——賈寶玉的心靈歷程\35
(一)尋愁覓恨\37
(二)愛博心勞\42
(三)似傻如狂\46
四、鳳凰惜作末世舞
——論鳳姐兼說“一從二令三人木”\51
(一)脂粉英雄\51
(二)毒以攻惡\56
(三)護法群釵\61
(四)歡喜悲辛\64
附說:一從二令三人木\68
五、生命在毀滅中升華
——紅樓女兒悲劇論\70
(一)社會悲劇\70
(二)命運悲劇\75
(三)本體悲劇\80
中篇
一、雙鳳護珠與《紅樓夢》的結構\85
(一)兩隻鳳凰和結構核\85
(二)兩隻鳳凰與截面\89
(三)兩隻鳳凰和主線\93
(四)兩隻鳳凰和單元\101
附:紅樓波瀾\109
二、來龍與去脈
——《紅樓夢》前五回\115
(一)石頭和絳珠仙草\115
(二)甄士隱和賈雨村\118
(三)壓縮的紅樓\120
三、高懸的風月寶鑑
——《紅樓夢》第六~十六回\121
(一)芥豆之微劉姥姥\122
(二)初試雲雨賈寶玉\124
(三)秦氏姊弟,逆鋒起筆\127
四、一情所注百折不回
——《紅樓夢》第十七~三十六回\132
(一)父子之間\132
(二)寶黛愛情\135
五、詩宴不盡大觀園
——《紅樓夢》第三十七~五十四回\142
(一)賈政告退\142
(二)詩潮逐浪高\143
六、青春的狂歡
——《紅樓夢》第五十五~六十三回\148
(一)青春狂歡節\149
(二)群芳匯聚的賞心樂事\152
七、最後的貴族
——《紅樓夢》第六十三~七十回\154
(一)英雄末路王熙鳳\154
(二)異峰突起尤三姐\156
八、紅消香斷柳折花摧
——《紅樓夢》第七十一~八十回\158
(一)邢、王夫人露崢嶸\158
(二)無可奈何花落去\162
下篇
一、現實文本的還原
——《紅樓夢》敘述四大課題\165
(一)流轉敘述\165
(二)折射敘述\172
(三)開放敘述\185
(四)混沌敘述\200
二、《紅樓夢》角色論\206
(一)受敘與施敘\208
(二)性格與工具\211
(三)主體與對象\214
(四)核心與衛星\216
(五)實體與符號\219
三、語言的狂歡
——《紅樓夢》對話論\220
(一)角色與角色\222
(二)角色與敘述者\224
(三)角色、敘述者與接受者\229
改版後記\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