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寺街

正覺寺街

濟南的先民依濼水而居。漢初,古城在趵突泉東北,曹操任濟南相,據傳他的大營就在城南正覺寺街一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覺寺街
  • 位置:山東濟南
  • 歷史:曹操任濟南相大營
  • 類別:古剎寺院
正覺寺街,起源,發展史,

正覺寺街

隋唐時,佛教在濟南已有相當的規模,這一時期創建的寺廟有29餘處,正覺寺便是其中著名的古剎寺院。正覺寺街的街名便以寺名而得。

起源

明洪武四年(1371),歷城改土城為磚石牆,並挖護城河。正覺寺街位在南關,東西長720米,寬6~7米,沙石板路面。自街東頭的十字路口,向北經南門(外)大街進歷山門到城裡,往南經朝山街過岱安門通南鄉或去千佛山,東去火神廟、下窪子、岳廟前街;西至山水溝橋,再向西過趵突泉前街、圍屏街、西青龍街,出永綏門到高埠。從街中部經三和街、南券門巷可通向南部廂關的街衢;沿路向北,只有靠東頭的新橋街可到護城河畔,再就是早年還有數條小胡同,與北邊平行的後營坊街相通。在那“人挑肩抬,騎馬坐轎”的年代裡,這條位連四方的正覺寺街,是主要的寬闊大道。康熙皇帝三游趵突泉時,起鑾駕乘馬來回走的都是正覺寺街,可見那時的正覺寺街,地屬要衝之地。

發展史

民初時的正覺寺街還是條碎石路,修路的材料是用青石塊作地瓜石打底,大石碴放中間,碎石碴鋪上邊,並分別用汽車碾壓實後,再於頂面鋪2~3厘米厚的青沙壓實作磨耗層,最後壓實即成。這種碎石路面為當年主要道路所通用,比一般街巷所用的青石板路要好些。因為青石板路的青石質軟,不耐磨損,夏季曬熱,驟遇暴雨,易於炸裂,故而不能耐久,交通量大的道路,經五、六年磨損就不甚平整,十年後坎坷不平,以致濟南城內和關廂的大街小巷裡,沒有一條久遠平整的道路。老舍先生在文章里曾描述過濟南的路:塊塊石頭帶著慷慨不平的氣味,且蠻有幽默。假如第一次屈了你的腳尖,哼,剛一邁步,第二塊便會咬住你的腳後跟。左腳不幸被石窪囚住,留神吧,後腳會緊跟著滑溜出多遠,早有一塊中間隆起,稜角膩滑的等你呢。”
開闢商埠後,從德國購來了蒸汽壓路機,主要通道修了碎石路面,但那時的車輛都是鐵木輪,傾軋力很大,以致使用不久即塵土飛揚,泥濘坎坷。當時的正覺寺街已是路面坑坑窪窪,晴天一地土,下雨滿街泥,百姓已怨言多時了。傳說,20世紀30年代韓復榘主魯期間,知道這條東西幹道該修了,但他長期截留地方稅收,擴充軍隊,不想拿錢修路。韓原為西北軍馮玉祥部將領,反對賭博,曾出過告示禁賭,並令警察局長查辦。一次韓聽說他手下的警察局長,財政局長等人賭博,但誰也不敢去抓。一個雪天傍晚,幾個官吏又在警察局長家裡聚賭,韓得知後,身著便衣冒雪前往,門衛想進去報告,被他擺手制止。他輕聲入屋後,悄悄站到警察局長身後,坐在警察局長對面的牌友抬頭看到韓,臉色大變立即站起,上下家賭友也慌忙站起,只有警察局長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待他扭頭發現韓復榘站在自己背後,其窘形可想而知。韓拍了拍警察局長的肩膀說:“你們繼續玩。”說過轉身就走了。警察局長不知韓心裡賣的什麼藥,便與賭友們商量好對策。次日,4人來到韓復榘辦公處,將去給警察局長太太過生日賭了幾局的瞎話說了一遍,韓聽後大笑。韓的脾氣部下都知道,大笑就意味著倒霉,大發脾氣倒沒事,所以4人個個提心弔膽,誰知韓一反常態問:“你們是認打還是認罰?”4人對視,異口同聲說:“認罰吧。”於是韓鄭重地說:“你們4人拿錢把正覺寺街道修成平坦寬闊的沙石板路,免得淨摔人”。四人從命,便出資把正覺寺街修成了平坦寬闊的沙石板路。
1931年用泰山花崗石鋪的街道,不僅有正覺寺街,且一直向西經趵突泉前街、圍屏街、西青龍街,一直鋪到桿石橋,形成了一條2300米長,5.5米寬的花崗石大道。花崗石來自泰安界首,每塊寬50厘米,厚20厘米,長60厘米至200厘米。由於質量笨重,所需數量又很大,車運裝卸需要極大的車運量和勞動力。為此,韓復榘派專用鐵甲車前往運取,並從鄒縣南河運取修路鋪底所用的大粒白沙。整修後的街道,街面雖平整規範,但後來發現,石板路面的直縫經鐵輪傾軋,易出直溝,因而於1933年後用花崗石鋪就的路面,又採取從路中心人字形斜鋪法或橫鋪法,並將兩旁人行道用紅磚鋪砌。這種改進後的沙石板路面,維護簡單,且能使用數十年。1945年後,鐵輪逐漸被膠輪代替,石板路面雖說堅固,但採運難,造價高,不如瀝青路面,正覺寺街的沙石板路,也在1980年改為瀝青鋪設。
濟南是山東省宗教活動的主要地區之一,有“五里一庵,十里一寺,”“有街就有廟,有廟就有香火”之說,這從正覺寺街可以得到驗證。這條街上有5座寺廟,其中3座集中在街的中部百餘米內。佛教傳入濟南約有1800多年的歷史。魏晉南北朝以來,佛教在濟南盛行,並出現石窟造像和摩崖造像。隋唐時期興建的寺廟更是多達數十座,較為著名的就有興國禪寺、開元寺、正覺寺等。
正覺寺位於街中部,坐北朝南。明崇禎六年(16331《歷乘》載:“正覺寺,南門外,成化十三年(1477)重修,崇禎四年(1631)大火而正殿獨存。”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歷城縣誌》記:“正覺寺舊在府城內,名開元,成化間移舜田門(今歷山門)外,崇禎壬申(1632)藏經雖火毀,大殿獨存”。又據民國年間《濟南大觀》載:“正覺寺:州在城內,明永樂年間(1403~1424),移於南門外。即今以寺為名之正覺寺街。”今《濟南市志》亦載:“正覺寺,位於正覺寺街。唐代修建,明崇禎四年(1631)遭大火,清嘉慶三年(1798)重修。1972年拆除尚存的大雄寶殿。”從以上記載中看出,除所記在年代上稍有出入外,其主要內容是一致的。即:唐開元年間濟南城內建有開元寺(寺址位在縣西巷),此後不知何因,寺廟被毀不見,明永樂(或成化)年間在南門外這裡重修並改名為正覺寺,崇禎年間遭火災,僅存大殿,清嘉慶時又重修建。
正覺寺原為三進的大院落,東西有40多米寬,南北約有百米長,規模宏大。寺內主祀釋迦牟尼,文殊、普賢相伴左右。寺址東靠華林寺,西接原教養局,北鄰模範監獄。20世紀初,寺廟的前院和中院變成了消防隊的駐地。時招除穢夫百名,遇火災穿號衣救火,平時分散清掃街道,此可算濟南環衛之始。1926年消防隊伍擴大,隨之又添置各式消防車,消防隊員也裝備了帆布水火衣和銅頭盔等。上個世紀40年代,正覺寺五開間的廟門依在,紅牆琉璃瓦,中間有3個拱形的大門,正中大門的門額上嵌有正覺寺的石匾。廟門前有二十多米寬的空曠之地,還有近5米寬的月台。月台下已沒有石階,為慢坡斜面與街面相接,均為亂石砌築。月台西邊有一四方尖頂的電樓子,樓側有一古槐。古槐主幹粗矮,胸徑近兩米粗。當時的古槐雖已半枯朽裂,但枝葉仍繁茂。丹紅厚重的大門上,排列著半圓狀金黃乳釘。平日裡3個拱形大門不開,進出多從廟門東邊,即後開的雙扇簡易木門通過。廟門前的月台上,常見有消防車停放,那老槐樹下也不時搭有消防用的帆布管子涼曬,從門前路過,人們經常從敞開的門裡看到消防隊員在前邊大院子裡操練的場景。早年寺廟的遺蹟,除廟門外,主要是砌堵於外的後院大殿了。後院大殿,即崇禎初年大火後獨存的殿宇。五開間的大殿,前出廈,琉璃瓦,硬山頂,殿內有泥塑的神像。大殿牆後,就是省模範監獄,距後營坊街僅有二十多米遠。殿前的院落里,兩株一摟多粗的柏樹,古柏樹幹高大,虬枝鐵乾,鬱鬱蔥蔥。因消防隊砌牆隔開,故後院的通道須經寺院牆上的小門從東邊的華林寺繞院進出。從月牆、琉璃瓦,五開間的三拱大門,巍峨壯觀的後殿,以及那前有唐槐,後有漢柏,依然還能讓人們看出正覺寺當年曾有過的氣派和輝煌。
華林寺在正覺寺東60米路北,唐天寶十年(75l)建,明成化年間維修。崇禎四年(1631)遭火災,僅存正殿。清康熙、嘉慶年間曾予維修。寺廟後坐於街面十多米,為三開間,門前有五級的高大石階,3楹門廊中間有石拱門,門上有“華林寺”3個大字的匾額,為康熙丙午年(1666)宋廣業書。寺內主殿的羅漢堂內,供奉著五百羅漢。五百羅漢是由十八羅漢繁衍而成,他們人多勢眾,熱鬧非凡,很受僧俗歡迎,在中國的不少名剎古寺中常見到他們的隊伍。華林寺規模較小,遠不及正覺寺的殿宇宏大。濟南解放以前除羅漢堂外,余皆為居民住宅,其後相繼為省公安廳勞改工作管理處、省監獄和部隊駐地,又為山東軍區干休所。
道家三元宮在正覺寺西約60米處,明天啟七年(1627)建。圓拱形大門,門前有石獅一對和寬約二十多米的空場子。1903年前院改為警察分局,士人習叫“三元宮局子”,解放後為正覺寺派出所駐地。後院約在1937年時成了濟南女師附小的教室。三元宮的後院,南北長14米,東西寬7米,院中青石板甬道。正殿五開間,丹柱鼓基,殿房磚木石結構,下部90厘米高的細料石牆基,磨磚對縫的青磚牆,銹跡斑斑的鐵鋦子將山牆樑柱牢牢地聯為一體。東西配殿各4間,門前兩級石階,進深4.6米,花欞圓拱窗戶。三大殿木刻精美,石雕刀法流暢,色彩淡雅古樸渾厚,正殿前原有兩棵古松,登石階而入殿內,牆上有壁畫,靠後牆有通長的神座,上面供有泥塑神像。關於“三元”說法很多:正月十五日天官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為下元,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指日、月、星三光之元;正月初一為年、月、日者之始;狀元、榜眼、探花;六十年為一甲子,第一甲子為上元,第二甲子為中元,第三甲子為下元;天、地、人等。聽街老相說,三元宮內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這“三元大帝”,早年時,尤其逢年過節,這裡香火盛旺。
在正覺寺街西頭路南還有一清真寺,據說,明朝中葉,濟南的穆斯林在南關山水溝西側建起了清真寺,因山洪沖毀,嘉靖二十四年(1545)便移建於山水溝東側的正覺寺街上,俗叫南關清真寺。明萬曆清同治、光緒年間都曾維修。寺門北向,內有禮拜殿1座,東西講堂各3間,沐浴室l座。清末民初時,寺院興盛。“文化大革命”期間宗教活動停止。1984年發還產權,1986年經修繕後正式開放。
正覺寺街中部路北,也就是華林寺東邊的數十米處,還有一處規模不大的關帝廟。一條街上能有佛教、道教及伊斯蘭教的5座寺廟,一方面說明正覺寺街的歷史久遠,同時也能看出,民間的信仰廣泛,因人而擇,相互尊重。
濟南作為齊魯首府,文化發達,教育源遠流長,至清末開始興辦新式學堂,正覺寺街又是學校主要集中的街區,有中國小校5處,其中的4處學校競在街中部的50米內,如此密集市內少見。正覺寺對面,20世紀30年代時曾是省女子師範、省女子中學的校址之地。為了興辦學堂的需要,師範教育應運而生,1912年建立的山東保姆養成所,南門在全勝街,北門也開在正覺寺街上;1913年改為山東第二女子師範學校;1917年與第一女子師範(校址在東流水虹橋)合併,定名山東省市女子師範學校,校址仍在正覺寺街;1922年改為山東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1934年又改稱為山東省立濟南女子師範學校;1949年8月女師與濟師合併,改稱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址遷至金牛山下現校址。
聽女師的師生和親友談起女師內的校規,趣聞還真不少,如學校規定,男教員必須年過50歲,且要留鬍子;講課必須仰視天花板,不準看女學生面孔;學生不準與外界接觸,來往信件要通過學監檢查後才交給本人;學校不訂報紙,不設圖書館等。女師的教學質量水平較高,鼓勵女子以教育為終身職業,自建校到解放時的30多年裡,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教師。
雖說學校的陳俗規矩不少,但女師的廣大師生卻仍能積極參加愛國活動。1919年5月8 日、女師及附小教職員召開全體大會,議定以“五月七日,我國之恥,誓死必雪,勿懈厥志”十六字為全體師生每天朝會的誦詞;同年5月24日,女師全體學生數百人舉行追悼會,悼念五四運動中被軍警毆傷致殘的北大學生;同年5月29日,濟南各女子學校聯合大會在女師召開,倡議抵制日貨,提倡國貨;同年6月30 日,山東女子聯合會1200人在女師開會,推舉代表,擬赴京請願;1925年夏,中共濟南女子師範學校支部成立,這是山東第一個中共婦女支部,書記劉淑琴;1931年1月26日,女師學生不滿校長統治,是日罷課,要求撤換校長;同年12月7日,女師等校學生冒雨集中濟南車站,每校選派兩名代表組成赴京請願團,學生提出了“收回東三省”、“反對一切秘密外交”等口號。女師不僅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教師,且在參與社會活動方面廣有影響,在民間是一所廣被稱頌的好學校。
山東省立女子中學成立於1922年,原校址在新東門裡東城牆根的景賢書院舊址,1929年改名為山東省立第一女子中學,1934年又改為山東省立濟南女子中學,1937年因濟南淪陷曾一度停辦,1938年秋在正覺寺街復校,與省女師一址兩校。1947年校院築牆分為南北兩院,女師在南院,校門面向全勝街,女中在北院,校門北向正覺寺街。解放後,女師遷出,女中與濟南市立第一中學合併,改稱濟南第二中學至今。濟南二中是一所以先進教育教學理論為靈魂的現代化高級中學,一大批知名人曾從這裡走向社會。如北京大學著名教授曹宗異、杜志蘭,國際著名藝術大師韓美林,著名書畫家魏啟後,著名藝術家王玉梅,國際著名影星鞏俐等等。
正覺寺的西鄰,女師斜對過,是原來的“山省立女子師範附屬國小,簡稱女師附小。附小前身是1905年濟南教養局附設的初等國小堂。1912年民國成立後,各學堂改稱學校,附小被稱為山東省立第八初等國小校,1917年又改為省立女子師範附屬國小。1948年9月濟南解放後不久,附小遷出至岳廟后街,改稱為岳廟後國小。1955年在附小原址上建立濟南第八中學。女師附小是濟南著名的國小,連同濟師附小(南城根國小)、制錦市國小、莪雅坊國小,曾是當年民間認為最好的4處國小。附小的前門在正覺寺街,後門在後營坊街,南北100多米長,東西有50多米寬。前院有籃球場、單雙槓、沙坑,中院是大操場,平房教室則分布在北、西區的八個院落里。20世紀30年代後期學校西鄰的三元宮後院被劃入後,附小規模已成為每年級各有3個班,學生近千人的國小了。學校的師資齊備,老師大多來自女師和濟師,管理規範,教學質量較高,在市內舉行的國小會考中常名列前茅,在全市每年舉行的春、秋季運動會以及球賽、唱歌、舞蹈等比賽中很有些名氣。國小內還附設幼稚園,並配有專事幼兒工作多年的老教師。學校每年的過年前,都要組織一次文娛匯報演出,請學生家長參加,以唱歌、舞蹈及話劇等形式,既匯報了孩子們的各方面表現,又溝通和聯絡了彼此間的感情,家長們都樂意參加。學校還專門組織五年級的同學在暑假裡到幼兒學前班擔任 “小老師”。這些入選的“小老師”,俗叫“小先生”。當時來入學的孩子們一律不收錢,學校免費提供教室,教具,老師和小先生們都是盡義務,沒有任何報酬的。
正覺寺國小的前身是濟南市第二國小,1936年創辦,校址在華林寺的西南隅,實際上學校占用的正覺寺前邊的兩個東跨院,因正覺寺的大門仍在,故士人一般說為華林寺一隅。學校夾在兩大寺院間,在門前的原寺院的空場地上,後又蓋起了簡陋的臨街小商鋪,只為學校進出留了條兩米來寬的胡同道。校門仍在原廟牆處,校牌子也掛在這裡,站在街上只能看到是條胡同,看不出裡面還有個學校。日偽時期稱正覺寺街國小,抗日戰爭勝利後改為國民中心國小,解放後又依街稱之為正覺寺街國小。原學校的占地面積較小,1966年搬到街西路南,改為濟南趵突泉路國小至今。
在正覺寺街西路南的南關清真寺內,民初時曾建有第四清真國小。抗戰勝利後稱興建國小,1951年改為公辦,改名市立第三回民國小,1960年遷至營盤街36號,改為濟南市營盤街國小。
由於正覺寺街所處的地理位置,加上街西的山水溝大集和街南三和街的藥市會等,使其逐漸成為一條商、居混合型街道,商業的店鋪雖說沿街都有分布,但在街的東、西兩頭,以及中部三和街到券門巷一段,店鋪又相對集中,而民居多在街西的券門巷西,三和街至新橋街的區段和街南、北兩側的10條胡同內。街面上的民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寬大的門樓,石階高築,兩邊上馬石,一看就知多是大戶人家的房院。
清末民初,濟南手工作坊形成若干集散點,木器,籠屜、風箱梳篦、杉篙、竹竿等多集中在正覺寺街的西頭和街兩邊的山水溝,東頭多是食品、釀造、雜貨、粉坊、油坊,而文具、書店、小吃、醫院則多在街中部的學校附近。街的中部,早年還有濟南教養(總)局開辦的布匹、鞋靴、木器、繩席、毛巾、氈毯等6處手工工廠,主要收容無業游民、乞丐、貧民從事手工業勞動。
我國慈善事業可謂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札記》就提有“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矜寡孤獨跛疾者皆有所養”的仁愛慈善思想。我國最早官辦慈善事業始於西漢的“常平倉”倉儲制度,旨在儲糧度荒,以豐補歉,而民間慈善事業最早出現在東漢,當時佛教傳入,寺院成為民間濟貧的主體。隨著慈善事業的發展,負責救濟的機構應運而生,最早的是南北朝時的六疾館和孤獨園,而更為著名的則是唐宋年間的悲田養病坊。宋代的官辦慈善機構廣大,除居養安濟院、慈幼局、舉子田等外,還有提供義診處方的惠民藥局、埋葬去世之人的漏澤園等,從養老到慈幼,從醫療到送終已非常完備。明時,出現了以民間互助為主的同善會,成為現代慈善事業的發端。同善會內有當政要員的家屬,也有下野的遺老遺少和紳商,如果不談動機和目的,他們對促進舊式慈善事業向現代轉變還是起了重要作用的。位於正覺寺街的教養(總)局,由山東巡撫胡廷乾創辦。胡廷乾倡導:凡富民以農利為先,而教養無業閒民則以工藝為急。為此,教養局聘請了專門教師傳授革辮編結等技術,收容人員每人每年僅發自製單、棉衣各一身,每天干活12小時以上,生活條件極差,死亡率較高。後由於政府撥款經費減少,加之管理人員貪污私分,終於無法維持,1927年後停辦。教養局分南北兩院,北院後為女師附小,南院成了女師的一部分。
正覺寺街上比較有名氣的食品小吃店,是街東頭路南的南豐合醬園。南豐合醬園三間門頭,後邊有不小的院子,屬於前店後坊式的經營。醬園生產的黃豆醬油、小磨香油,選料精細,做工講究,附近街區的居家百姓常來此購買。若在碗內倒入少許醬油,再滴入數滴香油,倒上開水,將饃饃掰開泡入,既好吃,又便宜,此即為俗說的“醬油香泡饃”。據說這種吃法已傳百餘年,當年孩子們早起上學前,或是上學回來餓了,大都用此吃法應急。濟南解放時醬園被毀後,掌柜的便推車串街叫賣,叫喊的還是“醬油、香油、麻汁、醋”。在正覺寺街上,還有一家專賣黃面黏糕的鋪子,兩間不大的簡易棚子,黏糕色黃味香,每天下午叫賣時,顧客或坐在棚內吃,或用北園荷葉包上帶走,圖得是吃個新鮮。在街中部,也就是三和街路口西側當年還有一家水果店,他們賣的炒空空長果(花生),幾分錢給裝一口袋,不上秤稱,扒半天吃個小仁,又脆又甜又香,是小學生們愛吃的零食。女師附小的西鄰,南券門巷對面有個小醬菜鋪里,兩分錢的蓑衣蘿蔔,一分錢一塊的五香豆腐乾,都是學生們中午的佳肴。還有那集中在學校門口小攤,有拔涼解渴的“凍凍”、纏糖稀、老牛筋、麵疙瘩、咯嘣豆等,這些只能算濟南的風味土產,現時雖已大多不見,但卻給人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正覺寺街上當年還有多家書鋪文具店,如1929年開業的國貨書局,230年代以經理名為店名的劉仲華書社,1943年開業的利中書店,1945年開業的亭記書局,1947年開業的益文書社,以及1949年開業的小小文化社等。這些書店以經營木板線裝古舊書為多,且多兼營碑帖、字畫、筆墨文具,還有的兼營古玩、珍寶。那幾家專事經營學習用品的文具店中,尤以米老鼠文具店最有特色,所賣的本子、鉛筆盒、橡皮上等,都印著一個米老鼠商標,很是可愛。另外,書店裡所賣的那一字狼毫筆,“金不換”牌墨,都是學生們學習的必備之物。
正覺寺街在解放前還有兩樣出名的特產:一個是馬尾(yi)纂,也就是舊社會老年婦女梳在頭後髮髻上的纂罩,解放後已少見用,當時濟南唯一製作馬尾纂的董家鋪子就在正覺寺街東頭路南。另一特色的物品是大閨女豬胰子。豬胰子就是用部分動物胰臟及脂肪做的肥皂,很耐用,油跡陳灰一洗即除。大閨女豬胰子的名稱由來已久。清末此處有一老漢,早年喪妻,靠做豬胰子為生,並把兩個閨女拉扯大。兩個姑娘自幼精明勤快,家務活樣樣在行,稍大些就能幫老漢照看門頭。後老父去世,姊妹相依,仍以賣豬胰子為生。她們製作的豬胰子,在遵守祖制的前提下,還有改進創新,使其產品曾聞名四方。姊妹倆在30歲左右相繼出嫁,大閨女豬胰子的名字是大家叫起來的,一方面照看門頭的總是兩個大姑娘,另一方面是百姓為區別其他家生產的豬胰子而如此稱呼它,有的甚至叫大閨女牌豬胰子。
清末以前,濟南的醫療以中醫藥為主。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醫醫療機構開始出現。1890年,華美醫院設立了婦人科門診,開展新法接生,家住正覺寺街的楊瑞卿(人稱趙師娘)在該院學習新法接生後,於1913年在街內延平里寓所掛牌行醫,此為華人在濟南最早的新法接生者。除此之外,在正覺寺街上還先後出現過3家私人診所。一處街中部勾家胡同西邊的保全藥店,一處是街西頭的周家診所,還有一處在街東頭新橋街口的斜對過。3家藥店診所都是3間門面,潔淨的白牆上都有一個紅十字標記。他們有的是先為中醫後改西醫,有的只是西醫,但都是不分科目有病就看,其中又以保全藥店名氣最大。
開辦保全藥店的為回民馬雲亭。馬雲亭(1855~1919)是章丘埠村大冶村人,少幼家貧,父母早世,兄弟3人靠放羊、乞討為生,12歲時隨鄉老拳師馬龍標習拳練武,後奔赴東北,投入回族愛國將領左寶貴麾下,習作軍醫。甲午戰爭時,曾隨左將軍赴高麗(今朝鮮)抗擊日軍。左寶貴陣亡後,馬雲亭目睹清軍的腐敗,憤離軍隊返鄉,在濟南正覺寺街開設了保全藥店,自任坐堂先生。由於他醫道高明,為人熱忱,深得患者信賴。他在行醫同時,積極參加愛國運動。“五四”運動爆發時,年已64歲的馬雲亭毅然走出藥房,奔走於回族民眾之中,並在西關清真南大寺秘密開會,發起組織“回民救國後援會”,並被選為會長。同年7月21日組織參加搗毀親日派《昌言報》的行動。次日,濟南鎮守使馬良派騎兵前往鎮壓,並於深夜以“擾亂社會制安”的罪名,將馬雲亭等逮捕入獄。他在獄中受盡折磨,堅貞不屈,公堂之上痛斥段祺瑞、馬良等人賣國罪行。1919年8月5日上午在南圩子門外刑場被害。馬雲亭等被害後,激起全國人民的抗議,強烈要求當局嚴懲罪魁馬良。此後藥店名聲鵲起,往來求醫者不斷。當年曾有一少年在護城河洗澡(游泳)時,被石塊碰破了膝蓋,從3厘米多的口子處已能見到裡面的骨頭,十分嚇人,雖經多方治療仍是腫痛得。慕名來到保全藥店醫治。藥店將搗爛了的野生馬繩菜(馬齒莧)加上些許白藥面子調和後給他敷上,並外用紗布包好,傷口很快癒合,少年跑跳如常。
舊時人們多不識字,家人牽掛在外的親人們,平日裡報個平安,或有要事相告時,寫封信就成了生活中的一大難題,於是,一種代寫書信的職業便應時而生。在正覺寺街上當年曾有兩處郵局。在郵局的房檐下,人們常能看到那些代寫書信的小攤。攤主多是有些文化的老人。他們戴著花鏡,整日坐在一張小破桌後邊的馬扎子上。桌上擺放著銅墨盒,筆筒里插幾支毛筆,紅格信箋、信封壓在一方鎮石之下。桌前還有“代寫書信”或“代寫平安家信”的小木牌。顧主來時,代筆人先是頷首細聽,後便鋪紙濡墨揮毫,開頭總是“敬啟者,見字如面”,收尾多為“余容後稟”或“善自珍重”之類的俗浯,信寫完後,還要通念一遍給顧主聽,如無不妥,便一手交信,一手收錢。也有代筆人還代買郵票,並幫助封口貼好郵票後投入信箱,其細心熱情,很受顧主們的稱謝。那些代筆人們,每天代寫3、5封信,硯田筆耕所得,掙點蠅頭小利,勉強餬口,這可算是些窮困潦倒“秀才’”們的謀生之道吧!正覺寺街上的兩處郵局門前都有代寫書信的小攤,逢年過節生意好做,也偶有一天沒開張的時候。閒暇無事的時候,攤主們便看書看報打發時間。
在這條歷史悠久的老街上,有三棵老槐樹。一棵在正覺寺的廟門口,一棵在勾家胡同的斜對面路北,另一棵在三和街東邊路南邊上。相傳三棵古槐均為唐槐,棵棵老樹虬枝蟠曲,蒼古蔥鬱,尤其是那一年一度槐花盛開的時節,更是香飄心溢,令人心胸曠達。為街道增添萬千光彩。
正覺寺街上的住家多是些官宦、書香門第或殷實的老戶,內中較有名氣有兩戶人家。一戶是位於街中間路南的官宦勾家。勾家家譜記有,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勾宗(井)疆立祖的,距令已有2500年時歷了,傳至康熙初年,族人勾大用,因鎮守海防屢有戰功,被御封為建威將軍,除授世襲誥命外,並得以皇繩圈地,占房的獎賞。時勾家在城南近郊和城北的北園一帶廣有土地,並將街上寓所西鄰的整條胡同內的幾個大門一繩圈內納入,經統一改建整修後,兩側的房、院牆及胡同地面,都是用大青石砌鋪,既堅實厚重,又整齊壯觀,於是這原無名的“死胡同”(亦稱實胡同),就有了“勾家石胡同”的稱號。《續修歷城縣誌》有載,只不過將“石字”,寫為“實”,而士人則“石胡同”地一直叫著。此外,勾家在北邊後營坊街上還圈占了5 個大門、百多間房,其後人便分住在這兩條街上。建威將軍故後葬於風凰山南麓,墓前立有石碑、石馬等。勾家世襲傳到其下五世勾允魁時,歲月已到了19世紀清末,時山東巡撫袁世凱還派人相送了由楊度手書的“節孝可風”匾額,以表致意。後勾家族人多住在後營坊街,直到1998年泉城廣場建設,才搬遷他處相居。
正覺寺街上的另一戶著名人家是街北三元宮西鄰馬家花園的主人馬龍標。馬過去曾為北洋時期山東第五師師長,馬家門台高築的大門樓里,幾進大院,後面還有花園,其府第進深比近鄰的三元宮還深。後來,先是其後花園被納入到女師附小,不久,其後宅院也被劃入到第八中學。
還應一提的是那後門開於本街上的山東模範監獄。宣統三年(1911)山東模範監獄建立,民國三年(1914)修建位於後營坊街的歷城分監時,即占用了本街華林寺後院和部分民宅,1917年又叫山東第一監獄第一分監,1948年監獄改稱山東濟南監獄,但士人仍稱其為模範監獄。監獄的正門在後營坊街,東南角的後門在華林寺東邊的小胡同內,那寬1米的小胡同,南邊連著正覺寺街,北頭是監獄一普通小門,門內有木製的崗樓子,常年有警衛守護。小胡同道西只有一個民宅大門。由於胡同道小得不起眼,且監獄的後門沒有門牌,平時又常關,且很少有人出入,讓人感到是條“死”胡同,只有附近住戶和知情人,才知道裡邊是監獄。監獄但凡關押、審判或是處決犯人時,在正覺寺街胡同口旁便停放著紅色汽車,這是法院監獄的專用車輛,不是接送辦案官員,就是押解犯人。人們只要見到腰扎武裝帶,腳穿大皮靴,全副武裝的護兵,盛氣凌人地列排於街上,就知道今天監獄又有公幹了。
早年交通要道的正覺寺街,如今已成為濼源大街的一部分,街北已成為泉城廣場的一部分,路南只剩下第二中學和趵突泉國小等很少舊時建築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