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眼角膜及晶狀體會把進入眼球的光線聚焦並投射到視網膜上,形成影像。如果光線能夠恰恰落在
視網膜上,便能形成清晰的影像,稱為“
正視”。無限遠(5米以外)來的平行光線通過不用調節的眼
屈光組的屈折後成焦點在視網膜上,叫正視眼。相反,如果光線無法聚焦在視網膜上,便會出現“屈光不正”的問題,導致影像迷糊不清。最常見的“屈光不正”有近視、遠視和散光。
發生髮展
按照正視化理論,人出生時為
遠視眼,日後均有一個向正視眼轉化的過程。嬰兒從6個月起,屈光不斷正視化,一般至7歲時停止。
人眼屈光是一個發育過程,正視眼的實際意義,與平均身高的概念是相同的,從人眼屈光發展規律來看,總是從生理屈光開始,而生理屈光在早年即為遠視。只是隨年齡增長,生理性遠視逐漸降低,並過渡到屈光度為零或接近零,或隨著生長發育的進程,屈光隨即向近視發展。在動態變化過程中,屈光狀態達到或中止於標準正視點者為數極少。
患病頻率
從臨床統計數字或個別流行病學調查報告中所列數字雖差異很大,但亦有共同規律,即:
3.1 正視眼一般均占據很小比例
3.2 明顯地受年齡的影響,未成年人中,正視眼比例很小。
3.3 成年後正視眼在屈光組成中變異很大,明顯地受近視眼的患病率高低的制約。
屈游標準
迄今對於正視眼既無法定標準,亦無公認的權威意見。
1、範圍不統一,差別很大。
2、間距最小的為0及0.25D,最大的為2.24D.
3、僅有極個別將正視眼定點於屈光度為零者。範圍一般均偏向於遠視側,如取+0.5D,+0.75D或+1.0D。偏向近視側者為數較少,有的僅放寬至-0.25D,僅個別有-1.0D者。哈爾濱醫科大學曾從實用出發,為了便於普查性工作而設計以下正視眼標準:視力≥1.0,戴+0.5D鏡片時視力下降者。
4、 一般多不涉及散光,僅個別提及正視眼的散光要<0.5D
測量方法
如何測試正視眼的調節幅度?可通過直接測量,也可通過測量調節近點計算之。
直接測量法
(1)遮蓋一眼,先右眼,後左眼依次單眼進行。
(3)在試鏡架上放入凹球面透鏡,逐增度數,直至視標開始模糊,記錄視標尚未發生模糊的最大凹透鏡鏡度,即為該眼調節幅度。
也有以視標持續模糊開始位置時的凹透鏡鏡度,記為調節幅度。
近點測量法
(1)遮蓋一眼,先右眼,後左眼依次單眼進行。
(2)將近點尺的視標(或以近視力表代之)由遠逐漸緩慢近移,令其注視該視標(或近視力表中0.6視標)直至視標開始模糊,再後移少許,復又清晰,記錄尚未發生模糊的最近距離(從角膜頂點量起)。該距離即為近點距離(m),其倒數即為調節幅度。如調節近點距離為20cm,則其調節幅度為1/0.2(m)=5.00D。
相關信息
“散光”一般都是因為眼角膜弧度不均勻,光線經過眼角膜折射及進入眼球後無法形成單一的焦點,影像便會有“化開來”或變得模糊的現象。無論近或遠的東西,都看不清楚。“散光”患者需要透過圓柱鏡使光線重新形成單一焦點,聚集在視網膜上,使影像變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