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學校秉承“辦有特色的教育,育有靈氣的新人,追求高尚的教育境界”的辦學理念,堅持以“建設現代化優質學校,提供讓學生和家長滿意並嚮往的優質教育和優質服務”為辦學目標,各方面成果顯著:中考連續十三年蟬聯常州市冠軍;青少年信息學奧賽成績突出,每年都有多人獲得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賽江蘇省一等獎;校女子排球隊、田徑隊在常州市獨占鰲頭;校健美操隊揚威石城,蟬聯國中組團體總分第一名,曾獲得北京奧運會啦啦操現場表演資格;藝術教育獨領風騷,民樂團多次受邀出訪美國、日本、韓國、港澳台地區,曾被評為江蘇省十佳社團(唯一的中學生社團),獲全國中小學生文藝展演一等獎;科技教育特色鮮明,2007年,學校選手代表中國參加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辦的FLL世界錦標賽,繼2006年獲得機器人挑戰操作比賽冠軍、綜合成績亞軍後更進一步,榮獲聯合對抗賽冠軍,是迄今為止中國青少年機器人代表隊在世界比賽中獲得的最好成績;學生社團活動豐富多彩,三十餘個社團活躍於校園,常年堅持開展活動。 學校先後榮獲 “全國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平安學校”、 “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常州市課改先進學校”、“常州市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常州市資產清查工作先進單位”、“常州市綠色學校”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校名變遷
常州市正衡中學(一中分校),始建於1925年;1929年更名為私立正衡中學;1952年由常州市人民政常州市正衡中學原名私立冠英國中府接收,改名為常州市第一中學;2000年經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並由常州市第一中學出資舉辦民辦正衡國中;2007年,正衡國中恢復正衡中學原名;2008年,由楊褔寬先生全額投資舉辦正衡中學,與常州市第一中學合作辦學,實行管、辦分離的運作模式,並遷至現址(常州市清涼東路48號)。
學校設施
正衡中學新校園依託原常州旅遊學校舊址改建,占地40畝,建築面積24399平方米。改建工程並沒有大動干戈,根據實際需要,對部分建築物功能進行了調整,工程用時僅兩個多月。現有建築設施有:三幢教學樓、一幢辦公樓、一幢宿舍樓、一幢實驗樓,一個標準級的環形塑膠跑道,四個籃球場。體育場下面建成大型停車場,所有車輛進校園一律“入地”。一眼望去,整個校園,布局緊湊,不奢華。每間教室都採用了最新式的弧形防反光可升降黑板,黑中帶綠的板面可防止視覺疲勞,保護學生視力;每間教室都有多媒體教學設備,黑板上方是寬大的電動升降螢幕,兩旁配有別致的數字音響,多功能講台中有實物投影儀,有連線電腦的各種插口與電源插座,它同時是多媒體教學的操控台,能保證每一個班級每一堂課都用最現代的多媒體方式進行教學。每間教室都有空調;每一副桌凳都是新的;每一層樓都有洗手間,每一個班級都有放衛生工具的樓梯間。校門口上方有寬大的電子屏,遊動字幕傳遞著學校發布的各種信息。實驗樓里,生物、物理、化學、信息等學科的實驗室中各種儀器設備齊全,可以滿足各學科的所有實驗,並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三層樓的學生宿舍可供近二百名學生寄宿。學校食堂可容納全校近兩千人用餐,每天能提供幾十種不同品種的飯菜。超大的近6000平米的地下車庫,將全校師生的小汽車,電動車,腳踏車全部放入還綽綽有餘。
學校歷史
正衡中學,原名私立冠英國中,始建於1925年。之後,創校元老、常州商界名人盧正衡先生抱造福桑梓之忱,籌百年樹人之計,得冠英國中校董同意,出資三萬餘元,創辦“私立武進正衡初級中學”。1929年2月,私立正衡國中正式成立並開學。烽火歲月中,代代志士仁人不懈努力,正衡中學歷盡艱辛,頑強生存。 創校初期,該校即培育出了一大批精英人才:台灣第七屆中央研究院院士、工業技術研究院首任院長王兆振;著名飛機設計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陸孝彭;著名農業機械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蔣亦元;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指揮技術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莊逢辰;著名紡織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梅自強;航空智慧型材料的開拓者和結構測試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陶寶祺...... 解放後,正衡中學迎來新的發展時期。1952年,正衡中學由常州市人民政府接收,改名為常州市第一中學。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市一中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按教育規律辦事,大力提高教學質量,躋身江蘇省首批95所重點中學。1980年,省政府頒發嘉獎令,表彰該校取得的辦學成就。 進入新世紀,正衡發展步入快車道。中考成績連續13次領跑全市。科技教育特色鮮明,2007年,校機器人代表隊代表中國參加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辦的FLL世界錦標賽,繼2006年獲得機器人挑戰操作比賽冠軍、綜合成績亞軍後更進一步,榮獲聯合對抗賽冠軍,同年還榮獲FLL歐錦賽操作冠軍,是迄今為止中國青少年機器人代表隊在世界比賽中獲得的最好成績;藝術教育獨領風騷,民樂團多次受邀出訪美國、日本、韓國、港澳台地區,曾被評為江蘇省十佳社團(唯一的中學生社團),獲全國中小學生文藝展演一等獎;校女子排球隊、田徑隊在常州市獨占鰲頭,無人能敵;校健美操隊揚威石城,蟬聯江蘇省國中組團體總分第一名,曾獲得北京奧運會啦啦操現場表演資格;多學科奧賽成績突出,社會滿意,聲譽卓著。
辦學特色
“輕負擔,高效益”,是正衡中學最大的辦學特色。 學校全方位、多層次採取措施,創設“減負”氛圍: 校方自我加壓:統一教案,提高效率。以備課組為單位,堅持集體備課,統一教案、統一作業、統一進度,資源共享,提高效率,避免惡性競爭,有效減輕學生負擔。編制學案,講究實效性。數學、歷史、政治學科,針對學校、學生實際,率先進行學案編制,提高教學效率。及時補差,強調針對性。老師對本班學有困難的同學,從課堂提問、作業面批、個別輔導等各個環節給予幫助。首開“教育開放日”,邀請家長、同行、教育專家參與、監督、指導日常教學,採納有效信息,改進教育教學。 給學生鬆綁:確立“輕負高效”的保障機制,控制作業總量,規定作業時間,確保學生自習時間,不允許教師占用,讓學生有充分的自主學習、自我消化的時間。分層作業,講究有效性,首創“題溪戰”,精選習題,分別梯度,允許選做,甚至允許學生討論作業的數量和形式。變作業“霸王餐”為作業“自助餐”,營造學生願學、樂學、會學、善學的求知氛圍。 確立多元化的學生評價體系。正衡的育人目標是“育有靈氣的新人”,通過表揚、激勵、引導等多種方法,通過塑造每個學生“抬頭,微笑,打招呼”的陽光心態,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並釋放其最大潛能,成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追求的人。學校組織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激發學生的靈氣、才氣與潛能,全校30多個社團中,既有“明星夢工場”、“法學社”、“一剪梅剪刻社”、“新苗詩聯社”等才藝展示舞台,更有生物標本製作、生物實驗、神奇物理世界、趣味數學、電腦動畫、電腦製圖、航模製作、機器人製作、信息技術、天文觀測、氣象觀測、地震測量、地質考察等科技興趣小組,通過科技社團這一平台,培育一大批小專家、小能人、小高手,營造科技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濃郁氛圍。
辦學性質
常州市正衡中學不僅是成就輝煌的八秩名校,也是常州教育界革故鼎新的先鋒,如今更成為常州最大規模的全額民資民辦中學。 2000年,常州市第一中學的初、高中開始採用不同的辦學模式,高中部仍維持公辦,沿用常州市第一中學的校名,國中部採用公辦民營的模式,經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常州市第一中學出資舉辦民辦正衡國中,作為一中的分校,使用“常州市正衡初級中學”的校名,2007年,經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學校恢復原校名“常州市正衡中學”。 近年,為了更好地利用教育資源,進一步分清公有私有資產的性質,讓不同辦學模式規範化,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公辦民營學校必須分離。2008年,正衡中學跨出了改革的實質性步伐,由民營企業家楊福寬先生投資買下原常州市旅遊學校並加以徹底改造。2008年9月,由楊褔寬先生全額投資舉辦的常州市正衡中學遷至清涼路48號。 改制後的常州市正衡中學,與常州市第一中學合作辦學,實行管、辦分離的運行模式,教育教學工作全部由常州市第一中學負責。該校將繼續堅持 “辦有特色的教育,育有靈氣的新人,追求高尚的教育境界”的辦學理念,走“輕負高效”的素質教育發展之路,再創正衡新的輝煌。
新校區由來
常州正衡中學不僅是成就輝煌的八秩名校,也是常州教育界革故鼎新的先鋒。2000年,常州市第一中學初、高中開始採用不同的辦學模式,高中部維持公辦,沿用常州市第一中學的校名,國中部採用公辦民營的模式,由市一中出資舉辦常州市正衡初級中學,作為一中的分校。2007年,經常州市人民政府批覆同意學校恢復原校名"常州市正衡中學"。 近年,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公辦民營學校必須分離,旨在更好地利用教育資源,進一步分清公有私有資產的性質,讓不同辦學模式規範化。2008年,常州市正衡中學跨出了改革的實質性步伐,由民營企業家楊福寬全額出資舉辦。楊福寬先生投資1.2億元買下原常州市旅遊學校(清涼路48號)並加以徹底改造,同年9月,常州市正衡中學整體遷入新校區,楊福寬先生出任董事長,至此,正衡中學在經濟方面實現了完全獨立。 改制後的正衡中學,實行管、辦分離的運行模式,作為常州市第一中學的分校,在教育教學方面仍然保持與市一中的緊密合作,繼續堅持"辦有特色的教育,育有靈氣的新人,追求高尚的教育境界"的辦學理念,走"輕負高效"的素質教育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