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韻書,指陸法言《切韻》問世以後,只是根據各個歷史時期實際語音的演變,對《切韻》音系略作更動,而在整體語音系統上跟《切韻》有明顯繼承關係的韻書。主要有唐代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孫愐《唐韻》,宋代陳彭年等《廣韻》、丁度等《集韻》,金代韓道昭《五音集韻》、王文郁《平水韻略》、劉淵《壬子新刊禮部韻略》等。這一系統的韻書主要反映漢語的讀書音,分韻較多,保留入聲,聲母也較複雜,與稱為“北音韻書”的《中原音韻》等相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統韻書
- 類型: 術語
正統韻書,指陸法言《切韻》問世以後,只是根據各個歷史時期實際語音的演變,對《切韻》音系略作更動,而在整體語音系統上跟《切韻》有明顯繼承關係的韻書。主要有唐代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孫愐《唐韻》,宋代陳彭年等《廣韻》、丁度等《集韻》,金代韓道昭《五音集韻》、王文郁《平水韻略》、劉淵《壬子新刊禮部韻略》等。這一系統的韻書主要反映漢語的讀書音,分韻較多,保留入聲,聲母也較複雜,與稱為“北音韻書”的《中原音韻》等相對。
正統韻書,指陸法言《切韻》問世以後,只是根據各個歷史時期實際語音的演變,對《切韻》音系略作更動,而在整體語音系統上跟《切韻》有明顯繼承關係的韻書。主要有唐代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孫愐《唐韻》,宋代陳彭年等《廣韻》、丁度...
第三節 六朝韻書 第三章 韻書的定型、修訂、增補 第一節 陸法言《切韻》第二節 《切韻》的刊謬補缺 第三節 《唐韻》第四節 李舟《切韻》及其它 第四章 官韻的形成 第一節 《廣韻》和《韻略》第二節 《集韻》第三節 《禮部韻略》第五章 正統韻書的改革 第一節 《五音集韻》第二節 《古今韻會舉要...
《詞林正韻》是清人戈載編纂的一部詞韻書,書分三卷,分平、上、去三聲為十四部,入聲為五部,一共是十九個韻部。他的分部,實際上是依據前人作詞用韻的情況歸納而來,這就是他所說的“取古人之名詞參酌而審定”。戈氏的分韻雖是歸納、審定工作,但其結論卻多為後人所接受,論詞韻之士多據以為準。戈氏所...
北音韻書,指擺脫《切韻》系統正統韻書的束縛,而主要依照近代漢語北方話的實際語音加以編制的韻書。主要有元代熊忠《古今韻會舉要》、周德清《中原音韻》、佚名《中原雅音》、卓從之《中州音韻》,明代蘭茂《韻略易通》、畢拱宸《韻略匯通》,清代樊騰鳳《五方元音》等。這一系統的韻書主要反映漢語口語說話音,分...
香港長城文化公司出版的此套叢書,收集了二十二部明清以來的《韻書》,都是比較罕見的文化精品,為文化延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書目 罕見韻書叢編(全2冊)(明刻本5部 清刻本11部 寫本7部 全22部収錄)1、韻略易通二巻 蘭廷秀撰 明正統七年壬戌東海宿度校梓刊本 2、元聲韻學大成四巻 浦陽浹撰 明...
《切韻》規範了韻書修撰的體例,從隋唐至近代一直沿用不廢。而其歸納的語音體系,經《唐韻》、《廣韻》、《集韻》等等一脈相承的增補,一直是官方承認的正統。《切韻》成書幾百年後,表現出來的語音反而接近吳地方音,《切韻》中的許多韻類在中唐慧琳時期的關中音系裡開始大量合流,以至於晚唐時期有人公開指責《切韻...
橫撇)起筆於豎中線左側,“亅”(豎鉤)的鉤尖抵豎中線;點和提、撇和點分寫在橫中線上下;“凵”,“𠃊”(豎折)起筆於橫中線下側,末筆“⼁”(豎)起筆於橫中線。書法欣賞 音韻匯集 上中古音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韻書集成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方音匯集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
《中原音韻》分兩卷。前卷為韻書,後卷為附論,列“正語作詞起例”及作詞諸法。該書根源於元曲的實際押韻,韻分19部,既不注反切,也不標字母,更沒有釋義。它在19韻部之下分陰、平、陽平、上、去四個聲調,凡同音字類聚在一起,各同音字組之間用圓圈隔開。它的獨創性表現為:平分陰陽,入派三聲。《...
吳語語音與古漢語標準韻書《切韻》《廣韻》等有良好對應關係。聲母方面,吳語繼承唐宋三十六字母框架體系,以保留全部濁音為最主要特徵 [2] ,聲母分為全清、次清、全濁、次濁四類,部分地區保留尖團音分化。聲調方面,吳語具有仄音之一的入聲,繼承中古漢語整齊四聲八調,平上去入四聲因聲母清濁對立而各分陰陽。 [3-...
頂部“金”低,底部“真”低。“釒”,第三筆短橫在橫中線。“真”,“十”的橫筆從豎中線起筆;“具”,豎筆起筆於橫中線上方,緊貼豎中線右側;框內首橫在橫中線;長橫從“釒”下側起筆;短撇斜跨豎中線。書法欣賞 音韻匯集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韻書集成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韻書對於漢語的意義 韻書是把漢字按照字音分韻編排的一種書。這種書主要是為分辨、規定文字的正確讀音, 屬於音韻學材料的範圍。它有字義的解釋和字型的記載,也能起辭書、字典的作用。文字數量的增多,聲律論在文人創作中的廣泛推行,反切注音方法的產生及對科舉的舉子撰寫詩賦的嚴格要求,是韻書發生的條件。漢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