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歐陽詢楷書習字帖》是以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為藍本編寫的。《九成宮醴泉銘》也稱《九成宮碑》,魏徵撰文,歐陽詢書丹。唐貞觀六年(632)刻,立於麟遊縣唐九成宮。碑螭首方趺,上部斷裂。高310厘米,寬120厘米。此碑系歐陽詢晚年(75歲)之佳作。
學習書法,臨習碑帖是登堂入室的必由之路。可是上下幾千年,碑帖數萬種,究竟從何學起,確實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縱觀書法名家的成才之路,有兩點是必須引起注意的。第一,他們都是臨古代碑帖,很少學當代書家的字。第二,古代碑帖中,他們又非常注重臨習名家、大家的名帖。
唐代楷書法度謹嚴,筆力遒勁,名碑薈萃,名家輩出,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是唐代書法名家中的佼佼者,他們創造的歐體、顏體、柳體、褚體精炒絕倫,成為楷書藝術史上至今無人逾越的高峰。元代趙孟頫雖出世稍晚,但他所創造的趙體灑脫圓潤,道勁飄逸,元以後的楷書大家很少能望其項背。所以我們就以這5位楷書大師最有名的原帖為主,編寫了這套《中國書法教程》叢書,其中有《顏真卿楷書習字帖》、《柳公權楷書習字帖》、《歐陽詢楷書習字帖》、《褚遂良楷書習字帖》、《趙孟頫楷書習字帖》等5種。
歐陽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長沙望城縣書堂山)人。隋朝時為太常博士,入唐累擢給事中,歷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海男,官銀青光綠大夫,故人又稱。率更、“渤海”。父名紇,為陳廣州刺史,晚年遭朝廷猜忌,以謀反罪被誅殺。歐陽詢本應連坐,後僥倖逃脫,被父親的老朋友尚書令江總收養,教他讀書寫字。 歐陽詢雖身材矮小,其貌不揚,卻敏悟絕倫,過目不忘,讀書一目數行,而且非常勤奮。據說有一次他看到一本《指歸圖》的書法秘本,咬咬牙用三百縑把它買了回來。原來這是一本王羲之教兒子王獻之書法的啟蒙讀本。他高價買回這一稀世珍本後高興得合不攏嘴,埋頭研究了一個多月,書遂大進。又有傳說他曾宿於索靖書寫的一塊碑前觀摹三日,寢食俱忘。他在《用筆論》中說:“予自少及長,凝情翰墨,每異民間體奇蹟,未嘗不循環吟玩,抽其妙思,終日臨仿,至於皓首而無退倦也。”這恐怕是他自己學習古人書法的真實寫照。因而他“八體盡能,筆力勁險”,人們常以得到其尺牘文字為極大的榮幸,連高麗國也非常重視他的書法,曾經專門派使者來求書。據《新唐書》記載,褚遂良曾問虞世南:“我的書法與歐陽詢比究竟孰優孰劣?”虞世南答道:“我聽說歐陽詢寫字從不選擇紙筆,而揮灑自如,你做得到嗎?”。
歐陽詢在書法實踐上聲名顯赫,在書法理論上也頗有建樹。他的書法論著,傳有《八訣》、《三十六法》、《用筆論》、《傳授訣》等篇。其中《八訣》與《用筆論》是講書法用筆的,《三十六法》是講書法結構的,《傳授訣》則是講如何臨摹的。但《三十六法》一篇中有“高宗書法”、“東坡先生”等語,恐非唐人所撰,其他幾篇卻是比較可信的。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用筆
第一節 行筆法
一、順序
二、速度
三、走向
四、提按
第二節 起筆法與收筆法
一、藏與露
二、方與圓
三、轉與折
第三節 基本筆畫
一、橫畫
二、豎畫
三、撇畫
四、捺畫
五、點畫
六、鉤畫
七、挑畫
八、折畫
第四節 主筆法
一、突出橫畫
二、突出豎畫
三、突出撇畫
四、突出捺畫
五、突出鉤畫
第二章 結體
第一節 形式
第二節 原則
第三節 中心法
一、實心法
二、虛心法
第四節 部首法
一、部首在左
二、部首在右
三、部首在上
四、部首在下
五、部首在外
第五節 錯落法
一、左短右長
二、左長右短
三、左疏右密
四、左密右疏
五、左大右小
六、左小右大
七、左高右低
八、上窄下寬
九、上寬下窄
十、上小下大
十一、上大下小
第六節 盡態法
一、長
二、短
三、密
四、疏
五、寬
六、窄
七、小
八、大
九、偏
十、正
第七節 迎讓法
一、互讓
二、穿插
三、伸縮
第八節 呼應法
一、意連
二、形連
第九節 異形法
一、同畫異態
二、同體異形
第三章 章 法
第一節 原則
一、氣勢連貫
二、疏密虛實
三、變化有致
四、著眼全局
第二節 要素
一、正文
二、款識
三、印章
第四章 創作
第一節 內容
一、新穎
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