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禎人
基本資料
歐陽禎人,哲學博士,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專職教授,兼任
武漢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哲學史、新近出土簡帛文獻思想、先秦諸子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研究。現任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武漢大學陽明學研究中心主任,《陽明學研究》雜誌執行主編。
學術成果
已經出版《中國傳統文化》、《郭店儒簡論略》、《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從簡帛中挖掘出來的政治哲學》等專著及相關論著16部。曾經主持與參與多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重大項目的研究工作。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哲學史》、《法學評論》、《孔子研究》、《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文化中國》(加拿大)、《東洋文化研究》《退溪學論叢》(韓國)、《周易研究》、《武漢大學學報》、《深圳大學學報》《湖北大學學報》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長篇學術論文100多篇。
學術論文著作
學術論文
1,《孔子法律思想的哲學思考》,《法學評論》2000第三期
2,《從〈魯穆公問子思〉到〈孟子〉》,《武漢大學學報》2001年第二期,
3,《先秦儒家君權合法性論證淺析》,《社會科學戰線》,2002第五期,
4,《郭店儒簡的宗教詮釋》,《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三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2001年第十一期轉載,2002年《中國儒學年鑑》全文轉載)
5,《郭店簡〈緇衣〉與睡虎地簡〈為吏之道〉》,《人文論叢》2002年卷
6,《郭店楚簡研究的新成果》(書評),《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10/9
7,《在摩盪中弘揚主體》,《人文論叢》特輯(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
8,《試論〈性自命出〉對儒家人學的轉進》,《孔子研究》2000第三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2000年第七期全文複印轉載,2001年《中國儒學年鑑》全文轉載)
9,《學術界推出郭店楚簡研究成果》(書評),2000年9月29日
10,《〈太一生水〉與儒家性情論》,《文化中國》(加拿大)2001年九號(又見《孔子研究》2002年第一期)
11,《從戲劇的起源看戲曲的改革》,《武漢大學學報》2000第五期,
12,《郭店儒簡對中國文學研究的啟示》,《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8/27,
13,《從陰陽五行看中國戲曲何以晚出》,《武漢大學學報》2002年第二期,
14,《〈為吏之道〉的儒家思想發微》,見主編:《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5,《楚簡〈唐虞之道〉“禪而不傳”的理論追蹤》,見丁四新主編:《楚地出土 簡帛文獻思想研究》(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6,《略論秦簡〈為吏之道〉的儒家思想》,見丁四新主編:《楚地出土簡帛文獻 思想研究》(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7,《從“反古復始”到“反善復始”》,《江漢考古》2002年第一期
18,《〈六德〉與儒家的人學超越》,《哲學評論》2002年,第一卷
19,《孟子的人格自由論研究》,《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五期,
20,《〈中庸〉的性情思想研究》,《人文論叢》2004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10版
21,《〈中國古典哲學名著選讀〉書評》,《中國哲學史》2005年第四期
22,《淺論佛教精神與戲劇的內在聯繫》,武漢大學學報1999年第二期(人大複印資料《戲劇卷》1999年第五期全文複印轉載)
23,《戲曲起源的文化思考》,《人文論叢》1999年卷
24,《中國文化何以面對
WTO》,《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0文化研究專輯,
25,《超越窮達》,《珞珈哲學論壇》第四輯(世紀之交的宗教與宗教學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26,《“反善復始”淺探》,見
龐朴主編:《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台北,台灣古籍出版
2002年版)
27,《孟子“學問之道”的三條路經》,見劉可風主編:《哲學倫理學評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年5月版
28,《帛書〈易傳〉的性情思想研究》,《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一期,《船山學刊》雜誌
2004年7月編輯出版
29,《論劉鑒泉先生的大學、孝經貫義》,見郭齊勇主編:《儒家倫理爭鳴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27,《〈太一生水〉與儒家性情論的關係》,見《新出簡帛研究》(新出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8,《〈性自命出〉的性情思想研究》,見丁四新主編:《楚地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9,《象山哲學的詩化境界》,《朱子學刊》第十四期(2005年)
30,《先秦儒家文獻中的“天”》,《孟文通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文集》,線裝書局2005年12月版
31,《〈易傳〉性、情二字人學解讀》,《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二期,《船山學刊》雜誌社2005年版
32,《中國戲劇的原始形態》,《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2年第二期
33,《中國戲曲文化的重構》,《學術論壇》1999年第二期
34,《試論佛教精神對中國戲曲誕生的催化作用》,《襄樊師院學報》1999年第一期
35,《中外比較是達到對外中國文化教學目的的橋樑》,《教育發展研究》(上海,1999年卷)
36,《漢字教學中的文化闡釋》,《武漢大學學報》,1999年對外漢語教學論集
37,《對外漢語教材的編寫如何面對21世紀》,《求實》(南昌),2000年第二期
38,《現代漢語語義結構類型研究與對外漢語教材編寫芻議》,《對外漢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論文集,魯同群、劉乃華主編),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9,《對外漢語教師質量評估體系片論》,(邢福義、蕭國政主編)《漢語學報》2000年下卷
40,《在漢字教學中導入中國文化》,《對外漢語教學與教材研究論文集》
(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教學業務處編)華語教學出版社2001年版
41,《淺談當代中國教育中的幾個問題》,《武漢大學教育研究》2002年第一期
42,《規劃教材〈中國傳統文化〉編寫思想檢視》,《對外漢語教學與中國文化》(武漢大學2003國際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漢學出版社2003年9月版
43,《新加坡華文教師本科班培養理念檢析》,見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學會編:《來華留學生教育發展研究》(論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
44,《試論對外漢語教師的精神氣質》,見《漢字·漢語·漢文化——武漢大學2004國際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45,《如何才能教好一堂對留學生的漢語課》,《武漢大學學報》2005年4-1期
46,《論對外漢語教學中漢字教學的重要性》,《世界少兒漢語教學論叢》,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版。
47,《學唱民歌與學習漢語》,《海外華文教育》2007年第一期
48,《從對外漢語教學的現狀看歷史文化語義學的作用》,《海外華文教育》2007年第三期
49,《淺談針對非專業美國學生的初級漢語教學模式》,見《對美漢語教學論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50,《口語教學中的“辯論活動”研究》,見李曉琪主編《漢語教學學刊》第三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51,《淺談中國文化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幾個問題》,《長江學術》2007年第四期
52,《淺談針對零起點留學生的漢字教學》,《海外華文教育》2008年第一期
53,《新加坡本科班的培養理念檢析》,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主編(第四屆對外漢語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世界漢語教學》創刊20周年筆談會”論文集):《走向世界的漢語教學探索》,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54,《板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地位》,《海外華文教育》2009年第一期
55,《提高高級漢語聽力課教學效果的兩個途徑》,《第九屆世界漢語教學大會論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56,《試論中、高級漢語聽力教學的內在張力》,《第六屆國際漢語研討會論文集》,武漢大學2010年11月版
57,《高級漢語聽力教學中的文本教學》,《多維視野下的對外漢語教學學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58,《論教材編寫的真實性與趣味性》,《國際漢語學報》,學林出版社2010年版
59,《對外漢語言文化專業本科教學模式初論》,《第六屆國際漢語研討會論文集》,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60《試論〈性自命出〉的美學思想》,《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二期
61,《〈上博簡·五〉學術價值考論》,見郭齊勇主編《儒家文化研究》第一輯,三聯書店,2007年版
62,《論〈民之父母〉的政治哲學內涵》,《孔子研究》2007年第一期
63,《孟子的戰爭觀》,《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7年第五期
64,《戴震:中國文化現代轉型的先行者》,《光明日報》理論版,2007年2月16日(第九版)
65,《郭店簡〈緇衣〉與〈禮記·緇衣〉的思想異同》,見《楚地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6,《陸九淵在湖北》,《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6年第三期,
67,《論子張氏之儒與孔子的思想差異》,見丁四新主編:《楚地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8,《依法治國實施問題研究》,《湖南商業學院學報》2007年第四期
69,《〈性自命出〉、〈成之聞之〉、〈六德〉、〈尊德義〉合論》,《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四期,嶽麓書社2007年版
70,《從黃老之術的崛起看先秦儒家學說的實質》,《董仲舒研究》2007年第二期
71,《劉鑒泉先生的“人道”思想研究》,《人文論叢》2006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72,《劉鑒泉先生的“性說”研究》,《武漢大學學報》2006年第五期
73,《論劉鑒泉先生的“為學之法”》,《中華文化論壇》2007年,第四期
74,《論兵書〈曹沫之陣〉的思想史價值》(一),《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第六期
75,《論兵書〈曹沫之陣〉的思想史價值》(二),《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第一期
76,《〈荀子〉中“情”字的哲學意涵》,《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年第三期
77,《獨樹一旌心是理 高論太極我為天——象山學述,《朱子學刊》第十七期 黃山出版社2008年
78,《論孔子的宗教精神》,《中國儒學》(第三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79,《也論“焚書坑儒”》,《求索》,2008年第十期
80,《劉鑒泉先生經學思想概述》,《儒家文化研究》(第二輯),三聯書店2008年版
81,《〈三德〉中的儒家思想初探》,《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五期,嶽麓書社2008年版
82,《淺談劉鑒泉先生對制藝之法的獨特見解》,《八股文與明代文學研究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83,《以風救騷 以骨救肉 以狹救廣——論劉鑒泉先生的詩歌創作》,《人文論叢》2009年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84,《孟子在〈推十書〉中的地位》,《蜀學》第五輯,巴蜀書社2009年版
85,《從先秦兵書的源流看〈曹沫之陣〉的來龍去脈》,王中江主編:《中國儒學》第四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86,《〈周易〉在〈推十書〉中的地位》,《周易研究》2009年第四期
87,《增補全本〈推十書〉簡介》,《周易研究》2009年第五期
88,《先秦儒學是歷代中國農民起義的理論依據》,《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9年第三期
89,《劉鹹炘對新文化運動的態度》,《蜀學》第六輯,巴蜀書社2011年
90,《論傳統戲劇的創造性重鑄》,《吳志達教授80壽辰紀念文集》,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91,《劉鹹炘的儒學真精神》,韓國《東洋文化研究》雜誌,2010年第一期
92,《明儒之真以釋毀而存道》,《蕭漢明教授70壽辰紀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版
93,《從〈司馬法〉〈曹沫之陣〉到〈孟子〉的發展看戰爭思想的得失》,《哲學評論》2011年卷
94,《從反恐到原始儒家精神喪失的思考》,《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第二輯,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
95,《從性情思想看〈樂記〉的理論走向》,《國學知周》2011第三期(總第五期)
96,《論〈中庸〉精神的實質》,見郭齊勇主編《東亞儒學研究論集》,嶽麓書社2010年版
97,《為什麼需要原始儒家哲學思想》,《國學知周》2011第四期(總第六期)
98,《劉鹹炘諸子學思想初論》,見《存古尊經 觀瀾明變》,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
99,《論(唐虞之道)(忠信之道)中的道家思想》,《人文論叢》第卷,2011版年
100,《試論新出簡帛文獻的研究方法》,《退溪學論叢》(第16輯)2010年12月版
101,《從韓非的“難言”、“說難”談起》,《退溪學論叢》(第19輯)2012
102,《中國古代家訓的起源、思想及現代價值》,《理論與月刊》2012年第四期
103,《論傳統戲劇的創造性重鑄》,《吳志達紀念文集》,新世紀出版社2012年版
104,《(樂記)的“踐形”思想研究》,《儒家文化研究》(第四輯,心性論專輯)三聯書店2012年3月版
105,《淺談劉鑒泉對制藝之法的獨特見解》,陳文新主編《明代文學與科舉文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106,《劉鹹炘研究綜述》,見《蜀學》第七期,巴蜀書社2013年2月版
107,《論孫子兵法的陰性思維》,《理論月刊》2013年第三期
108,《從〈周易〉的角度看〈保訓〉〈中庸〉的“中”》,《深圳大學學報》2013年第三期
109,《從〈尚書〉中走出來的哲學流派》,《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二期
110,《漢武帝與中國戲劇》,《退溪文化論叢》(韓國),第21輯,(社團法人)退溪學釜山研究院2013年,2013年6月
111,《論孔子的政治理想》,《湖北大學學報》,2013年第五期
112,《論程千帆著、吳志達修訂的〈元代文學史〉》,《武漢大學學報》,2013年第五期
113,《試析劉鹹炘的話本小說〈瞽叟殺人〉》,《中華文化論壇》2013年第六期
114,《<尚書>與思孟學派》,《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十期。(轉載《從〈尚書〉中走出來的哲學流派》,《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二期)
115,《論劉鑒泉的三個思想來源》,韓國《退溪學論叢》第23輯,退溪學釜山研究院2014年6月版
116,《論孟子教育思想的社會性》,《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三期
117,《古琴與古代楚國的關係》,《船山學刊》,2014年第五期
118,《“中國陽明文化園”設計之文化理念淺析》,《理論與當代》2014年第五期
119,《<六德>中政治、道德和宗教的“三位一體”》,《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十輯,嶽麓書社2014年7月版。
120,《孟子有一套深思熟慮的教學方法》,《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10月13日哲學版
121,《禮樂視野下的儒家政治哲學——以《六德》為中心》,《楚地簡帛思想研究》,第五輯,嶽麓書社2014年11月版。
122,《帛書五行與楚簡性自命出身心問題比較研究》,《楚地簡帛思想研究》,第五輯,嶽麓書社2014年11月版。
123,《論(大學)與(中庸)的天人關係》,見《中國文化研究》,2015年第一期
124,《論(中庸)的詩化境界》,見《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三期
125,《先秦儒家學說與黃老之術的比較研究》,見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主辦:《國學》第一輯,2014年12月版
126,《論孟子仁政理想的重要途徑——“養”》,見馮天瑜主編《人文論叢》2015年上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127,《<尚書>的性情思想研究》,見馮天瑜主編《人文論叢》2015年下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128,《孝經——治國安邦的法寶》,見鄧輝主編《東方哲學》(第九輯),上海從書店出版社2016年版
129,《先秦儒家的戰爭觀》,見《衡水學院學報》2017年第三期
130,《論<容成氏>的儒家思想傾向》,見《現代哲學》2017年第五期
教學活動
1,本科生開課:《中國文化概論》、《儒家文化精義》、《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下)
2,研究生開課:《先秦諸子研究》、《國學經典導讀》、《儒家經典研究》
著作
1,《郭店儒簡論略》(個人獨立專著,21萬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個人獨立專著,42.3萬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被評選為湖北省2005年度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參評全國優秀博士論文評選,獲提名獎)
3,《從簡帛中挖掘出來的政治哲學》(個人獨立專著,45.5萬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武漢大學社會科學叢書2010年8月版)
4,《珞珈魂》,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5,《中國傳統文化》(主編、主筆,24萬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6,《中國古代文學史教程》(主編,主筆,58萬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7,《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教程》(主編,48萬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8,《對外漢語教學的文化透視》(個人獨立專著,21萬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9,《簡明中國哲學史》(與郭齊勇老師共同主編,19萬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0,《荊楚文化》(參編,5萬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1,《中國古代文學選讀》(參編,3萬字),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
12,《中國古典哲學名著選讀》(參編,6萬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宋明儒學與長江文化》(參編,2萬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4,《宋明時期湖北的儒學》(參編,2萬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5,《〈道教征略〉外十四種》(總策劃),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16,《〈推十書〉導讀》(總策劃,主筆),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17,
郭齊勇、歐陽禎人主編《問道中國哲學》,九州出版社201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