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遊心影錄

歐遊心影錄

《歐遊心影錄》是中國近代學者梁啓超創作的遊記體哲學著作,最初發表於1920年3月上海《時事新報》。收入《飲冰室合集》時,作了刪減,改名《歐遊心影錄節錄》。

《歐遊心影錄》是一戰結束後梁啓超與丁文江、張君勱等7人前往歐洲考察的觀感。觀感的上篇《大戰前後之歐洲》,從文化角度闡述了戰爭的前因後果,指出西方文化的進化論、功利主義和強權意志學說導致歐洲陷入崇拜權力並形成軍國主義思潮;迷信科學萬能從而動搖了宗教和道德的基礎。觀感的下篇《中國人之自覺》則認為,中國人應從中吸取教訓,應繼續民主建設並提倡“國民運動”,應實事求是地評價東西文化的優劣。

《歐遊心影錄》比較全面地反映了梁啓超對戰後歐洲的考察結果,反映了梁啓超對西方文明的態度和看法,也反映了他對中西兩種文化體系的總觀點。因此,該書是研究梁啓超歐遊歸來後政治、文化思想的重要資料。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歐遊心影錄
  • 作品別名:歐遊心影錄節錄
  • 作品出處:《飲冰室合集》
  • 文學體裁:遊記
  • 作者:梁啓超
  • 首版時間:1920年
  • 字數:335000
  • 類別:哲學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作品爭議,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歐遊心影錄》全書共分八章,有兩大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發表對歐洲文化的觀察和評論,以及對於中國文化建設的主張,第二部分是遊歷各地的見聞;涉及從上海到歐洲沿途觀感、歐洲風情、戰後歐洲生活狀況、中西文化和政治的思考等方面的內容。第一章“歐遊中之一般觀察及一般感想”是最為重要的篇章,共分上下兩編。上編為“大戰前後之歐洲”,包括“楔子”、“人類歷史的轉捩”、“社會革命暗潮”、“學說影響一斑”、“思想之矛盾與悲觀”、“新文明再造之前途”、“物質的再造及歐局現勢”等11節。下編為“中國人之自覺”,它包括“世界主義的國家”、“中國不亡”、“階級政治與全民政治”、“著急不得”、“盡性主義”、“思想解放”、“組織能力及法治精神”、“社會主義商榷”、“國民運動”、“中國人對於世界文明之大責任”等13節,談了梁啓超對中國政治發展、中國文化建設等問題的看法,其中有結合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的反思,還提出了救國的和文化建設的基本主張。第二章“歐行途中”寫從北京、上海經南洋到倫敦的簡略的觀感。第三章“倫敦初旅”主要是英國的風物遊記、英國經濟與政治情況介紹,間或有針對國內情勢的有感而發。第四章“巴黎和會鳥瞰”是對和會的組織者、和會議題等問題的記載和感想。第五章“西歐戰場形勢及戰局概觀”,主要記載的是1914年到1918年間歐洲戰局的發展,並分析了德國戰敗的原因。第六章“戰地及亞洛二州紀行”主要是關於法國戰地的遊記,重點是“一戰”之後歸還法國的亞爾莎士(阿林薩斯)和洛林兩個州的情況。第七章是“國際聯盟評論”,記述了《聯盟規約》的主要內容以及梁氏對它的評論。第八章“《國際勞工規約》評論”主要交代這個規約的來歷和要點。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歐遊中之一般觀察及一般感想
上篇 大戰前後之歐洲
一 楔子
二 人類歷史的轉捩
三 國際上隱患
四 各國生計及財政破產
五 社會革命暗潮
六 學說影響一斑
七 科學萬能之夢
八 文學的反射
九 思想之矛盾與悲觀
十 新文明再造之前途
十一 物質的再造及歐局現勢
下篇 中國人之自覺
一 世界主義的國家
二 中國不亡
三 階級政治與全民政治
四 著急不得
五 盡性主義
六 思想解放
七 徹底
八 組織能力及法治精神
九 憲法上兩要點
十 自治
十一 社會主義商榷
十二 國民運動
十三 中國人對於世界文明之大責任
第二章 歐行途中
一 北京上海
二 南洋所感
三 舟中雜詩
第三章 倫敦初旅
一 戰後霧中之倫敦
二 威士敏士達寺
三 一九一九年英國總選舉前政界情形
四 總選舉後之新國會
五 下議院旁聽
六 巴力門逸話
第四章 巴黎和會烏瞰
一 和會主體國及其他新造國
二 和會會議的種類
三 和會中重要人物
四 和會議題
五 和會瑣記
第五章 西歐戰場形勢及戰局概觀
一 提綱
二 開戰及馬侖之役
三 凡爾登之役及其後
四 最後之決勝
五 德國失敗之原因
第六章 戰地及亞洛二州紀行
一 首途
二 凡爾登
三 亞爾莎士、洛林兩州
四 萊因河右岸聯軍駐防地
第七章 國際聯盟評論
一 導言
二 《聯盟規約》成立之經過
三 《聯盟規約》要點略評
第八章 《國際勞工規約》評論
一 《國際勞工規約》來歷
二 《國際勞工規約》要點略評
新舊譯名對照表
梁啓超先生學術年表

創作背景

從1918年12月底到1920年3月,梁啓超偕蔣方震張君勱丁文江等在歐洲進行了為時一年多的考察,到過英、法、德、比利時、義大利、荷蘭、瑞士等國,而以在法時間最長,與各國政治家、外交家、社會名流多有接觸,拜訪過柏格森、倭伊鏗等著名學者,還親赴凡爾登等世界大戰陣地現場參觀。梁啓超親眼看到、親身感受到了歐洲社會經濟蕭條、物資匱乏、生活閒難、政治動盪的嚴峻實況。歐洲文化教育界一些人對西方文化極端失望,同時渴求東方文化,特別是歡迎與中國文化廣泛深入交流的強烈要求,深深地打動了梁啓超,使他的思想迅速發生了變化,《歐遊心影錄》就是他這一心路歷程的真實記錄。

作品思想

《歐遊心影錄》向中國人宣布了西方“科學萬能”論破產的訊息,同時提醒國人重視自己的人生哲學、東方智慧,以此糾正、限制科學發展所產生的惡果,期求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調和與一致。在《歐遊心影錄》的開篇,梁啓超以沉鬱的筆調描繪了一番戰後歐洲的慘敗景象,並列舉了一戰給歐洲乃至整個西方世界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在梁啓超看來,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發展的轉折。他說,人類這樣東西真是天地間的一種怪物:他總是拿著自己的意志,創造自己的地位,改變自己的境遇,同時又總是被他自己所改變了的地位境遇支配著,大家想造出一個局面,而事實上所產生的局面又總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但大家還是要這樣想,這樣做下去。這是梁啓超觀察人類歷史所得出的一點結論。他說這一點是有所指的:人類的意願並不能支配歷史的發展、決定歷史的方向。這是一個比較深刻的觀點,人類並不想打仗,可第一次世界大戰誰也無法避免,而且造成了難以彌合的創傷和無法彌補的損失。梁啓超在列舉了一戰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之後,終於提起了西方人的“科學萬能之夢。近代以來,科學在西方世界日漸昌明,創造了豐富無比的物質財富,極大地改變了西方人的生活處境。科學給人們所帶來的幸福與昌盛,使人們越來越相信科學,崇拜科學,以為科學無所不能,只要科學發達,就可以辦成一切事情。這就產生了“科學萬能”之論。科學取代了其它的一切思想、學說,尤其是哲學和宗教。在歐洲,“科學萬能”已經成為人們“安心立命”的信仰。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卻動搖了人們的“科學萬能”的信仰,粉碎了人們的“科學萬能之夢”。梁啓超描述道:“當時謳歌科學萬能的人,滿望著科學成功,黃金世界便指日出現,如今總算成功了,一百年物質的進步,比從前三千年所得還加幾倍,我們人類不惟沒有得到幸福,反帶來許多災難。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遠遠望見個大黑影,拚命往前趕,以為可以靠他嚮導,哪知趕上幾程,影子卻不見了,因此無限悽惶失望。影子是誰?就是這位科學先生。歐洲人做到一場科學萬能的大夢,到如今卻叫起科學破產宋。”
梁啓超在歐洲同一些學者討論過有關一戰及一戰之後的世界文明的發展問題。他從這些討論中所獲得的,是西方科學破產之後的悲觀的嘆息以及他們把目光轉向中國文化、東方文明,尋求救助的信息。梁啓超還了解到,西方文明在一戰之後也開始反省自己的文明道路,並力圖在“科學破產”的狀況下,重新確立哲學的地位,糾正科學極度發展所帶來的偏弊,為人們的精神生活尋找確立“安心立命”之地。在此之後,梁啓超發表了他對於中國未來的幾點意見。他認為,中國不會滅亡,但中國的近代化過程卻著急不得,要一點一滴地做起。他號召人們要作有個性的國民,發揮每一個人的天賦才能,共同創造中國的未來。這即是所謂“盡性主義”。發展個性要從思想解放入手。思想解放就是要破除權威,發揮個人的判斷力、審察力。梁啓超對青年寄予厚望,他認為,思想解放也要靠青年,要從研究西方思想做起,從西方思想的歷史發展中吸取經驗、接受教訓,還要培養中國人的法治精神等等。
梁啓超對中國文化寄予厚望。他從歐洲學者那裡了解到,西方人在“科學萬能之夢”破滅之後,已把目光轉向了中國的文化和人生智慧。這使梁啓超大受鼓舞。梁啓超認為,西方文明總把理想與實際分為兩樣,唯心唯物,各走極端,科學與宗教信仰也如同水火。這使西方人遭受了許多痛苦。而中國文化則走的是“求理想與實用一致”的道路,如孔子的“盡性贊化”、“自強不息”,老子的“各歸其根”,墨子的“上同於天”等等。中國人的人生哲學是“出世法和現世法並行不悖”。中國文化的這種取向,將有助於西方文明的調適。梁啓超滿懷信心地向中國青年發出了號召:“我們可愛的青年啊!立正!開步走!大海對岸那邊有好幾萬萬人,愁著物質文明破產,哀哀欲絕地喊救命,等著你來超拔他哩。我們在天的祖宗三大聖和許多前輩,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業,正在拿他的精神來加佑你哩。”

作品影響

《歐遊心影錄》發表於“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其時正值西方科學思想即所謂“賽先生”在中國思想界大受尊崇和歡迎,全盤西化論也正走向頂峰。該書的發表,加之梁啓超本人的聲望,無異於向那些熱衷於宣傳科學和嚮往西方文化的人們澆了一盆冷水,同時也給那些固守中國文化的文化保守主義者以巨大的聲援和支持。客觀上,《歐遊心影錄》成為現代新儒家產生的一個有力的助緣。

作品爭議

新青年派及其追隨者對梁啓超《歐遊心影錄》大不以為然。胡適說:“自從《歐遊心影錄》發表之後,科學在中國的尊嚴就遠不如前了!一般不曾出國門的老先生很高興地喊著,歐洲科學破產了!梁任公這樣說的。我們不能說梁先生說的話和近年同善社悟善社的風行有什麼直接的關係,但我們不能不說梁先生的話在國內確曾替反科學的勢力助長不少的威風,梁先生的聲望,梁先生那支‘筆鋒常帶情感’的健筆,都能使他的讀者容易感受他的言論的影響”。周作人說,“自從不知哪一位梁先生高唱東方文明的讚歌以來,許多遺老遺少隨聲附和,到處宣傳,以致青年耳濡目染,也中了這個毒”。楊杏佛從《歐遊心影錄》中得到一種梁啓超“乃生科學破產與中國思想足救世界之感想”。郭沫若也說:“此次大戰,歐洲人所受慘禍誠甚深刻。然而釀成大戰的原因,科學自身並不能負何等罪惡。科學的精神在追求普遍妥當的真理,科學家的職志也在犧牲一切浮世的榮華而惟真理之啟迪是務。偉大的科學家,他們向著真理猛進的精神是英雄的行為。而他們超然物外的態度也不輸於聖者之高潔—惟在資本主義制度之下而利用科學,而分配不均而爭奪以起,表面上好像科學自身是在為虎作倀,殊不知所被利用者,即使不是科學,而爭奪之禍,仍不能避免…歐洲不乏近視的科學家,以歐戰之慘毒而遽行宜告科學破產,我國自印度思想輸入以後,幾千年來溺佛者,遁世無營,避佛者亦故步自畫,平素毫不知科學精神為何物,每舉與惟利是圖的資本主義混為一談,一聞歐洲人因噎廢食的膚言,則不禁因然而色喜,我輩對此宜有所深戒而詳加考察。”這顯然是指出了《歐遊心影錄》破壞科學等新思潮傳播的消極影響。郭沫若則指出這種觀點在歐洲並不為多數人普遍接受,在中國也主要是影響了文化界的保守勢力和部分落後民眾。

作者簡介

梁啓超(1873~1929),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文學家;字卓如,號任公,別署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光緒舉人。他與康有為共同領導變法,時稱“康梁”主張“詩界革命”,提倡文體解放。其詩歌大都作於流亡國外期間。著作有《飲冰室合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