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鰈

歐洲鰈

歐洲鰈(Pleuronectes platessa)硬骨魚綱,鰈科。體卵圓形,側扁,體長可達1M。兩眼位於頭的右側。眼後方至側線始部之間有1列4~7個骨質突起。頜牙側扁,門牙狀,形成切緣。體大多被圓鱗,有部分埋入皮內。測線有短的顳上支。下咽骨寬,具3列臼狀牙。以軟體動物、蠕蟲類、甲殼類等為食。分布於北大西洋,偶見於地中海西部。為重要經濟魚類,年產量在10萬噸上下,主要生產國為丹麥、荷蘭和英國。中國不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歐洲鰈
  • 拉丁學名:Pleuronectes platess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魚亞綱
  • :鰈科
  • :歐洲鰈
  • 英文名稱:Europeanplaice
  • 命名人:Linnaeus, 1758
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生長繁殖,保護級別,用途和貿易,

外形特徵

歐洲鰈(Pleuronectes platessa)硬骨魚綱,鰈科。體卵圓形,側扁,體長可達1M。兩眼位於頭的右側。眼後方至側線始部之間有1列4~7個骨質突起。頜牙側扁,門牙狀,形成切緣。體大多被圓鱗,有部分埋入皮內。測線有短的顳上支。下咽骨寬,具3列臼狀牙。

分布範圍

分布於北大西洋,從地中海西部分布(包括摩洛哥西北部海岸的一小部分)以及所有歐洲海岸到白海和巴倫支海均有分布;在波羅的海北部、黑海和裏海海域沒有分布。為重要經濟魚類,年產量在10萬噸上下,主要生產國為丹麥、荷蘭和英國。中國不產。

生活習性

歐洲鰈為海洋洄游魚類,為海底魚類,一般生活在10-50米的海水中,最深可達200米,幼體經常出現於沙灘,是有歸巢的行為的一個定居的潮間帶的種。為在歐洲的漁場最重要的比目魚。晚上活躍在很淺的水域中,因此經常可以發現白天被埋藏在砂中。以軟體動物、蠕蟲類、甲殼類等為食。

生長繁殖

歐洲鰈有一個複雜的生命周期存在於特定的人生階段和空間隔離的棲息地,產卵發生在近海水域。卵和幼蟲是生活在大洋中直到蛻變。幼蟲在變態時期則轉移到海底生活,遷移到在河口和砂質海岸的育苗場。仔稚魚第一年的生活在沿海育苗場,並且逐漸轉移到更深的水域。在白海, 仔稚魚6月中旬進入卡寧半島附近的淡水進行覓食。一旦成熟,將會在產卵場和覓食區之間遷移。幼年的鰈魚明顯偏好細砂質沉積物,他們埋藏在沉積物中,以躲避掠食者。

保護級別

最不相關 (LC)

用途和貿易

歐洲鰈屬於重要的高度的商業經濟魚類,為歐洲的漁場最重要的比目魚。 市場上通常以生鮮、冷凍方式銷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