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形成中的亞洲》叢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歐洲形成中的亞洲
- 作者:唐納德·F.拉赫,埃德溫·范·克雷
- 原版名稱: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
- 譯者:周寧 等
- ISBN:9787010117027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3月
- 裝幀:精裝
基本信息,作者簡介,中譯本目錄,第一卷《發現的世紀》第一冊(上),第一卷第一冊(下),第一卷第二冊,第二卷《奇蹟的世紀》第一冊視覺藝術,第二卷第二冊文學藝術,第二卷第三冊學術研究,第一冊(上)傳教 貿易 文獻,第三卷第一冊(下),第三卷第二冊南亞,第三卷第三冊東南亞,第三卷第四冊東亞,獲獎和翻譯,相關評論,雷蒙·道森(Raymond Dawson),李約瑟(Joseph Needham),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周寧,
基本信息
《歐洲形成中的亞洲》作者唐納德·F.拉赫,埃德溫·范·克雷,原著共三卷九冊,1965-1993年陸續出版。
中文譯本由周寧總校譯,共三卷十一冊。2013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該叢書考察了16-18世紀歐洲與亞洲的交流、影響、相互塑造,包括彼此在各個方面的探索和交流:植物學、地理學、民族志、哲學、歷史學、醫學、動物學等等,揭示了歐洲所受到的外部文明的深刻影響。在世界史、近代史、東西文化交流史等方面,該叢書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煌煌巨著,也是研究者必不可少的工具書。
作者簡介
唐納德·F.拉赫(Donald F. Lach)(1917年9月24日——2000年10月26日),歷史學家,芝加哥大學Bernadotte E. Schmitt 歷史學講席榮休教授,是研究亞洲對現代歐洲(1500-1800)歷史發展的影響方面的權威學者。
埃德溫·J. 范·克雷,(Edwin J. Van Kley)(1930——2002),加爾文學院歷史學教授,拉赫的學生、助手,與拉赫合寫了第三卷。
中譯本目錄
第一卷《發現的世紀》第一冊(上)
周雲龍 譯
總譯序
前言
導論
第一部分 傳統
導言
第一章 古代與中世紀
第一節 希臘傳統中的印度,公元前600—前100 年
第二節 希臘羅馬世界的新視野,公元前26—公元300 年
第三節 中世紀的亞洲觀,公元300—1300 年
第四節 發現契丹,1240—1350 年
第二章 地理大發現之前的文藝復興時期
第一節 貿易、探險和外交
第二節 印度旅行記述
第三節 製圖學與地理學
第四節 藝術
第五節 文學
第六節 技術與發明
第七節 總結
第二部分 新信息渠道
導言
第三章 香料貿易
第一節 瓦斯科·達·伽馬的首次遠航
第二節 葡萄牙與印度間貿易的開啟,1499—1503 年
第三節 歐洲商業的重新定位,1500—1515 年
第四節 馬魯古群島上的衝突,1519—1529 年
第五節 里斯本和安特衛普的貿易活動,1509—1548 年
第六節 地中海東岸貿易的復興,1548—1570 年
第七節 新的契約貿易時代,1570—1598 年
附錄 16 世紀的胡椒價格
第四章 印刷文獻
第一節 葡萄牙的信息保密政策
第二節 第一批報導在歐洲的散播,1500—1520 年
第三節 被拓寬的信息傳播空間,1521—1550 年
第四節 伊比利亞的評論者與林斯喬坦
第五節 旅行文學文集彙編
第六節 地圖的依據
第五章 基督教傳教團
第一節 葡萄牙人在東方的“保教區”
第二節 耶穌會士的事業,1542—1600 年
第三節 印度的傳教機構
第四節 遠亞的傳教機構
一、沙勿略的勘察,1546—1552 年
二、馬六甲與香料群島
三、大規模的改宗及日本的改革,1552—1582 年
四、澳門與馬尼拉
五、日本的麻煩,1582—1600 年
六、在高棉的修道士和冒險家們
第五節 耶穌會信札、書簡和通史
第一卷第一冊(下)
周雲龍 譯
第三部分 四種形象與總體印象
導言
第六章 印度
第一節 葡萄牙人的概述
一、地理位置和鄰近島嶼
二、馬拉巴爾
三、印度的維查耶納伽爾王朝
四、德乾高原諸邦與果阿
五、古吉拉特(坎貝)
六、 從科摩林角到孟加拉
七、 印度斯坦與阿富汗—莫臥兒之間的霸權爭奪戰
第二節 耶穌會士的通信與歷史記錄
一、歐洲的“印度信件”,1545—1601 年
二、第一印象,1552—1570 年
三、第二個三十年,1570—1601 年
第三節 義大利、英國和荷蘭的評論者
第一卷第二冊
胡錦山 譯
第七章 東南亞
第一節 印刷資料述評
第二節 馬來亞——亞洲的十字路口
第三節 暹羅
第四節 緬甸
第五節 印度支那
第六節 蘇門答臘、婆羅洲和爪哇
第七節 香料群島
第八節 菲律賓群島
第八章 日本
第一節 最初的記錄
第二節 “已發現的最好的( 人)”
第三節 沙勿略的繼承人,1552—1585 年
第四節 日本使團在歐洲,1584—1586 年
第五節 地圖、歷史記錄和歐洲的辯論術,1585—1601 年
第九章 中國
第一節 在葡萄牙帷幕的背後,1520—1550 年
第二節 門多薩的著作及其資料
第三節 “大帝國”
一、政治實體、組織和管理
二、經濟資源與工藝
三、風俗習慣、社會習俗和學問
四、軍事不足、貿易和朝貢制度
五、批評與評價
第四節 耶穌會士著述
第五節 地圖證據
第十章 結語:總體印象
第二卷《奇蹟的世紀》第一冊視覺藝術
劉緋 溫飈 譯
前言
致謝
引言
第一章 珍寶收藏
第一節 葡萄牙和西班牙
第二節 安特衛普和低地國家
第三節 德國和奧地利
第四節 法國和英國
第五節 義大利
附錄 歐洲收藏的亞洲珍品樣本清單
第二章 各類藝術
第一節 曼努埃爾式建築和雕塑
第二節 繪畫
第三節 木刻和版畫
第四節 紡織品、掛毯和服飾
第五節 陶瓷
第六節 木器、家具和漆器
第七節 貴金屬、寶石和珠寶
第三章 亞洲動物繪畫
第一節 象
一、古代和中世紀
二、15 世紀的非洲象
三、羅馬的象
四、拉斐爾及其流派
五、1552 年的維也納象
六、世紀末
第二節 犀牛
第三節 虎
第四節 猿
第五節 鳥
第四章 後記:自然主義、象徵主義和裝飾
第二卷第二冊文學藝術
姜智芹 譯
序
前言
第一部分 葡萄牙和歐洲知識界
引言
第一章 葡萄牙帝國的海外先驅
第一節 海外的葡萄牙學生和使節
第二節 葡萄牙宣傳家達米奧· 德· 戈伊斯
第三節 葡萄牙的外國人、回國人員和耶穌會士
第二章 書籍、圖書館及閱讀
第一節 葡萄牙和西班牙
第二節 義大利
第三節 德國
第四節 低地國家、法國和英國
附錄 16 世紀關於亞洲的圖書
第二部分 歐洲各民族文學
引言
第三章 繼承的主題
第一節 中古時期的典籍
第二節 亞歷山大傳奇
第三節 印度故事的西方流傳
第四節 文藝復興時期東方故事的形式與內容
第四章 葡萄牙文學
第一節 輝煌與幻滅
第二節 航海事故與第烏之戰
第三節 編年史敘事
第四節 史詩的綜合性
第五章 西班牙文學
第一節 好奇、希望與困擾
第二節 傳奇和詩歌中的統一帝國
第三節 新的歷史體裁
第六章 義大利文學
第一節 傳奇詩篇中的現實主義
第二節 流行文學與說教文學
第三節 歷史和宇宙誌
第四節 喬萬尼· 博特羅的政治思想
第七章 法國文學
第一節 亞洲的挑戰
第二節 詩人筆下的“新世界”
第三節 通俗文學及說教散文中的文化相對主義
第四節 從宇宙誌到世界通史
第八章 日耳曼文學
第一節 德國文學
一、初期的反應
二、新教和天主教在亞洲認識上的分歧
第二節 荷蘭文學
第三節 英國文學
一、從人文主義到宇宙誌
二、詩的藝術
三、戲劇與諷刺作品
第五節 世紀末的衰落
第七章 德語和丹麥語文獻
第一節 17 世紀中葉前的耶穌會士書簡和報告
第二節 17 世紀中葉前的遊記文集
第三節 有限的復興,1650—1700 年
第八章 英語文獻
第一節 第一代,1600—1626 年
第二節 喧囂的世紀中期,1630—1680 年
第三節 晚期的收穫,1689—1700 年
第三卷第二冊南亞
王梅 張春曉 譯
第三部分 歐洲的亞洲形象
前言
第九章 奧朗則布之前的莫臥兒帝國
第一節 英國人和荷蘭人的記載:第一代
第二節 1618 年之前的莫臥兒宮廷
第三節 揭開古吉拉特之謎
第四節 沙· 賈汗(1627—1658 年在位)和他的帝國
第五節 沙· 賈汗和他的兒子們
第十章 奧朗則布統治下的帝國
第一節 宮廷、貴族、軍隊
第二節 行政區劃
第三節 蘇拉特
第四節 孟買和葡萄牙人的港口
第五節 德乾戰爭、拉其普特人和西瓦吉
第六節 宗教信仰及踐行
第七節 經濟與社會
第十一章 從果阿到科摩林角
第一節 大都市果阿
第二節 比賈布爾
第三節 卡納拉
第四節 馬拉巴爾和葡萄牙人
第五節 馬拉巴爾與荷蘭人
第十二章 南亞諸島
第一節 馬爾地夫和拉克代夫群島
第二節 錫蘭
一、 起源
二、 土地和物產
三、 政府和社會
四、宗教和社會
第十三章 科羅曼德爾
第一節 耶穌會的事業
第二節 荷蘭人和英國人的出現
第三節 普里卡特的印度教
第四節 兩個王朝的覆滅:維查耶納伽爾和戈爾康達
第三卷第三冊東南亞
張長虹 譯
第十四章 大陸東南亞:馬來亞、勃固、阿拉乾、高棉和寮國
第一節 馬來亞
第二節 勃固與阿拉乾
第三節 高棉與寮國
第十五章 暹羅
第一節 伊比利亞人與荷蘭人的記述
第二節 納萊(1656—1688 年在位)與法國
第三節 自然環境
第四節 國家兵役與管理
第五節 社會、文化與佛教
第十六章 越南
第一節 最初的介紹
第二節 阮氏家族與基督徒
第三節 鄭氏家族統治下的東京
第十七章 海島東南亞:西部群島
第一節 爪哇島
一、文獻的發展
二、地理與風景
三、巴達維亞,大都會及其外圍地區
四、特徵、風俗、社會和文化
五、政治生活
六、經濟與貿易
第二節 巴厘島
第三節 蘇門答臘島
一、位置、氣候與物產
二、亞齊及其他城鎮
三、人口、風俗和信仰
四、經濟與政體
第四節 婆羅洲
第十八章 海島東南亞:東部群島與南方陸地
第一節 馬魯古群島
第二節 安汶島
第三節 班達群島
第四節 西里伯斯島
第五節 小巽他群島
第六節 海島東南亞的東部與南部邊緣地區
一、紐幾內亞島及附近諸島
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第十九章 菲律賓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拉德龍群島)
第一節 “菲律賓土著”(菲律賓人)與西班牙人
第二節 更深入的滲透
第三節 棉蘭老島及霍洛島
第四節 關島和馬里亞納群島(拉德龍群島)
第三卷第四冊東亞
朱新屋 孫傑 譯
第二十章 晚明時期的中國
第一節 耶穌會士書信、人種史學和遊記
第二節 地理、氣候和地名
第三節 政府和行政部門
第四節 經濟生活
第五節 社會風俗
第六節 文化生活
第七節 宗教與哲學
第二十一章 清初時期的中國
第一節 滿族征服
第二節 後征服時代的文獻
第三節 土地與民族
第四節 政府與行政部門
第五節 文化生活
第六節 宗教與哲學
第二十二章 朝鮮
第二十三章 日本
第一節 1650 年以前的傳教士報告
第二節 1650 年以前英國人和荷蘭人的描述
第三節 1650 年以後的報告
第二十四章 結語:複合的圖景
獲獎和翻譯
此套叢書曾獲Gordon J. Laing Prize學術獎。
在叢書將被譯為中文出版時,拉赫的遺孀Alma S. Lach親自作序:
《歐洲形成中的亞洲》是我丈夫在芝加哥大學學習和任教期間一直從事的研究課題,直到他2000 年去世為止。
我和我丈夫曾經多年生活在巴黎,他在巴黎以及歐洲各地做調研。有一次去西班牙看直布羅陀海峽,當年,大象“漢諾”(Hanno)a 就是在這裡,被拴在一艘小船的甲板上運往裡斯本,送給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若干年後,大象“漢諾”又被曼努埃爾一世從里斯本運到義大利,作為禮物贈送給教皇利奧十世。
“漢諾”深得教皇喜愛,不幸的是,它在兩年後的1516 年6 月8 日死去。如今,“漢諾”的雕像矗立在梵蒂岡的一個大門入口處。我們的書中也有它的一幅照片。教皇利奧十世還為“漢諾”寫了悼文,其中的最後兩行是這樣:
自然所奪去的,
在烏爾比諾的拉斐爾筆下得以復原。
每段調研結束,我們都會返回芝加哥大學,拉赫開始撰寫書稿——使用的都是中國產的2 型鉛筆b。我負責將他的手稿列印出來,他再進行修改,修改後,我再重打。每隔幾年,我們都會返回巴黎、歐陸、英國,深入研究,收集更多的圖像材料。我們還去世界其他地方旅行,追尋“漢諾”的足跡,從土耳其出發,一路來到高棉、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台灣,在印度駐留一年,最後取道日本、韓國、中國回來。
在整個調研過程中,我的任務就是駕車和拍照。多年以來我們收集的大約400幅圖畫和很多底片,都收藏在芝加哥大學檔案館。回到家後,我繼續列印拉赫用中國產的2 型鉛筆寫出的手稿。
在我丈夫從事這項研究項目期間,得到很多人的熱心協助,其中有一些人十多年後依舊在幫助我。我感謝他們,特別是西奧多· 福斯(Theodore Foss)、詹姆斯· 坎寧安(James Cunningham)、 本特利(Bentley)、伊娃· 鄧肯(Eva Duncan)、西里亞克· 普勒皮利(Cyriac Pullapilly)和沈志佳。一定還有其他人沒有提到,若有遺漏,也是不經意的,我向他們表示歉意。當然,家人支持一如既往,我由衷地感激他們。
感謝芝加哥大學出版社,以及翻譯出版唐納德的《歐洲形成中的亞洲》的中國學者和出版社。我相信,如果唐納德有知中國認可他一生關於“中國影響世界”的研究,他一定會深感欣慰的。
阿爾瑪·S. 拉赫(唐納德·F. 拉赫夫人)
許玉軍譯
(參見第一卷第一冊上 漢譯本序)
相關評論
在漫長的出版過程中,每一卷、每一冊的出版都不時地引發學術界的熱切關注,許多學者——包括史景遷、李約瑟這樣的大家——都為該叢書撰寫過書評。中譯本出版後,也引起了很大反響,新京報、鳳凰網、騰訊和光明日報等媒體都給予了關注。
雷蒙·道森(Raymond Dawson)
《歐洲形成中的亞洲》第一卷《發現的世紀》介紹了16世紀的亞洲信息進入歐洲的各種渠道,也總結了當時歐洲對於亞洲的看法。這卷近千頁的著作,足以證明拉赫奇蹟般的博學和勤奮,而這還僅僅是計畫中的六卷之一,《歐洲形成中的亞洲》的內容將囊括1500年到1800年歐洲對亞洲的全部認識。隨著作者所支配的資料越發繁重,後面幾卷的篇幅也不太可能比這更小;等最後一卷完成時,歷史研究領域將因這部篇幅比湯因比和李約瑟的鴻篇巨製更龐大的著作而增色許多。(牛津大學教授,著名漢學家,國內翻譯出版過他的著作《中國變色龍:對於歐洲中國文明觀的分析》,時事出版社,1998年;《中華帝國的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李約瑟(Joseph Needham)
拉赫準確指出,到16世紀末,歐洲人已經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文化相對主義觀念。在歐洲有意識地接受亞洲影響之前,文藝復興文化只是相對於古代文化而言的;而如今,歐洲文化獲得了新的對照維度,在與中國、印度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對比下,一切事物的價值都要被重估了。第一卷以近400頁的篇幅梳理了歐洲各語種文獻,這些文獻向歐洲讀者傳達了非同尋常的知識,包括亞洲的社會、人、動物、植物、礦產等。……拉赫的新著在科技和文化史的各個方面都堪稱一項重大貢獻。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
1965到1977年間,唐納德·拉赫出版了《歐洲形成中的亞洲》前兩卷,廣博而極富洞察力地闡述了亞洲在學術、文學、視覺藝術等多個方面對西方的影響。拉赫從羅馬帝國和中世紀寫起——那時關於亞洲的知識首次滲入歐洲——著重探討了他所謂“奇蹟的世紀”,即16世紀,當時歐洲學者開始對這些令人困惑的文化進行系統的探索和分析,顯然,也是為了發掘貿易和傳教的無限可能性。
前兩大“卷”(包括五冊龐大而相對獨立的著作)致廣大而盡精微,簡直使讀者們懷疑拉赫能否同樣出色地完成他所預告的、關於17世紀的部分。隨著第三卷《發展的世紀》的出版,拉赫圓滿完成了他的承諾。此卷的規模仍是史詩性的,包括四冊,共1917頁正文,433副圖表(許多圖表都有相當長度的、幾乎小論文般的注釋),158頁參考書目,112頁索引。這一次,拉赫先生,這位芝加哥大學的榮休教授,找來了一位年輕的學者埃德溫·范·克雷作為助手,他也是在17世紀亞洲研究領域傑出的文獻學家和歷史學家。反觀整套著作,我們不難發現:在西方的關於前現代亞洲知識的歷史方面,可以公允地說,拉赫自己寫出了迄今為止最廣博全面的著作。
第三卷第一冊論述了拉赫與克雷對歐洲貿易和宗教擴張的獨到見解,介紹了歐洲不同國家地區——包括伊比利亞、義大利、法國、荷蘭、英國、德意志、丹麥等——有關17世紀亞洲的主要文獻。在接下來的三冊中,每一冊都更加從容地考察了亞洲三大主要地區——南亞、東南亞、東亞——的相關內容。此書有一個難題,即信息量實在太大,參考文獻(即使耐心地相互引證)過於複雜,名目如此繁多,以至於讀者經常會被這些“超載”的內容繞暈。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簡要歸納拉赫和范·克雷所講的這個故事的主線。在16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掌控著全球擴張的版圖——包括商貿和傳教的成就。在17世紀,隨著西班牙陷入與低地國家苦澀、昂貴、漫長的戰爭,隨著葡萄牙在西葡皇族聯盟中幾乎失去自己的獨立性,世界舞台上開始出現打破舊秩序的新興歐洲國家。其中一批新來者都是天主教國家,他們嫉恨教皇1514年頒布給葡萄牙的保教權——藉助這一在果阿和印度西海岸施行的神聖特權,葡萄牙完全控制了天主教廷在亞洲的傳教使命。在“新世界”,與葡萄牙的情況相近,西班牙也擁有1493-1508年教皇詔書授予的一些權力。
……
這些研究固然在拓展、增長我們的知識,但我們永遠無能解決這樣一個難題:當我們考察歐洲與亞洲文明交流史的這一中間時段,探討其間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諸領域歷史故事的來龍去脈(且不評說對錯),我們應當為這段大歷史的各個方面分配怎樣的比重。拉赫和范·克雷的工作給我們提供了一套直接的目錄,為那些令人望而卻步的龐雜資料理出了一個初步的秩序。他們的貢獻可與李約瑟及其合作夥伴的成就相比,後者為中國科學多樣化進程提供了系統的闡釋和文獻基礎。這類學術著作往往讓人讀之筋疲力盡,卻又興奮不已,它們是人類追求卓越的韌勁和偏執的成果。通過介紹數百位歐洲作者以及他們所遇到的亞洲人,拉赫和范·克雷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歐洲與亞洲文化與經濟關係糾結而又衝突的特定時期,它既無限可接近,又是那么令人困惑的遙遠。
周寧
關於大時代的大著作
弗朗西斯·羅賓遜評價這部巨著時說:“偉大的歷史主題呼喚著偉大的著作。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湯因比的《歷史研究》、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都是足以匹配並與它們所記述研究的那個偉大時代爭輝的巨著。拉赫的《歐洲形成中的亞洲》也屬於這類巨著。它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歷史觀念,也為新的歷史觀念提供了豐富的史料與思想素材。”
一個人年輕時偶然閃過的念頭,可能決定他一生的事業與生活。二戰最後那幾年裡,拉赫在西維吉尼亞大學讀書,聽教授們講世界現代史。讓他感到困惑的是,地球上百分之十的土地的歷史,竟然占了全球歷史的百分之九十的篇幅。世界現代歷史成了西方文明影響世界的歷史,遼闊古老的亞洲在這一歷史過程中竟然毫無作為、無聲無息。這可能嗎?拉赫決定研究現代歷史上亞洲對歐洲的影響。
對中國的嚮往誘發了歐洲中世紀晚期的“改革開放”
拉赫少年氣盛時沒有想到,這項研究竟然耗盡他一生的精力。他貿然闖入一個廣闊無邊、繁複無盡的世界,許多奇蹟般的人與事,讓他流連忘返。馬可·波羅那一代人渡過地中海在西亞登岸,漸行漸遠,不幸的人已經死在路上,幸運者終於到達天堂般的印度與中國。那時候他們將這一地區統稱為印度,今日的印度為下印度,中國為上印度。印度盛產胡椒香料,運回歐洲可以發大財;中國的財富運不走,只能帶回關於中國的傳說。中國土地遼闊,從西到東要走一年半,中國城市繁華,杭州城有一萬座橋、一萬兩千條街,僅杭州城裡的船就比整個歐洲加起來都多……離奇的事多了,回到歐洲講述這些天方夜譚的幸運兒,都成了“吹牛大王”。
需要我們細加揣摩的是當時歐洲人的心理,為什麼一邊不信他們的故事,一邊又熱衷於傾聽並傳播?蒙元世紀歐洲流傳最廣的三大東方遊記分別是《馬可·波羅遊記》、《曼德維爾遊記》與《鄂多立克東遊錄》,這些遊記是那個時代歐洲的“暢銷書”,保存至今的《曼德維爾遊記》的手抄本有300種之多,《馬可·波羅遊記》有143種,《鄂多立克東遊錄》70餘種。蒙元世紀歐洲旅行者把對世界“最高級的描繪留給了中國”。
對中國的嚮往誘發了歐洲中世紀晚期的“改革開放”。哥倫布、達·伽馬們是為了尋找通往中國與印度的新航路,發現了世界。中國的指南針為他們在橫渡大洋的航行指引方向,中國的火藥為他們的船裝滿火炮,200年後,歐洲人橫行世界大洋。一位葡萄牙海軍司令告訴他們的國王,葡萄牙艦隊在東方大洋上凱歌般行進,連天上的飛鳥看見他們都會嚇得掉下來。門多薩是西班牙修士,從入奧古斯汀修道會那時起,就發願去中國。遺憾兩次中國之行都半途而廢,第一次他隨西班牙艦隊到馬尼拉,與中國只有一水之隔,卻被教廷調回西班牙;第二次受國王委派率領一支傳教團前往中國,只走到墨西哥就掉頭返回了。一再失望回到西班牙後,門多薩受詔去羅馬,教皇讓他寫一本介紹中華帝國的書。1585年,《大中華帝國志》在羅馬出版,同年就再版於西班牙的瓦萊西亞與義大利的威尼斯。到1600年,《大中華帝國志》的義大利語本已印出19版,西班牙語11版,法語本出版於1588、1589和1600年,“艦隊年”(1588)倫敦出現了英語譯文,最初的德語、荷蘭語譯本面世於1589(法蘭克福)與1595年(阿克默爾與阿姆斯特丹)。不出15年,《大中華帝國志》在歐洲已有7種語言的46種版本。
門多薩沒有到中國成為一位成功的傳教士,卻因為寫中國成為一位成功的暢銷書作家。他對中國有一種不切實際的好感,介紹中華帝國疆土廣闊,全國有15個省,每個省都像一個王國,首都在北京與南京;有人類最長的歷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大洪水”時代;中國的天子統治著最廣袤的國土與最眾多的人口;在中國居住的還有摩爾人、蒙古人、緬甸人與寮國人,偶爾也能見到歐洲人。中國文明程度高,在很多方面都值得稱道,但最令人仰慕的還是它的政治制度。帝國的首腦是居住在北京紫禁城深宮裡的皇帝,由幾位大學士組成的內閣是帝國政治的實權機構,它舉薦朝臣與外省的總督、負責管理各省地方衙門的政務、軍事與監察。中國司法嚴明、酷刑儘管不太人道,但保證了社會治安。中國的行政制度是議會制,由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議員集體決定政務大事。由於監察與懲戒的嚴厲,中國官場幾乎杜絕了貪污受賄!總之,“這個強大的王國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已知的統治最為完善的國家……”
印度遠比中國複雜多樣
歐洲人成功了,航海、貿易、傳教,先橫行東方大洋,再潛入亞洲內陸,雖然此時歐洲文明已經表現出某種相對的優勢,但歐洲人依舊對亞洲文明充滿嚮往與敬仰,尤其是對中國。印度的情況比中國複雜。那裡政治不統一,文化多樣,儘管早在1498年達·伽馬的船隊就到達卡利卡特港,不久在果阿建立了殖民地,但一個世紀以後,他們對印度內陸的了解也不甚了了。
葡萄牙殖民者忙於貿易與傳教事務,其他國家的旅行者來到這裡,旁觀者清,可能提供更細緻客觀的信息。荷蘭人林斯喬坦在果阿的葡萄牙殖民機構供職,描述葡萄牙殖民者的生活,他們傲慢無禮,把自己養得肥胖,生了一大堆混血兒,走在街頭一步三搖,身旁有人幫他們撐著巨大的陽傘,身後還跟著佩劍的衛士。葡萄牙裔或葡印混血女人穿戴華麗,除了偷情無所事事。她們服侍丈夫吸食曼陀羅,一種起麻醉作用的毒品,丈夫昏昏睡去,她們就去跟情人幽會。一旦姦情敗露,不是她們毒死丈夫,就是丈夫殺死妻子。
在這些地方,異教徒似乎比基督徒的生活更加道德。他對印度教徒日常生活和衛生習慣做了細緻的觀察。婆羅門是當地印度教徒中種姓最高貴的,他們為當地扎莫林充當顧問或高級官員,同時也從事香料和藥材貿易。耆那教徒都是些精明的商人。古吉拉特人相對英俊漂亮,膚色白,類似歐洲人,頭上包著白色的頭巾,留小鬍子,白色的緊身長袍長及腳面,腳上穿著尖頭朝上的紅皮鞋,莊重但也有些怪異。果阿有阿拉伯人,他們信奉伊斯蘭教,還有衣索比亞人,有的是穆斯林,有的是基督徒,許多人是被販賣來的奴隸。林斯喬坦還介紹了印度大量離奇的動物與植物,大象在村莊遊蕩,烏鴉可能俯衝進房屋搶走桌上的食物,1581年,葡萄牙人把一頭大象和一頭犀牛裝上船,運回里斯本獻給菲利普二世,這頭大象,這頭大象從里斯本到馬德里,最後又到羅馬轉送教皇。
中國的制度習俗比較清晰,印度則遠比中國複雜多樣。耶穌會士們活動於從果阿到科摩林角的廣闊地帶,對於印度教表現出濃厚的興趣。17世紀歐洲有關印度的信息越來越豐富,除了教會資料外,世俗商人提供的信息更客觀更有趣味。法國旅行家弗朗索瓦·皮拉爾德17世紀初在果阿住了兩年多,看到葡萄牙人殖民官和教士生活得像貴族一樣,當然也有不少歐洲人在那裡窮得像乞丐。果阿的宗教裁判所可能比歐洲伊比利亞半島還嚴酷,新教國家的旅行者可能被關入監牢,嚴刑拷打。皮拉爾德到達卡利卡特的時候,距離達·伽馬首航已經110年了。
歐洲人觀察記錄亞洲的熱情與能力令人驚嘆
現代歐洲人有一種耐人琢磨的開放品質,一方面他們掠奪、征服世界,另一方面他們又對世界充滿好奇與羨慕,細心觀察詳細記錄。從印度到東南亞,從日本到中國,歐洲人觀察記錄亞洲的熱情與能力,的確令人驚嘆。拉赫20多歲動念開始這項研究,到近80歲出版了三卷九冊巨著《歐洲形成中的亞洲》。弗朗西斯·羅賓遜評價這部巨著時說:“偉大的歷史主題呼喚著偉大的著作。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湯因比的《歷史研究》、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都是足以匹配並與它們所記述研究的那個偉大時代爭輝的巨著。拉赫的《歐洲形成中的亞洲》也屬於這類巨著。它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歷史觀念,也為新的歷史觀念提供了豐富的史料與思想素材。”
《歐洲形成中的亞洲》是關於大時代的大著作。拉赫的研究大概有兩層意義,一是現代歐洲文化形成中的亞洲知識狀況;二是現代歐洲文化形成中亞洲文化的作用或影響。前者他著墨頗多,後者卻論述不足,這樣,拉赫研究的成果就與他的初衷有所背離。知識就是力量,歐洲人掌握了關於亞洲的大量知識,這些知識武裝了歐洲的殖民力量,反倒成為歐洲最終征服亞洲的工具。如果說拉赫關注所謂亞洲對歐洲的影響,最終證明的是亞洲成就了歐洲的現代世界霸權,那么,拉赫最初“反寫”歐洲中心論的意圖又如何落實呢?或許落空?個人與歷史,誰辜負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