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攀雀

歐亞攀雀

歐亞攀雀(學名:Remiz pendulinus):體長10-11厘米,體重8-12.5克,雄鳥翼展54-58毫米,雌鳥53-57毫米。是一種體型纖小,相對長尾的雀形目鳥類。最具特色的標誌是頭部兩側的寬黑帶和赭石臀部。性別差異很小。雄鳥頂冠灰,臉罩黑,背棕色,尾凹形。雌鳥及幼鳥似雄鳥但色暗,臉罩略呈深色。虹膜深褐色,嘴灰黑色,腳藍灰色。

一般棲息於近水的葦叢和柳、樺、楊等闊葉樹間。除繁殖期間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群。性活潑,行動敏捷,常在樹叢間飛來飛去。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植物的葉,花,芽,花粉和汁液。捕獲獵物的方式和一般的山雀相同。分布於歐洲到烏拉爾山脈、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亞美尼亞、伊朗、裏海、哈薩克斯坦、日本、烏拉爾到西伯利亞西部和哈薩克斯坦北部。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歐亞攀雀體長10-11厘米,體重8-12.5克,雄鳥翼展54-58毫米,雌鳥53-57毫米。是一種小型而相對長尾的雀形目鳥類,性別差異很小。最具特色的標誌是頭部兩側的寬黑帶和赭石臀部。鳥喙帶錐形尖頭。雄鳥頭頂至臉頰、頦、喉、後頸和頸側均為灰白色。眼先黑色,前部與額部黑色相融,後部沿眼中部和頰上部一直向後延伸到耳羽均為黑色,形成一條寬闊的黑色帶斑,貌似帶了一個黑色面具,其下為白色的頰下部,黑色帶斑處於此二白色包圍中極為醒目。上背棕褐色,下背、腰和尾下覆羽沙褐色或沙棕色,尾羽暗褐色,內外翈均具窄的淡皮黃色羽緣,翅上小覆羽、中覆羽棕褐色,大覆羽栗褐色,羽緣淡皮黃色,飛羽暗褐色,外翈棕黃色或皮黃色,內側三級飛羽羽緣淺栗色。胸、腹至尾下覆羽等整個下體概為皮黃色,有時近白色。
雌鳥額、眼先,經眼下部和頰上部到耳羽暗棕栗色,上體紅褐色稍淺,頭上的黑帶較窄,在秋天,頭頂部灰褐色,背部栗色,腹部粉紅色。頭頂灰色稍深具淡褐色羽乾紋,其餘與雄鳥相似,但羽色略淡而少光澤。
幼鳥頭部沒有黑色頭帶,總體呈淺灰色或淺棕色,背呈肉桂色或赤褐色。 7-8月換毛(尾羽變化)。
虹膜暗褐色,上嘴黑褐色或灰黑色,下嘴灰色或灰黑色,腳鉛灰黑色或鉛藍色。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開闊平原、半荒漠地區的疏林內,尤以臨近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楊樹林、榆樹林和柳樹林等闊葉林中較常見,遷徙期間也見於蘆葦叢。

生活習性

遷徙。生活在北方的種群高度遷移,而在南方的種群不太傾向於移動到太遠的地區。大多數歐亞攀雀會遷徙到南方或西南方越冬。除繁殖期間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群。性活潑,行動敏捷,常在樹叢間飛來飛去,功在枝間跳躍,有時又喜歡倒懸在枝端蕩來蕩去。
鳴聲細小而單調,柔細而動人的哨音tsee;較圓潤的piu及一連串快速的siu聲。鳴聲似雀鳥,“tea-cher”的主調接si-si-tiu副歌。
主要以昆蟲為食,尤其是繁殖期間,幾乎全吃昆蟲。所吃食物種類主要有楊扇舟蛾、楊尾舟蛾、黃剌蛾、褐邊綠剌蛾、楊捲葉蛾、楊枯葉蛾、楊毒蛾、藍目天蛾、夜蛾等鱗翅目昆蟲幼蟲以及小甲蟲、楊紅葉甲、蜂等其他昆蟲。此外也吃蜘蛛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冬季多吃雜草種子、漿果和植物嫩芽。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比利時、 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克羅地亞、賽普勒斯、捷克的、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喬治亞、德國、希臘、匈牙利、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義大利、喬丹、哈薩克斯坦、科威特、拉脫維亞、黎巴嫩、立陶宛、盧森堡、 馬其頓、馬爾他、摩爾多瓦、黑山、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 俄羅斯聯邦(中亞區、東亞區、歐洲區)、 沙烏地阿拉伯、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土耳其、烏克蘭。
遊蕩:巴林、列支敦斯登、摩洛哥、阿曼、卡達、突尼西亞、 英國。
歐亞攀雀分布圖歐亞攀雀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因分布區域有所不同,5-6月在瑞典南部,4月底至7月初在德國中部,5月在烏克蘭,4月在法國南部,但直到6月底在俄羅斯西部。雄鳥到達繁殖地即開始占區,雄鳥不斷的在樹冠枝葉間鳴叫以招引雌鳥,營巢在楊樹、榆樹、柳樹等闊葉樹上。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巢呈囊袋狀,主要由樹皮纖維、羊毛、蒲絨、楊絮、柳絮等編織而成,結構相當精巧,懸吊於喬木柔軟的細枝末梢,很像一個懸掛的葫蘆。一般高掛在樹的枝頭掩蔽在濃蔭之中。攀雀在整個築巢過程中不斷地用腳爪摁住羊毛絨絮,用嘴將其拉伸延長成長形的纖維,攀雀將羊毛拉長的纖維反覆纏繞在樹枝上固定整個巢,也將羊毛拉長的纖維反覆纏繞在巢壁的外面,包裹裡面的柳絮、花序以及羊毛。攀雀蒐集眾多的柳絮、花序以及羊毛增加巢壁的厚度,不光是為了保暖,也是為了增加巢的重量。巢頂端側面有一管狀開口,供親鳥出入。營巢基本完成,但以後仍不斷在內壁用楊絮和柳絮加厚,直到產卵期間亦不停止。每個巢從開始營造到最後完成需要8-12天。巢的大小為長12-16.5厘米,寬8.4-10.5厘米,深8.5-10厘米,外徑3-4.5厘米,巢口內徑2-3.8厘米,巢口管長0.9-4厘米。
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一年繁殖1窩,一天產1枚卵,通常每巢產3-9枚,多為7-8枚,卵白色,光滑無斑,卵長橢圓形,大小17毫米×12毫米。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化,孵化期13-15天,雛鳥晚成性。孵卵和育雛均以雌鳥為主,留巢期17-20天。

亞種分化

歐亞攀雀(4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歐亞攀雀哈薩克斯坦亞種
Remiz pendulinus caspius
Peltzam, 1870
2
歐亞攀雀烏拉爾亞種
Remiz pendulinus jaxarticus
Severtzov, 1872
3
歐亞攀雀亞美尼亞亞種
Remiz pendulinus menzbieri
Zarudny, 1913
4
歐亞攀雀指名亞種
Remiz pendulinus pendulinus
Linnaeus, 1758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