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榮所著的《歌謠的多學科研究》以翔實的材料和諸多的實例,就歌謠的起源與發展,歌謠的價值功能,歌謠與民俗、文人創作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的闡述。《歌謠的多學科研究》詮釋了歌謠的想像、構思、語言、表現手法、章法結構和句式句型等方面的特徵,也介紹了我國部分少數民族和漢民族歌謠中,具有代表性的特殊形式以及海峽彼岸三大方言歌謠的基本特點。著作的後三章摘引了國內外部分知名學者對世界各大洲主要民族歌謠的研究文章,意在廣泛交流與探討,並從中獲得更多的啟示。最後淺析民間歌謠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及壯族歌圩流變趨勢。
基本介紹
- 書名:歌謠的多學科研究/中國書籍文庫
- 類型:文學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6832526, 9787506832526
- 作者:王光榮
- 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
- 頁數:397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王光榮所著的《歌謠的多學科研究》一方面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繼續對歌謠基本常識的探索;另一方面,注重於我國少數民族和國外一些主要民族歌謠實例的分析。對漢族歌謠,主要是分析那些表現形式和音律比較特殊的歌謠。總體上,注意巨觀與微觀結合,進行多側面、多角度的研究
作者簡介
王光榮 彝族,廣西那坡人。1967年7月畢業於中南民族學院(今中南民族大學)中文系。1985年調入廣西師範學院工作,現為該院研究員、教授,民族民間文化研究所所長,文藝學、民俗學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民俗學會、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中國西南民族學會常務理事,廣西民俗學會會長,曾任廣西第五屆民間文藝協會副主席。至今已出版了《彝族歌謠探微》、《歌謠的魅力》等7部專著,並與他人合編合著《民族民間文學原理》等15部,發表學術論文108篇、文學作品64件,合計380萬字。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歌謠的界說
第二節 歌謠的內容與形式
第三節 歌謠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節 本書的宗旨和概要
第二章 悠悠長河:歌謠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歌謠產生的幾種觀點
第二節 勞動並非歌謠的唯一源泉
第三節 中國歌謠發展史略
第三章 天籟之力:歌謠的功能與價值
第一節 多層次的效能
第二節 潛在的積極上進因素
第三節 人類心靈綻放的花朵
第四章 情同手足:歌謠與民俗
第一節 不分彼此的文化現象
第二節 歌謠學在民俗學中的地位
第三節 相互補充和印證
第五章 世界文學之母:歌謠與文人創作
第一節 詩歌的創作之源
第二節 歷代詩人作家之乳汁
第六章 枝葉繁茂:歌謠的分類
第一節 歌謠的分類標準
第二節 近代有代表性的分類法
第三節 當今中國較為通用的分類法
第七章 生活的脈搏:歌謠思想內容特色
第一節 時代的晴雨表
第二節 民族精神的自然流露
第三節 生活的廣泛快捷反映
第八章 智慧之花:想像、構思與語言
第一節 奇特的想像與構思
第二節 生動形象的語言
第九章 賦、比、興:歌謠的三大主要表現手法
第一節 歌謠的賦及其運用
第二節 歌謠的比及其種類
第三節 歌謠的興及其作用
第十章 多重構架:歌謠的章 法、結構和句式
第一節 章 法
第二節 結構
第三節 句式
第十一章 美的聲律:歌謠的韻律、節 奏及音樂性
第一節 歌謠的韻律
第二節 歌謠的節 奏
第三節 歌謠的音樂性
第四節 歌謠的襯詞與對仗
第十二章 各具風采:歌謠的幾種特殊形式
第一節 壯族勒腳歌
第二節 廣西彝族五柱歌和“羊情帶”
第三節 畲族特殊形式民歌
第四節 侗族歌謠的特殊韻律
第十三章 西北美聲:“花兒”的審美意識
第一節 歌名與內容美
第二節 “花兒”的押韻規律
第三節 “花兒”的修辭格
第十四章 北國風光:信天游與爬山歌
第一節 信天游的格律特徵
第二節 爬山歌的形式特點
第三節 信天游與爬山歌比較
第十五章 江南主旋律:吳歌思想傾向和藝術風格
第一節 吳歌源流小議
第二節 吳歌內容特徵
第三節 吳歌格律淺說
第十六章 彼岸之美聲:台灣歌謠淺析
第一節 閩南語歌謠在台灣
第二節 台灣的客家話歌謠
第三節 台灣高山族歌謠韻律
第十七章 人生初綻之音:中國兒歌
第一節 兒歌的分類
第二節 兒歌的思想內容
第三節 兒歌藝術特點及其作用
第十八章 歐美詩風:英法俄墨歌謠選析
第一節 英國歌謠的基本格律
第二節 法國歌謠的音樂性特點
第三節 俄羅斯歌謠韻律淺說
第四節 墨西哥歌謠的韻律
第十九章 亞非連韻:日巴越及非洲一些國家歌謠格律淺說
第一節 日本的“記紀”歌謠
第二節 越南歌謠點評
第三節 巴基斯坦民歌詩律
第四節 斯瓦希里語歌謠格律
第二十章 東協之音:印尼柬泰歌謠
第一節 印尼“板頓歌”的格律
第二節 高棉歌謠的韻律
第三節 泰國民間歌謠中的“萊”和“格侖”
第二十一章 激情的背景:中國歌謠生態環境透視
第一節 中國歌謠盛會
第二節 壯族歌圩的起源與發展
第三節 劉三姐對歌圩形成與歌謠發展的影響
第四節 歌圩流變及其內容
主要參考書目
第一節 歌謠的界說
第二節 歌謠的內容與形式
第三節 歌謠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節 本書的宗旨和概要
第二章 悠悠長河:歌謠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歌謠產生的幾種觀點
第二節 勞動並非歌謠的唯一源泉
第三節 中國歌謠發展史略
第三章 天籟之力:歌謠的功能與價值
第一節 多層次的效能
第二節 潛在的積極上進因素
第三節 人類心靈綻放的花朵
第四章 情同手足:歌謠與民俗
第一節 不分彼此的文化現象
第二節 歌謠學在民俗學中的地位
第三節 相互補充和印證
第五章 世界文學之母:歌謠與文人創作
第一節 詩歌的創作之源
第二節 歷代詩人作家之乳汁
第六章 枝葉繁茂:歌謠的分類
第一節 歌謠的分類標準
第二節 近代有代表性的分類法
第三節 當今中國較為通用的分類法
第七章 生活的脈搏:歌謠思想內容特色
第一節 時代的晴雨表
第二節 民族精神的自然流露
第三節 生活的廣泛快捷反映
第八章 智慧之花:想像、構思與語言
第一節 奇特的想像與構思
第二節 生動形象的語言
第九章 賦、比、興:歌謠的三大主要表現手法
第一節 歌謠的賦及其運用
第二節 歌謠的比及其種類
第三節 歌謠的興及其作用
第十章 多重構架:歌謠的章 法、結構和句式
第一節 章 法
第二節 結構
第三節 句式
第十一章 美的聲律:歌謠的韻律、節 奏及音樂性
第一節 歌謠的韻律
第二節 歌謠的節 奏
第三節 歌謠的音樂性
第四節 歌謠的襯詞與對仗
第十二章 各具風采:歌謠的幾種特殊形式
第一節 壯族勒腳歌
第二節 廣西彝族五柱歌和“羊情帶”
第三節 畲族特殊形式民歌
第四節 侗族歌謠的特殊韻律
第十三章 西北美聲:“花兒”的審美意識
第一節 歌名與內容美
第二節 “花兒”的押韻規律
第三節 “花兒”的修辭格
第十四章 北國風光:信天游與爬山歌
第一節 信天游的格律特徵
第二節 爬山歌的形式特點
第三節 信天游與爬山歌比較
第十五章 江南主旋律:吳歌思想傾向和藝術風格
第一節 吳歌源流小議
第二節 吳歌內容特徵
第三節 吳歌格律淺說
第十六章 彼岸之美聲:台灣歌謠淺析
第一節 閩南語歌謠在台灣
第二節 台灣的客家話歌謠
第三節 台灣高山族歌謠韻律
第十七章 人生初綻之音:中國兒歌
第一節 兒歌的分類
第二節 兒歌的思想內容
第三節 兒歌藝術特點及其作用
第十八章 歐美詩風:英法俄墨歌謠選析
第一節 英國歌謠的基本格律
第二節 法國歌謠的音樂性特點
第三節 俄羅斯歌謠韻律淺說
第四節 墨西哥歌謠的韻律
第十九章 亞非連韻:日巴越及非洲一些國家歌謠格律淺說
第一節 日本的“記紀”歌謠
第二節 越南歌謠點評
第三節 巴基斯坦民歌詩律
第四節 斯瓦希里語歌謠格律
第二十章 東協之音:印尼柬泰歌謠
第一節 印尼“板頓歌”的格律
第二節 高棉歌謠的韻律
第三節 泰國民間歌謠中的“萊”和“格侖”
第二十一章 激情的背景:中國歌謠生態環境透視
第一節 中國歌謠盛會
第二節 壯族歌圩的起源與發展
第三節 劉三姐對歌圩形成與歌謠發展的影響
第四節 歌圩流變及其內容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