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樂圖

上海博物館藏有一幅無款《歌樂圖》卷,經專家鑑定為南宋時人畫。然其所屬朝代和描繪內容有作進一步考釋的必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歌樂圖
  • 類型:古畫
  • 隸屬:上海博物館
  • 鑑定時期:宋
圖中9位女子皆披褙子外衣,此服飾出現於北宋年間,流行於南宋時代。在河南禹縣白沙一號北宋墓(元符二年,1099年)壁畫《伎樂圖》,和傳世的南宋《瑤台步月圖》頁中都可見到。此外,女子梳高髻並簪有三朵花狀飾物的髮式與南宋《瑤台步月圖》頁和《荷亭兒戲圖》頁中的女子髮式相近。圖中另二個女孩裝扮官員樣,所戴直腳幞頭也是宋時官帽樣式。另一位手抱琵琶的男藝人,穿圓領窄袖袍衫,戴曲腳幞頭,與河北宣化遼墓壁畫《散樂圖》中的吹樂藝人相同。從此圖人物的服飾和幞頭考察,有宋制和遼制混合的形跡。
此圖的主題標以“歌樂”,較為籠統。從戲曲史考之,應是從唐代優戲發展而來的宋代雜劇,至南宋與金對峙時期,宋雜劇逐漸演化出北曲雜劇和南曲戲文兩大地方性戲曲類型,都是兼有歌舞和表演並帶有一定情節的戲曲形式。南曲戲文演唱不用管弦樂器伴奏,採用徒歌的方式,只以拍板節拍,用鑼鼓扶襯;北曲雜劇則用鑼鼓、笛伴奏,並加入弦索樂器如琵琶等。此圖上的樂器,除鑼鼓、拍板外,並有排簫、笛和琵琶,聯繫人物服飾特點,應是北曲雜劇的表現形式。故而其時代應定為金代,其主題為“北曲雜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