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派

貶義,我國文藝界乃至文化界對於只會“歌功頌德”的一流人的謔稱。

“歌德派”也成為我國文藝界乃至文化界對於只會“歌功頌德”的一流人的謔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歌德派
  • 性質:貶義
  • 主要領域:我國文藝界乃至文化界
  • 定義:只會“歌功頌德”的一流人
出處,評價,

出處

1979年6月出版的《河北文藝》,在顯著的位置上,推出了李劍的文章:《歌德與“缺德”》。文章對“傷痕文學”作了顯然是不合時宜的批判,而且,由於“文化大革命”“流韻”的影響,這種批判還明顯地像是一篇“大批判稿”。
文章首先認為,文藝工作者的任務是“歌德”———歌頌黨、國家和社會主義,而不是“缺德”———專門揭露“陰暗面”。從這個觀點出發,文章把寫“傷痕”、把揭露社會主義時期生活中的陰暗面的作品斥責為“缺德”,嘲笑文藝界一些人“沒有歌德之嫌,卻有缺德之行”,並進而狹隘地主張社會主義文學只能是“歌德”。
此文“規定”創作的主要任務是“為無產階級樹碑立傳,為‘四化’英雄們撰寫新篇”,誰這樣做,就是“歌德”,就有“黨性”,就受表揚,誰不這樣做,就是“缺德”,就成“修正主義”,就被辱罵。作者之所以要“歌德”,是因為現代的中國人“並無失學、失業之憂,也無無衣無食之慮,日不怕盜賊執杖行兇,夜不怕黑布蒙面的大漢輕輕扣門。河水渙渙,蓮荷盈盈,綠水新池,艷陽高照。”如果不按著這種調子來粉飾生活,而在創作中認真批評落後的東西,鞭撻黑暗的東西,那就是“缺德”、“昧著良心”、“詛咒紅日”,就是“懷著階級的偏見對社會主義制度惡毒攻擊”……。像開展覽會一樣,把林彪、“四人幫”橫行時期所盛行的詞兒,又拿出來展示一遍。不能不說,這種風氣是很不好的。

評價

胡耀邦同志對這篇文章進行了批評。所謂“歌德”完全違反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歌德派”也成為我國文藝界乃至文化界對於只會“歌功頌德”的一流人的謔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