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市民政事業“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

欽州市民政事業“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是市政府根據《欽州市“十三五”規劃前期工作方案》的要求,現制定的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欽州市民政事業“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
  • 所屬地區:欽州市
為加快我市民政事業發展,根據《欽州市“十三五”規劃前期工作方案》的要求,現制定我市民政事業“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如下:
一、“十二五”規劃實施基本情況
“十二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自治區民政廳的具體指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以改善和保障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實施民政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全市民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亮點湧現,重點突出,成效顯著。社會救助體系基本覆蓋城鄉,社會福利向適度普惠型邁進,慈善事業長足發展,雙擁優撫安置政策得到落實,基層民眾自治有序推進,社會組織創新發展,區劃地名、婚姻收養、殯葬等專項社會行政事務管理服務水平明顯提高。五年來的民政事業發展成績顯著,為今後民政事業長遠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一)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
經過幾年來發展,我市民政基本建立以城鄉低保救助、農村五保供養、城鄉醫療救助為主,其它臨時救助為輔的社會救助體系,廣大困難民眾基本生活有了穩定可靠的保障。一是低保救助水平持續提高。通過加大擴面提標工作力度,有序提高城鄉低保救助標準和補助水平。從2011年至今,已經連續4次提高補助標準。我市市轄區從每人每月360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靈山浦北縣從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60元;農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2300元。城市低保人均月補助240元,農村低保人均月補助100元以上。全市共有25萬名低保對象,2011年以來,全市共發放低保金12.07億元。2012年,市本級和縣區分別在低保辦(中心)增掛了低收入家庭狀況核對中心;2014年,欽州市社會救助核對工作平台初步建立,已經實現與自治區系統對接。低收入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有專業機構管理,有專業人員認定。二是五保供養條件日益改善。2011年以來,我市共爭取資金投入4574萬元,在全市各鄉鎮建設五保村309個,設定熱水器、電視、棋牌和休閒健身路徑等服務設施,按規定配備管理和服務人員,創造舒適快樂的五保供養環境。全市共有27995名五保對象,分別以入住敬老院、五保村和分散居住三種方式供養,其中入住敬老院的有1032人,入住五保村的有5850人,分散供養的有21113人。五保供養水平也不斷提高,我市五保集中供養標準每人每月250~350元不等,分散供養標準每人每月230元。2011年以來,全市累計發放五保供養資金2.29億元。三是城鄉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進一步加強。深入實施城鄉醫療創新工作,我市搭建了城鄉醫療救助即時結算管理系統平台。積極開展困難民眾城鄉醫療保險、日常醫療救助、大病醫療救助、臨時醫療救助、慈善醫療救助“五位一體”的醫療救助體系工作。2011年以來,累計發放醫療救助資金11281.2萬元,累計救助了89.4萬人次,資助城鄉困難民眾參保參合103.2萬人次。實施臨時救助金169.7萬元,救助1437戶次;發放一次性困難民眾生活補貼14642.6萬元,補助80.3萬名困難民眾。四是加大流浪乞討人員社會救助力度。2012年,我市投入204萬元建成並啟用市救助管理站(市流浪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設定床位50張。今年初,靈山縣未成年人和流浪兒童保護中心已全面建成使用,設定流浪未成年人床位30張。市救助管理站和靈山救助管理站正在積極申報國家三級站,全市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保護能力得到很大提升。2011年以來,全市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0914人次,危重病人和精神病人576人次,接送流浪孩子回家125人次。
(二)自然災害救助能力顯著增強
進一步健全組織機構和完善《欽州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全面規範災害救助工作。欽州市救災信息中心已投入使用,縣(區)和鄉鎮均設有民政救災物資倉庫,市、縣區和鄉鎮三級救災物資儲備網路基本建立,減災救災工作能力不斷強化。加強災情預警預報監測和信息平台建設,健全各級應急救災隊伍,基本實現災害發生後24小時內受災民眾得到初步救助。2011年以來,投入各類救災資金5580.6萬元,救助災民91.9萬人次,緊急轉移10.81萬人次,安排救濟糧3066.24噸,發放救濟款122.9萬元,救濟衣被27萬件套,投入各類重建資金3108萬元,重建住房1808戶2841間。2011年至2014年冬春期間,全市共投入救助資金4894萬元,發放救助卡38.31萬張,發放糧食4579噸,發放衣被44.3萬件(套),共救濟困難民眾87萬人次。積極開展農村居民住房政策性保險工作,2011年以來,市、縣兩級財政共為240萬戶統保對象支付保險金額總計474萬元,獲得保險理賠2340萬元。以“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為契機,積極組織各縣區民政部門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和救災救濟實戰演練,深入開泛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活動,不斷提升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
(三)優撫安置雙擁工作創新發展
一是優撫政策全面落實。全市享受撫恤定補優撫對象18138人,各種撫恤、定補、優待金均通過社會化發放及時足額發放到優撫對象手中。2011年以來,我市發放各類優撫對象及對越自衛還擊參戰民兵撫恤補助金14762.9萬元,一次性兌現優撫對象2010~2013年度優待金3477萬元。及時將困難優撫對象納入低保、城鄉醫療、臨時救助和危房改造等社會救助範圍,解決優撫對象生活難、醫療難、住房難“三難”問題。2011年以來,將生活困難的1499戶優撫對象納入城鄉低保;實施困難生活臨時救助1162人;投入703萬元幫助優撫對象參加城鎮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醫療救助1483人;發放困難優撫對象慰問金1155人350萬元;幫助殘疾軍人、在鄉老復員軍人、烈屬等重點優撫對象新建住房162戶,維修住房348戶。採取主動接訪、約訪、下訪等形式積極做好優撫對象的信訪工作,想方設法協調解決好優撫對象實際困難。2012年,浦北縣榮獲“全國民政系統信訪工作先進集體”稱號。二是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2011年以來,全市共接收冬季退役士兵2420人,其中選擇按政策安置的城鎮退役士兵(含轉業士官)317人,已安置277人(其中自謀職業43人)。積極開展自謀職業技能培訓,近年來全市共培訓退役士兵1015人,培訓人數占接收總人數的41.9%。歷年遺留未安置的問題也逐步得到解決。軍休幹部“兩個待遇”政策得到全面落實。2013年發放軍休幹部房改補助140萬元。三是雙擁工作取得新成果。堅持以“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為主線,認真抓好全市雙擁工作。2011年以來,市、縣兩級財政共安排6000多萬作為國防和部隊建設經費,為駐欽部隊解決問題50多個;組織慰問駐軍單位56個,贈送慰問金320萬元和慰問品一批。駐欽部隊積極支援我市經濟建設,全市雙擁共建成果顯著。2013年7月1日,李新元市長率欽州黨政軍代表團到香港參加“欽州艦”入列儀式,開創我市雙擁共建工作新局面。2011年以來,市本級、靈山縣、浦北縣分別榮獲自治區雙擁模範城(縣),欽南區榮獲自治區雙擁先進區,原市委書記張曉欽榮獲廣州軍區授予的“國防之星”稱號,周忠南等16名同志受到自治區表彰。
(四)民政基礎設施得到改善
以自治區民政廳在全區實施“五個民政建設年”活動為契機,我們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有關部門的支持,落實市本級福利項目建設用地30畝,並投入3357萬元建設欽州市救災中心、欽州市兒童福利院、欽州市流浪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欽州市老年人活動中心、欽州市軍休幹部活動中心和欽州市老年公寓養護樓(在建)。加快市社會養老服務中心和市殯葬館遷建、“寶福園”經營性和公益性公墓“一館兩公墓”項目規劃建設,正在加快推進前期工作。縣區方面,投入1550萬元建設了靈山縣社會福利中心、靈山縣兒童福利院、靈山縣流浪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和浦北縣綜合福利院老人養護樓、欽南區民政福利中心。同時,積極爭取中央和自治區福利彩票公益金建設項目 529個6212萬元,涉及到五保村、敬老院、光榮院、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救災倉庫、社區服務站、殯葬設施、社工服務、軍隊離退休幹部活動中心等項目建設,使我市民政基礎設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自治區項目資金大力扶持和市政協愛心慈善基金會的大力資助下,計畫總投資2257萬元建設靈山縣伯勞中心敬老院、欽北區那蒙屯周中心敬老院、浦北縣龍門鎮中心敬老院、欽南區大番坡鎮中心敬老院等項目建設。截止2014年年底,靈山縣伯勞中心敬老院已經建成竣工,其他三個鄉鎮中心敬老院項目正在加快推進,預計到2015年年底全部建成竣工並投入使用。市本級和各縣區都儲備有一批項目,正在有序規劃建設當中。
(五)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加快發展
一是社會養老體系不斷完善。全市養老服務機構及設施851個,供養老人7054人,其中,市、縣區兩級福利院5個,入住160個老人;鎮敬老院63個,供養1032個五保老人;建成五保村780個,供養5840個五保老人;光榮院3個,入住老人22人。認真落實老年人優待政策,2011年以來,共辦理、核發老年人優待證19932本;全市241名百歲老人享受每月120元的長壽金補貼,6088名90至99歲的老年人享受每月50元的高齡補貼。培育老年協會78個,全部被列入自治區村級老年協會示範點。積極開展敬老愛老活動,敬老月期間,全市各級領導開展慰問老年人活動,發放慰問金和慰問品560萬元。二是孤兒福利事業有保障。2011年,市編委批准成立欽州市兒童福利院(欽州市孤兒服務中心),成為服務孤兒的專門機構。積極爭取中央和自治區資金資助,投資800萬元建設並投入使用市兒童福利院,建築面積4555平方米,設定床位200張,康復醫療和教育服務設施配套完善。欽州市兒童福利院共收養有孤兒178名。認真落實國家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有關規定,按社會散居孤兒每人每月600元、機構撫養孤兒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按時、足額發放孤兒補助金。2011年以來,社會化發放孤兒補助金2868萬元。繼續深入開展“重生行動—貧困家庭唇齶裂兒童手術康復計畫”、“西部貧困家庭疝氣兒童救助行動”和“明天計畫”等兒童救助行動,全市共為349名殘疾兒童和困難家庭兒童實施了手術救治。三是慈善事業有新發展。2011年以來,接受社會救災救助捐贈款物總計1100萬元,其中接受市政協愛心慈善基金會捐贈750萬元援建欽北區那蒙屯周中心院、靈山伯勞中心敬老院、欽南區大番坡茂盛小區敬老院、浦北龍門中心敬院等4個敬老院750萬元和捐贈120萬元援建首批12個五保村,捐助71.4慰問百歲老人;募集四川省雅安地震捐款17.65萬元;募集到“威馬遜”強颱風災款116萬元;爭取“春苗救助行動”項目25萬元。四是福利彩票銷售再創新高。2011年以來,全市共銷售福利彩票29072萬元,籌集到彩票公益金5814.4萬元。
(六)社會專項事務管理有新成效
一是區劃地名工作穩妥推進。2012年,圓滿完成欽南區與欽北區部分行政區域界線調整工作,妥善解決了撤地設市以來城區管理體制的歷史遺留問題,促進南北兩區協調發展,成為了我市去年九大亮點工作之一。今年,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局作為牽頭部門積極組織“兩改”辦成員多次深入各縣區督促指導開展政策宣傳教育、民眾座談、摸底調查等相關工作。縣區14個村委會改為居委會工作已獲縣、區政府批准;“鎮改辦”議案已上報市政府轉呈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加快靈山撤縣設市推進力度,形成了《靈山縣人民政府關於請求批准撤銷靈山縣設立靈山市的請示》上報自治區人民政府呈報國務院審批。加快濱海新城規劃建設,繪製了濱海新城界線圖,形成了《關於欽南區尖山鎮、沙埠鎮、大番坡鎮區劃調整的報告》上報市委、市政府。2014年,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經市四家班子聯席會、市政府常務會、市委常委會充分討論,同意從2014年12月1日起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欽南區犀牛腳(不含三娘灣管理區)、龍門港、東場等3個鎮和大番坡鎮的深坪、六村2個村委會。二是基層民主政治和社區建設有成果。 2011、2014年,根據全區統一部署,我市分別完成了1026個村(社區)第六屆、第七屆“兩委”換屆選舉工作。聯合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農業局印發《關於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實施意見》,全市成立1030個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並完成掛牌。針對我市城市社區辦公用房的現狀,促使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強城市社區建設工作的意見》,切實解決社區辦公用房建設難題。深入推進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單位創建活動以及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單位培育創建活動。2011年,靈山縣被全國村務公開協調小組命名為“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單位”;2012年,靈山縣新圩鎮等3個鎮,欽南區康熙嶺鎮高沙村等7個村被授予“全區村務公開示範單位”。加快社區服務體系項目建設,爭取到自治區福彩公益金140萬元資助城北、大井、皇馬三個社區服務站建設,投入40萬元資助文昌社區等4個社區建設“一站式”服務平台。三是社會組織培育有序發展。全市累計依法登記社會組織1239個,其中社團1019個、民辦非企業單位219個、基金會1個。積極組織社會組織參加年檢工作,參檢社會組織968個,參檢率98.5%,合格率為97.8%。積極爭取到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3個共75萬元,為我市救助殘障兒童、貧困腫瘤病患者和沿海沿邊、革命老區貧困農戶等解決實際困難。指導社會組織開展創先爭優“四服務四促進”等主題實踐活動,發展了欽州市福建閩東商會等18個黨支部,紮實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確保全市應建黨組織的社會組織100%建立黨組織。2011年,欽州市礦業協會、欽北區貴台鎮洞利村松脂協會分別被民政部評為全國先進社會組織和全國社會組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先進單位。2012年,我局榮獲國家民政部頒發的“全國社會組織創先爭優活動優秀指導單位”稱號。四是殯葬改革步伐加快。市政府印發了《欽州市殯葬管理暫行辦法》、《欽州市殯葬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欽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強殯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的通知》和《欽州市免除居民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實施辦法》等規範性檔案,積極推進惠民殯葬改革。2013年5月,我市率先實施普惠型惠民殯葬政策,對符合殯葬免費條件的7類情況進行免除四項基本殯葬項目費用。自實施以來,已經免除符合殯葬免費條件遺體4123具528萬元,切實減輕民眾辦喪費用負擔。加快“館處分離”殯葬管理體制改革,市殯葬管理處(市殯儀館)分開設立。2011年投資500萬元建設了市殯儀館綜合服務樓,市新殯儀館遷建、“寶福園”公益性公墓、“寶福園”經營性公墓等“一館兩公墓”項目規劃建設加快推進,我市殯葬服務能力有很大提升。五是婚姻和收養登記管理規範。2011年以來,全市共辦理結婚登記11.9萬對,收養登記216人。積極組織靈山縣、欽南區、欽北區三個婚姻登記處申報國家3A等級婚姻登記機關,其中靈山縣民政局榮獲國家3A級婚姻登記機關;浦北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榮獲民政部頒發的“民眾滿意視窗”。
二、“十三五”期間我市民政事業發展面臨的形勢
“十三五”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階段,也是進一步推進民政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時期。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十三五”時期民政事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十三五”期間我區民政事業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
一是隨著黨的民眾教育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落實、和諧社會的構建,人的全面發展將被融入發展戰略和發展實踐的核心,各級黨委、政府更加關注民生、關注困難群體,公共財政對民生領域的投入逐步加大,民政事業的發展將會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支持,戰略地位將會得到顯著提高。二是將迎來更好更高的發展機遇。首先,“十二五”時期,中央出台了《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將加大對低保對象、特供人員、自然災害、城鄉醫療、住房、教育、臨時生活困難等社會救助的重視和投入力度,中央、自治區和欽州市等各級財力將增加對民政事業發展的投入。其次,在國家非常重視加快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欽州保稅港區、國家級欽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中馬工業園區等國家級工業園區的設立,給民政事業發展帶了良好的社會環境。三是隨著政府職能逐步轉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民政事業發展的制度保障將更加有力;隨著我市經濟的快速增長,財政收入的不斷增加,將會為民政事業發展提供比以前更加雄厚的物質條件;隨著人們的消費結構進入更高層次,城鄉居民享受良好的福利服務、參政議政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旺盛,人們對民政事業發展的需求更加明顯,也將為民政事業發展拓展更廣闊的空間;隨著市場在民政事業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斷增強,也必將進一步推動民政事業運行機制的改革,束縛民政事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將被打破,民政事業發展的活力將得到更大激發。
(二)“十三五”期間民政事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是我市是經濟後發展地區,經濟社會基礎比較薄弱,還是一個災害多發省區。“十二五”期間平均每年受災人口超過30萬人次,受災經濟損失嚴重,特別是2014年“威馬遜”影響造成全市經濟損失達45億元,災後恢復重建任務仍然任重道遠。全市還有城鄉低保對象26萬人,近2萬優撫對象,20多萬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生活水平需要儘快提高,城鄉弱勢群體的救助問題越來越突出,迫切要求民政工作發揮社會保障的“兜底”功能,民政工作的壓力較大。二是隨著經濟成份、生活方式、社會組織、就業方式多樣化,社會利益格局複雜多變,以及人民民眾民主參與意識不斷增強,迫切需要創新城鄉社會建設和管理體制,完善基層社會協調機制,發展基層民主。而我市城市社區服務多元化的主體尚未形成、多渠道投入機制尚未建立,社區服務對象較為單一、服務內容略為單調、社區服務設施存在地區和結構上的不平衡;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數量少,城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差距比較大等。三是我區人口老齡化和家庭小型化與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社會化養老仍然是空白。加快社會養老服務業發展,解決老齡人口問題,實現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已經成為一項非常緊迫的並且是長期的重要戰略任務。四是社會救助機制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基礎薄弱,基層救助力量嚴重不足,救助機構不健全,基層工作經費緊缺,民政資金落實監管不到位,造成部分社會救助工作在基層得不到很好落實。完善基層救助機構和增加基層救助力量,已經成為解決基層難題的重點。五是我市社會組織發展與形勢發展的要求不完全相適應,規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政策環境還不完備,與依法規範管理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面對“十三五”時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挑戰,我們必須積極應對,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克難攻堅,重點突破,實現全市民政事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為構建欽州和諧穩定的社會作出貢獻。
三、“十三五” 期間我市民政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
(一)“十三五”時期民政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
根據全市民政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十三五”期間全市民政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實施《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及自治區實施意見,民政部《關於進一步支持和促進廣西民政事業發展的意見》和自治區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民政工作的意見》,深入踐行黨的民眾路線,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全區民政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立足於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進民政事業工作機制和管理體制創新,建立完善的民政法制體系和堅實的財力保障體系,使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人才隊伍素質不斷提高,民政事業的發展進一步適應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及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動我市民政事業發展再上新台階。
(二)“十三五”時期民政事業發展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則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十三五”時期我市民政事業發展的基本原則是:第一,以民為本、為民解困。把為人民民眾特別是為困難民眾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作為民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基本社會保障和公公給服務的供給能力,促進公平分配,提高困難民眾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切實解決民生、維護民權、落實民利。第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堅持政府在推動民政事業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的同時,推進民政事業社會化改革,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凝聚各種社會力量,形成促進民政事業發展的整體合力。第三,統籌兼顧,協調發展。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各項民政工作的發展,按照五個統籌要求,堅持城鄉民政事業發展之間的銜接和平衡,逐步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和不同群體之間享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差距,體現社會公平、公正,推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第四,依法行政,規範管理。按照法制化、規範化要求,認真貫徹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民政法制建設力度,規範社會事務管理,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執政能力,保持民政工作的良好工作形象。第五,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堅持服從、服務於全市的中心工作和發展穩定大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改革創新精神探索建立新型民政事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提高民政事業機構的發展活力和運行效率,為加快民政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
四、“十三五”時期民政事業發展的主要任務
根據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十三五”期間全市民政事業發展將著力建設和完善綜合防災減災、社會養老服務、城鄉社區服務、社會救助、社會組織“五大體系”建設,加強民政法制建設,規範民政專項管理事務,提高民政服務水平。
(一)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大力發展社會養老服務產業,加強機構養老基礎設施建設,健全社會化養老服務機制,構築滿足老年人家庭照護、機構養老、居家養老需求,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養老服務體系。
1.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項目建設。市本級要著重加快推進欽州市養老服務中心、北部灣老年人公寓和配合自治區民政廳搞好廣西北部灣養老服務示範中心等等社會養老項目建設;努力督促縣區加快推進20所鄉鎮中心敬老院、靈山縣老年公寓樓、靈山縣靈城鎮養老服務中心、欽北區綜合養老院、欽北區貴台鎮大蘆村養老服務中心等養老項目建設。其中,欽州市養老服務中心項目計畫總投資3000萬元,其中向上級申請項目扶持資金2400萬元、自籌資金600萬元,規劃用地10畝,建築面積共1萬多平方米,設高中低檔次養老床位200張,爭取在2015年一季度正式開工建設;北部灣老年人公寓項目計畫總投資26250萬元,建築面積175000平方米,設定床位3500張,建設老人住房和管理服務、醫療保障、文體娛樂等功能設施。計畫投資16000萬元在全市範圍建設20所中心敬老院,爭取每年各個縣區各建一所。欽北區那蒙屯周中心敬老院、浦北縣龍門鎮中心敬老院、欽南區大番坡茂盛小區中心敬老院3個項目要在2015年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努力爭取自治區民政項目和市、縣區財政各付一點的辦法,切實解決部分殘舊農村五保村特別是建設資金5萬元以下五保村住房改造和修繕,改善部分農村五保供養條件。積極配合自治區民政廳加快推進廣西北部灣養老示範中心項目建設。積極探索農村五保老人“以房養老”問題,整合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倒房重建資金、農房統保資金、公益慈善資金,採取幾個一點的辦法,為分散農村五保老人改造或新建住房。爭取到2020年底,每千名老年人擁有床位數達到30張以上。
2.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加大居家養老服務投入,最佳化和整合現有城鄉社區服務中心、星光老年之家、五保村、社區衛生、文化、體育、娛樂等公共資源,搭建社區養老服務平台,建設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點,使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不斷充實,服務內容和形式不斷豐富,專業化和志願者相結合的居家養老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居家養老服務的組織管理體制和監督評估機制逐步完善。認真推廣欽南區南珠街道辦事處城西居委會的居家養老服務站經驗,到2020年,爭取每個具備條件的城市社區都要建立一個具備生活服務、文化活動、老年教育等基本養老服務功能的居家養老服務站點。
3.大力發展社會化養老事業。加快出台欽州市養老服務產業發展規劃和實施意見,在政策和資金、土地、稅收等方面給予相應的優待,大力發展社會化養老服務業,爭取到2020年,我市民辦社會養老形成一定規模。積極促進國有社會養老機構改革,通過公建民營、民營公助等辦法大力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社會養老,有效彌補政府養老資金不足的問題,壯大發展養老服務產業。落實高齡老人津(補)貼制度,保障好老年人合法權益,特別是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貧困老人的基本生活問題,實現社會福利制度由傳統補缺型向普惠型發展,臨時性和不確定救濟向常態化、制度性保障轉變,實現“老有所養”的目標。到2015年,全市80周歲以上老年人都能享受高齡老人津(補)貼。同時,各級政府要為城鄉“三無”老人、“五保”老人、“優撫”老人、低保老人、失能老人購買養老服務或給予適當補助,並積極引導慈善資源投向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4.加強老齡組織機構建設。參照民政部、民政廳和和地市老齡機構設定情況,積極加強我市老齡組織機構建設,提高老齡工作水平,以積極應對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繼續爭取自治區扶持資金支持,加強基層老年協會建設力度,進一步發揮基層老年協會服務功能。
5.加強養老服務機構規範化管理。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行業準入、服務標準、運行機制和監管制度;加強養老服務設施管理,強化社會養老服務法制化、信息化、標準化,建立便捷有效的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加強養老護理員隊伍培訓,建立養老服務護理員隊伍,發展志願者隊伍,加強社會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提高社會養老服務水平。
(二)社區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推動社區管理創新。創新社區管理模式,探索新形勢下社區服務發展形態,不斷為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提供便利服務。開展“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單位”創建活動,創新活動載體,加強檢查指導推進我市社區建設工作,提高社區管理整體水平。加大社區服務人才隊伍的教育培訓力度,不斷提高社區服務人員的服務工作能力。二是加快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深入貫徹國務院《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加大資金投入,努力推進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和社區服務站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健全村民自治機制體制。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民政部、中紀委、中組部等《關於進一步加強村級民主監督工作的意見》,深入開展“難點村”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村務監督機構,抓好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積極推進村務公開制度,利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建立信息公開平台,及時公開公示相關內容,提升村民自治力度。
(三)綜合防災減災建設
一是做好自然災害救助工作。進一步完善救災預警、應急回響、災害評估等機制,提升自然災害救助聯動能力,及時做好受災民眾緊急救助、過渡性生活救助、冬春救助、倒損農房恢復重建、農戶統保等救災救助工作,確保災害發生後12小時內受災民眾得到初步救助。加強災情監控測和管理,做好災情信息報送工作。加強對各縣區救災救濟款物發放和使用的監管和檢查力度。二是全面提升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全面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防災減災工作機制,編制好《欽州市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3-2020年)》。結合工作實際,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日”、“國際減災日”等系列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的防災減災意識。積極配合自治區開展“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活動。建立健全防災減災組織機構,配足配強救援隊伍,加強救災人員業務培訓。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救助模擬演練,抓好救災物資儲備工作,加強對救災物資儲備的督促檢查,全面提高綜合防災減災能力。
(四)社會救助體系建設
堅持以國務院實施《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和自治區實施意見為指導,深化社會救助體制機制改革,充分發揮社會救助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基本功能,構築嚴密、結實的基本民生“安全網”。一是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機構建設。根據桂辦[2011]110號文精神,將市、縣(區)兩級低收入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中心單設,在有條件的鎮(街道辦)試點設立核對工作服務站,增加社會救助力量,確保社會救助工作在基層得到落實。加強鎮級民政機構建設,將單獨設立鎮級民政辦公室,落實人員和機構編制,確保基層民政工作事有人管、責有人負。同時落實基層民政工作經費和進一步改善基層民政工作人員待遇,做到責、權、利基本一致,確保基層民政工作健康有序地開展。二是要保障工作經費,努力改善社會救助工作條件。妥善安排好辦公設施併購置微機,完善網路化建設。建議各級財政部門每年均按不低於轄區居民人均0.5元的標準安排工作經費,並納入財政預算。三是要改善基層社會救助工作人員待遇。當前鎮(街道)低保工作人手不夠現象十分突出,要提高工作積極性和低保工作質量,必須改善基層低保工作人員待遇。建議參照計生工作的做法,為低保工作人員增加適當的補助,做到責、權、利基本一致,確保城鄉低保工作健康有序地進行。四是完善社會救助工作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各級政府應成立社會救助工作的領導協調機構,統一政策,協調步伐,全面管理與監督社會救助工作。進一步完善“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社會救助協調工作機制,建立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多邊救助機制,加強相關部門、單位之間及其社會的溝通與合作,定期交流信息,逐步形成信息共享、相互配合、協調運作的長效工作機制,以有效整合各種社會救助資源,形成強大的整體合力。
(五)擁軍優撫安置體系建設
進一步完善社會化擁軍優屬體系,積極引導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參與擁軍優屬活動,創新雙擁工作新模式,廣泛開展創建雙擁模範城(縣)活動,建立物質保障與精神慰撫相結合的優撫工作制度,完善撫恤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完善重點優撫對象全員納入醫保、政府補助、醫院優惠減免的新型優撫醫療保障制度。一是全面落實國家優撫政策。按規定發放優撫對象撫恤金和義務兵家屬優待金,保障好優撫對象基本生活。繼續加大解決優撫對象生活難、醫療難、住房難“三難”問題,對生活困難的優撫對象納入低保,特別困難的給予臨時生活救助;通過危房改造和優撫結餘資金或政府財政投入等辦法為優撫對象新建住房和維修住房,為困難優撫對象解決住房困難;繼續幫助優撫對象參加新農合和城鎮醫療保險,並輔以大病救助,解決優撫對象就醫難問題。加強與信訪、綜治、公安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隨時掌握涉軍群體信息動態,做好涉軍群體思想穩定。同時,積極協調相關部門,通過公益性崗位、聘用等形式幫助解決涉軍群體就業安置問題。二是抓好退役士兵安置和培訓。積極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退役士兵安置政策,確保年內符合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100%得到安置;加大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力度,確保有意願參加培訓的退役士兵得到100%培訓。三是落實軍休幹部“兩個待遇”,積極開展有益於身心健康的軍休文娛活動。四是鞏固創建自治區雙擁模範城活動成果。強化雙擁宣傳,協調宣傳、教育、文化等部門加大雙擁宣傳教育。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明確成員單位工作職責,開展雙擁工作定期督查活動,確保擁軍優屬工作落到實處。積極發動社會力量支持部隊軍事建設,推動雙擁工作創新發展,營造軍政軍民融合發展,為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奠定基礎。五是努力推進優撫雙擁項目建設。市本級加快推進計畫投資1050萬元的欽州市光榮院項目建設,建築面積175000平方米,設定床位200張,配套生活護理、醫療康復、文體娛樂設施為傷殘軍人、在鄉老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參戰退役軍人等優撫對象提供養老護理服務,體現黨和政府對優撫對象的關懷。積極爭取上級項目扶持,積極推進計畫投資3000萬元搬遷建設欽州市革命烈士紀念碑項目,為開展大型群體性公祭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加快推進計畫投資3500萬元的浦北縣六萬山革命烈士碑遷建項目,擬建設水景核心區、入口綜合服務區、烈士紀念園、生態體驗區、花林觀賞區等五大功能分區,促進緬懷紀念先烈、科普教育與觀賞文化雙擁文化發展。根據自治區統一安排,按時完成做好零散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和搶救工作。
(六)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
1.大力推進兒童福利事業發展。一是全面落實孤兒生活保障制度。按照中央和自治區有關孤兒生活保障的規定,認真做好孤兒身份核實、孤兒信息更新錄入、孤兒監護協定簽訂、孤兒生活保障金落實、發放和管理等。二是抓好兒童福利機構建設和管理。做好“十三五”藍天計畫項目籌備。凡是人口在50萬以上的縣區,著手開展前期工作,為“藍天計畫”項目建設做好準備。同時,推進建設腦癱兒童康復基地,向區廳提出申請市兒童福利院作為我市腦癱兒童康復基地,待審批,市兒童福利院做好為有需要的社會殘疾兒童提供養護、醫療、康復等方面服務的前期準備工作。三是抓好兒童福利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欽北區福利中心和兒童福利院、浦北縣兒童福利院、浦北縣老年殘疾兒童康復訓練中心規劃建設,增強孤殘兒童服務能力。根據區廳安排繼續實施“明天計畫”、“西部治疝”等殘疾孤兒手術康復項目,做好孤殘兒童康復工程。實施孤兒技能培訓職業教育計畫,通過送學、舉辦院中校、聯合辦學等多種方式,確保符合就讀條件的孤兒能接收教育權利。
2.加強福利彩票管理。貫徹落實《彩票管理條例》,完善彩票管理制度,研究開發福利彩票新產品和新技術,探索福利彩票銷售新方式和銷售管理新機制,推進福利彩票發行銷售工作創新。加大彩票發行力度,“十三五”期間爭取每年有10%的速度發展;加強彩票公益金項目管理,規範公益金使用管理。
3.著力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積極籌集慈善資金,開展賑災救濟、扶貧濟困、助孤安老、社區服務等社會救助工作。繼續開展“愛心久久行”慈善品牌捐贈活動,打造我市慈善品牌。繼續加大慈善宣傳力度,採取有效措施廣泛募集慈善捐款,積極爭取上級資金以及項目的大力支持。
(七)培育社會組織發展
加大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力度,重點培育發展行業類、社區服務類、衛生類等社會組織,使社會組織協調平衡健康發展。積極爭取和管理好中央和地方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加強票據、檔案等管理,積極組織協調社會組織開展學術研討、考察、文體聯誼、公益慈善等活動,樹立社會組織新形象。抓好社會組織信息宣傳工作,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宣傳媒體,大力宣傳有關社會組織法律法規和社會組織活動,擴大社會組織影響力量。聯合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組織行政執法大檢查,依法查處社會組織違法違規行為和非法社會組織,維護社會組織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積極探索和創新社會組織監督管理工作機制,不斷社會組織監督管理水平。抓好社會組織黨建和創先爭優活動工作。實現符合組建黨組織條件的社會組100%建立黨組織,繼續深入開展社會組織創先爭優“四服務四促進”等主題活動和樹典型學模範活動。
(八)社會專項事務管理
一是穩妥推進區劃地名工作。加強對行政區劃工作的研究,按照服務中心,穩妥調整,審慎推進的原則,進行行政區劃調整的科學論證和審核工作。按要求完成欽州市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工作。完善地名管理和服務體系,強化地名信息服務,推動地名規範、地名規劃、地名設標和地名文化建設。依法管理行政區域界線,開展平安邊界創建活動和界線聯合檢查。二是推進婚姻登記標準化建設,加強婚姻信息化工作,構建現代服務型婚姻登記機關,提高婚姻登記服務質量。三是依法加強收養登記管理。四是進一步加強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完善救助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救助工作規範化,提高救助服務能力。加快建設欽州市救助站業務綜合樓、欽北區救助站等項目建設,增強流浪乞討人員救助能力。五是加快殯葬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殯葬管理,全面推進惠民殯葬實施辦法,規範殯葬服務,深化殯葬改革切實提升我市殯葬管理服務新水平。“十三五”期間,爭取完成欽州市殯儀館遷建項目和公益性公墓項目、經營性公益項目建設,縣區方面要加強浦北縣殯儀館、欽北區殯儀服務站、浦北縣公墓性公墓和靈山縣殯葬服務設施改造等項目建設,積極探索在鄉鎮設立殯儀服務站,科學規劃我市殯葬事業發展布局,增強殯葬服務機構和公墓服務功能。合理劃定火葬區和土葬改革區,提高死亡人口平均火化率。至2020年,平均火化率提高到50%,其中中心城區平均火化率達到100%,靈山縣平均火化率不低於80%,浦北縣平均火化率不低於50%。
(九)民政法制建設
建立比較完善的地方民政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健全權責明確、行為規範、程式正當、監督有效的民政執法體制,形成普通法律和專業法律相結合的民政系統普法格局,打造機構健全、素質過硬、運轉有序、保障有力的民政法制隊伍;大力推進法治民政進程,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領域立法工作,完善民政法律法規制度的銜接配套工作,形成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法規銜接配套的體系;建立健全各級民政機關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機構,依法辦理行政複議,及時化解行政爭議,維護好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