欻嘎拉哈(又稱骨子兒)中,欻(chuā)本是象聲詞,如“欻地一下子”。在通遼的口語中它變成了動詞。這“欻”反映了通遼的孩子極快地把嘎拉哈撒開的聲音和動作,而且非常準確。因為,玩嘎拉哈這種遊戲,就是要一次次“欻”地把其撒開,才能玩成。所以,這個“欻”是極妙地描繪出嘎拉哈是用怎樣的動作來玩的了。
基本介紹
介紹,釋義,來源,規則,文化遺產,
介紹
歘嘎拉哈是錫伯族傳統遊戲之一,廣泛流傳在瀋陽等錫伯族聚居區。嘎拉哈是錫伯族語“嘎爾出哈”的漢譯諧音,漢意為“拐子”,學名為“髕骨”,即羊、豬等動物後腿踝骨中間活動的骨頭。為了美觀和遊戲的需要,有的把“嘎拉哈”染成紅、黃等不同顏色。歘嘎拉哈主要用具有嘎拉哈、碼頭(初時把十幾枚銅錢用線繩串一起,後來用球,有石球、鉛球)和氈子。歘嘎拉哈有團體賽和個人賽之分,團體賽一般每隊2至3人;個人賽人數不等,一般3至5人。歘嘎拉哈主要有抓法、撂法、彈法、擯法四種基本玩法,還有“盅兒”“掛兒”“丫兒”“鉤兒”“大把淘乾鍋”等複雜技巧。
釋義
嘎拉哈是滿語(galaha),漢語譯過來是“骸骨”,也就是膝蓋骨的意思。欻嘎拉哈實際上就是玩動物的膝蓋骨,以豬的膝蓋骨為主,也有羊等動物的。在河北秦皇島一帶,就直截了當叫“骨子兒”,把玩骨子兒遊戲叫做“欻骨子兒”。
欻嘎拉哈中,欻(chuā)本是象聲詞,如“欻地一下子”。在通遼的口語中它變成了動詞。這“欻”反映了通遼的孩子極快地把嘎拉哈撒開的聲音和動作,而且非常準確。因為,玩嘎拉哈這種遊戲,就是要一次次“欻”地把其撒開,才能玩成。所以,這個“欻”是極妙地描繪出嘎拉哈是用怎樣的動作來玩的了。下面說嘎拉哈。什麼叫嘎拉哈?先說說這個詞吧。
欻嘎拉哈是滿族的傳統遊戲。通遼受滿族風俗影響很深,至今,在城鄉村鎮亦可看見小孩兒們(多是女孩)聚在一起欻嘎拉哈呢!若細說起來,這欻嘎拉哈的遊戲也是古已有之。北魏時的鮮卑族就愛此遊戲,亦以嘎拉哈作殉葬品或當禮品相互贈送。近些年在一些鮮卑人的古墓中就發現過水晶石、銅、玉等雕刻的嘎拉哈。
來源
欻嘎拉哈是滿族先人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由於民間遊戲源於大眾,土生土長,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和傳播,所以流傳極廣,甚至在清入關後遍布中原。
嘎拉哈的四個面分別稱“針兒”、“驢兒”、“坑兒”、“暴兒”,利用四個面的不同組合分別進行“彈”、“抓”。欻嘎拉哈還要與布口袋並用,布口袋用六塊同樣大而不同顏色的布縫在一起,裡面裝苞米米查子或黃豆。玩時,把口袋向上扔起然後憑記憶去抓相同的嘎拉哈,在口袋落下時接住。玩的方法很多,小男孩玩的是叫打嘎拉哈,把嘎拉哈三五個一堆或更多的堆在地上,用自己的一枚嘎拉哈打堆好的嘎拉哈,打中者把一堆拿走,不中就往堆上放一枚。女孩則在炕上欻嘎拉哈,記分,先把嘎拉哈的四個面各翻一遍,各面得分不同,後搬針,最後合計分數,分數最高的為贏。
規則
欻嘎拉哈規則不同,有“大前進”和“小前進”,大前進嚴格正規,小前進鬆散活潑。還有在規模上也不同,有的是越多越好,有多少放多少,不記分,抓起後不放回就算自己贏的,以贏的多少為標準。小規模的只用四個,抓起來要記分,一般都是玩小規模的,因為小規模占地小,技術要相對高。記分各地也不同,一般到100分就得“搬針兒”了。“搬針兒”就是要把四個嘎拉哈的四面翻一遍最後把四個一面的全都抓在手上就算一個回合。看過欻嘎拉哈的人就會玩,但要想玩得好卻相當難,得練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達到較高的競技。
欻嘎拉哈中難度最大的是抓四樣,是欻嘎拉哈中難度最大的。所謂四樣即四個嘎拉哈中坑兒、背兒、珍兒、輪兒各有一枚。因為四個不同的嘎拉哈位置很難在一起,在沙包拋起的一瞬間,要從不同位置上分別抓完四樣嘎拉哈而又不準碰動其它嘎拉哈,難度相當大。所以,在過去的時代,滿族女孩子把它抓來拋去,可以鍛鍊手的靈巧性,做得一手好針線活。古代的滿族女子六七歲即開始學針線,為出嫁做準備,因而大都必須有擅女紅的巧手。手笨的女子如果不能贏得婆家的青睞,便將遭遇生存危機。所以,過去欻“嘎拉哈”,不僅是閨中遊戲,而且還是生存訓練。隨著清朝定都北京,滿漢文化融合,玩嘎拉哈也傳遍大江南北,後來這一遊戲在漢族女孩中也開展得非常普遍,玩法也花樣翻新。女孩子們邊欻嘎拉哈,邊嘰嘰喳喳東家長西家短地聊著,無非是些童年趣事。說到隱秘處,還要防備隔牆有耳,小聲地嘀咕著。說到高興時,還會手舞足蹈,哄堂大笑。有時是女孩子們互相打趣,你說我喜歡某個男孩了,我說你和某個男孩好上了,描繪得有鼻子有眼睛,煞有介事,活靈活現。
<SCRI p>
文化遺產
——滿族欻嘎拉哈
小檔案
文化遺產名稱 | 滿族歘嘎拉哈 |
申 報 日 期 | 2006年 |
申報人/申報單位 | 牡丹江 |
遺 產 級 別 | 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