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欲雨的天色
- 作品體裁:新詩
- 作者:胡也頻
- 作品出處:《胡也頻詩稿》
- 創作時間:1927年之後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欲雨的天色
已經是太陽出山的時候,
叢立在地上的樹林,
尚不現一枝之影。
·
圓天早失了邊界,
只是黯淡,朦朧,
如一團炊煙之散漫。
·
氣壓低低的,
倘再遇故事中的杞人,
必憂天之將崩墜。
·
到處是一重陰鬱,
即在最近的屋端,
亦不見烏鴉或孤雁的飛翔。
·
呵,這欲雨的天色,
如小孩子的哭臉,
又如新時代的青年之苦悶。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在1927年之後。其時,革命遭到瘋狂鎮壓,許多進步知識分子的理想幻滅了,他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失望和苦悶之中。詩人在這種心境下,找到了一個準確的象徵體:“欲雨的天色”,就至切地表達了那種低抑、彷徨而又渴望新的暴雨如期而至的心態。
文學賞析
將濃重的黑暗政治氛圍的感覺加以形象化表現,構成這首詩的基本特色,這就是象徵和暗示的運用。陰鬱的苦悶構成了全詩的基調,但是苦悶中有不平、有激憤、有抗爭,然而詩人一下子還看不到衝破黑暗重圍的出路,因此,愈益增強了該詩在苦悶中掙扎的悲劇氣氛。
全詩寫得十分凝鍊、精警。包孕著濃重、沉鬱的苦悶心情。首節點出了白晝的陰晦,“太陽出山”之時卻遇上陰雲籠罩,這正是大革命的光明前景卻來了個風雲突變的象徵。為了喻示出天氣陰晦的嚴實,詩中寫了樹林不見“一枝”之影,可見世界光影皆無,昏暗如汐,瀰漫了一切。詩的次節寫的晚上,陰雲蔽月,“月色如煙”極寫月華之淡,朦朦朧朧似有似無。第三節由視覺的沉悶即天色的陰鬱轉向感覺,即“氣壓低低的”所造成的窒息的沉悶。“倘再遇故事中的杞人,必憂天之將崩墜。”詩人之所以引起“天之將崩墜”之感,實際是由成千上萬的革命志士、民族精英慘遭殺戮的憤懣之情所引起的感受。欲雨前“到處是一重陰鬱,即在最近的屋端,亦不見烏鴉或孤雁的飛翔。”進一步暗喻著大革命失敗後全國城鄉一片死寂,造成了“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沉哀。同時這生靈俱滅,人跡皆無之境,正照應了“天之將崩墜”的慘烈之感。最後一節,明確地點明題旨,增強了苦悶、掙扎,復跌入黑暗的沉痛之感。全詩的悲劇力量正在於這重壓之下,一顆躁動不安的心靈,企圖衝破窒息的社會氛圍所迸發出來的激情。
胡也頻作為深受李金髮影響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詩人,在追求意象的幽深、暗示,句法的半文半白等方面,都留下了那個時代象徵主義詩風的印痕,但是作為一個走向革命的詩人,他又以自己開闊的抒情和浪漫的氣勢,超越了李金髮,這首詩已經證明革命詩歌並不拒絕對象徵主義的採用。
名家點評
山東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王展《從漂泊者到革命烈士——胡也頻的成長道路》:詩人有首《欲雨的天色》,在描寫天色時寫道: “氣壓低低的,倘若遇故事中的杞人,必憂天之將崩墜”之後,又寫道:“到處是一種陰鬱,……又如新時代的青年之苦悶。”那時候,要詩人也呼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但他描寫的天色,實際上是朦朧地反映了一種變革要在“青年之苦悶”中來到的心理反映。他有點嘲笑杞人憂天,但他偏偏又是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於是,他寓意天色變化的描寫,實際上是詩人渴求社會變革的心理。
內蒙古民族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王金雙、湛江師範學院人文學院教授楊泉良《現代名家四季詩歌》:全詩前四節也可成篇,但詩人為了能讓讀者徹底理解他此時的心情,又寫了第五節。直接點明了詩的象徵所在:“呵,這欲雨的天色,/如小孩子的哭臉,/又如新時代的青年之苦悶!”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張炳隅《新詩三百首鑑賞辭典》:在語言藝術上,象徵詩派善於把抽象的理念具體化、形象化,努力表現聲、色、香及其內在聯繫,追求神秘的意境、朦朧的美。作者不像李金髮用歐化語句,而是把內心的苦悶化作可視的形象,變成圓天的陰霾,在“天色”的變化中襯托著複雜的心緒。他所用的是可讀可懂的語言,雖不免文白相間,卻力戒晦澀之弊。
作者簡介
胡也頻(1903—1931),福建福州人。1920年春到上海,進入浦東中學讀書。1924年參與編輯《京報》副刊《民眾文藝周刊》,開始在該刊發表小說和短文。大革命時期,由於他遠離時代鬥爭的中心,思想較為孤獨和苦悶,此時期的文學創作籠罩著傷感和虛無的情緒。1928年春到上海,與沈從文共同編輯《中央日報》副刊《紅與黑》。1930年5月,由於鼓動學生進行革命而被省政府通緝。他返回上海,參加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後當選為“左聯”執行委員,並任工農兵文學委員會主席。1930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被選為出席第一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的代表。1931年1月17日,在東方旅社出席第一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預備會議時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2月7日被殺害於上海龍華淞滬警備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