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是作者在元豐三年(1080)寫的。詩中記述了自己年老體衰及生活特點,並表達了盼望辭官¨隱的思想感情。詩由“老”字開頭,所有內容都圍繞“老”展開。這首詩從不同角度反映人雖衰老,生活卻豐富多彩,充滿樂觀情緒。除首尾四句,中間全用工整的對偶句,這也是該首古體詩的—‘個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次韻樂著作野步
- 作者:蘇軾
- 時間:元豐三年
- 內容:記述了自己年老體衰及生活特點
作品原文,詞語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老來幾不辨西東,秋後霜林且強紅。
眼暈見花真是病,耳虛聞蟻定非聰。
酒醒不覺春強半,睡起常驚日過中。
植杖偶逢為黍客,披衣閒詠舞雩風。
仰看落蕊收松粉,俯見新芽摘杞叢。
楚雨還昏雲夢澤,吳潮不到武昌宮。
(黃州對岸武昌縣,有孫權故宮。)
廢興古郡詩無數,寂寞閒窗易粗通。
解組歸來成二老,風流他日與君同。
詞語注釋
①“秋後”句:秋天的霜葉雖勉強呈現紅色,但行將凋零,比喻酒後臉呈紅色,並不表示健康。
②見花:看東西模糊不清。
③“耳虛”句:聽到螞蟻的叫聲,是身體虛弱的反應,並不 是聽力好,亦即上句所說“真是病”的意思。
④春強半:存天過了一大半:
⑤“植杖”旬:拄著拐杖散步,偶然遇上播種的農民,便停下來跟他搭話為黍客.泛指播種的農民。
⑥“披衣”句:披著衣,悠閒地唱著歌,走在春風吹拂的樹林裡。詠,唱歌 。舞雩(yfi)風,語出《論語·先進》,本意足暮春時節在舞雩吹風。舞雩,祭天祈雨的地方,有祭壇和樹水
⑦松粉,粉狀的松樹花.即上文的“落蕊”
⑧杞叢,叢生的拘杞嫩芽.即上文的“新芽”松粉相枸杞嫩苗都可做藥。
⑨雲夢澤.在古代楚國境內,黃州屬楚地。
⑩吳潮。倒注長江的海潮。長江口屬古吳地,故稱吳潮,武昌宮,蘇軾自註:黃州對岸武昌縣有孫杈故宮。
(11)“解組”二.句:辭官回鄉,和樂著作一道過伯夷、呂尚那樣的隱居生活。解組.解除印綬,即辭去官職。二老,《孟子 離婁上》稱商末周初的伯夷、太公(呂尚)為“二老”。兩人都曾過著隱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