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山謝表

《次山謝表》是宋代文學家洪邁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次山謝表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洪邁
  • 作品出處:《容齋隨筆》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次山謝表
元次山為道州刺史,作《舂陵行》,其序云:“州舊四萬餘戶,經賊以來,不滿四千,大半不勝賦稅。到官未五十日,承諸使徵求符牒二百餘封,皆曰‘失期限者罪至貶削’。於戲!若悉應其命,則州縣破亂,刺史欲焉逃罪?若不應命,又即獲罪戾。吾將靜以安人,待罪而已。”其辭甚苦,大略云:“州小經亂亡,遺人實困疲。朝餐是草根,暮食乃木皮。出言氣欲絕,意速行步遲。追呼尚不忍,況乃鞭撲之。郵亭傳急符,來往跡相追。更無寬大恩,但有迫催期。欲令鬻兒女,言發恐亂隨。奈何重驅逐,不使存活為?安人天子命,符節我所持。逋緩違詔令,蒙責固所宜。”又《賊退示官吏》一篇,言賊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蓋蒙其傷憐而已,諸使何為忍苦征斂。其詩云:“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是以陷鄰境,此州獨見全。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今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二詩憂民慘切如此。故杜老以為:“今盜賊未息,知民疾苦,得結輩十數公,落落參錯天下為邦伯,天下少安,立可待矣。”遂有“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之句。今《次山集》中,載其《謝上表》兩通,其一云:“今日刺史,若無武略,以制暴亂;若無文才,以救疲弊;若不清廉,以身率下;若不變通,以救時須,則亂將作矣。臣料今日州縣堪徵稅者無幾,已破敗者實多,百姓戀墳墓者蓋少,思流亡者乃眾,則刺史宜精選謹擇以委任之,固不可拘限官次,得之貨賄出之權門者也。”其二云:“今四方兵革未寧,賦斂未息,百姓流亡轉甚,官吏侵刻日多,實不合使凶庸貪猥之徒,凡弱下愚之類,以貨賂權勢,而為州縣長官。”觀次山表語,但因謝上而能極論民窮吏惡,勸天子以精擇長吏,有謝表以來,未之見也。世人以杜老褒激之故,或稍誦其詩,以《中興頌》故誦其文,不聞有稱其表者,予是以備錄之,以風后之君子。次山臨道州,歲在癸卯,唐代宗初元廣德也。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謚“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