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模式

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模式

《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模式》是2013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模式
  • 作者:楊凌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1月1日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2211105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近年來,做好“三農”工作已成為黨中央、國務院應對當前國內國際巨觀經濟形勢新變化的重要方略。我國欠發達地區所占國土面積較大,農業人口眾多,但人均產值低,農業發展水平落後。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在欠發達地區顯得尤為突出。解決欠發達地區“三農”問題的突破口就在於通過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使農業實現產業化,最終實現農民增收、農村富裕。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是提高農民組織化水平的基本路徑。目前,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建立和發展過程中存在很多難題亟待解決,研究其發展問題十分必要。
  200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正式實施,對進一步規範和發展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起到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該法律的實踐中提出了要“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則。然而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呈現明顯的區域差異性。如果沿用照搬東部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以“自辦型為主”的運行發展模式,依靠農民自己領辦(民辦)、農民自發管理(民管)的組織形式,對於尚處發展初期起步階段的欠發達地區來說,是不科學也不現實的。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亟須審視自身差距並找出原因,建立適應自身所處環境和發展階段的組織模式,促進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健康有序發展。《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模式》針對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模式進行深入研究,具有較好的理論研究意義和較強的現實參考價值。
  楊凌編著的《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模式》以成本一收益分析為主線,以模式構建為核心,梳理國內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立與發展的相關研究成果,對比分析我國東、中、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總體情況,並以地處西部欠發達地區的雲南省為主要調研對象,得出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特點,然後總結東、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差距原因,之後進行要素提煉,歸納出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立和發展的制約因素。在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成本收益進行系統分析基礎上,構建由政府力量為主引領、內外動力系統推動的“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模式”。
  論文採用的研究方法是:通過實地調研、抽樣問卷調查、小規模訪談獲取研究數據和修正研究思路,並結合新制度經濟學以及管理學有關理論和方法,與農民和涉農部門工作人員面對面開展調查研究,理論聯繫實際,力圖把總量分析與對比分析相結合,一般分析與個別分析相結合,系統分析與歸納整理以及科學提煉相結合。在已有經濟管理理論的基礎上,力求分析和研究觀察到的事實,檢驗已有研究成果,探討新的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結論有:(1)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在組織數量和規模、農戶覆蓋面、組織緊密度、領辦主體側重、行業分布特徵等方面均存在明顯差異。而各區域發展不平衡更為重要的表現,集中在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過程中各自的質量差距上。質量差距源於組織內部的產權關係、決策機制、利益分配等運行方式上的不同。市場發育程度、經濟發展水平、受教育程度、合作經濟文化與傳統是造成東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存在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
  (2)影響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形成和發展的因素歸結為:外生因素(包括領辦主體及各項制度安排)和內生因素(包括合作方式、決策方式、利益分配)。這些核心要素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組織化程度、組織化水平以及組織成本一收益產生重大影響。
  (3)制約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立和發展的因素為:牽頭領辦、運行方式(包括合作方式、決策方式、利益分配)以及政策激勵共五個方面,它們有的不僅作為內生因素同時又是外生因素制約著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建立和發展,有的作為單一的內生或者外生因素制約其建立和發展。
  (4)欠發達地區應該建立適合其特殊環境條件的由“政府力量推動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模式”。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領辦主體以政府機構牽頭領辦為現實可行之選,建議主要方式包括:基層供銷合作社、農技站、鄉鎮人民政府等作為牽頭領辦主體;其產權制度設計方面,建議發展“參股合作組織”明晰產權;採取“一次性投入與多階段投入聯合方式”分階段、分步驟參股。另外,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要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聯結機制,除了有“利益共享”來源以外,還要形成“利益分配”的多種途徑加強利益聯結。在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模式中,“政府服務”提供了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形成和發展的環境條件;“牽頭領辦”的作用是孕育孵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組織運行”則需要操作規範,它們三者共同作用於成本收益改善,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健康、快速發展。

圖書目錄

摘要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相關概念及研究對象界定
1.2.1 相關概念
1.2.2 研究對象界定
1.3 研究方法、主要內容及主要創新點
1.3.1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3.2 研究內容
1.3.3 創新點
第二章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立及發展研究綜述
2.1 國外相關研究綜述
2.1.1 早期的合作思想
2.1.2 合作社理論的演進與發展
2.2 國內相關研究
2.3 國外及國內相關研究評述
第三章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對比研究
3.1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演變及類型
3.2 東、中、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總體情況比較
3.2.1 總體發展情況
3.2.2 各區域發展差異對比
3.3 雲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特點
3.3.1 發展環境具備欠發達地區代表性
3.3.2 總體上數量增長,但專業合作社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3.3.3 組織類型多樣並存,領辦主體多以政府相關經濟技術部門為主
3.3.4 行業分布與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緊密結合
3.4 東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差距原因分析
3.4.1 市場化進程差異大
3.4.2 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懸殊
3.4.3 農民受教育程度有差距
3.4.4 合作經濟文化與傳統存在較大差異
3.5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立和發展影響因素分析
3.5.1 影響因素的現有研究梳理
3.5.1.1 基於已開發國家(地區)研究視角得出的相關影響因素
3.5.1.2 基於東西部地區比較研究得出的相關影響因素
3.5.2 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立和發展的制約因素
3.5.3 影響因素的提煉
3.6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模式分析與設計
4.1 影響因素與組織化程度關係
4.1.1 組織形成的基礎條件決定了組織形式及規模
4.1.2 組織內部的運行方式決定了組織緊密度
4.1.3 外部促進措施加強組織凝聚力
4.2 影響因素與組織化水平關係
4.3 影響因素與組織成本一收益關係
4.3.1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成本一收益構成
4.3.2 農戶加入專業合作組織成本一收益變化
4.3.3 影響因素作用於組織成本一收益
4.4 欠發達地區政府推動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模式設計
4.4.1 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領辦主體分析確定
4.4.2 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產權制度設計
4.4.3 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利益分配方式
4.4.4 政府服務對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動力機制設計
5.1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動力機制概述
5.1.1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動力機制的定義及其特徵
5.1.2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邏輯
5.1.3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動力內涵
5. 2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動力分析
5.2.1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內生動力
5.2.1.1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內生動力因素
5.2.1.2 內生動力與內生優勢
5.2.2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外生動力
5.2.2.1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外生動力因素
5.2.2.2 外生動力與外生優勢
5.3 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動力機制設計
5.3.1 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環境特徵
5.3.2 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特徵及其發展階段
5.3.3 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動力機制設計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主要研究結論(包含政策建議)
6.2 論文不足與研究展望
致 謝
參考文獻
附 錄

作者簡介

楊凌,女,祖籍四川省會理縣,1972年7月出生,管理學博士。雲南省昆明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亞洲研究所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區域經濟合作、農村經濟發展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