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的欞星門位於明孝陵神道的盡頭,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的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欞星門
- 所屬年代:明代
- 類別:古墓葬類
- 保護級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世界文化遺產
明孝陵的欞星門位於明孝陵神道的盡頭,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的組成部分。
欞星門,中國傳統古建築名,是文廟中軸線上的牌樓式木質或石質建築,古代傳說欞星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著孔子為天上星宿下凡。象徵著孔子可與天上施行教化、廣育英才的天鎮星相比。歷史“欞星門”是文廟中軸線上的牌樓式木質或石質建...
欞星門,中國古建築名,是文廟中軸線上的牌樓式木質或石質建築,古代中國傳說欞星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著孔子為天上星宿下凡。象徵著孔子可與天上施行教化、廣育英才的天鎮星相比。袁枚在《隨園隨筆》中說:“後人以漢靈星祈年與孔廟無涉,又見門形為窗靈,遂改為欞。”在宋代,欞星門又稱“烏頭門”,文廟...
欞星門,一座石牌坊學名叫“欞星門”,為六柱五樓五間沖天華表式,從建築形式上看欞星門系石鑿榫卯仿木結構的沖天牌樓,建築藝術精湛,是明代所建石牌坊中的極品。整個牌坊由200多個大小石構件組成,人們仍是用起吊大石龜的辦法一件件地拆卸下來,然後再裝到平板拖車上用拖拉機拖走上船。搬遷隊伍前後經歷近一年...
欞星門矗立於富順文廟泮池及狀元橋北側,富順文廟“欞星門”是文廟同類建築中頗具特點的一座建築,整體由12根沖天石柱聯排構成的三個四柱三門三通的石坊組成,最高的石柱達12.8米(也有一說為12.65米),寬22米,據說是全國最高的欞星門。柱為方柱,柱頂端刻蟠龍,龍騰雲繞,龍昂首沖天,兩兩相對,柱前後有...
靈星門是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一個文物,出自《宋史‧禮志二》,現位於四川省都江堰文廟。文物介紹 “靈星門”始見於《宋史‧禮志二》:“仁宗天聖六年,始築外壝,周以短垣,置靈星門”。古人祭天,先祭靈星,設靈星門於孔廟,取孔子德侔天地之意。後改為“欞星”。又據孔廟碑記,置欞星門,取其疏通之意...
明孝陵的欞星門位於明孝陵神道的盡頭,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的組成部分。文物介紹 明孝陵之神道盡頭是欞星門,原來僅存石柱礎6個,從遺蹟看,欞星門應為三間兩垣式牌樓門,現依據殘留構建,已對欞星門進行了重新修復。過欞星門折向東北275米,即到御河橋,也稱金水橋。地理位置 欞星...
欞星門位於人民中路文廟舊址內。於1993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簡介 昆明文廟始建於元至元十一年(1274),其地址在“城中之北偏”翠湖東南今登華街下段。明萬曆四十年(1613),搬遷至長春觀(今文林街天君殿巷附近)。康熙二十九年(1690)重建於文廟街今址。清代的昆明文廟既是一座典型的、形制完備的儒家建築...
欞星門 欞星門是位於河南省新鄉市的一座牌坊,現收藏於新鄉市潞簡王墓博物館。文物介紹 這座牌坊的型制比較特殊,結構為單間二柱,巨型的抱鼓石雕刻精美,鼓上石獅已毀,但鼓面上鐫刻的“月下麒麟”、“龍戲寶珠”和“犀牛望月”圖案則畫面如新,栩栩如生,堪稱該墓中鐫刻之精細。
欞星門位於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蕉城鎮城郊村縣人民國小內狀元橋前。據石坊碑刻記載,建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坐北向南。由坊座、坊身組成,六柱五間沖天柱式石坊,東西對稱,南北兩大面,均麻石質構造,通高6.60米,面寬12.70米,進深4.07米,占地面積約52平方米。整座石坊由六根0.37米見方的方柱支撐...
欞星 欞星,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íng xīng,該詞的意思是指欞星門。出處 元 陶安 《孔廟賦》:“啟 欞星 於黃道,棲列宿於朱閽。”清 心青 《廿世紀女界文明燈彈詞·立教》:“裡邊是,蒼蘚滿階尋曲徑,外邊是, 欞星 高矗穩深龕。”解釋 指欞星門。
雅安縣文廟欞星門,是雨城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道光二十五年,占地面積為14.4平方米,四柱三間,通高5.9米,面闊8米。長方形柱礎,長1.8米,寬0.4米,高0.5米,每柱均施抱鼓石,明間匾刻“欞星門”三字。各間檐下均施雀替。此地以前是雅安縣文廟的所在地,後來縣文廟被拆除,只剩下了此座牌坊...
欞星門其實就是陵縣古文廟建築群中軸線上的第一道牌坊門,即大門。北面的教師進修學校即為文廟舊址。欞星即古代所謂的“文星”,舊時廟學不分,縣學和孔廟是一體的,故取欞星之名,表示文人學士集學於此。明清各地的廟學幾乎都建有欞星門。 陵縣欞星門內原有一個半圓形的泮池,池上有橋,可通往戟門和...
陵縣欞星門舊時為文廟大門,1530年明嘉靖九年建造,為三間四柱三樓八戧桿木斗拱結構,兩側各有一隻石獅,這座全木結構的大門已經矗立了四百多年。現在文廟已無存,只留下這座大門,文廟的原址已成為陵縣教師進修學校,大門上“教師進修學校”幾個字是九一年安置上去的,現在學校已修建了新的大門,這座古老的大門也...
朝天宮欞星門位於南京市秦淮區朝天宮街道冶山道院社區朝天宮6號。文物信息 欞星門是文廟大門,為四柱三間牌坊,面闊15.5米。“欞星”古代傳說是文星,“其狀屈曲勾連”,以欞星門稱,就是說文廟府學培養的人才,為國家所用。欞星門北是文廟一進院落,左右廂房各兩間,東邊為文吏齋、司神庫;西側為武官齋、宰...
隴西縣文廟欞星門,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文物。文物歷史 2023年4月25日,入選甘肅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名 單 。文物簡介 欞星門即縣文廟牌坊,在今隴西師範附小門內。清乾隆初年編纂的《隴西縣誌》卷三坊表記,在文廟西有“德配天地坊”,東有“道貫古今坊”。在其卷一府治圖中,於縣文廟東繪一四柱...
陵城欞星門 陵城欞星門,位於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陵城鎮。2015年6月23日,陵城欞星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該門為次妃趙氏葬所院落的門戶,也是該陵區最後一個院落。欞星門為單間二柱形制,通高9.5米,面闊8.7米。柱頂置蹲獸。坊頂正中精石雕大型火焰石牌,兩側刻日、月圖案,是整個陵區石刻藝術的經典之作。柱身及大小額枋正面雕刻花卉圖案,次間正反兩面均以大塊青石板鋪靠而成,石板之上陰文細刻荷花等圖案,充分...
欞星門建於元代至治二年(1322年)明成化年間重修,高8米,寬25.5米,六柱五間,青石為柱,四壁出頭,柱頭和梁枋上的雕刻精美,六角枋柱刻的為龍鳳雲紋,正中二根高8米,雕飾雲龍望柱,下立抱鼓式夾桿,東西兩邊四根高4.86米;正中的上額枋上雕刻行龍,配飾日月牌版和雲版,下額枋雕鳳雲和仙鶴;三座門...
龍湖文廟欞星門,位於明溪縣瀚仙鎮龍湖村,明代遺蹟。建於明弘治六年(1493),明萬曆十九年(1591)重修,坐南朝北。遺蹟簡介 龍湖文廟欞星門,建於明弘治六年(1493),明萬曆十九年(1591)重修,坐南朝北,由並列三組石牌樓組成,石牌樓為雙柱單間沖頂式結構,石柱前後側設有抱鼓石,頂高5.02米,主樓額枋...
泰伯廟欞星門,石牌坊北面是泰伯廟第一進建築三券欞星門,相傳天上星系有“二十八宿”,其中有個掌管文化的為“欞星”,又名“文曲星”、“天振星”,把泰伯與天上管文化之星聯繫起來,充分說明了泰伯當初奔吳後開化荊蠻“以石為紙、以碳為筆、以歌為教”的文化先驅身份 。文物特徵 欞星門面闊三間,石柱高...
開封府文廟欞星門 開封府文廟欞星門,位於河南省開封市龍亭區文廟街。始建於清代,2006年6月8日,開封府文廟欞星門被核定為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成武文廟欞星門 成武文廟欞星門,位於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永昌街道。獲得榮譽 2022年1月14日,入選山東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先師門是孔廟的大門,因古時皇帝祭天要先祭欞星,故原稱“欞星門”,象徵孔子施行教化、廣育英才。從明朝至清乾隆前期,先師門的等級並不高。乾隆三十三年(1768)下令大修孔廟,將此門改稱先師門。先師門面闊三間,為進深兩間的屋宇式大門。覆黃琉璃筒瓦,單檐歇山頂,檐下每間平身科斗拱為單翹單昂五踩形制,...
長樂學宮為古代傳統風格的宮殿式建築。坐北向南,左右兩廂對稱,規模宏偉。原建築格局完整,設有照牆、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崇聖殿、東廡、西廡等,是嘉應五屬中規模最大的學宮,清同治丁卯年因水災曾修建正殿。隨著歷史的變遷,現仍存大成殿、泮池、東廡、西廡、戟門等。長樂學宮始建於明成化五年...
一般前設照壁、欞星門和東西牌坊形成廟前廣場,欞星門前設以半圓形水池,稱為“泮池”。泮池是孔廟的特有形制,源自於周禮,而夫子廟鑿秦淮河為泮池,是利用天名河道作為泮池的遺例。岸北為石欄,有“天下文樞”牌坊,遊人至此可憑欄小憩,瀏覽秦淮河風光。夫子廟的大照壁位於秦淮河南岸,建於明萬曆三年(1575年)...
穿過儀門,由御碑亭北望,即為雄偉莊嚴的大殿。大殿高10米,氣勢恢宏。殿內正中是岳飛的彩色座像,氣宇軒昂,栩栩如生。座像上方為貼金巨匾“還我河山”。精忠坊,又名欞星門,建於明正德七年(1521年),是一座卯榫結構的木製牌樓。它飛檐尖聳,形如群雁比翼,建造精美,氣勢雄偉壯觀。由於排列緊湊,吻合...
西充文廟,位於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紀信廣場,始建於南宋淳祐年間(1241年—1252年),現為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建遺存,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西充文廟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建有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中軸線兩側為東西禮門、東西廡、東西配殿。西充文廟是川北範圍內保存較完整、規模較大的明代古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