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潰瘍病

檸檬潰瘍病

檸檬潰瘍病是由野油菜黃單孢菌柑橘致病變種引起的、發生在檸檬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枝梢和果實。葉初發病時,檸檬葉背出現淡黃或暗綠色油漬狀斑點,後擴大成穿過葉片正反面、隆起、木栓化的灰褐色近圓形病斑;枝上的病斑突起更明顯,病斑形成環狀圍繞樹枝時,病枝、病梢枯死;果實上的病斑大,木栓化突出非常明顯,幼果得病後容易脫落。

檸檬潰瘍病是檸檬的主要病害之一,是中國植物檢疫對象。該病的發生不僅會降低檸檬的商品價值和食用價值,還會嚴重影響檸檬產品銷售和調運,苗木、接穗的繁育推廣。

檸檬潰瘍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嚴格植物檢疫措施,控制感病品種的連片種植面積;以農業防治為基礎,提高檸檬植株抗病能力;也可在各次新梢長2—3厘米和葉片轉綠期各噴1次藥,以保護新梢;開展檸檬潰瘍病調查、監測,搞清檸檬潰瘍病發生流行規律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檸檬潰瘍病
  • 病原:野油菜黃單孢菌柑橘致病變種
  • 為害植物檸檬
  • 為害部位:葉片、枝梢和果實
病害學史,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

病害學史

1912年,檸檬潰瘍病在美國佛羅里達苗圃首次發現,但一直沒有得到根治,多採用大面積焚毀根除,1914—1949年間,檸檬潰瘍病大流行,美國毀樹和苗木2000萬株以上。在中國一些省市,檸檬潰瘍病也肆意流行,由於受到各種因素影響,特別是投資成本大防治技術薄弱等因素的影響,檸檬潰瘍病仍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善。中國貴州省黔南州植保站根據病原生物學和環境生態學原理,從1984年起進行6年研究,對檸檬潰瘍病在貴州省內的根治獲得一定成功。但是由於地理狀況、氣候條件和品種的差異,致使它的推廣不能普及。

病原特徵

檸檬潰瘍病的病原為野油菜黃單孢菌柑橘致病變種(學名:Xanthomonas aconopodis pv. Citri),屬黃單孢桿菌屬真菌。該病菌耐乾燥、耐低溫能力較強。中國以外報導該菌至少存在多種不同的致病類型,其中,B菌系對檸檬致病力強,C菌系只侵染墨西哥萊檬,在檸檬、萊檬上產生典型症狀,特別是墨西哥萊檬發生較為嚴重。
該病侵染的溫度範圍為20—35℃,最適為25—30℃,致死溫度50—53℃,10分鐘,生長最適pH值為6.6。

為害症狀

檸檬潰瘍病主要為害檸檬的葉片、枝梢和果實:
  • 葉片症狀:初期為針頭大、黃色、油澤狀斑點,後擴大成近圓形,黃色或褐色病斑,穿透葉的兩面,隆起,木栓化,表面粗糙,灰褐色,隨後病部中央破裂,呈火山口狀開裂,病健部的分界處有褐色至暗褐色半透明的油浸狀釉光邊緣,周圍有黃色或黃綠色暈環,有時幾個病斑聯在一起,形成不規則形的大病斑,病葉提早脫落。
  • 枝梢症狀:枝梢上的病斑比葉片上的病斑木栓化程度較高,隆起更顯著,黃褐色或灰褐色,近圓形或橢圓形,或環繞枝梢癒合成不規則形,病斑中央也呈火山口狀開裂,病健部的分界處有暗褐色較窄的釉光邊緣,但無明顯黃色暈環。病斑可深達木質部,當病斑環繞全枝時,枝梢就會枯死。
  • 果實症狀:果實上的病斑和葉片上的相似,但病斑較大,而且木栓化程度更高,隆起更顯著,堅硬粗糙,呈海綿狀,褐色,後期病斑中央的火山口狀開裂比葉片顯著。病斑邊緣也有明顯的油浸狀外圈。在未著色的青果上,有的病斑周圍也可見到黃色暈環。病斑僅限於果皮,不深入果肉,發生嚴重時,整個果面受害。

侵染循環

病菌在病部組織內越冬,翌年春季,侵染春梢和幼果,成為再侵染源,危害夏梢和秋梢,對夏梢及幼果危害最重。病菌從傷口、氣孔、皮孔入侵,近距離主要靠風、雨、害蟲、農事活動和枝葉接觸傳染,遠距離由人為的苗木、接穗、果實調運傳播。

流行規律

高溫高濕、多雨是病害流行的必要條件。暴風雨的襲擊,往往給寄主造成大量傷口,便於病原菌的傳播和侵入,所以風雨過後往往發病嚴重。該病一般於3月底春梢將近成熟時開始發病,至10月中旬最後一批秋梢將近成熟時停止,在每次新梢抽出後都有一全發病高峰,以夏梢發病最重,春梢發病較輕。秋雨多的年份秋梢發病亦重。該病的發生除與氣象因素有關外,還與寄主的品種抗病性,寄主的器官發育時期和枝梢的生長階段有關。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 嚴格植物檢疫措施,引進檸檬種苗必須辦理植物檢疫手續,檢疫合格才能調入,對調入的檸檬苗木進行必要的消毒處理。
  2. 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從選地、種植優質豐產抗病品種、加強果園肥水管理、混種其它作物等方面提高檸檬植株抗病能力。
  3. 結合樹體整形修剪,適當剪除病枝、葉,清除地面枯枝落葉,並集中燒毀,控制夏梢、秋梢抽發,加強潛葉蛾等害蟲的防治。
  4. 控制感病品種的連片種植面積,調查抗病品種有無潰瘍病發生情況,萊檬、里斯本、塔西堤不與尤力克、印度大果混種。
  5. 開展檸檬潰瘍病調查、監測,搞清檸檬潰瘍病發生流行規律,制定預測預報技術,確定各個季節防治指標,及時指導防治。

化學防治

噴藥保護:可在各次新梢長2—3厘米和葉片轉綠期各噴1次藥,以保護新梢,保果時可在謝花後20天、35天和50天各噴藥1次,苗木及幼齡樹以保梢為主,結果樹以保護幼果為主。藥劑可選用:72%的農用鏈黴素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25%噻枯唑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30%王銅懸浮劑600—800倍液、14%絡氨銅300 —500倍液、20%噻菌銅懸浮液600倍液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