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目

檳榔目

檳榔目為木本,樹幹不分枝,大型葉叢生於樹幹頂部。肉穗花序,花基數3。常綠,大形,互生,掌狀分裂或為羽狀複葉時內向或外向摺疊,多集生於樹於頂部,形成“棕櫚型”樹冠。

檳榔目下屬僅檳榔科1科。約212屬,2780餘種。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中國有22屬(包括栽培),約72種,主要分布在南部。多為重要纖維、油料、澱粉及觀賞植物。常見的代表植物有:蒲葵、椰子、檳榔王棕油棕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檳榔目
  • 拉丁學名:Arecale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檳榔目
  • 分布區域:主要分布於中國南部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代表物種,主要價值,起源進化,

形態特徵

喬木灌木,單幹直立,多不分枝,稀為藤本常綠,大形,掌狀分裂或為羽狀複葉時內向或外向摺疊,多集生於樹於頂部。葉柄基部常擴大成纖維狀的鞘。小,淡黃綠色,兩性或單性,同株或異株;組成分枝或不分枝的肉穗花序,外有1至數枚大型的佛焰苞。花被6,2輪;雄蕊6,2輪,花絲分離或基部聯合成環,心皮3,分離或不同程度聯合;子房上位,1~3室,每室1胚珠;花柱短,柱頭3。核果或漿果,外果皮肉質或纖維質,有時覆蓋鱗片。胚乳豐富,均勻或嚼爛狀。
檳榔樹檳榔樹

分布範圍

檳榔目下屬僅檳榔科1科。檳榔科分布約212屬,2780餘種於熱帶亞熱帶,以熱帶美洲和熱帶亞洲為分布中心。中國有22屬(包括栽培),約72種,主要分布在南部。

代表物種

王棕Roystonearegia(Kunth) O. F. Cook
莖直立,喬木狀,高10-20米;莖幼時基部膨大,老時近中部不規則地膨大,向上部漸狹。葉羽狀全裂,弓形並常下垂,長約4-5米,葉軸每側的羽片多達250片,羽片呈4列排列,線狀披針形,漸尖,頂端淺2裂,長90-100厘米,寬3-5厘米,頂部羽片較短而狹,在中脈的每側具粗壯的葉脈。花序長達1.5米,多分枝,佛焰苞在開花前象l根壘球棒;花小,雌雄同株,雄花長6-7毫米,雄蕊6,與花瓣等長,雌花長約為雄花之半。果實近球形至倒卵形,長約1.3厘米,直徑約1厘米,暗紅色至淡紫色。種子歪卵形,一側壓扁,胚乳均勻,胚近基生。花期3-4月,果期10月。
王棕王棕
我國南部熱區常見栽培,樹形優美,廣泛作行道樹和庭園綠化樹種。果實含油,可作豬飼料。
檳榔ArecacatechuL.
莖直立,喬木狀,高10多米,最高可達30米,有明顯的環狀葉痕。葉簇生於莖頂,長1.3-2米,羽片多數,兩面無毛,狹長披針形,長30-60厘米,寬2.5-4厘米,上部的羽片合生,頂端有不規則齒裂。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花序軸粗壯壓扁,分枝曲折,長25-30厘米,上部纖細,著生1列或,2列的雄花,而雌花單生於分枝的基部;雄花小,無梗,通常單生,很少成對著生,萼片卵形,長不到1毫米,花瓣長圓形,長4-6毫米,雄蕊6枚,花絲短,退化雌蕊3枚,線形;雌花較大,萼片卵形,花瓣近圓形,長1.2-1.5厘米,退化雄蕊6枚,合生;子房長圓形。果實長圓形或卵球形,長3-5厘米,橙黃色,中果皮厚,纖維質。種子卵形,基部截平,胚乳嚼爛狀,胚基生。花果期3-4月。
檳榔檳榔
產雲南、海南及台灣等熱帶地區。亞洲熱帶地區廣泛栽培。
在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還有將果實作為一種咀嚼嗜好品。

主要價值

多為重要纖維油料澱粉及觀賞植物

起源進化

檳榔科連續出現的化石記錄,可回溯到上白堊紀中期。現代的水椰屬具有特色的花粉化石,也於在馬斯特立喜坦(Maestrichtian)的岩石中找到。有人認為,從上白堊紀晚期,假定為原始的Costapalmate葉片開始的檳榔科的花粉和Megafossil的記錄表明,檳榔科像禾草類一樣,在單子葉植物的發展史中是發生較晚的。
檳榔科是單子葉植物唯一兼有喬木狀的習性,寬闊的葉片和很發達的維管束系統(整個營養器官都具導管)的一群。這些明顯機能的綜合特徵,與木本雙子葉植物近似。但檳榔科缺少充分的次生生長,而且從來沒有發展落葉的習性,除少數種類外,它們不能適應溫、寒帶的氣候。因此和木本雙子葉植物相比,其生態變幅是有限的。它們在熱帶地區生長很好,而且是熱帶雨林下層林木的普通成分。檳榔科的一些較小的植物可能與巴拿馬草科(Cyclanthaceae)來自一個共同的祖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