檇李墟

春秋吳越時,濮院鎮被稱作“檇李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檇李墟
  • 別名:濮院鎮
  • 性質:行政區域
  • 類別:歷史
文獻中的述說,關於檇李,改名緣由,

文獻中的述說

濮院,古為檇李地,明弘治《嘉興府志》載,“檇李城,在桐鄉縣濮院之西,濮院即古檇李墟也,其地有范蠡塢。”清陳曾祉《濮川舊跡》詩有序云:“吾里在春秋時檇李,吳越往來孔道,蓋即戰場地也。”

關於檇李

檇李是歷史悠久的珍稀名果,獨產於嘉興市境,古代即已蜚聲四方。檇,音醉,其字義,據權威字書《說文解字》云:“以木有所搗也”,搗即擊打,似即整枝之意。它另有別名醉李、雋李等,現代已不通用。檇李是李類果品中的一種,李類原產區在我國,嘉興境內也有各種李子,如:夫人李、紅心李、紫粉李、郁李……等多種,潘園李、徐園李在明清時亦稱佳品。但檇李與各種李子不同,它質優味美,被稱為絕品、仙果,其生熊也同一般李子有異。

改名緣由

八百七十多年前的濮院。宋王朝外患內憂,國破山河碎;濮院的故事卻因此而開始精彩——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山東曲阜人氏濮鳳以駙馬都尉跟隨宋室南渡,皇親國戚擇居此地,真可謂有“鳳”來棲,給這塊古老的土地注入了久遠生輝的靈動生氣。這個吳越故地上名叫“檇李墟”的小小草市,因濮氏定居繁衍而得“濮院”之稱;因濮氏家族建宅開街、修河建橋而漸成規模,並吸引了別姓家族慕名而至,人氣日盛;更因濮氏子孫經營倡導,帶動了一方桑蠶之業,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從植桑養蠶到繅絲織綢,形成了一整套生產流程。人們“以機為田,以梭為耒”,賴此為生計之本,濮院因織業日興、織品優良而聲名遠播。到元代中期的大德十一年(1307),濮氏後裔濮鑒出資萬金,設立四大牙行,收儲鎮上及周邊農村絲綢產品,以備遠商大賈隨時來購。交易市場的形成連線了產銷兩頭,濮院的絲綢產品遠銷各地,一個繁榮熱鬧的工商市鎮已初具雛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