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洞位於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利川市汪營鎮牡羊塘村6組齊曜山以西的山腳,是湖北省利川市西大門的第一大型溶洞,景觀獨特,交通便利。檀香洞洞口朝北方向,洞口洞內十分高大寬敞,洞穴總長約80km,總容積約4085萬m據初探它的容積會是世界之最,洞內景點多、奇、美、洞道平,很多處可開車,洞中有河流可撐船。該洞與清江洞相通,氣溫、空氣都與清江洞相同,洞內水陸多道,景觀也與清江洞相同,是世界罕見的洞穴。傳說洞內是歷史戰爭軍工基地,近期又是剿匪的戰場,從左洞穴的石堵可以分析,石堵有兩個射擊口,證明那是近代歷史鬥爭的卡門之一。在進入南北大洞位置有一風洞,名叫鬼門關,有上萬件鬥爭兵器證明那是古代歷史鬥爭的卡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檀香洞
- 外文名稱:TanXiangDong
- 地理位置: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汪營鎮牡羊堂村
- 氣候類型:中亞濕潤季風性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名稱由來,傳說故事,地理環境,
名稱由來
檀香洞名稱的由來,至今流傳著幾個傳說。據本村陳明春、譚祈月(音)等老人回憶講解:檀香洞,又名檀(譚)仙洞。叫檀香洞,是因為很久以前洞門懸崖上長有一棵名貴的檀香木,故叫檀香洞。這棵檀香樹並不大,但其樹葉顯有羅漢像,傳說後來被軍隊用炮轟了下來。叫檀(譚)仙洞,是因為在解放前,這裡有一座三層樓的廟宇,面朝北方向,裡面供奉著關羽及眾神佛等,其塑像大多是麻柳樹雕刻,栩栩如生;四大天王太大,是竹子編好用泥巴糊的。白洋塘村於1949年農曆9月28日解放,1950年肅反,1951年鎮壓反革命,1952年土地改革,1953年村民就把寺廟拆除變賣,這些菩薩雕像被當做柴劈來燒火烤。當時牡羊塘村5組還有一座新廟子,也是被村民拆除變賣的!
傳說故事
關於檀香洞的傳說,筆者從小至今聽到了好幾種版本,綜合起來有六個:
傳說一:為紀念求雨的法師而命名
很早以前,檀香洞不叫此名,那時還無名。百羊塘一帶常發生乾旱,在那裡有一法師,一遇乾旱就進入檀香洞去請老龍出來降雨,法師進入檀香洞要經過三道關口,一道是鬼門關,二道是虎門關,三道是龍門關,法師進後要騎在龍的背上向外跑,外面的弟子不斷的使勁敲鑼打鼓,法師進洞時將草鞋放在弟子們打鑼的中央,如看見草鞋打架說明法師在裡面騎上老龍正拚命向外跑,一旦鑼鼓停止法師沒走出這三道卡門就會立即關上卡門出不來就會死於洞內。一次法師進洞請龍時,幾個弟子看見草鞋打架,相互笑得要死,忘記了寸打鑼鼓,當弟子們發現草鞋忽然停止打架才知道師傅被關在裡面了,結果弟子們怎么求神,法師依然關在了裡面,後來當地所有百姓在洞口兩邊檀香爐燒了不少香紙求神保佑法師出來,一直無救。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法師為百姓而死就叫該洞為“檀香洞”因此而得名,至今放置檀香爐的位置還在洞口右側l米高處,過了千年,這三道門自然打開而消失,第一道兩邊都是胖官小鬼,(風洞位置)第二道兩邊都是猛虎獸王,(母豬塘女洞位置高路破壞)第三道兩邊都是龍的本命之物一一龍(峽谷位置)。可就是連法師的屍骨也未見到。
傳說二:和尚修廟
6組組長余奎聽譚明秀(譚安學的女兒)老人講述說:很久以前,一個四處雲遊的和尚走到這裡,因為生了病,當地人拒絕留他在家中住宿;好心人給他指了檀香洞,讓他在洞裡去歇息。那天晚上,在和尚病得不輕時,一個戴草帽的老太婆走了進來,並對和尚說:“你生病了,我給你扯了一幅草藥,熬來你趕快喝了!”說完,就把熬好的草藥湯碗遞給了和尚。這和尚接過藥碗,二話沒說就喝了下去。一碗草藥下肚,頓覺輕爽無比。和尚轉身準備謝過老婆婆時,卻不見了蹤影。想起老婆婆慈祥的面容,和尚認為是觀音菩薩顯靈救了他的命。他感激涕零,就從忠州背來鐵瓦,修建起了三層樓搞的廟宇,以此供奉菩薩。
(但譚祈凡老人說:檀香洞廟只有一尺多長的土瓦,沒有鐵瓦,只有“李子洞”前的廟才蓋的是鐵瓦!)
傳說三:陰木遇火抖動
此傳說版本有幾種,筆者小時也曾聽說過一種。
1、89歲的陳明春老人回憶:據向瞎子向代興(音)講,檀香洞很深,很遠,他們一行八人進去,不知走了多久,看見裡面有一個大壩,上面放了一些木料。此時他們走累了,就坐在上面抽土煙。煙火不小心落在了木料上,木料猛然一抖,嚇得他們趕賢往回走。因不知走了多久,看見有一個縫隙亮光,他們八人就鑽了出去,結果看到一頭母豬生了八個豬崽。向瞎子說:裡面的貓有兩三尺長,耳朵大得象豬耳朵;老鼠也有現在的貓大,耳朵同樣大如豬耳朵!
2、67歲的譚祈凡老人回憶:他五爹爹譚安學當時是本地的能人,知書達理,年輕時組織了四個人帶上乾糧鑽檀香洞。他們用斑竹打通上面的節,裡面裝滿石灰,在底部鑽個小眼,打著杉木皮做的火把邊走邊杵斑竹筒作記號。當走到一個壩子時,看見一根很大的陰木柴,走累的他們就坐在上面歇氣裹葉子煙抽。抽完之後,就在陰木柴上磕裡面的菸灰。火星落在陰木才上,陰木柴就動了幾下。他們感到很驚恐,就趕緊不磕菸灰了,起來繼續往前走。又走了一陣,裡面出來一個小姑娘攔住了去路,對他們說:“夥計們,你們不能再往前走了,趕緊回去吧!”他們聽了小姑娘的話,就原路回來了。出洞後,聽家裡人說,他們進去了七天七夜。講到這裡,譚祈凡說:“裡面我進去過,確實有一個大沙壩,面積有好大呢?從這個公路到那外邊的田這么寬(約五六十米),裡面一邊是平的,一邊是斜坡向上,再有一個坎子,上面堆有黃沙和河沙,岩壁上有石鑼石鼓石羅漢。那沙中的水牛腳印有這么大(用手比,約一尺),草鞋腳印和釘子皮鞋腳印硬有愣個長(手比,約兩尺多)。傳說裡面有六道陰河,我們進去只看到了三道陰河。後來改革開放了,我就做點生意,再也沒有進去過了……”
3、嫩老子的故事(在街上戴銀波老師處聽六七十歲的戴華章、陳興強老人講,這與我小時候聽爺爺講的故事差不多。)
不知道是哪個年代,橋頭壩(石柱縣橋頭鎮)有兩老表,經常到處探險遊玩。這一天,他們來到檀香洞,打著火把進去不知走了多久,在陰河邊看見一根很大的陰木柴,走累的他們就坐在上面歇氣抽土煙。
抽完煙後,他就拿著大煙桿在陰木柴上磕菸灰。這一磕不要緊,煙火落在陰木柴上,陰木柴猛然翻身一滾,變成一隻蟒蛇從陰河裡消失了。這一下,火把全部掉進了陰河裡,四處一片漆黑,他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半天才緩過氣來。這時老表也不知所蹤,他大聲喊叫,也沒有回音。沒辦法,他只好在黑暗中慢慢爬行。
又不知走了多久,他看見前面有一座庭院,一個白鬍子老頭正在掃地。精皮力盡的他趕緊上前向白鬍子老頭問道:“老人家,我在洞裡迷路了,要啷個才走得出去呢?”老頭指著遠處有絲光亮的地方說道:“你往那個方向走,就能走出去了!”他謝過老頭,順著有光亮的地方走去。
他越往前走,前面的路越來越窄。當走到有光亮的地方時,才發現根本鑽不出去。他急了,大喊道:“那我出去不到喲?”只聽身後白鬍子老頭說道:“我來推你嘛!”話音剛落,一巴掌就把他推了出去。這下不打緊,“咚”地一聲,他掉在了樓板上,變成了一個嬰兒,原來是從一個孕婦的肚子裡生了下來。
雖然是孩子,但他的記憶全在。當他長到兩三歲會說話時,他說自己是從橋頭壩來的,牡羊塘和檀香洞他都去過,硬鬧著要去牡羊塘的檀香洞看看,而且說出了牡羊塘在哪裡,檀香洞裡有些什麼東西。於是,家人並帶著他來到牡羊塘的檀香洞,發現和他說的一樣。他家人為了報恩,就到檀香洞門前修建廟宇,供奉菩薩!每年農曆6月19日來此燒香拜佛,所以至今為止,每年農曆6月19日,檀香洞門前總有人前來燒香磕頭、開廟會。就這樣,兒子比老漢還大幾十歲,知道的比老漢還多,“嫩老子”的故事就流傳開來。在本地,只要是孩子太調皮,大人總是以“嫩老子”來訓斥小孩。(類似的傳說筆者在採訪中也聽到了好幾例)。
傳說四:母豬塘有龍呤
在檀香洞裡,傳說中有六道陰河,其中常看到的有三道。具六七十歲的陳興強老人講,這三道陰河是一股泉水從洞裡的一個斜坡上湧出來,流下方圓約兩丈寬的“母豬塘”,經過翻騰後,分成三道陰河流出了七曜山。在文化大革命前一年,他們幾人帶著裝5節電池的電筒,拿著兩丈長的竹桿做的舀子,背著用裝兩斤敵敵畏農藥瓶子灌滿炸藥、埋上導火線的炸彈去母豬塘炸魚。因聽說裡面水會突然上漲,又伴有“昂昂”的叫聲,因此他們從高處岩石上吊幾根繩子下來,以備緊急時候所用。一切準備就緒後,他們抱起一塊十多厘米大的石頭扔了下去。石頭落水時就如打雷一樣,接著塘水開始翻騰上漲,並伴有象輪船汽笛一樣的聲音。他們趕緊順著繩子往高處爬,水跟著漲了約一丈高時,就不再漲了,並向三道陰河分流而去。過後,他們在高處又丟石頭下去,雖然水是渾的,但也不再漲水不叫了。於是,他們點然一尺多長的導火線把瓶子扔向塘里,轉身順著繩子就向洞外跑去。過了約五六分鐘,一道紅光、一聲巨響後,裡面再也沒有動靜。他們心想是不是把龍王炸死了!約一小時後,進去用電筒照著塘面一看,上面浮著一些魚,不知是產生幻覺還是真的,他看到有約一尺多大的魚頭在塘里左右搖擺,於是趕緊拿著舀子去舀。這一衝前去不要緊,腳下一絆,一個餓虎撲食就撲進了塘里。等他爬上來再用電筒一看,塘面上什麼也沒有,魚也不見了!自己穿的一雙新膠桶靴鞋,一隻從腳趾處撕爛到了腳後跟。他們打電筒再看塘里,深不見底;用兩丈多長的竹桿插向塘里,也插不到底!他感嘆說幸好會水,不然命就丟在裡面了。……過後,他就再也沒有見到過丟石頭漲水、象輪船鳴笛一樣叫了。
據八十多歲的譚靈炳(音)和七十多歲的戴華章老人講,他們也看到過塘水在石頭落下後翻騰變渾並上漲的現象,聲音就象悶雷一樣。只不過水沒漲多高,就順著矮處的三道陰河流去,一會兒又變清澈了。
傳說五:能外借碗和桌子板凳,天干漲大水。
小時聽爺爺講,檀香洞能向外借桌子板凳。只要是附近的人辦大小事情需要用碗和桌子板凳,頭天傍晚就可以到洞口告訴需要好多套。第二天清晨,洞門口就會出現你所需要的碗和桌子板凳。你用過之後,把碗和桌子板凳放到洞口,向洞裡喊聲還碗和桌子板凳,第二天早上去看,碗和板凳就不見了蹤影。下家要借時,同樣如此,不論多少,都能借到。
在此次採訪中,這傳說是檀香洞南邊出水洞(牡羊塘集鎮東北約1.5公里上七曜山公路北邊的一個“老龍洞”)。筆者在靳雲文、余奎的帶領下去看過這 “老龍洞”,洞口寬約四米,水深不過二三十厘米,水底是一些散亂零碎的鵝卵石和淤泥,看樣子是日積月累留下的泥沙和山石。因為下雨,筆者穿著膠鞋在路上摔了一跤,故沒有去試水。但在筆者洗手之時,感覺水溫比一般泉水要涼,看到洞口向七曜山東北方向延伸進去,估計就是檀香洞裡母豬塘處分出的一道陰河。裡面流出的泉水有些渾濁,匯入了清江源頭水庫流下的溪水,向北而去。
據譚祈月、戴華章、陳興強等老人講,傳說能借碗和桌子板凳的就是這個洞。以前人很貧窮,牡羊堂住人不多,一個隊只有幾戶人家。人們要辦大小事情,可以來洞前借碗和桌子板凳。只要還了,下次你還能借上。人們一直有借有還不多事,倒也相安無事。這一天,有個年輕膽大的男人來還了碗和桌子板凳後,就躲進洞裡的一處岩石背後想看個究竟。到了晚上,從洞裡出來一個打著燈籠的女子,長得很漂亮。這男人色心大起,在女子收碗和桌子板凳時,悄悄從後面攔腰把她抱住。這女子見此,就地一蹲,化成了一塊石頭立在此處。從此,裡面再也借不出來碗和桌子板凳了。
向洞裡借桌子板凳是傳說,但有一點讓當地人無法解釋的是:這條洞一年總有幾次瞬間可漲出半渠水來,有時是半夜,有時是白天。據6組組長余奎講,他遇到過兩次,另一個村民也遇到過一次,附近的住家戶也習以為常了。余奎說,那年六月間他在這裡收菜,正在裝車時,突然聽進嘩嘩地水響,一看溝渠里漲了半渠水。他以為是水庫放水下來,可抬眼一看水庫那邊的溝渠,乾涸見底,原來是從老龍洞流出來的。他感到很奇怪,於是就問龍洞旁邊的李姓人家:“這老龍洞還怪呢,紅火大太陽啷個突然漲了半河水起來,一會兒又沒有了!到處都沒有下雨,這水啷個來的喲?”李姓人家回答他說:“稀奇呵,有時候半夜整得個叮叮咚咚的,每年都有幾次!”余奎對我們講,他遇到漲水時都是紅火大太陽,方圓一百里都沒有下雨,這水是哪裡來的,這是一個地理奇觀!
另一位村民講,他遇到的那次也是紅火大太陽,到處沒水,連水庫都幹了,他就到這裡來挑水。第二挑後塘里就沒剩多少水了。他來挑第三挑時,剛把水舀起,就聽見裡面傳來轟隆隆地聲響,一股渾水就從裡面沖了出來,塘里水瞬間就高了起來。他嚇得挑起水桶就跑,到高處一看,這半溝水流過後,又看得到乾枯的溝底,這簡直不可思議!
傳說六:裡面半崖上有字,沙上面腳印奇大。
陳興強老人說:有次他們進去了兩天兩夜,過了風爐子往下走,兩邊的岩漿石真的很漂亮,乳白色、半透明,什麼形狀都有。不知走了多久,來到一個大廳,相當平整。只是在兩丈多高的半崖上有四個象用桐油煙子反著薰上去的字:“天下太平”!下面的牛腳印、馬腳印、騾子腳印大的有一尺多;在一處象個正方形、約一平方米左右、很平整的泥土上有一個光著的人腳印,像右腳,兩尺左右,其肉紋清晰可見。他們繼續向前走,遇到一個下面很濕,用三塊石頭搭成的跳蹲,聽說這就到了三步街。街的兩邊岩石上刻有“篆體”字,他們不認識。繼續向前走,又不知走了多久,就到了一個叫“閻王”的地方。為什麼叫做“閻王”?是因為走到這裡時,突然出現一個石坡,下面很深,五節電池的電筒照不見底,而且裡面還有瘴氣。旁邊有四五個象石匠打成的小孔,就再也過不去了。滾石頭下去,能聽到石頭的響聲足足有二三十分鐘,可以說是深不見底。所以,這裡就叫做“閻王”!如果下去的話,就能見到閻王了!總之,裡面洞中有洞,洞中有樓,石頭光滑而半透明,漂亮極了!人走在上面“咚咚”地直響;其正洞就在風爐子下面,聽說是被“官印”封了!可惜的是那時沒有閃光照相機,要不然拍攝出來太美了!……
二、檀香洞的難解之迷
1、檀香洞寺廟眾多神佛中,為啥正中供奉著關羽的神像?
據譚祈月老人講,檀香洞門前的寺廟中,天上地下的神佛一應俱全,足足擺了三層樓!其中在正中位置,卻擺了紅臉的“關公”。
2、在檀香洞裡面為什麼會留下那么大的腳印?
據進過檀香洞裡的老人都在講,裡面的腳印清晰可見,動物腳印和人腳印都要比現在的大,動物腳印大的有一尺多,人腳印有兩尺左右。
3、在檀香洞裡為什麼會堆有一大堆與眾不同的黃沙?
據村民們講,裡面大沙壩的半崖上堆著一大堆黃沙。此沙如黃金一樣,倒進水裡不渾水,約有幾噸重,七曜山方都是龍骨石山(石灰岩),並沒有此種沙,而且還在洞裡的半崖上。六組村民們背出來修房造屋,一連背了幾天!這沙是從哪裡運來的?為什麼會放在洞裡的半涯上?難道是國民黨時期陳誠將軍在恩施執政時準備在這裡修地下兵工廠?
4、檀香洞門前挖出的動物骨頭是哪個年代的?
在6組村民集資拓平檀香洞口時,挖出了一些動物牙齒、骨頭,與現在的動物相比,體型應該大很多。其中有幾塊動物的牙齒骨有六排牙(被人拿走,只有圖片),還有象牙,但被挖碎。筆者從村民手上取得一塊被挖斷剩三排的牙齒及其他骨片和牙齒片,在洞門口也看到一些骨頭碎片與岩石生在一塊,而且洞門頂上半崖有一隻烏龜像。
5、為什麼“老龍洞”在天干時突然漲半溝水?
洞中漲水前面已述,從不同人的講述中,可以肯定的是:在龍洞突然漲水時,都是百羊塘方圓百里沒有下雨,天干炎熱時;而且漲水都是短時間的,十分鐘左右就消失了。
地理環境
(一)地理位置
檀香洞(又名譚仙洞),位於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利川市汪營鎮牡羊塘村6組七曜山(又名七藥山、齊岳山)腳下,距離牡羊塘集鎮及G50滬渝高速路渝鄂交界的牡羊塘收費站約2.5公里、重慶市石柱縣冷水鎮G50滬渝高速路河源出口約5公里;靠近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017鄉道。從牡羊塘集鎮向北行至北緯30°11′7″、東經108°34′7″路口時轉東約150米即到。
檀香洞洞口中心位置為:北緯30°11′7″、東經108°34′12″,海拔約:1534.50米,與西南邊的都亭山遙相輝映。在牡羊塘村6組村民靳雲文、余奎的倡議下,村民集資20萬元在檀香洞前打造一個3000平方米的休閒娛樂廣場,平整並拓寬洞口約20米,高約40米;洞門處寬約10米,高約20米。
檀香洞洞口朝北方向,洞口洞內十分高大寬敞,洞穴總長約80km,總容積約4086萬m,洞內可容納1100萬人。據初探它的容積會是世界之最,洞內景點多、奇、美,洞道平,很多處可開車,洞中有河流可撐船。該洞與清江洞相通,氣溫、空氣都與清江洞相同,洞內水陸多道,景觀也與清江洞相同,是世界罕見的洞穴。
經探測,在進洞後的600米之間只有耳洞的牛肝馬肺峽,左支洞(一)的龜石、尖嘴動物飲水、歷史鬥爭防守遺址、龍門關、虎門關和鬼門關景點。在過鬼門關的位置不足1.5米高,也不足1.5米寬的狹窄洞道長39.7米,過了這關後洞道寬、大、多,有景觀。過了鬼門關後一條洞往北走,一條洞往南走、往南不過100米又分北和南兩條,整個洞穴共有八條大洞,二十六條小洞,其中有一條與清江洞相通,但被高速路阻斷。往北大洞走完剛好5km,到最後的位置高大寬闊,有一亂石堆,這裡是一天眼。整個北大洞容積就有2088萬m3。從進洞到鬼門關126萬m3,從過鬼門關往南方向走共865萬m3,往母豬塘方向走766萬m3,水路約300萬m3,總計4085.54萬m3,應屬世界之最的大洞穴。
特別是證明檀香洞洞名的傳說,放置檀香爐的位置至今存在;鬼門關、虎門關、龍門關的存在更證明傳說的真實性。檀香洞曾是一個歷史大型兵工廠,全洞穴有108個硝塘,在當時需要1500名工人,這是歷史最大的自然洞穴兵工廠。還有,檀香洞曾是一個洞穴大戰場,傳說巴國將軍與敵人在此洞有過大戰役,現有鬼門關的兵器證明是實;民國時在此洞也有過剿匪戰役,在左支洞人工牆的射擊孔可以證明是實。在歷史戰役中從中一方借用洞穴中的關口、洞中的優勢、洞中的天險使對方無法戰勝,這樣的自然洞穴大戰場是世界少有的。從這些條件來看,可號稱世界第一。
(二)地理環境
人稱七曜迷宮的檀香洞位於七曜山西山腳下。七矅山喀斯特地形,山中天坑、溶洞無數;且山高坡陡,土壤較薄,水源缺少,石灰石多裸露地面。
(三)氣候
檀香洞所在地系中亞濕潤季風氣候區,氣溫低,主要特點是春季升溫快而氣候多變,夏初多陰雨,夏末秋初多伏旱,秋季多綿雨低溫,冬季多霜雪較寒冷,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2℃以下。全年以一月最冷,平均氣溫0.9℃左右;七月最熱,平均氣溫21.7℃左右。檀香洞年平均氣溫11.7℃左右。雨量充沛,雲霧多,光照不足,夏季多暴雨,秋季多綿雨。年平均降水量為1372.6毫米,由於季節分配不均,夏秋季節(4至9月)的雨量占全年百分之八十五。每年入冬(10月)開始降雪,常有大雪封山。年平均日照時數1315.7小時,占全年的15%。最多為七八月,日照總時數為434.1小時,占全年的5%。最少為秋、冬、春季,日照總時數為985.4小時,占全年的11.2%。由於雲霧多,日照偏少,無霜期較短;初霜期一般開始時間是十月二十日左右,終霜期為四月二十左右,無霜期180至185天左右。
(四)水文
發源於都亭山龍洞灣下的泉水是八百里清江的源頭,光緒年間《利川縣誌·山水志》載:“清江水,源出縣西一百四十里小山,即都亭山,東流入檀香洞,又伏流四十里,過七藥山,東出為龍洞溝河。檀香洞,在檀香岩下,一名老龍洞,其西為牡羊塘。土人以粗糠投洞中,流至龍洞溝始出。
(五)鄂西溶洞之最
“檀香洞”:是牡羊塘村最大的溶洞,裡面洞穴無數,且星落棋布,互相聯通,素有“七曜迷宮”之稱,具有很大的旅遊開發價值。
四、檀香洞的旅遊開發前景
以檀香洞為中心,可建立包括雌清江源、巴蔓子歷史英雄傳奇、巴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鹿角石、牡羊觀光、民俗體驗區。主要功能有:入口服務區、停車場、住宿、餐飲、星級廁所、洞穴生態景面、洞穴高級會議中心、洞穴探險、洞穴水上樂園、洞穴暗河遊船、雌清江源、新農村建設等。
檀香洞是本景區最大的洞穴,洞內奇觀神秘,洞穴平整高大,洞道長多,空氣十分良好;有歷史大型兵工廠、歷史戰爭遺址、河流、峽谷、“鬼門關”、“虎門關”、“龍門關”傳說遺址,是一個即旅遊享樂、體閒避暑的最好去處,又是服務項目的最佳選擇。
建立以檀香洞為中心的清江源旅遊境區後,與清江洞、天池、老龍洞及石柱縣冷水鎮八龍村的“蓴菜觀光園、雲中花都、白天池滑雪場”、國家級黃水森林公園、大風堡原始森林風景區、油草河漂流區、七曜山自然風景區渾然一體,是鄂西渝東的又一大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