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豎是水可以相同

橫豎是水可以相同

《橫豎是水可以相同》主要內容:前度李郎今安在;夢裡尋他千百度;隔岸猶嘆前塵事;多情未必真豪傑。

基本介紹

  • 書名:橫豎是水可以相同
  • 出版社: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 頁數:271頁
  • 開本:16
  • 品牌:湖南教育出版社分
  • 作者:書屋雜誌編輯部
  •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2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5571465, 753557146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內容簡介

《橫豎是水,可以相通》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輯前度劉郎今安在?
橫豎是水可以相通——胡適的交遊之道
關於胡適致陳監先的三通書信
愧對胡適
王實味與胡適
怎樣理解胡適
胡適春秋里的公羊穀梁
——讀《胡適口述自傳》中的“唐注”
胡適的書生氣
唐德剛筆下的胡適
第二輯夢裡尋他千百度
從胡適與梁啓超論戰中學點什麼
在“民主與獨裁”中的胡適
也談胡適的身份意識——致鄧曉芒先生
何謂自由知識分子?一答胡勝華先生
橫豎是水,為何不通?
胡適為何屈就東方圖書館館長
胡適為何屢救陳獨秀
第三輯隔岸猶嘆前塵事
北京政變”中的胡適
五四時期知識界的“挾洋自重”
“善後會議”中的胡適
新文化運動”中胡適的“責任觀”
且當一部《論語》看
胡適與齊白石請翻影
胡適“第一次訪女生宿舍”
郭沫若親吻胡適前後——從“舊友”到“論敵”
第四輯多情未必真豪傑
紐約,胡適張愛玲相逢1955
雨中的普林斯頓
費城一晚
橡園深深
編後記

後記

唐德剛在《胡適口述自傳》的一條注釋中寫道:“筆者這一輩的中國知識分子,三四十年代在國內受大中學教育時,震於胡雅煉禁燥適之、蔣廷黻諸先生的盛名,總以為他們對中西語文的運用都是得心應口,白璧無瑕的。及長親炙教誨,才知道幼年時代的幻覺與真實相去甚遠。我第一次聽到蔣先生在聯合國大會講演,他那一口的寶慶英語,殊出我意料之外。胡先生英語的發音遠在蔣氏之上,但是胡先生英語講演時的中國‘腔’(intonation),也是相當的重。他二人都是十八九歲以後才正式運用英語會話的,因而英語也就始終是他們的‘第二語言’,說起來總歸不像早期留學的‘幼童’們,或現在進美國學校的孩子們說得那么自然。”這條注釋提供兩條信息,一是“幻覺與真實相去甚遠”,二是胡、蔣兩位先生說英文的中國“腔”。其實,蔣先生更早地在長沙、湘潭兩地接受教會學校的英語教育,按理說口語應在胡先生之上。至於唐德剛說蔣“一口的寶慶英語”則未免貶損了,他姑妄言之,我們則姑妄聽之。換而言之,唐德剛亦是說英文中國“腔”之一人,拿他的標準去衡量胡、蔣兩位先生難得要領,更無法分出高下的。退一步,唐是皖人,非湘人,又何以識得“一口的寶慶英語”呢?這就是評價的“詭異性”。
如同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一樣,任何評價都難得直透本質,若符合節的。所以,若胡適先生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唐德剛“大膽”倒是有了,恐難“求證”到透底的真、無可辨駁的實,怕是應了胡先生的另一句話“要怎么種,就那么栽”了。我在鄉下種田的時候,記得大家只能怎么種就怎么栽,若真的怎么種,卻那么栽,恐怕會出問題的,這可以替評價的“詭異性”作個旁證的。有的文章考證說,胡適先生的原話是:“要怎么種,就怎么栽。”那是另一回事了。而我所見的胡適題詞則是:“要怎協記謎么種,就那么栽。”
胡適先生所遭遇到評價的“詭異性”應是最可以理解的,那么厚實的人生閱歷和思想的寬度,且跨中西文化,歷上世紀所有的動盪歲月,在新與舊之間游離,難得篤定,忽左忽右,忽上忽下,這正是他人生豐富性的表現,這也是他個人的命運。而對一個人的命運去說些什麼,包括真實的什麼,後來者總有一種隔的,唐德剛也不例外。可是,要評價總得“命名”,所謂名正而言順,這樣,肯定會是一種“刪削”和縮減,說些“什麼”與真實的“什麼”差別太大,抑或大相逕庭,這些都不足為怪的,關鍵是後人是否還能保持內在的嚴肅與頁講海危真誠。胡適的思想前後矛盾,言語上振振有辭,而行動上又未必那么回事,事功與學術都未能盡興,所謂半部哲學史開張,勉而強之的中研院院長收尾;所謂白話文倡導打頭,半文半白、徒改其形、不脫其核而落幕,說句良心話,兩岸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批胡”若拋開政治的因素,主要是對其前後矛盾的“修正”。
說胡適、魯迅、陳獨秀三位是現代思想家實不過份,他們應是現代中國最重要的三種思想資源。他們是同代人,風雲際會,路徑不一,思想滲殼各異,恰是現代中國思想界紛繁蕪雜的表征,思想的豐富性在這裡遠比人生的豐富性更精彩,影響要深且巨。只是這些寶貴的思想遺產,我們這些後來者沒有耐心也來不及整理、疏導,轉化為真正的力量,以致那代人啟了蒙,後來者還要去啟蒙,結果是在原地轉圈,到現在則料騙樂不知所謂,措施無力,“怎么”也不行,“那么”也不對,“大膽”得倒是超過了,“小心”卻遠遠不夠。固有的價值體系崩潰之後,新的又沒有建設好,思想滑坡,敬畏全無,我們在這些思想家面前該慚愧的,今不如昔呢。
包括胡適在內的那代虹道祝人骨子裡還是傳統“士”的風節,純粹而綿長的儒者的血氣造就了他們的精魂,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即中即西,亦西亦中,他們用一生真正在實踐著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精神,卻仍在被他們批判的“窠臼”中不能自拔,因為傳統人文精神如血液一樣流淌,塑造他們的性格,鍛造他們的品質,並不是喝幾滴洋墨水就能夠改變的,這才是他們的精神實質,不能以他們的言語來論,也不能以他們某個時期的行為而論,而是要通觀他們的一生的作為再論。就是新文化運動,胡適、魯迅得時勢所助,領風氣之先,實際上這個“先”字不僅僅是指此時的“先進”,當時的時評說胡適“但為風氣不為師”,此點精當,後來也為胡適認可,應該說胡適還是有自知之名的。這個“先”字更應指向他們之前的“先進”——前賢們的功績。過高地評價胡適、魯迅的功勞,是漠視前輩先賢的思想沉澱和潮流的暗涌,則有截斷眾流之嫌。任何事情都有來龍去脈,思想潮流更應探本溯源,不然,就無法正確地評價胡適們。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兩岸開始用心去瞧胡適這個人了,著力去“還原”其人生場景。更多地不是去探尋胡適思想脈絡,而是去追溯胡適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以現代的學術標準來看,這些做法未必合乎正統,既不是高頭講章,也不是鴻篇巨製,或許不討好,但真正要研究好胡適,這不妨是一種好途徑。單就我個人而言,正兒八百的批評就不如“箋注”,這次輯錄的《書屋》雜誌之前所有評胡的文章,都只是“箋注”而已。用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橫豎是水,可以相通”作為書名,一為“還原”,二為新解、舊注可以“相通”;三為話題的完整性,這樣庶幾可以真正走近胡適先生。
胡適的那一代的矛盾還在於一面是反孔非儒,一面是“整理國故”,又恂恂有禮,終其一生仍是儒生本色,“大膽”之後,行為上還是“小心”翼翼,不敢逾矩。在“大膽”與“小心”之間,在“怎么”與“那么”之間始終徘徊。乃至“自由主義者”,又不得徹底,前後懸殊,難斷時續,潛伏在心,內則“儒家主義者”,真是左右不如法,這才是那代人的悲痛。胡適之後,我們都“大膽”了,卻忘記了要“小心”;有“那么”的痛快,卻忽視了“怎么”的沉重,呼嘯而來,落荒而去,將來恐怕會更悲更痛。面對如今,只能哀嘆地說一聲:胡適往矣。
劉文華
2010年10月
胡適先生所遭遇到評價的“詭異性”應是最可以理解的,那么厚實的人生閱歷和思想的寬度,且跨中西文化,歷上世紀所有的動盪歲月,在新與舊之間游離,難得篤定,忽左忽右,忽上忽下,這正是他人生豐富性的表現,這也是他個人的命運。而對一個人的命運去說些什麼,包括真實的什麼,後來者總有一種隔的,唐德剛也不例外。可是,要評價總得“命名”,所謂名正而言順,這樣,肯定會是一種“刪削”和縮減,說些“什麼”與真實的“什麼”差別太大,抑或大相逕庭,這些都不足為怪的,關鍵是後人是否還能保持內在的嚴肅與真誠。胡適的思想前後矛盾,言語上振振有辭,而行動上又未必那么回事,事功與學術都未能盡興,所謂半部哲學史開張,勉而強之的中研院院長收尾;所謂白話文倡導打頭,半文半白、徒改其形、不脫其核而落幕,說句良心話,兩岸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批胡”若拋開政治的因素,主要是對其前後矛盾的“修正”。
說胡適、魯迅、陳獨秀三位是現代思想家實不過份,他們應是現代中國最重要的三種思想資源。他們是同代人,風雲際會,路徑不一,思想各異,恰是現代中國思想界紛繁蕪雜的表征,思想的豐富性在這裡遠比人生的豐富性更精彩,影響要深且巨。只是這些寶貴的思想遺產,我們這些後來者沒有耐心也來不及整理、疏導,轉化為真正的力量,以致那代人啟了蒙,後來者還要去啟蒙,結果是在原地轉圈,到現在則不知所謂,措施無力,“怎么”也不行,“那么”也不對,“大膽”得倒是超過了,“小心”卻遠遠不夠。固有的價值體系崩潰之後,新的又沒有建設好,思想滑坡,敬畏全無,我們在這些思想家面前該慚愧的,今不如昔呢。
包括胡適在內的那代人骨子裡還是傳統“士”的風節,純粹而綿長的儒者的血氣造就了他們的精魂,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即中即西,亦西亦中,他們用一生真正在實踐著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精神,卻仍在被他們批判的“窠臼”中不能自拔,因為傳統人文精神如血液一樣流淌,塑造他們的性格,鍛造他們的品質,並不是喝幾滴洋墨水就能夠改變的,這才是他們的精神實質,不能以他們的言語來論,也不能以他們某個時期的行為而論,而是要通觀他們的一生的作為再論。就是新文化運動,胡適、魯迅得時勢所助,領風氣之先,實際上這個“先”字不僅僅是指此時的“先進”,當時的時評說胡適“但為風氣不為師”,此點精當,後來也為胡適認可,應該說胡適還是有自知之名的。這個“先”字更應指向他們之前的“先進”——前賢們的功績。過高地評價胡適、魯迅的功勞,是漠視前輩先賢的思想沉澱和潮流的暗涌,則有截斷眾流之嫌。任何事情都有來龍去脈,思想潮流更應探本溯源,不然,就無法正確地評價胡適們。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兩岸開始用心去瞧胡適這個人了,著力去“還原”其人生場景。更多地不是去探尋胡適思想脈絡,而是去追溯胡適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以現代的學術標準來看,這些做法未必合乎正統,既不是高頭講章,也不是鴻篇巨製,或許不討好,但真正要研究好胡適,這不妨是一種好途徑。單就我個人而言,正兒八百的批評就不如“箋注”,這次輯錄的《書屋》雜誌之前所有評胡的文章,都只是“箋注”而已。用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橫豎是水,可以相通”作為書名,一為“還原”,二為新解、舊注可以“相通”;三為話題的完整性,這樣庶幾可以真正走近胡適先生。
胡適的那一代的矛盾還在於一面是反孔非儒,一面是“整理國故”,又恂恂有禮,終其一生仍是儒生本色,“大膽”之後,行為上還是“小心”翼翼,不敢逾矩。在“大膽”與“小心”之間,在“怎么”與“那么”之間始終徘徊。乃至“自由主義者”,又不得徹底,前後懸殊,難斷時續,潛伏在心,內則“儒家主義者”,真是左右不如法,這才是那代人的悲痛。胡適之後,我們都“大膽”了,卻忘記了要“小心”;有“那么”的痛快,卻忽視了“怎么”的沉重,呼嘯而來,落荒而去,將來恐怕會更悲更痛。面對如今,只能哀嘆地說一聲:胡適往矣。
劉文華
2010年10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