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浦關

橫浦關

橫浦關和陽山關湟溪關是秦漢時期嶺南與嶺北交通線上著名的三大關隘。橫浦關在漢後被毀棄,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沒有文字記載,沒有發現遺址,只憑後來的一些零星史料很難得出正確的結論。橫浦關是山關還是水關,以及所處地理位置,古今史學界有七種不同的看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橫浦關
  • 外文名:Wang Pu Off
  • 朝代:秦漢
  • 軍事意義:非常重要
橫浦關簡介,不同看法,相關記載,

橫浦關簡介

橫浦關最早見於《史記?南越列傳》,秦“二世時,南海尉任囂病且死,召龍川令趙佗”,委以重任。“囂死,佗即移檄告橫浦、陽山、湟溪關曰:‘盜兵且至,急絕道聚兵自守’”。《史記索隱》引《南康記》曰:“南野縣大庾嶺三十里至橫浦,有秦時關,其下謂為‘塞上’”。元鼎五年(前112年),漢軍五路攻伐南越,其中一路由“主爵都尉楊仆為樓船將軍,出豫章,下橫浦”,與其它下洭水(今連江)、下離水(今灕江)、下牂柯江(今西江、潯江及上游)等路相較,此橫浦似更應指河流為宜。
《大明一統志》載:“橫浦關,在(南安)府城西南三十里,舊記漢將軍楊仆討呂嘉,出豫章,下橫浦即此處。

不同看法

【詞條里大庾縣大庾嶺錯寫為大縣、大庚嶺,導致網上誤傳】
一是以《水經注》等為代表,認為在今翁源縣境內的翁江邊。
橫浦關位置圖橫浦關位置圖
二是以《直隸南雄州志》等為代表,認為橫浦關在南雄縣西北,不過只有大概方向而無具體位置。
三是以《南康記》等為代表,認為橫浦關離“南野縣大庾嶺三十里”,在今南雄市的湞江邊,是水關。
四是以《通典》為代表,認為是在庾嶺西南。
五是以現代有的學者為代表,認為大庾嶺上的小梅關就是橫浦關,且是山關。以《廣東新語》、《中國歷史地理概念11》等為代表,認為在今廣東省南雄市與江西省大庾縣交界處的庾嶺上,是山關。
但另一種看法認為字是水邊、一般是小水流入大水的地方,而且庾嶺要塞是漢武帝時庾勝將軍築台的,梅關是唐代宰相張九齡奉詔在梅嶺劈山開道建立的一個關隘,各不相同。
六是不久前梁國昭先生指出的,橫浦關在今始興縣境內湞江與墨江匯合處,是水關。

相關記載

秦橫浦關既為控大庾嶺要扼的險關,無論從北和從南考慮,其軍事地位都非常重要,其地理位置不同於以後的梅關,但與梅關都起到了同樣作用。
大吉山屬江西全南,古時屬虔南,虔南是最早的贛南行政區駐地。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年),析廬陵郡置南部都尉,隸揚州,治於都.領於都、贛縣、平陽(由贛縣分出,即今興國)、陽都、揭陽(析於都白鹿營地置陽都;析陽都陂陽地置陂陽縣,隨後改為揭陽)、南安(由南野分出,約轄今南康、信豐、龍南、定南、全南等地)、南野(約轄今大余、上猶、崇義等地)。
《山海經》曰:贛水出聶都山,(守敬按:《環宇記》,聶都山在南康縣西南二進二十即礬溪源也。在今崇義縣西南九十里,本屬大庾縣,明時割屬崇義。)東北流注於江,入彭澤西也。(守敬按;《海內東經》文。彭澤縣見本篇末。)班固稱南野縣,彭水所發,東入湖漢水。(守敬按:縣見下。錢坫、陳澧俱以章水當彭水,禽獸章水當《山海經》、《水經》之贛水,及《漢志》、《續漢志》之豫章水,而以出龍南縣東北,逕信豐縣至贛縣入貢江之桃江當此水。)
翁源沖,難。府東南百八十里。嘉慶十六年改隸江西南安府,十七年仍來屬。江西南安府二十五里,雄傑險固,為南北之噤要,亦謂之橫浦關。橫浦、淮浦二關相望若長城焉"。宋潘美伐南漢,由韶州進克英、雄二州,次瀧頭,劉?遣使請和,美疑有伏兵,乃挾?使,速渡諸險,是也。隆水,在翁源縣東六十里,源出縣東百四十里之羊嶺,東南入翁源水。又沱水,出縣東南九十七里茗茶山,北流合翁源水。又縣有風水,出縣北二百里重嶺下,南流入於湞水。連平縣誌有銀梅鋪水,西南至利波鋪曰羅江水,西入英德縣界,清一統志謂銀梅水西流入江,即為沆水,今圖有羅江水,出連平縣之西、翁源縣之東,即銀梅水,西流為翁江,至英德縣入北江,連平,漢龍川地,英德,即湞陽地,北江,即古溱水下流,與應劭及道元所謂之湞水,地望相合,似古之湞水。橫浦:即橫浦關。《武帝紀》作“湞水”。案:出橫浦關南下,則至湞水(今滃江)。歸義粵侯:粵人歸漢而封之侯。
趙佗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斷決嶺南和中原溝通的要道三關道,並且稱“盜兵且至”。橫浦關、陽山關、湟溪關,當年秦軍修築在五嶺山脈險要處的關口,正好卡死了從中原進入嶺南的通道。三個關口在地理布局上形成了一個軍事大三角,可以互相支援,大三角的支點,正是連江下游的湟溪關。湟溪關正好處在西江和連江匯合的地方,它設定的用意非常明顯,那就是為了支援上游的橫浦關和陽山關,如果上游的關口一旦被突破,湟溪關還可以作為第二道防線。
橫浦關,橫浦水在翁源南浦,南浦水從貴東直下翁江。秦軍從贛江溯桃江而上,桃江的源頭是大吉山,大吉山徒步翻過五嶺山脈進入貴東下南浦不到一天時間,山脈並不高,是一條最快進入廣東的要道。 查有關資料,橫浦關是水關,在浦水流經之地橫江頭的橫破村(即現在的書堂石下,南門坪大橋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