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縣抗日民主政府

橫山縣抗日民主政府

民國31年(1942)6月,新四軍六師十六旅旅長鐘國楚率領四十六團西進橫山。攻克博望、桑園鋪、小丹陽、橫溪、謝村和石臼湖邊的大隴、馬家橋等10多處日軍據點,重新打開了江當溧地區的抗日局面。同年8月,在當塗和溧水之間的張萬里村召開江當溧地區黨政軍民各界代表大會,正式成立江當溧三縣行政委員會,選舉產生委員9人。由國民黨當塗第五區區長張戇農任行政委員會主任,溧水紳士吳英、共產黨員童超任副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橫山縣抗日民主政府
  • 時間:1942
  • 地點:橫山縣
  • 主要人物:張戇農
背景,組建準備,正式成立,北撤後,成立意義,保護情況,

背景

組建準備

會議號召橫山地區人民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團結抗日。江當溧三縣行政委員會為半政權性質,下設民政、財政、軍事、文教4個科。另設3個辦事處:一是以當塗縣大官圩為中心,成立官圩辦事處;二是以江寧縣曹村和溧水縣的孫家渡為中心,成立山北辦事處;三是以當塗的濮塘、江寧的朱門為中心,成立山西辦事處。各處均配備主任、副主任。翌年7月,為加強江當溧地區的領導力量,蘇南行政專員公署調李釗任江當溧三縣行政委員會副主任。

正式成立

民國32年(1943)冬,江當溧三縣行政委員會奉命改組,成立橫山縣抗日民主政府,由李釗任縣長。下設公安局、財經科、軍事科、文教科、民政科。在財經科下另設稅務處和糧食管理處。在軍事科下設橫山縣抗日自衛總隊,由李釗任總隊長,李琪任副總隊長。除上述機構外,又先後設有濱湖區(今當塗之博望、新博兩個鄉鎮)、丹陽區(今當塗之丹陽、新市兩個鄉鎮)、湖陽區(今當塗之湖陽鄉,為游擊區)、霍里區(今馬鞍山霍里鎮濮塘鎮)以及江寧、溧水所轄之古龍區、谷里區、鳳凰區、銅山區、亭山區、雲台區等。民國34年8月,又增任劉傑枝為抗日民主政府副縣長。是月,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蘇南區黨委根據黨中央指示,決定北撤。10月,橫山縣政府及所轄區人員大部北撤。

北撤後

北撤後,由橫山縣副縣長劉傑枝任留守處主任兼武工隊隊長。留守人員在極其艱險環境下,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公開和隱蔽鬥爭。

成立意義

橫山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以後,做了大量有益於抗戰的工作,如陸續開展了二五減租和借糧鬥爭,成立了參政會。1944年6月,橫山縣還成立了抗日自衛總隊,統一指揮全縣抗日武裝,到日本投降時,橫山縣抗日自衛總隊及所屬民兵獨立作戰或配合主力部隊作戰100多次,斃傷敵軍近千人,繳槍五六百支,拔除十多個日偽據點。

保護情況

1943年橫山抗日民主政府指揮機關設在呈村,領導抗日。解放後作為革命紀念地加以保護,1982年8月13日被列為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橫山縣抗日民主政府
橫山縣抗日民主政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