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橋百頁製作技藝 ,常州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橫山橋百頁製作技藝
- 類型: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淵源
百葉古時稱“千張”,為民間供神敬佛、祭祖祈福必用之物,現為尋常百姓日常佳肴之一。橫山橋百葉烹飪成餚,淡黃似奶,鮮嫩柔軟,食而不膩,肥而爽口,百吃不厭,早於明清時期就聞名遐邇。橫山橋百葉,早在明清時期就已經名揚四方。根據史料考證:橫山橋山北奚巷村殳家村王根產、德兆父子,自乾隆年間就以製作百葉為生,300餘年代代相傳,從未間歇。舊時做百葉,全靠石磨磨,屋外繁星點點,屋內一燈如豆,石磨磨出了淡黃似奶的豆漿,製成潔白如玉的百葉,也磨出了經典灘簧戲《雙推磨》。如今,其已進入了江浙宴會名菜之列,成為滬、寧、杭一流大賓館、大飯店的時尚佳肴。
橫山橋百葉的製作要經過選料、浸泡、磨漿、瀝漿、煮漿、點花、閟缸、壓榨等工序,各個環節都十分講究。首先,要選斗滾圓綻、光亮如珠的黃豆,因其含蛋白質高,出漿率高且濃,然後用乾淨的河水浸泡,因河水水性軟,可增強百葉的韌性,浸泡、磨漿、瀝漿的時間不宜長也不宜短;“煮漿”,火力要時柔時猛;“閟缸”要恰到好處;“壓榨”力度要均勻;“點花”是橫山橋百葉製作的核心技藝,用料、用時、火候等將直接決定百葉的口感和質量。最後,經過手工澆制和壓榨,一張張厚薄適度、清香四溢的百葉便製作了出來。其成品有著厚、嫩、香、滑、彈的特性,可以炒韭菜、蘑菇、豆芽、筍乾,清爽可口;還可配上雞、鴨、排骨、蹄膀,精心煨煲之後,百葉吸其精華,其味香美無比。
橫山橋百葉因營養科學、綠色環保,既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又具有文化內涵和歷史傳承價值。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家庭副業的興起,橫山橋做百葉、豆腐等製品的農戶急劇增加,以一種新興產業的姿態出現在橫山橋及周邊鄉鎮。橫山橋先後註冊“橫山牌”、“白龍牌”,並獲評常州市名優產品。2000年,武進新苑賓館參評的“橫山百葉卷”被評為“江蘇風味鄉土名菜”;2005年,橫山橋百葉被評為武進十大農家招牌菜之一,並被載入《中國名菜大典·江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