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外形特徵,生殖特徵,生活環境,分布範圍,分類學史,分類特徵,
形態特徵
外形特徵
藻體匍匐於其他藻體上或生於珊瑚上,高3~5 mm;匍匐枝節部向下生假根,向上生直立枝,假根無色,末端膨大成錐形。直立枝互生分枝,二分枝相隔5~7節,頂端雙分枝等長,稍內彎,外緣齒形,枝下部直徑比上部大,直徑80~105 μm,節間下部長,約125~310 μm,節部膨大,僅節部生皮層,皮層帶高20 ~60 μm,直徑60~140 μm,皮層帶下面的1/3與上部的2/3細胞連線處有明顯透明橫線,下面有二行水平方向橫列細胞,上面2/3的皮層有1~2行稍大的細胞,由它向上分裂為不規則多角形小細胞。中軸細胞圓柱形,含有纖維形色素體,皮層細胞具有片狀側生色素體。
生殖特徵
四分孢子囊由節部皮層形成,常為一個,偶為二個,錐形分裂,直徑35 μm,突出於皮層,下面被皮層包圍。精子囊由雄配子體上部枝的節部皮層細胞形成,集生為橢圓形,4 μm × 6 μm;囊果由雌配子體側枝或小枝頂端形成,整個囊果由皮層生數小枝包圍,果孢子數多,橢圓形或多角形。
生活環境
生於低潮帶下0.8~1 m深水的環礁內珊瑚體上,多數附生於仙掌藻(Halimeda sp.)、沙菜(Hypnea sp.)、魚棲苔(Acanthophora sp.)、環蠕藻(Neomeris sp.)、網球藻(Dictyosphaeria sp.)、團扇藻(Padina sp.)、鈣扇藻(Udotea sp.)、叉珊藻(Jania sp.)、凹頂藻(Laurencia sp.)、粉枝藻(Liagora sp.)、網地藻(Dictyota sp.)、喇叭藻(Turbinaria sp. )、馬尾藻(Sargassum sp. ),或與縱胞藻(Centroceras sp.)、多管藻(Polysiphonia sp.)混生。
分布範圍
分類學史
格里菲思和哈維(Griffiths et Harvey,1844)在愛爾蘭西海岸採到了“C. gracillimum Griffiths et Harvey”,進行了研究,1851年以新種發表;哈維(Harvey,1853)采自佛羅里達基韋斯特的此種以新種“C. byssoideum”作了報導;科林斯和哈維(Collins et Hervey ,1917)在《百慕達海藻》一書中以新種“C. transversale”作了報導;柴契爾和加德納(Setchell et Gardner,1936)在加利福尼亞採到此種標本,近似百慕達群島的種,仍用了“C. transversale Collins et Hervey”;伯基森(Boergesen,1934)把“C. byssoideum”和“C. transversale”歸併成“C. gracillimum Harvey”;Feld. - Mazo.(1940)又把“C. byssoideum”作為“C. gracillimum”的一個變種“C. gracillimum var. byssoideum(Harv. )G. Mazoy.”;伯基森(Boergesen,1952)在模里西斯引用了此變種作了報導。道森(Dawson,1950)在太平洋的墨西哥採到了一種與“C. gracillimum”相似的種,進行了研究,認為所采的種的營養體構造雖然與歐洲生長的“C. transversale”無區別,但四分孢子囊生長情況不同,它是規則地輪生於節部,而歐洲的種四分孢子囊1~2個偏生於節部一側,因此道森認為太平洋和歐洲生長的不是一個種,則以“C. masonii”作了報導。泰勒(Taylor,1960)在《美國熱帶和亞熱帶海藻》一書中,此種仍用舊名“C. byssoideum Harvey”。
中國學者檢查了西沙群島所采的此種標本,並經詳細研究,發現營養體和四分孢子囊的生長與歐洲“C. transversale Collins et Hervey”相同,只是囊果有小枝包圍,精子囊圍生於節部皮層帶細胞,因此引用了大西洋的種名“C. gracillimum”。其他“C. transversale”同“C. byssoideum”作為異名。但道森(Dawson,1950)的新種“C. masonii Dawson”因四分孢子囊與大西洋生長的種不同,仍宜保留此名。
“C. gracillimum Collins et Hervey”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海洋,因此所訂名稱較多。中國學者查閱了前人發表的文獻並對照了在西沙群島所采的此種標本,認為有必要將此太平洋的種類名稱統一起來。
分類特徵
中國學者在中國西沙群島各島礁1~5月間都曾採到,只是有生殖部分的藻體較少。此種為廣分布和習見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