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人(社會群體)

橡皮人(社會群體)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橡皮人》是王朔1986年發表的一篇小說,作為一種社會人格,24年後的今天,它捲土重來。 今日這個詞的註解是“他們沒有神經,沒有痛感,沒有效率,沒有反應。整個人猶如橡皮做成的,是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見、對批評表揚無所謂、沒有恥辱和榮譽感的人。”

基本介紹

  • 書名:《橡皮人》
  • 作者王朔
  • 類別:小說
  • 出版時間:1986年
  • 改編電影:《大喘氣》
  • 職業枯竭:job burnout
簡介,易患人群,橡皮人特點,形成原因,成績因素,經驗因素,批評因素,定位錯誤,不公平待遇,過度要求自己,問題與分析,問題一,問題二,問題三,相關測試,拒絕五招,

簡介

這個詞源於1986年一本名叫《橡皮人》的書,該書作者是小說家王朔,該書後來被拍成電影《大喘氣》。
小說所描述的也許有些戲劇化,但不難在冷漠的中國年輕白領身上發現這一特徵,這些人覺得被誘入了這個壓力重重的社會。
橡皮人

易患人群

美國作家格林寫過小說《一個枯竭的案例》,講一個建築師功成名就後身心俱疲,最後只有逃到非洲森林。美國精神分析學家隨後提出了“職業枯竭”(job burnout),一種和“橡皮人”類似的病症——情緒枯竭、才智枯竭、生理枯竭、價值枯竭,既去人性化,也無成就感。橡皮人站在“有閒有錢有知識”的社會優等生的對立面,在中國,這些無夢、無趣亦無痛的城市生物,正形成一個龐大群體——先有《中國“工作倦怠指數”調查》,70%的被調查者出現工作倦怠;再有《中國翰德就業報告》,57%的被調查公司表示職業枯竭情況加重。有心理學家發表觀點,以前一個中國人工作十多年才枯竭,現在經常一兩年就枯竭了——全因現代社會的流水線模式提高了效率,卻降低了人的成就感。
橡皮人可以在如下職業中尋找:設計師、醫生、銀行員、程式設計師、教師、記者、交警、公務員、演員、計程車司機——按照心理學家分析,他們要么已習慣無需分享的孤獨工作,要么上升空間有限,要么每周工作時間超過50小時,在日復一日間消磨了鬥志,換來的是揮之不去的空虛感
橡皮人可以在如下城市中尋找:根據一份12省市工作倦怠指數調查,對工作感到厭倦城市排名是天津、四川、重慶、上海、遼寧、湖北、廣東、福建、江蘇、北京、浙江、山東——中國城市的性格、發展速度、文化生態改變的不僅是GDP與CPI,還在改變小職員的幸福指數。
在職場,沒有人告訴我們如何去適應,我們需要學著用“橡皮”保護自己,保住職位,保住薪水,保證自己被提拔……工作幾年後,隨心所欲的心情就會被日益沉重的現實屢屢踐踏,我們將不再是任何工作都可以自由轉換的職場新鮮人。歸根結底,成為橡皮人是心態在作祟。見得多了,便成了習慣,人就會失去自己的敏銳,變得沒有任何感覺。習慣性,是所有橡皮心理因素中最可怕的一個。它會隨著習慣無限加深,直到不可逆轉。如何改變自己,拒絕做橡皮人?看記者為你具體實例具體分析。

橡皮人特點

從心理學上,如果把橡皮人看作是一個意象的話,我們就會有以下發現:
橡皮富有彈性,不論你怎么拉扯,他都可以順著你,這一點暗示出橡皮人的逆來順受的特點,他們不再積極主動,不再富有激情,老闆讓怎么樣就怎么樣,就好比是一根隨便老闆拉扯的橡皮;
橡皮如果不再用力,又會恢復原樣,這一點暗示出橡皮人的惰性,一定需要老闆用力的拉著、管著、監督著,不然就會變成原來的樣子;
橡皮人
橡皮具有絕電緣、防水的特性,暗示著橡皮人神經麻木,不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但也更多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沒有快樂,整天被工作耗盡心力,疲憊不堪。
橡皮摩擦會發熱,暗示著橡皮人如果想要改善這種情況,是需要自己的努力的。可以通過學習、進修等方式來提升自己,讓自己走出橡皮期。

形成原因

成績因素

多年打拚會給你帶來不錯的成績,也可能讓你故步自封,沉溺於成績當中。對上司,你可能覺得他是個外行而加以藐視;而新人,你乾脆視而不見。

經驗因素

經驗是有生命的,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會變成不合時宜的古董。牢牢抓住經驗不放,只能讓你成為大家眼裡的老頑固。

批評因素

自身“免疫力”的增長,讓你越來越適應各方面的批評和指責,“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種免疫增強的橡皮模式,到最後會讓你被排斥在集體之外。

定位錯誤

職場中的事,不會以你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很多時候,你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崗位和職位。這個時候心灰意冷,選擇被動地橡皮下去,是很多人的對策。

不公平待遇

你做得最多,成績最好,效率最高,可是升遷的總是別人。你的創意不錯,卻總是把你的想法安到別人的頭上。職場的確不是一個公平的環境,也沒有絕對公平的存在。這讓人對一切產生懷疑,不如橡皮下去,我行我素。

過度要求自己

這是初入職場人士的通病,懷著雄心壯志,卻又不切合實際。總是用自己的標準來判斷整個世界。失敗了,就龜縮一角用橡皮外套麻痹自己;而短暫的成功,會讓你有下一個瘋狂的目標,直到自己力所不及。

問題與分析

問題一

橡皮控訴:
我做得最多,成績最好,效率最高,可是升遷的總是別人。我的創意不錯,可是卻總是把你的想法安到別人的頭上。職場的確不是一個公平的環境,也沒有絕對公平的存在。這讓人對一切產生懷疑,我不如乾脆“橡皮”下去,我行我素。我也曾懷著雄心壯志,用自己的標準來判斷整個世界。但一次次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而失敗了,我就只想龜縮一角用橡皮外套麻痹自己……
橡皮藥方:
橡皮人橡皮人
自信但不要過度~~~不要總躺在過去的成績和經驗上。活到老學到老,其實不用你去掌握多少東西,能得到一些新人的助力,加上你的經驗,工作照樣可以做得更好,抵抗這種橡皮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虛心,再虛心,才能有自豪的成就感。

問題二

橡皮控訴:
古語說司空見慣,見得多了,便成了習慣,習慣使人失去自己的敏銳,變得沒有任何感覺。我想,我就是一塊習慣性的橡皮,這也許是所有橡皮心理因素中最可怕的一個。可我沒辦法改變我的想法,在我所在的國企里,我看見的生活是單調的,日復一日的。幾乎現在的生活怎樣,二十年後的生活也是怎樣的,我的倦怠情緒隨著習慣無限加深,直到不可逆轉。在這裡,沒有關係網或者出色的交際能力,就只能原地踏步地做同樣的事,就像現在的我,感到鬱悶。
橡皮人橡皮人
橡皮藥方:
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千萬別對任何東西都失去興趣。放下工作,搞個歡樂聚會。讓同事關係和朋友友情使你不能對任何事情無動於衷。既然社交如此重要,乾脆培養一下自己在玩樂中放鬆,讓上司變成朋友,打開突破口。

問題三

橡皮控訴:我想,我還沒有淪落到成為真正的橡皮人,因為我至少還能發脾氣。面對公司里一些不公平的盜竊創意事件,我直接對老闆發了脾氣。但讓我意外的是,他居然默許了這種事情的發生,原因是他和盜取我創意的人有利益關係!當我努力反擊,證明自己的冤枉時,全部的表達都是無效的,我只有聽之任之。現在,我只能在工作中,用沉默來表示一種無聲的對抗……可我發現自己慢慢的越來越不想說話了,憤怒到了最後,在不知不覺中蛻變成橡皮。
橡皮人橡皮人
橡皮藥方:
職場之上有些虧,也屬於你工作的一部分,是必須要“吃”的。而且,別總站在你的高度去看問題,嘗試著換位思考,看看別人在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站在一個什麼樣的立場。最後,選擇用不讓自己受損失,又規避風險的方式生存。沒辦法,這就是職場。

相關測試

你離“橡皮化”有多遠?
1.你是否總在例會上很不自覺地找一個遠離上司的位置?
2.在一個月內的會議上你沒提出你的想法與提案。
3.在兩個月內你的提案或建議沒有被採納過。
4.在三個月內的業績上你沒有達標。
5.一年之內,你沒有受過任何表彰或批評,但你卻不在乎。
6.公司改變管理制度,在你看來並沒有切身的影響。
7.出了問題並不想自己去解決,而是等著同事來解決。
8.混混日子就可以,因為你總是覺得自己並不是處於與自己能力相符的職位。
9.在大家聚會或活動時,你大多數時候坐在角落冷眼旁觀。
1~3項橡皮人1次黃牌警告:你開始在工作上出現倦怠或掉以輕心,開始出現橡皮化的端倪。繼續這樣下去,上司、同事對你的期望值會逐漸降低。
4~6項橡皮人2次黃牌警告:你已經踏入了半橡皮化的圈套。過去曾經努力積累的形象屢屢自我破壞,無論上司還是下屬,都開始對你的能力表示懷疑,而你卻依然得過且過。
7~9項橡皮人紅色警報:你絕對已經是資深的“橡皮人一族”,大家連提起你的興趣都沒有了,一旦出現裁員的訊息,大家都知道有你做墊底,隨時把你推向這個“深淵”。

拒絕五招

1.你需要一個愛人或一些好友,讓你工作的感覺復甦,一些用心去赴的約會,或一個略帶放肆和刺激的電子派對。
2.嘗試重新讓自己對上司產生“畏懼”,在乎和重視他下達的每一項任務。
3.每天對自己說“我有一個目標”。儘可能地保持定期制訂工作計畫,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儘量完成。
4.嘗試多結識新朋友或與不曾深入交往的同事換一種交流方式,讓溝通顯得不一樣。
5.給自己一段假期,然後告訴自己,蜜月剛剛開始,真正的好生活才拉開序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