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圖(電子工業出版社)

機械製圖(電子工業出版社)

《機械製圖(電子工業出版社)》是2012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志新,徐九南。

基本介紹

  • 書名:機械製圖(電子工業出版社)
  • 作者:胡志新,徐九南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04
基本信息,圖書簡介,圖書目錄,圖書前言,

基本信息

作 譯 者:胡志新,徐九南
出版時間:2012-04千 字 數:302
版 次:01-01頁 數:192
開 本:16(185*260)
出 版:電子工業出版社
I S B N :9787121158797

圖書簡介

“機械製圖”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即製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部分、投影作圖基礎部分、機械製圖部分。本書基於最新頒布的國家標準進行編寫,以掌握基本理論、強化實際套用、培養基本技能為重點,重視提高學生整體素質與綜合能力。主要內容包括製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投影基礎、組合體、機件常用的表達方法、標準件和常用件、零件圖、裝配圖、計算機繪圖簡介和附錄等。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1章 製圖標準及繪圖方法(1)
1.1 國家標準有關製圖的基本規定(2)
1.1.1 圖紙的幅面和格式(GB/T14689—2008)(2)
1.1.2 標題欄(GB10609.1—2008)(3)
1.1.3 比例(GB/T14690—1993)(4)
1.1.4 字型(GB/T14691—1993)(5)
1.1.5 圖線(GB/T4457.4—2002、GB/T17450—1998)(6)
1.1.6 尺寸注法(GB/T4458.4—2003、GB/T16675.2—1996)(8)
1.2 手工繪圖工具和儀器的使用(14)
1.2.1 圖板、丁字尺、三角板(14)
1.2.2 鉛筆(16)
1.2.3 圓規和分規(16)
1.2.4 其他常用繪圖工具(17)
1.3 幾何作圖(18)
1.3.1 任意等分線段(18)
1.3.2 等分圓周和作正多邊形(19)
1.3.3 圓弧連線(20)
1.3.4 斜度和錐度(21)
1.4 平面圖形的分析及畫法(22)
1.4.1 尺寸分析(22)
1.4.2 線段分析(23)
1.4.3 平面圖形的畫圖步驟(23)
1.4.4 平面圖形的尺寸標註(24)
1.5 繪圖的方法和步驟(25)
1.5.1 儀器繪圖(25)
1.5.2 徒手繪草圖(26)
小結(27)
練習題(27)
第2章 投影基礎(28)
2.1 投影法及三視圖的形成(29)
2.1.1 投影法的概念(29)
2.1.2 投影法的分類(29)
2.1.3 正投影的基本性質(30)
2.1.4 三視圖的形成(31)
2.1.5 三視圖之間的關係(33)
2.1.6 三視圖的作圖方法與步驟(33)
2.2 點的投影(34)
2.2.1 點的三面投影(34)
2.2.2 點的投影與直角坐標的關係(34)
2.2.3 點的種類及其投影(35)
2.2.4 兩點的相對位置及重影點(36)
2.3 直線的投影(37)
2.3.1 直線的三面投影(37)
2.3.2 各種位置直線的投影(38)
2.3.3 兩直線的相對位置(40)
2.3.4 直線上的點(42)
2.4 平面的投影(42)
2.4.1 平面的表示法(42)
2.4.2 各種位置平面的投影(43)
2.4.3 平面內的點和直線(45)
小結(46)
練習題(47)
第3章 組合體(48)
3.1 組合體的形體分析(49)
3.2 組合體的畫法(51)
3.2.1 疊加式組合體三視圖的畫法(51)
3.2.2 切割式組合體三視圖的畫法(53)
3.3 組合體的尺寸標註(54)
3.3.1 標註組合體尺寸的基本要求(54)
3.3.2 組合體的尺寸分析(54)
3.3.3 組合體尺寸標註中應注意的問題(55)
3.3.4 組合體尺寸標註的步驟(57)
3.3.5 常見結構的尺寸注法(58)
3.4 讀組合體視圖(58)
3.4.1 讀圖的基本知識(59)
3.4.2 疊加式組合體視圖的閱讀(60)
3.4.3 挖切式組合體視圖的閱讀(61)
小結(63)
練習題(63)
第4章 軸測圖(64)
4.1 軸測圖的基本知識(65)
4.1.1 軸測圖的形成(65)
4.1.2 軸間角和軸向伸縮係數(65)
4.1.3 軸測圖的分類(66)
4.2 正等軸測圖(66)
4.2.1 正等軸測圖的形成、軸間角和軸向伸縮係數(66)
4.2.2 平面立體正等軸測圖的畫法(67)
4.2.3 曲面立體正等軸測圖的畫法(69)
4.2.4 組合體正等軸測圖的畫法(71)
4.3 斜二等軸測圖(72)
4.3.1 斜二等軸測圖的形成、軸間角和軸向伸縮係數(72)
4.3.2 平行坐標面的圓的斜二測(72)
4.3.3 畫法舉例(73)
4.4 軸測剖視圖的畫法(75)
4.4.1 軸測圖的剖切方法(75)
4.4.2 軸測剖視圖的畫法(76)
小結(77)
練習題(77)
第5章 標準件與常用件(79)
5.1 螺紋(80)
5.1.1 螺紋的形成、主要參數和結構(80)
5.1.2 螺紋的規定畫法(83)
5.1.3 常見螺紋的種類和標註(85)
5.2 螺紋緊固件及其連線(87)
5.2.1 螺釘連線(88)
5.2.2 螺栓連線(90)
5.2.3 雙頭螺柱連線(91)
5.3 鍵、銷連線(92)
5.3.1 鍵(92)
5.3.2 銷(93)
5.4 滾動軸承(94)
5.4.1 滾動軸承的結構、分類和代號(94)
5.4.2 滾動軸承的畫法(96)
5.5 齒輪(96)
5.5.1 圓柱齒輪(96)
5.5.2 錐齒輪簡介(100)
5.5.3 蝸桿、蝸輪簡介(101)
5.6 彈簧(101)
5.6.1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各部分名稱和尺寸關係(102)
5.6.2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畫法(102)
5.6.3 螺旋壓縮彈簧的作圖步驟(103)
小結(104)
練習題(104)
第6章 零件圖(105)
6.1 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106)
6.1.1 零件分類(106)
6.1.2 零件圖的內容(107)
6.2 零件圖的視圖選擇和尺寸標註(108)
6.2.1 零件圖的視圖選擇(108)
6.2.2 零件圖的尺寸標註(109)
6.3 零件結構的工藝性簡介(112)
6.3.1 零件上的鑄造結構(112)
6.3.2 零件上的機械加工結構(113)
6.4 零件圖的識讀(116)
6.4.1 讀零件圖的方法和步驟(116)
6.4.2 讀零件圖舉例(116)
小結(118)
練習題(118)
第7章 裝配圖(119)
7.1 概述(120)
7.1.1 裝配圖內容(120)
7.1.2 裝配圖的表達方法(121)
7.1.3 裝配圖的尺寸標註和技術要求(124)
7.1.4 裝配圖的零件序號和明細欄(124)
7.2 部件測繪及裝配圖的畫法與步驟(127)
7.2.1 部件測繪(127)
7.2.2 裝配圖的畫法與步驟(129)
7.2.3 裝配工藝結構的合理性(131)
7.3 讀裝配圖和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134)
7.3.1 看裝配圖的要求(134)
7.3.2 看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134)
7.3.3 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137)
小結(140)
練習題(140)
第8章 計算機繪圖簡介(141)
8.1 計算機繪圖的基本知識(142)
8.1.1 概述(142)
8.1.2 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概念(142)
8.1.3 計算機輔助工程繪圖(143)
8.2 AutoCAD 2008版簡介(144)
8.2.1 AutoCAD 2008的界面組成(144)
8.2.2 圖形檔案管理(148)
小結(150)
練習題(150)
附錄A(151)
參考文獻(181)

圖書前言

前 言
“機械製圖”是機械類及近機械類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擔負著培養學生空間想像能力、繪製和閱讀工程圖樣能力的重要任務,為後期計算機繪圖做重要鋪墊。工程圖樣被喻為工程界的技術語言,在工程類人才培養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課程對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以及學生的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的效果和質量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在培養學生具有工程意識(實踐、協作、管理、市場、創新等)和工程設計能力(工程規劃、設計、技術標準等),尤其是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將發揮較大的作用。
在21世紀之前,我國“機械製圖”課程教學內容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製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部分、投影作圖基礎部分和機械製圖部分,注重學生尺規作圖基本功的培養,製圖課程的授課時數根據專業不同大約在120~220學時範圍內,可謂是慢功出細活。21世紀以來,各類專業都在進行課程的最佳化和整合,以擴大教學內容的知識量、信息量和先進性,同時授課時數又在銳減,大約在50~120學時範圍內,計算機繪圖也已從二維平面繪圖發展到現在的三維造型直接轉成二維出圖,高科技帶來高速度,高速度形成快節奏,形勢逼人,迫使製圖課的內容必須重新整合,調整側重,基礎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
本教材基於最新頒布的國家標準進行編寫,充分考慮學生特點,以掌握基本理論、強化實際套用、培養基本技能為重點,重視提高學生整體素質與綜合能力。按照50~90學時的授課學時數編寫,主要內容包括:製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投影基礎,組合體,機件常用的表達方法,標準件和常用件,零件圖,裝配圖,計算機繪圖簡介和附錄等。本教材既適用於機械類各專業的製圖教學,也可供非機械類、近機械類相關專業作為工程製圖教材使用。
本教材由胡志新、徐九南擔任主編,由姜毅、程鍵擔任副主編。胡志新編寫第1章,姜毅編寫第4章,徐九南編寫第5章,程鍵編寫第7章,陳暉編寫第3章、第6章,尹志安編寫第2章、第8章和附錄。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有關單位的熱心支持,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由於編者水平有限,加之時間較緊,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