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下鎮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有“東甌名鎮”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橋下中心鎮
- 朝代:宋代
- 開始於:1985年
- 地位:有“東甌名鎮”之稱
中心鎮簡介,中心鎮行政區劃,發展戰略,中心鎮位置,
中心鎮簡介
宋時,橋下北面西溪上架有簡易木橋(已毀),名為涇渭橋,橋莊坐落橋的下方,故名稱橋下。橋下曾名橋下街,屬仙桂鄉三十一都。民國後期稱永嘉縣第五區荊區鄉。1949年解放,建政為橋下鄉,1958年建立橋下管理區,1961年調整為橋下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橋下鄉,1985年稱橋下鎮。1992年梅岙鄉建制撤銷併入橋下鎮。2011年,在溫州城鄉統籌背景下,西溪鄉、徐岙鄉、昆陽鄉、茗岙鄉四鄉併入橋下鎮。
中心鎮行政區劃
橋下鎮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浙江省永嘉縣西南部,甌江下游北岸。東接北城街道、南城街道、黃田街道、東甌街道,南臨甌江望鹿城區仰義街道、藤橋鎮,西鄰橋頭鎮、青田縣,北連巽宅鎮、碧蓮鎮、大若岩鎮。鎮域總面積276.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26103萬人,為永嘉縣人口第一大鎮。現轄橋下街、西岸街、方岙口3個居民區,橋下、小旦岙、光華、西溪下、金蘭、肖山、山聯、連村、泰山、橋上、上埄、京岸、陳山、外塆、桃山、韓埠、胡山、八里、方岙、小京岙、岩下、垟塆、梅岙、埠頭、麻坑、小京、西岙、徐山、下斜、霞岙、中央山、上村、東山、塘坑、尤山、延壽、葉岙、浦石、吳宅、六龍、章一、下莊、羅徐、呈岙、朱坑垟、潘宅、坦頭垟、龍頭、下徐、龍口、墩頭、山根、富垟、湖鐘、周山平、濟根、黃村、雙聯、上朱山、茶一、茶二、朱山、阮山、里村、黃山、陳岙、甌渠、雙進、前山、嶺-、金園、婁川、垟觀、向陽、徐山、甌山、徐岙、塘上、朱硐坑、吳垟、黃麻垟、嶺根了、朱坑、大莢岙、大平、金加了、宋岙、銀坑、西尖、桐園、殿後、樟岙、楊塆、蒲家墩、黃川、廿四壟、東村、西村、南村、吊坑、梅坑、茶場、鄭山、雙坑、下隴、里斜、外礱、底礱、塘下礱、邵山、赤嶺、雙壟、吳山、昆嶺、樓山、金倉、前山頭、茗後、茗下、茗上、中村、坐凳、勝山、章當、下石坑、石田坑、光塘垟、剩莊、章岙、龍外、徐宅、馬界山、外塗、乾口、底岙、麻岙、岩山、南山、平川13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橋下村。
發展戰略
近年來,橋下鎮深入實施縣委縣政府“三二一”戰略舉措,以工業化和城鎮化為重點,以城鄉一體化為抓手,堅定不移地走“工業強鎮、生態立鎮、文化興鎮、和諧創鎮”的發展思路,全力打造品牌名鎮。全鎮上下團結一致,搶抓機遇,開拓進取,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現有工業企業601家,2009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8.58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產值8.79億元,同比增長27.3%。財政稅收總收入6238.4萬元,同比增長20.7%。農民人均純收入8027元,同比增長9%。2010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8.99億元,同比增長20.6%,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產值11.13億元,同比增長26.5 %。2010年全鎮財政稅收總收入6760多萬元,同比增長8.36%。全鎮農民人均收入 8822元,同比增長9.9%。
工業方面,教玩具業和外貿服裝業是當地兩大支柱產業,其中教玩具業在全國有較高的知名度。2009年教玩具行業產值13. 3億元,同比增長31%。2006年7月,橋下鎮被中國玩具協會授予“中國教玩具之都”稱號(2009年6月順利通過複評),2007年11月,經民政部批准成立“中國玩具協會兒童遊樂玩具專業委員會”, 2008年1月被省工商局認定為“浙江省專業商標品牌基地”,2009年榮獲浙江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提名。農業方面,榮獲溫州市畜牧特色優勢產業強鎮稱號,2009年12月,被中國花卉協會蘭花分會授予“中國蘭花名鎮” 稱號。全鎮擁有蘭花種植戶600多戶,其中上規模、上檔次的162戶,現代蘭房33間,年交易額達2000萬元。社會事業方面,教育創強成效顯著,先後榮獲“溫州市教育強鎮”和“浙江省教育強鎮”稱號,2010年獲得“浙江省體育強鎮”稱號。
2010年橋下鎮被確定為全市11個城鄉統籌綜合改革試點鄉鎮(街道)之一,按照市委要求,橋下鎮要加快推進中心鎮建設和城鄉一體化改革,實行要素市場化“三分三改”,促進各類要素向城鎮集聚,加快農房改造和中心鎮建設,啟動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加強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將橋下鎮建設成為甌江北岸西溪流域具有區位優勢、產業依託和自身特色的區域性中心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