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蟋

樹蟋

樹蟋又名竹蛉、邯鄲,屬直翅目蟋蟀科鳴蟲。其外觀纖細修長,頭小而翅寬,形似琵琶,也象蟋蟀,又如一片碧綠的嫩竹葉。體長20毫米左右。因生活在樹上而得“樹蟋”之名。此鳴蟲通體淺綠色或黃綠色,體色可隨蟲齡增長逐漸變黃,頭後帶有紅褐色細紋,口器明顯前伸。復翅長而扁平,呈半透明狀態,象一層薄薄的翠紗。其後翅發達,略伸出在前翅尾端。有3對細長的足,善行走,後肢強壯,能跳躍,也能飛翔。雌蟲比雄蟲肥胖而稍短,不能鳴叫,其產卵瓣平直,長度超過後足股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樹蟋
  • 拉丁學名:Oecanthus sp
  • :動物界
  • :直翅目
  • :樹蟀科
  • 領域:生命科學
  • 又稱:竹蛉、邯鄲
  • 外觀:外觀纖細修長
摘要,簡介,分布及棲息環境,外形特徵,產地分布,選擇與飼養,

摘要

中文名:樹蟋
拉丁學名:Oecanthus sp.
分類:樹蟀科Oecanthidae,直翅目Orthoptera。
產地:分布較為廣泛。
形態特徵:小型種類,體細長,約15mm左右;前口式,前胸背板長,足細長,淡綠色,看上去較為柔弱。常發現於灌木叢中,俗稱竹蛉。

簡介

雌雄蟲體長13~15毫米,外觀纖細,頭小,翅寬透明,可明顯見到後翅,後翅長,超出腹端及前翅。體色翠綠至黃綠色,長得很像琵琶。雌蟲身體看起來比較窄,體色較淡,呈淡黃色至黃色。樹蟯科的種類頗多,有的身體呈翠綠色,也有身體呈黃綠色、腹部呈深紫色的種類,但尚未有完整的中文命名。

分布及棲息環境

世界各地皆有不同種類,台灣的樹蟋多發現於低海拔地區,主要有樹棲及草棲兩類。草棲的常在菊科的鬼針草及灌木上活動,樹棲的則常在白匏子樹上鳴叫。

外形特徵

竹鈴是一種樹蟋,中小型,體長為15毫米。瘦弱種、體纖細。通體呈嫩綠、淡綠或淡黃色,亦有白色者。頭小項長且前狹後寬呈梯形。前翅長而扁平,亦為前窄後寬,端區為圓形,後端寬闊蓋過腹部,略似琵琶形。雄前翅具發達發音鏡、翅透明有翅脈,薄如輕紗,後翅長,摺疊於前翅下如尾狀露出。六足纖細,頭上有超過體長約25毫米的長須。前足脛節基部膨大,內外側均有一大卵圓形聽器,尾須細長。蟲體各部位的具體尺寸如下:體長13.5~15毫米,前胸背板長2~2.5毫米,前翅長11-12毫米,後腿節長7-7.5毫米,雌蟲產卵管長6-7毫米。

產地分布

淅江、江蘇(蘇州、南京)、安徽、陝西東、雲南、貴州、新疆、台灣;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群島等。

選擇與飼養

竹鈴有淡綠、深綠、米黃與白色幾種,其中綠色為佳,米黃色是深秋衰老的象徵,晚秋在野外捉到的多數變黃。浙江見蟲在夏,盛期在初秋前後,多碧綠者。個體大足壯雛嫩者,選須、尾、槍等具全直挺者為佳。健壯者善鳴者,一回可叫500多聲,才稍停。從捉好蟲角度,捉竹鈴應在前秋,從保護資源良種看,因竹鈴產卵較晚,如果過早捕捉,便影響來年子代繁殖,所以應在晚秋產卵之後,控制數量捕捉,使竹鈴得以繁殖。
一般重陽後的蟲為黃色。前翅末端邊緣弧度小的稱尖翅,尖翅蟲鳴聲略低;邊緣弧度大的稱圓翅(又稱琵琶翅),圓翅蟲鳴聲較響。後翅伸過前翅與尾須等長的稱長飛翅,尾須較短的稱短飛翅,前者體健,後者稍差。上海龍華所產的竹鈴,復翅寬闊,鳴聲特殊,如“咕、咕、咕”,頗似珠頸斑鳩(鵓鴣)的鳴叫,因此名“鵓鴣竹鈴”,屬上品。安徽屯溪所產的竹鈴中,有的在復翅近後端有條縱行略帶藍色的條紋,寬約0.1毫米,稱“嵌線竹鈴”,為稀有品種,最為名貴。因其鳴聲最美且膀勤愛叫叫聲如斗蟋中理想的大翅子叫聲,洪亮寬厚圓潤,所不同者是間斷的單聲大翅韻味,更別具風味。飼養竹鈴,蟲盒大小宜適當,過大,晚秋時不能保溫,過小,迴旋活動受影響。此蟲一般少活動,常靜息,欲使其鳴叫可將它放在溫暖的暗處。天冷時需將它放在身上衣袋內保溫。飼料可用米粥、南瓜、生梨、蘋果、荸薺和菱肉。此蟲的食量較大,排便較多。若餵米粥及南瓜,便乾,不易污染蟲盒。如餵蘋果及梨,便稀,易污染蟲盒。若飼養得當,竹鈴可以活過年。乾鮮搭配,適當輪換,深秋加些粥狀葷食,有助於延長壽命。
另外在北京、南京、湖北、四川等地都能偶爾見到的一種樹蟋與台灣樹蟋極其相似,很難區分,其名為北方樹蟋。北方樹蟋,形態、大小及色澤與台灣樹蟋極相似,只是後脛節背方內側有刺4~6個,前胸背板長約為寬的1.5倍,產卵管略向背面彎曲。
本種過去多作為台灣樹蟋報導,寄主大致與前種同,可棲於多種雜草及矮樹上。
分布:北京(大招山)、江蘇(南京)、湖北、四川、雲南西、新疆;日本、朝鮮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