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林彝族苗族鄉

樹林彝族苗族鄉

樹林彝族苗族鄉位於彝良縣東南邊陲,東與鎮雄縣相連,南接貴州省赫章縣。

昭通至鎮雄的省級公路(碎石路面)穿越本鄉,所轄四個村委會均有簡易路與鄉政府駐地相通,90%的村民小組通公路,交通較為便利。

區內主要分布有二疊系、泥盆系、志留系地層,岩性以灰岩、生物灰岩、白雲岩、灰質白雲岩為主,部分地段夾泥岩、砂岩和煤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樹林彝族苗族鄉
  • 別名:彝良的“小西伯利亞”和昭通的“迪慶州”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
  • 電話區號:0870
  • 郵政區碼:657600
  • 地理位置:彝良縣東南部
  • 面積:124.46平方公里
  • 方言: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南溫帶季風氣候
  • 機場:昭通機場
  • 火車站:昭通火車站
  • 車牌代碼:雲C
  • 平均海拔:2303米
鄉鎮概況,農村經濟,基礎設施,人口衛生,基礎組織,地質災害,

鄉鎮概況

樹林彝族苗族鄉隸屬於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是1988年農村機構改革時的新建鄉,位於烏蒙山系的大黑山燕子山之間,地處兩省三縣五鄉結合部,在彝良的東南邊陲,是彝良的南大門。
境內最高海拔2689米,最低海拔1867米,總面積(186700畝),其中耕地21400畝,林地面積38600畝,占總面積20.67%。草場15500畝,占總面積的8.3%。其餘地塊為河灘、水域、裸岩等。地勢平緩,地貌呈中部高,分別向東南和西北方向傾斜,由於東南暖流和西北寒流常年在這裡正面交鋒,使我鄉溫差大,氣候變化快,多雨水,多霧靄,常年陰雨連綿,霜雪冰凍現象嚴重,素有彝良的“小西伯利亞”和昭通的“迪慶州”之稱, 年平均日照時間1670小時,無霜期6個月,最高氣溫31°C,最低氣溫-13°C,年平均氣溫13°C;全鄉轄4個村民委員會(其中含樹林、林口兩個民族村),79個村民小組,境內居住著漢、彝、苗、回、菜五種民族。

農村經濟

全鄉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239.0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86.19萬元,占總收入的48.51%;畜牧業收入1039.2萬元,占總收入的 46.4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078 頭,肉牛823頭,肉羊3052頭);林業收入3.3萬元,占總收入的0.01%;第二、三產業收入110.37萬元,占總收入的4.92%;農民人均純收入916.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鄉外出務工收入1485.77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624人(占勞動力的20.08%),在省內務工986人,到省外務工3638人。

基礎設施

全鄉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水、通電話、通有線電視,集鎮已安裝路燈。
全鄉有1123戶通自來水,有3282 戶飲用井水。有521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44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9.9 %、和 27.7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9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3戶(分別占總數的9.48 %和6.76%)。
鄉鎮集鎮道路為混凝土路面;鄉內主幹道均大部分為未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11輛,有農用運輸車24輛人,拖拉機47輛,機車48輛。
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無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56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1534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還有1118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12月,全鄉有農戶5221戶,共鄉村人口23231人,其中男性 12014人,女性11015 人。其中農業人口23072人,勞動力12339人。全鄉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彝、苗族混居地),其中苗族 2587人,漢族16487人,彝族3991人,其他民族166人。
醫療主要依靠各村衛生所和樹林鄉衛生院。共建有村衛生室4所,共320平方米,有村醫生6名。該村無公廁,已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一個,已建設生活排水溝渠設施,無人畜混居農戶。

基礎組織

截止2008年12月,共設有20個黨支部,30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98人,其中少數民族黨員76人,男性黨員268人,女性黨員30人。設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人12人。全鄉共有村幹部29人,其中:女幹部人數3人。全鄉共有村小組幹部人數79人。

地質災害

全鄉已查明地質災害點。全鄉已查明地質災害點10個,具體點如下:
01、林口村板橋村民小組岩溶塌陷(地面塌陷);
02、管壩村板廠村民小組土質滑坡;
03、管壩村大煤村民小組岩質崩塌;
04、管壩村上、中、下壩村民小組土石流;
05、管壩村白紙村民小組採空區塌陷;
06、管壩村紙廠村民小組(環山子)岩質崩塌;
07、碗廠村海壩村民小組(垮岩腳)岩質崩塌;
08、碗廠村石格村民小組採空區塌陷;
09、碗廠村乾沖村民小組採空區塌陷;
10、碗廠村岩腳村民小組採空區塌陷。
其中,林口村板橋村民小組岩溶塌陷(地面塌陷)和管壩村板廠村民小組土質滑坡為縣級重要地質災害點,具體情況如下:
(一)林口村板橋村民小組岩溶塌陷(危害等級:重大)。該塌陷位於板橋社溶蝕谷地底部,上覆地層為第四系沖洪積粉質粘土,硬塑為堅硬狀。下伏基岩為P灰岩。岩溶發育受節理裂隙控制,發育極強烈,以溶洞、溶孔為主,地表顯示為落水洞,消湧水洞。今後可能塌陷面積0.1平方公里。現出現6個塌陷處,深2—12米不等,累計面積5×10平方公里。塌陷坑平面形態多為橢圓形,長軸方向150°—240°,與岩溶谷地的延伸方向一致。該塌陷為深部塌陷,表征為地面土體陷落,規模從1992年4月至今逐年加大。現有56戶村民共244人居住。各有關單位和監測人員在雨季應加強監測,若出現地面開裂,地面凹陷等現象,應把開裂及凹陷區的人員、財產轉移到安全區(穩定區),即從南方撤離400米左右,至木瓜寨。
(二)管壩村板廠村民小組土質滑坡(危害等級:較大)。該滑坡平面形態為舌形,長350米,寬300米,滑坡前沿至後緣高差80米,滑體面積105000平方米,滑體體積1600000立方米,為中型老滑坡。滑坡前緣有一滑坡泉;後緣分布有明顯的滑坡台坎,錯距0.20米,水平位移0.40米。誘發該滑坡下滑的主要原因為降雨。政府及村民需以中期天氣預報為基礎,做好滑坡位移監測。若出現滑動跡象,新老滑坡上所有人員沿大煤洞至板廠溝的小路向大煤洞方向轉移至安全地帶,即大水竹坪一帶,距滑坡點600米左右。
(三)地質災害防治重點。一是要加強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各村要大力協助鄉國土資源所和安監站,要加大礦山區域巡查力度,杜絕非法開採行為,督促採礦權人搞好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制定相應的防災減災方案和整治措施,並嚴格加以實施。對因採礦造成地質環境破壞或引發地質災害的,必須及時督促行為人採取措施恢復或者治理,嚴格礦山企業地質災害防治的主體責任。二是要加強公路沿線地質災害隱患的巡查,督促公路養護單位做好沿線地質災害防治,防止工程誘發地質災害。三是重點要以林口村板橋村民小組岩溶塌陷和管壩村板廠村民小組土質滑坡兩個縣級重要地質災害點為主,兼顧其它災害點。
(四)重點防範期。我鄉地質災害誘發因素重點是自然因素,特別是強降雨,所以5月1日至10月31日的主汛期是地質災害的重點防範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