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林鄉

樹林鄉

樹林鄉位於彝良縣城東南邊陲,地處兩省、三縣、五鄉結合部,距離縣城103公里(原貓謝線103公里,樹海線58公里),是彝良縣的南大門,有國土面積124.46平方公里,人均耕地1.53畝。境內最高海拔2689米,最低海拔1867米。位子烏蒙山系的大黑山系與燕子山之間;最高海拔 2689米,最低海拔1867米;平均海拔2303米,地勢平緩,地貌呈中部高,分別向東南和西北方向傾斜,是一個集高寒、邊遠、貧困、落後於一體的多民族雜居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樹林鄉
  • 外文名稱:Shulin Town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電話區號:0870
  • 地理位置: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
  • 面積:124.46平方公里
  • 人口:2.62萬(2017年)
  • 方言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雲C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特色產業,農村市場,社會事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社會保障,基礎設施,

建制沿革

1950年8月至1958年屬奎香三區轄。1959年至1961年屬奎香人民公社轄。1962年至1969年屬奎香區公所轄,1970年至1984年屬奎香人民公社轄,1984年4月至1988年4月奎香區公所轄。1988年8月從奎香區分出設立樹林彝族苗族鄉,轄林口、管壩、樹林、碗廠四個村公所。2000年,村公所更名村民委員會。

行政區劃

樹林鄉轄林口、管壩、樹林、碗廠4個村民委員會,30個自然村,79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樹林鄉地貌呈中部高,分別向東南和西北方向傾斜,最高海拔大黑山2689米,最低海拔碗廠村岩腳組1867米,平均海拔2303米。年平均氣溫13℃,年降水量917.75毫米,無霜期180天,土壤為酸性。主產玉米、洋芋,無經濟作物。有林業用地911公頃,有林地2573.6公頃,以華山松、柳杉、青崗、猴梨為主。地下有豐富的石英砂、無煙煤、鐵礦、磷礦。境內無水利工程。
由於東南暖流和西北寒流在這裡正面交鋒;使我鄉溫差大,氣候變化快,多雨水多霧常年陰雨連綿;受自然災害(主要是一使兩次的低溫冷澇、冰雹、暴風雨災等)的侵襲比較頻繁;霜雪冰凍現象嚴重素有彝良的“小西北利亞”和昭通的“迪慶州”之稱。年平均日照時間1670小時,無霜期6個月;最高氣溫31℃、最低氣溫-13℃。年平均氣溫13℃;耕地坡度在10-15度之間。但土壤含酸較重,在提高地對方面均採取石灰面地、種植綠肥、肥泥面地等措施。
全鄉總面積(186700畝)。其中耕地21400畝,播種面積21400畝,種植馬鈴薯24060畝,其中脫毒馬鈴薯17000畝玉米10000畝;其他農作物2257畝。林地面積62354.72畝,占總面積33.4%。草場27200畝,占總面積14.57%。其餘地塊為河灘、水域、裸岩等。

自然資源

樹林鄉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煤儲量在2700萬噸以上,發熱量達7000大卡以上,石英砂儲量在10億噸左右;含量98%。鐵儲量1800萬噸以上;含量在50%左右,硫鐵礦在1800萬噸左右。還有大理髮、石灰石、銅礦等。
樹林鄉樹林鄉
同時具有豐富的中藥材:雲木香、當歸、老虎姜(學名黃姜)、燈盞草、花椒、杜仲、黃柏、青蒿花等,為我鄉的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人口民族

樹林鄉是一個多民族雜居鄉,居住著漢、彝、苗、回四種民族7197戶26271人。全鄉有2個民族村、26個民族社,少數民族人口8581人,占32.67%。其中:彝族5119人,占19.49%;苗族3436人,占13.09%;回族26人,占0.1%。於1988年申報為“樹林彝族苗族鄉”。

經濟

2016年,樹林鄉農村經濟總收入1.2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96元,糧食總產量10467噸,人均有糧398公斤。

特色產業

現正大力發展以雲木香當歸為主的中草藥種植和黑山羊養殖特色產業,2007年全鄉雲木香種植面積達1000餘畝。2008年計畫發展2000畝以上。2007年底我鄉已建成黑山羊養殖基地一個,共養殖5000餘只優質黑山羊,現已出欄3000餘只。計畫到2008年底再建成一個黑山羊養殖基地,養殖規模達到10000隻以上。
樹林鄉樹林鄉

農村市場

據商務部有關負責人31日介紹,“十一五”期間中國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的主要任務有:
樹林鄉樹林鄉
一是建立和改造農村消費品流通體系,全國縣及縣以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5萬億元,年均增長約10%,“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力爭覆蓋85%以上的鄉鎮和65%以上的行政村,逐步縮小城鄉消費差距;
二是構建順暢的農產品流通體系,實施“雙百市場工程”,重點建設100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著力培育100家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全國農副產品購進額達到2.3萬億元,農產品在超市、便利店等新型零售業態中的銷售額占全部農產品零售額的1/3以上;
三是完善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體系,全國農業生產資料銷售額達到1.1萬億元;
四是培育市場主體,增強流通企業活力,鼓勵和支持農民進入農村流通領域,鼓勵大中型流通企業進入農村商品流通,推進參與農村商品流通的中小企業創新。
民居一角民居一角
《規劃》還確定了“十一五”期間中國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的目標,即“到2010年,初步形成以鄉村零售網點為基礎,以大中型批發市場和連鎖配送中心為骨幹,以各類農村流通合作經濟組織和大中型農村流通企業為主體,農產品、消費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均衡發展,城鄉市場相互融合、內外貿易緊密聯繫,法制健全、布局合理、服務規範、組織化程度較高的農村市場體系,初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的農村商品流通體制”。

社會事業

人口衛生

全鄉現有農戶5221戶,共鄉村人口23231人,其中男性 12014人,女性11015 人。其中農業人口23072人,勞動力12339人。全鄉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彝、苗族混居地),其中苗族 2587人,漢族16487人,彝族3991人,其他民族166人。
高含量鐵礦高含量鐵礦
醫療主要依靠各村衛生所和樹林鄉衛生院。共建有村衛生室4所,共320平方米,有村醫生6名。該村無公廁,已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一個,已建設生活排水溝渠設施,無人畜混居農戶。

文化教育

全鄉無文化站,無圖書室,未成立文娛、科教宣傳隊。全鄉建有一所中學,20所國小。樹林中學,現有教學班12個,在校生575人。教職工43人。在校生中少數民族學生130人,女生190人。到2007年,樹林鄉共有國中適齡青少年1546人。2007年已建成並投入使用中學學生宿舍,其他辦學設施為零,由於“普六”期間的重點投資放在國小,而樹林中學又是“普六”後的新建中學,發展相對緩慢;加之辦學條件不足,師資力量薄弱,設施不具備。因此,對實施九年義務教面臨的困難很大。全鄉國小占地面積53畝。現有在校生3648人,生均占地9.5平方米;全鄉校舍面積9515平方米,生均2.6平方米;全鄉共有危房815平方米,占8.6%。2000年時全鄉共有青壯年文盲半文盲3345人,占占青壯年總數的26.7%,經過幾年的堵掃,到2003年時,全鄉共有青壯年總數12150人,其中文盲469人,占3.8%,15周歲總人口為592人,文盲數8人;占1.3%。2000年至2003共掃除青人壯年文盲人2184人,文盲率下降了22.9個百分點。2004年我鄉共有適齡兒童2945人,已入學2930人,入學率為99.4%,全鄉2003年輟學45人,輟學率1.2%。
樹林鄉樹林鄉

社會保障

到2006年底,全鄉無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員;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626人,參合率67.85%;享受低保1065人。享受五保供養人數188人。

基礎設施

樹林在1988年建鄉時,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較差,少數民族生產、生活環境相當惡劣。鄉黨委、政府結合樹林的實際,加大橫、縱向溝通和聯繫,得到了各級各部門的關心和支持,著力改善我鄉民族聚居地的水、電、路等生產生活條件。從整體上改善少數民族村社的生活學習環境。在省、市、縣民宗部門的關心、幫助下,共投資金42萬元,架通了林口村碑房、上寨社、樹林村摸樂、王寨宋寨、石板杜的高壓輸電線7km,架通了樹林村等茅坡、烏岩、礦山、小寨樹林、鷹山等六社的民用輸電線7km,解決了12社720戶3280人的生產生活用電問題;投入資金25.8萬元新修茅坡國小。鷹山國小,解決了220名少數民族兒童入學難的問題,為提高少數民族的綜合素質奠定了基礎。2003年,鄉黨委利用安居和異地搬遷工程的契機,共為150戶720人的少數民族民眾改造住房9750平方米,占總體少數民族戶數的10%。民族一條街工程正在啟動。
通村公路通村公路
新建了樹林中學,現有教學班10個,在校生577人。教職工34人。在校生中少數民族學生122人,女生179人。至2004年,樹林鄉共有國中適齡兒童1546人。國中毛入學率僅為37.3%。34個教師中,其中公公辦教師27人,代課7人。教師合格率56.3%。現有學校占地面積12006平方米,學校建築面積1818平方米,含廁所。食堂在內,純教學用房1325平方米,學校服務半徑14公里
村民生活場景村民生活場景
全鄉共規劃了2個新農村建設點,總投資10萬元。內容包括:產業發展、人居環境美化亮化、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基層組織建設等。現已完成反季(冷涼)蔬菜種植1500畝;魔芋種植200畝;種紫皮大蒜200畝;購買良種豬48頭;種植半夏、當歸、雲木香等中草藥1500畝;院壩硬化3200平方米;戶間道路建設2800米;改廁1600平方米;改廄1000平方米;購買迴風爐200個;房屋亮化美化6000平方米;人畜安全飲水工程改造5000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