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模組化作業系統是由安裝核心和安裝口令包構成,屬於開放源式作業系統。
模組化程式設計技術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一種結構化程式設計技術。該技術是基於“分解”和“模組化”原則來控制大型軟體的複雜度。為使作業系統具有較清晰的結構,作業系統不再是由眾多的過程直接構成,而是將作業系統按其功能精心地劃分為若干個具有一定獨立性和大小的模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模組化作業系統
- 構成:安裝核心和安裝口令包
- 屬於:開放源式作業系統
- 優點:使系統所占空間達到最小化
簡介
模組的獨立性
- 內聚性,指模組內部各部分間聯繫的緊密程度。內聚性越高,模組的獨立性越強。
- 耦合度,指模組間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程度。顯然,耦合度越低,模組的獨立性越好。
優點
- 提高作業系統設計的正確性、可理解性和可維護性;
- 增強作業系統的適應性;
- 加速作業系統的開發過程。
缺點
- 在OS設計時,對各模組間的接口規定很難滿足在模組完成後對接口的實際需求。
- 在OS設計階段,設計者必須做出一系列的決定,每一個決定必須建立在上一個決定的基礎上。但在模組化結構設計中,各模組的設計齊頭並進,無法尋找到一個可靠的決定順序,造成各種決定的“無序性”,這將使程式設計人員很難做到“設計中的每一步決定都是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因此模組-接口法又被稱為“無序模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