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的技術:企業如何從“山寨”到創新

模仿的技術:企業如何從“山寨”到創新

初創或成熟,企業均面臨革新困境,《模仿的技術》倡導由模仿進而革新,介紹了兩種類型的模仿,一是能帶來短期利潤增長的產品模仿;二是為企業帶來長期競爭優勢的結構模仿。《模仿的技術》還提出了獨特的金字塔形分析架構,從企業資源、活動、價值、定位四個要素揭示模仿的要點,分五步驟提供由模仿到革新的路徑,結合星巴克、豐田、7-11、強生等16家知名企業的案例,幫助經營者掌握模仿的方法,以應對競爭,創造革新。

基本介紹

  • 書名:模仿的技術:企業如何從"山寨"到創新
  • 作者:井上達彥
  • 類型:經濟管理
  • 出版日期:2014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0066344 
  • 外文名:Good Imitation to Great Innovation
  • 譯者:興遠
  •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頁數:168頁
  • 開本:16
  • 品牌:後浪出版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山寨”伴隨著中國製造而聞名世界,卻也困擾著很多企業家,如何才能從“山寨”走向創新就成了目前最緊迫的難題。日本也曾面臨“小偷”、“拷貝貓”的國際惡名,但最終形成了“日本風格”,“日本設計”也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實際上,很多日本企業的創新都源自模仿,比如日本7-11、豐田、佳能、黑貓宅急便。即使是星巴克、強生、施樂這些歐美企業也不例外。那么他們的模仿秘訣是什麼呢?井上達彥的這本書就是來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的。他認為只有徹底地學習對方,研究對方,模仿對方,才能提高能力,產生獨創性。為此,他還提供了能夠迅速套用的模型和方法,讓讀者了解模仿的核心,掌握模仿的技術。

作者簡介

井上達彥,1997年取得神戶大學經營學博士學位,後在廣島大學社會人研究所擔任管理學助理教授,在早稻田大學商學部擔任助理教授(兼大學院商學研究科夜間MBA課程講師)等,2008年開始擔任早稻田大學商學院教授。2011年9月起在日本經濟產業研究所(RIETI)兼任教學研究員,2012年4月起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兼任沃頓商學院高級研究員。井上達彥的研究領域為競爭戰略和商務系統。主要作品有《情報技術與企業系統的進化》、《企業系統戰略:企業結構與競爭優勢》(合著)、《日本企業的戰略結構變遷》(合著)、《收益引擎理論:建設技術收益化結構》(編著)、《經營組織經驗談》(合著)等。

圖書目錄

引 言 模仿的悖論
第1 章 天才之謎:暗喻與革新
得到新構思
模仿其他行業
追求獨創性從模仿開始
向海外模仿
模仿的連鎖
模仿誰
第2 章 印度攤販:模仿的本質
結構的模仿
軟飲料的事例
結構層次模仿的意義
超越行業界限的共同點是什麼?
印度攤販的故事
攤販的邏輯性
結構模仿的關鍵概念——商業模式
超越行業的參考
正向模仿與反向模仿
單純的照抄式模仿
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動
得到新創意
第3 章 黑貓革命:四個要素與五個階段
高收益的秘密
商業模式的分析構架——P—VAR
企業創造和革新的五個階段
大和運輸快遞產業分析
定 位
價 值
活動與資源
收入的流向與成本構造
四個要素的整合
第4 章 兩種咖啡:模仿的創造性
咖啡的模仿
星巴克的樣本
星巴克的狀況
星巴克的企業理念
星巴克的企業結構
羅多倫的樣本
羅多倫的狀況
羅多倫的企業理念
羅多倫的企業結構
相同的對象,不同的結構
從徹底模仿誕生的創造性
第5 章 四位教師:模仿誰?怎樣模仿?
樣本的四種類型
單純模仿
瑞安航空
單純模仿樣本的注意點
反面教師
格萊珉銀行
反面教師樣本的注意點
橫向展開
強生公司
一次性眼鏡的製造方法
橫向展開樣本的注意點
自我否定
奧克蘭運動家隊
自我否定樣本的注意點
追溯過去
第6 章 守破離:跨越樣本與現實的鴻溝
替代性學習的研究
觀察多個樣本
兩種形象及其融合
守破離模仿
星巴克的守破離
守破離與辯證法
格萊珉銀行的辯證法
使用P—VAR模仿
第7 章 圈套:似乎可以模仿卻無法模仿的企業
無法成為第二、第三KUMON
自學自習與合適的學習——對顧客的價值主張
活用獨特教材的指導——舞台背後的活動
KUMON的網路——深層資源
共通語言教材和低調的總部
獨特的地位
為何無法單純地模仿?
難以模仿的企業結構也是從模仿開始
教材的誕生
第8 章 反向:逆向思維的模仿
戲劇性的再逆轉
任天堂的部分逆轉模仿
施樂的模仿
佳能的模仿
第9 章 工序:模仿的方法
模仿的目的是什麼
應對競爭的模仿
迅速追隨
後來居上
同質化
為了革新的模仿
把握潮流
傾聽內心的聲音
舉一反三的靈感
相信模仿的力量
結 語 不要讓管理書成為消費品
致 謝
注 釋
出版後記

後記

20世紀80年代,日本企業以破壞性的革新,讓歐美企業飽受其苦。90年代之後,日本企業的革新步伐減慢,經濟也陷入困境,發展速度被中國、印度等亞洲新興國家超越。本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作者作為商業模式專家,一直在思考企業如何革新的問題。他認識到,“在商務世界裡顛覆常識、創立新事業的著名經營者,都非常善於模仿和參照”,因此在本書中給日本企業開出藥方:通過模仿來革新。
雖然模仿很多時候被簡單地稱為“山寨”,但不可否認,模仿是人們學習新知識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國30年來經濟發展的成就,很大一部分也要歸功於對已開發國家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經驗的模仿和借鑑。當然,模仿並不是簡單地照搬,而是要青出於藍,歸根結底,模仿是創造性的行為,如果不能在模仿的過程中創造出新的東西,就永遠不能超越模仿的對象。今天,如何讓模仿擺脫“山寨”的詬病,是中國的企業要研究的重要課題。所以,本書的藥方,對於中國的企業也極有借鑑意義。
企業在思考通過模仿來革新的時候,要回答幾個問題:為何模仿?什麼時候模仿?向誰模仿?模仿什麼?如何模仿?這些問題能夠為企業的模仿指明道路。書中介紹了兩種類型的模仿,一是產品或服務的模仿,能夠為企業帶來短期利潤增長;二是重點分析的結構模仿,如果做得好,能夠為企業帶來長期競爭優勢。
對於結構模仿,關鍵在於商業模式。書中提出的獨特金字塔形商業模式分析架構,包含企業的定位、為顧客提供的價值主張、支持向顧客提供價值的活動系統以及支持企業活動的經營資源。運用這個架構,可以分析模仿對象的結構,描繪出企業最佳的結構,分析
企業現狀與理想狀態的差異,探究為什麼會出現差異,最終通過五個階段來實現革新。
從模仿到創造,類似於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的三種境界,也類似於日本古代劍術家宮本武藏在《五輪書》中所說的守、破、離。其方法是,從徹底地模仿樣本開始,然後在模仿的基礎上突破從樣本中學得的教誨,最
後確立自己的方式。
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模仿都很重要,我們必須學會模仿的方法,掌握模仿的要領,提高從模仿到創造的能力。
此外,作者不僅對如何通過模仿來革新提供了詳細的解答,而且對從那些偉大經營者的著述中獲得教益十分珍視。他發現,很多卓越經營者的成功故事,“並沒有成為能誕生什麼的生產材料,而只不過是為人帶來享受的消費材料”、“這些關係到經營本質的故事,只能給人瞬間的衝擊,然後便在讀者心中煙消雲散了”。這確實讓人遺憾。書中介紹的豐田、日本7-11、大和運輸、星巴克、羅多倫等公司,都想盡辦法運用各種手段向其他公司學習,如果閱讀本書的讀者也能如此,則是本書之幸。

序言

引 言
模仿的悖論
模仿是創造之母
“模仿是創造之母。”
據說莫扎特也是從模仿別人的音樂開始,最終創作出了獨創的音樂。
或許藝術般的經營也是從模仿開始。事實上,在商務世界裡顛覆常識、創立新事業的著名經營者,都非常善於模仿和參照。
大家都知道黑貓宅急便的創意是從吉野家誕生出來的故事。創立大和快遞的小倉昌男在其所著的《小倉昌男經營學》一書中說,當時他看到將牛肉飯做到極致的吉野家不斷成長,便產生了把貨物運輸做到極致的想法。
隨著大和快遞不斷成長,參照的對象也不僅限于吉野家一家。在紐約進行業務指導和視察時,小倉昌男站在十字路口,突然注意到十字路口周圍停著4輛UPS的車輛。此時,小倉昌男確信了以收發貨物為中心的快遞業務的可能性。
日本7-11之父鈴木敏文也有相同的經驗。鈴木敏文去美國考察,看到7-11 的招牌,立即意識到這可以拯救日本的零售小賣店。之後,他研究了運營大量小規模店鋪的7-11背後本質的系統,不斷推行商務合作,最終取得了成功。多次進行產業革新的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也曾說過:“我做的事多半都是模仿別人。”偉大的公司都是在模仿中誕生。但是,一般都誤認為模仿會失去獨特性和創造性。在日本用“猴子學樣”、歐美用“copycat”等詞語形容模仿,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形容模仿者的詞語都充滿了負面的意思。在寓言中,還有講述愚蠢的動物盲目模仿,結果倒了大霉的故事。
這是為什麼呢?也許是因為通過模仿,在更短的時間裡可以得到享樂吧。或者說是,模仿可以規避風險吧。深入思考的話,甚至會有人認為模仿是一種不可不戒的威脅。
確實,貶低對手的模仿,比如說面對競爭對手劃時代的新商品,提早將類似的商品投入市場,目的是將此領域老舊化的戰略,確實說不上有什麼創造性。或者,和競爭對手沒有拉開差距,沒有方便顧客,只是單純地模仿對手,與對手平行的戰略,也不能說有什麼創造性。
這樣的模仿,就算是正確的選擇,也會讓人覺得有些狡詐。

照抄是美德
可是,有一種說法認為,模仿一詞帶有貶義是從近代才開始的。在古代,完全照抄榜樣,是學習的基礎,受到人們的尊敬。古羅馬時代,據說學徒們從背誦、臨摹到改變說法、解釋說明等,努力進行模仿訓練。當時認為模仿是追求獨創性和創造性不可或缺的活動,會慎重地選擇模仿對象。
東洋的抄經也是一樣。回溯歷史,模仿一直都被人們看做是一種美德。
請大家看一看重視創造性的藝術界。仔細調查一下,歷史上被人們看做是創造性的作品,你會發現甚至可以說所有的作品都有模仿樣本的部分。無論是小說、繪畫還是音樂,幾乎所有獨創的作品,都參照或引用了過去偉大的作品。此外,這些作品還強調了自身和樣本的區別和獨特性。
法國作家夏多布里昂用下面這句話,揭示了模仿的本質:
所謂獨創的作家,不是不模仿別人,而是無法被人模仿。
即使是獨創風格的小說家,剛出道時也會模仿其他的作家。在不斷重複模仿和模仿中出現的各種失敗,形成了別人無法模仿的風格。
可以說,在商務世界也是一樣。即使有其他公司無法模仿的構思,但仔細調查一下,我們會發現這個構思其實是由或大或小的模仿組建而成。別人無法模仿的構思是模仿而來,這就是所謂“模仿的悖論”。
正因為追求獨創性,所以模仿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學會模仿的方法,掌握模仿的要領,提高自己的模仿能力。

模仿是理性的行為
那么,該如何提高模仿能力呢?善於模仿的企業到底在什麼時候、向誰模仿些什麼呢?似乎單純地模仿眼前的競爭對手,是行不通的。
應該模仿誰,怎么模仿呢?這是一個非常難以解答的問題。為何模仿?自己當前的模仿能力是什麼水平?如果不明確認識這些,我們也無法尋找模仿的對象。
即使發現了優秀的樣本,認清該從哪些方面如何參照也並不簡單。模仿是需要高度智慧的理性行為。
而智慧正是獨創性的源泉。智慧正是解釋模仿悖論的關鍵。
羅多倫咖啡的創始人鳥羽博道這樣說道:
音樂、陶藝、美術、體育等,無論任何領域,被稱為名人、名角的人,最初都是從模仿前人出發,然後超越前人不斷精進。天才畫家畢卡索在年輕時,也是參考朋友的構圖,培養自己畫家的素質。說難聽點就是剽竊,甚至還因為“畢卡索來了,自己的作品就會被剽竊,這可讓人受不了”,在畢卡索出現時,周圍的畫家都會把自己的作品藏起來的傳說。連畢卡索最初都是從模仿、臨摹出發的。
因此,我們見到優秀的人物、優秀的事物,也應該毫不羞恥地認真模仿學習。我在創業期也認真徹底地閱讀了松下幸之助、土光敏夫等很多人的書籍,記住了這些代表日本的經營者在何時思考什麼、做出何種行動。
因為在日語中“學習”的語源就是“模仿”,也許深刻的理解就是從徹底的模仿開始。資生堂的創始人福原有信強調徹底模仿的意義:“膚淺的模仿是不行的,要從根本開始徹底的模仿。”
以前也有很多分析模仿和創造性的經營或商務書籍,但幾乎都是強調創造性的書籍。而本書深入剖析了誕生創造性的邏輯性,深度解說了從模仿到革新的方法和心得。

兩種模仿
雖然得出結論有些早,不過我認為在世界上至少有兩種類型的創造性模仿。其一是為了提高自身,從遙遠的世界學習讓人意外的知識的模仿。在商務世界來說,就是從優秀的樣本中得到靈感,得到獨特構思的模仿。
另一類創造性的模仿是為了方便顧客,從惡劣樣本中學習好知識的模仿。包括以業界的惡劣事例當作反面教材,引發革新。
比如,因為現有的銀行系統導致貧困階層無法融資,格萊珉銀行以此為反面教材,組建了小額貸款系統。在共存共榮精神下,不但讓顧客和供給者受益,連直接的競爭對手都不受影響,可以說是最完美的模仿。
朝日集團控股公司社長泉谷直木用下面的話,闡述了與對手通過競爭形成的模仿關係:
我認為競爭有勝負的方面和學習的方面。只把對手當作競爭對手的話,互相都不會成長。對手既是一面鏡子,也是反面的教師。
不僅限於競爭對手,通過別人的試驗錯誤和結果,積累自己的經驗和竅門才是最好的。如果一切都要自己承擔風險,那有多少條命都不夠用。總之,如果他人的經驗是方便顧客和社會的革新,那便值得模仿。
正如哲學家蒙田所說:“聰明人向傻瓜學習的東西,比傻瓜向聰明人學習的東西更多。”我們更應該成為賢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