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南古城

樓南古城

樓南古城位於瑪納斯縣城東北3公里處的頭工鄉樓南村,民眾稱“破城子”,又稱“唐城”,四周殘留城牆。《中國名勝辭典》介紹:其“城垣殘存,土築,呈正方形,有城門,相互對稱,旁有高大烽燧遺址,傳為唐代遺址”。《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五冊第六冊63-64頁唐朝圖上標為“烏宰守捉”,從“烏宰守捉”這一名稱來分析,“烏宰”應為地名,“守捉”則是唐代軍事機構建制之名,設守捉使。守捉之下還有“烽” “戌”,可見這個守捉城駐軍也不會太少,是絲綢之路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軍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樓南古城
  • 外文名稱:CiLang temple
  • 地理位置瑪納斯縣
  • 著名景點:樓南古城
古城介紹,文物新發現,

古城介紹

樓南古城略呈長方形,東牆長620米,南牆長500米,西牆與北牆長520米,今皆為土垣狀,基厚10至15米,殘高1.5-4米不等。內有文化堆積,可見灰層,間有紅、灰陶片與畜骨等。東牆殘存部分,中部似有城門。北牆西段為該牆垣最高的一段,且基部很寬,似有高台建築。城內西北部地勢較高,似有建築,其上陶片及畜骨散布較多,在一土坑的剖面觀察到有較厚的紅燒土與灰層。城外四周50米左右寬的護城河清晰可辨,城牆四角外側護城河邊均有高大的烽火台(目前殘存的只有東南角、東北角和西南角三處),城內原有一大土墩,高達10米,相傳為點將台,可惜在七十年代初被農民取土時炸掉了,整座城只有西城門和南城門依稀可見。
建國以來,特別是70年代以來,從地上地下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城內所見遺物甚多,大量的是陶片,也見石器和鐵器。陶片多為夾砂灰陶,部分為紅陶,皆系輪制。器形有小口平底瓮、罐形器等,頸肩部飾弦紋、波形紋、指甲紋。石器有扁圓形的磨盤、石磨棒、石杵、礪石和石夯等。此外還見一些灰色磚殘塊和鏽蝕的鐵塊。該城出土文物,有宋代的銅鏡,宋、西遼、元時期的大型瓮、罐器和一些磨製甚精的玉、石器等。有人考證此城是唐代庭州的烏宰守捉城。從出土文物看,此城的年代與昌吉古城、六運古城、北莊子古城大至相當。樓南古城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新發現

2006年5月,瑪納斯縣文博工作者對全縣文物普查時,在樓南古城一農田水渠口發現兩塊直徑80cm的城門石礎石和部分城門建築材料(花崗岩石板)。兩塊石礎石上部都有一個人工鑿石窩,其中一個石窩直徑22cm,深8cm,石礎石的作用就是:埋在城門內兩側將城門門框一側木柱下端放入石窩內作轉軸之用。而花崗岩石板估計是當時城門牆壁上或是在地上鋪路之用。具有關專家介紹,在古城發現如此大的石礎石在新疆還是少見。
樓南古城位於瑪納斯縣城東北3公里處,民眾稱"破城子",又稱"唐城",四周殘留城牆,東西長約620米,南北寬約510米,周長2260米。《中國名勝辭典》介紹:其"城垣殘存,土築,呈正方形,有城門,相互對稱,旁有高大烽燧遺址,傳為唐代遺址"。《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五冊第六冊63-64頁唐朝圖上標為"烏宰守捉",從"烏宰守捉"這一名稱來分析,"烏宰"應為地名,"守捉"則是唐代軍事機構建制之名,設守捉使。守捉之下還有"烽" "戌",可見這個守捉城駐軍也不會太少,是絲綢之路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軍鎮。
建國以來,特別是70年代以來,從地上地下出土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金屬製品等珍貴文物,在文博工作者文物普查時,據當地60歲以上老人回憶:"這座古城四周城牆殘高10餘米,城外四周50米左右寬的護城河清晰可辨,城牆四角外側護城河邊均有高大的烽火台(目前殘存的只有東南角東北角和西南角三處),城內原有一大土墩,高達10米,相傳為點將台,可惜在七十年代初被農民取土時炸掉了,整座城只有西城門和南城門依稀可見"。
這次城門石礎石和城門建築材料的發現地就是在南城門的位置,老人們的回憶與歷史基本吻合,也更加證明這座古城在當時是多么的宏偉壯觀,而從眾多出土文物分析,這個古城不但是駐軍之城,曾經也是這一地區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 瑪納斯古城位於瑪納斯縣城東北3公里處的樓南村,俗稱樓南古城、破城子,是唐代庭州的烏宰守捉城,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現遺址呈長方形。近年來,城內出土文物較多,主要有陶器、石器、錢幣、鐵器及宋代銅鏡。古城約建於唐代,毀於元代前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