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雪春

樊雪春

樊雪春,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博士、副教授;台灣咨商學會理事;台灣生命線、張老師基金會訓練講師與督導。樊老師在溝通分析、精神分析、焦點解決諮商與督導及兩性溝通、危機處理方面有十分豐富的經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樊雪春
  • 國籍:中國
  • 職業:博士、副教授
  • 性別:女
TA人際溝通分析學,每個人都有三種“自我狀態”,一是父母自我狀態,二是兒童自我狀態,三是成人自我狀態,TA溝通分析之四種理論,甲、結構分析理論,乙、溝通分析理論,丙、心理遊戲理論,丁、腳本分析理論,

TA人際溝通分析學

人際溝通分析學(簡稱TA)是國際上流行的一種心理諮詢與治療理論。這個理論的最大特點是,有一套通俗、簡潔的分析語言和便於操作的方法。它的基礎部分可以成為幫助公眾改善自身人際關係、提升自身生活質量的心理學自助理論。
樊雪春

每個人都有三種“自我狀態”

人際溝通分析理論認為人格由三種自我狀態組成: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和兒童自我狀態。其中每一種自我狀態都包括完整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方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是人們各自的“三我”之間的交往。
台灣師範大學樊雪春教授台灣師範大學樊雪春教授

一是父母自我狀態

指我們從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那裡拷貝來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父母自我狀態又分為:控制型父母自我狀態和營養型父母自我狀態。顧名思義,一個人處於控制型父母自我狀態的時候,與人交往常常會表現出教育、批評、教訓、控制的一面;而處於營養型父母自我狀態的時候,人與人交往時則常常會表現出溫暖、關懷、安慰、鼓勵的一面。
父母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
人際交往中,那種特別喜歡教訓別人的人,常常運用的就是自己的控制型父母自我狀態;而那些總是無微不至地關心別人的人,則常常處於營養型父母自我狀態。

二是兒童自我狀態

每個人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都帶著一個小小的兒童,當一個人以兒童自我狀態與人交往時,他的情感、思考和行為表現等就會表現得像孩子一樣。兒童自我狀態又分為:適應型兒童自我狀態和自由型兒童自我狀態。
兒童自我狀態兒童自我狀態
處於適應型兒童自我狀態的人聽話、服從、討好、友愛,內心常常充滿自責、擔心、焦慮和自罪;而處於自由型兒童自我狀態的人則往往表現為活潑、衝動、天真、自發行動、貪玩、富於表情、愛憎分明等,像以自我為中心的嬰兒一樣追求快感並能充分表達自我的感情。

三是成人自我狀態

一個人處於成人自我狀態時,其思想、行為和情感都指向於此時此地,具體表現為理性、精於計算、尊重事實和非感性的行為。
成人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
每一種自我狀態都有其適應性,也都有其不適應之處,因此並不存在好壞之分。事實上,就一個健康、平衡的人格來說,每個自我狀態都是必需的——我們需要成人自我狀態來處理此時此地的問題,幫助我們過一種有效率的生活;要融入社會時,我們既需要控制型父母自我狀態提供規範,以便遵守倫理底線,也需要營養型父母自我狀態幫助我們去維護自己的人際關係;適應型兒童自我狀態是我們遵守社會上的遊戲規則的前提,而自由型兒童自我狀態所包含的自發性、創造力和直覺能力,則是工作成就和業績的基礎。
從人際溝通分析理論的角度看,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就是能在恰當的時間和地點使用恰當的自我狀態的人。

TA溝通分析之四種理論

“TA理論”共包含了下列四種分析理論:
樊雪春
(1)結構分析理論:分析個體人格,亦即P,A和C。
(2)溝通分析理論:分析個人與他人溝通的方式。
(3)遊戲分析理論:分析曖昧溝通導致的結果。
(4)腳本分析理論:分析人們強迫性演出的特殊生活戲劇。

甲、結構分析理論

結構分析提出回答下列問話的方法:“我是誰?”“我為甚么會這樣做?”“我會怎樣?”這是一種以自我狀態為基礎,分析個人思想、感覺和行為的方法。
樊雪春樊雪春
柏恩認為每個人都有“父母”,“兒童”與“成人”的三種自我狀態(Ego Statue):
(1)“父母”:“父母”是指記錄在腦里的一些早期經驗-從出生到五歲前所有無可懷疑及強迫性之外在事件。它經常以偏執、批評和撫養等行為向外表現。“父母”的資料大多屬於“如何做”這類。
(2)“成人”:“成人”就象是一部分析資料的計算機,處理“父母”,“兒童”和“成人”的資料,然後得到結論,其重要功u-32515 能之一是 到“父母”與“兒童”的資料,然後作可能性的評估和決定。
(3)“兒童”:“兒童”記錄了無數個平生第一次,它包括了嬰兒的一切自然衝動,也包括早期經驗,早期行為反應的方式及自己和他人心理地位的認定。上述所列之“父母”、“成人”與兒童並非是角色,而是種真實的心態。
(一)·刺激:一幅現代藝術作品
·父母:老天!這是什麼玩意!
·成人:標價五千元。
·兒童:喔!好漂亮的顏色。
(二)·刺激:節食中出現之朱古力蛋糕
·父母:吃罷!這可維持體力。
·成人:這塊蛋糕含有許多卡路里,還是別吃它。
·兒童:管他什麼卡路里。吃了!

乙、溝通分析理論

溝通分析中又可分為(1)互補;(2)交錯;(3)曖昧等三種溝通形式:
(1)互補溝通
柏恩描述互補溝通為“適應的,也是預期中的溝通方式,同時它遵行正常人際關係的法則”,即當刺激和反應在P-A-C圖表中成平行線時,這個交流是互補的,可以永遠繼續下去。如圖示:
例:一個妻子為了失去一位朋友而感到哀傷,她的丈夫安慰她,於是她一時的依賴欲望得到滿足。
(2)交錯溝通
人際關係中的痛苦和麻煩,通常是由交錯溝通而來。其原則是:當刺激和反應在P-A-C圖上發生交叉時,交流將停頓。如圖示:
·小女孩(C):我恨湯,我不要喝,你煮得難喝死了!
·母親(C):那我走好了,你自己去煮飯吧!
·科學家甲(A):這個實驗還有一些變項沒考慮進去。
·科學家乙(C):是又怎樣,誰管這個!
(3)曖昧溝通
曖昧溝通最複雜。它別於互補溝通及交錯溝通,它牽涉兩個以上的自我狀態。通常它是用不適當的嘲笑,微笑或隱藏的字意表現出來,史坦勒稱之為絞架溝通。例如:一位老師對學生愚蠢的行為,感到很有趣的樣子:一個母親嘲笑自己三歲大容易出事的孩子。

丙、心理遊戲理論

所謂“心理遊戲”是指人與人之間交往過程中所採取的溝通分析,是用表面上看起來很好,而實際上卻不好的一種“互補的溝通”。柏恩將之定義為:“心理遊戲是以曖昧動機為根本,而且貌似合理化的一套重覆出現之溝通方式。”柏恩認為玩心理遊戲的結果,會使人感覺很不好,甚至會落在遊戲模式的老套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一些心理遊戲有:{1}挑撥離間;(2)喧囂(吵吵鬧鬧);(3)鑽牛角尖; (4) 吹毛求疵;(5)扯後腿;(6)是的﹍不過;(7)假若不是為了你;(8)這回我終於逮到你;(9)忙碌的不得了;(10)我只不過想幫助你﹍等模式。
心理遊戲表面上看來好象是“互補的溝通”,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而實際上,遊戲者之間卻沒有誠實親密和開放的關係。因此,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使彼此之間成為“我好,你也好”之關係。

丁、腳本分析理論

莎士比亞說:“世界是一座舞台,男人和女人只是舞台上的演員。他們有命定的上台時間和下台時間;每個人在台上都要演出各種不同的角色。”簡單地說,腳本(Scripts)可定義為“生活計畫”,它就如一個人必得演出的一幕舞台劇。傑姆斯認為,一個人腳本的形成過程是由經驗→認定→心理地位→行為腳本之強化,最後形成下列四種生活態度:
(1)我不好-你好(投入地位)
這種人和別人比較時常認為自己不行,由於這種心理地位的關係,他們常有退縮、沮喪的感覺。嚴重的情況可能引起自殺。
(2)我不好-你不好(徒勞地位)
這種人對生活失去興趣,行為顛倒,不切實際。嚴重的話會導致自殺或他殺(殺人)。
(3)我好-你不好(投射地位)
這種人覺得自己被人傷害或虐待。他把自己的不幸歸諉別人。少年犯或罪犯經常屬於這種類型,他們懷疑別人,嚴重的話可能引起自衛殺人。
(4)我好-你好(健康地位)
這是心理健康者的心態,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他能建設性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接受每個人的特殊性。他對己對人都有自信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