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簡介
樊村鎮位於宜陽縣境東南部,鎮政府駐地樊村,地處北緯34°28',東經112°15'。東臨伊川縣境,西和北與錦屏鎮相連,南與白楊鎮毗鄰。總面積58.9平方公里,耕地3019.8公頃。轄15個行政村,142個村民組,67個自然村,30333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15人。該鎮地處高嶺地帶淺山區,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紅薯為主,培育了一批以菸葉、花生、藥材種植為代表的特色農業。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炭、石灰石、矽石、石英石等。交通便利,宜白路穿鎮而過。境內有摩天寨、半坡山、九龍洞、鹿蹄山等景點。總面積56.8平方公里,耕地4001畝(含水澆地1708畝)。鄉政府駐地樊村,因明代樊姓從黃河北遷此定居而得名,距縣城13公里,海拔411米。東臨伊川縣境,南鄰白楊,西近趙保,北接城關,處兩縣五鄉結合部。國土面積58.9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67個自然村,142個村民組,總人口2.52萬人,宜陽縣南環線自北向南貫穿全境。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福民強鎮”的發展目標,團結帶領全鎮人民,奮力拚搏,各項事業呈現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局面。
2014年,樊村鎮完成生產總值8.7億元,服務業增加值14206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1158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15106萬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171.5萬元,同比增長7.26%,招商引資完成2.5億元,全鎮新上工業項目6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個,千萬元項目3個。在全鎮3萬乾群共同努力下,我鎮先後榮獲省伏牛山第一聯防委員會2013-2014年度森林防火聯防先進單位、2014年度市級文明鄉鎮、縣鄉(鎮)目標考核綜合二等獎、縣社保基金繳納先進單位、縣依法行政工作先進單位、縣扶貧工作先進單位、縣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縣“凝聚力工程”幫扶活動優秀組織獎等榮譽。
2015年,樊村鎮將繼續保持適度較快的增長速度,創造出更多的社會財富,提高民眾的生產生活水平。重點做好“十大重點工程”:投資3億元的光伏發電項目;國道G343宜陽樊村段11.65公里道路提升改造項目;投資1000萬元的樊村省級美麗鄉村示範點建設項目;綠盈苑農林科技有限公司李寨藥材花卉項目二期工程;投資5000萬元的洛陽富林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沙坡種植項目;半坡山生態旅遊觀光園項目;沙坡國小續建項目和樊村國小搬遷項目;前杓、王寨整村推進扶貧項目;沙坡、老莊、鐵爐、前杓吃水工程修建項目;宋村、任村、李寨、鐵爐通組入戶道路硬化項目。
機構設定
行政機構3個:黨政辦、社會事務辦、 經濟發展辦
事業單位4個:計畫生育服務中心、村鎮建設發展中心、農業服務中心、 文化服務中心。
歷史情況
該鄉明清時期一直屬於泊頭保的泊一里、泊二里,歸屬屏陰區。民國25年(1936)屬第一區(城關)。民國32年(1943)屬壽安鄉。解放到1955年先後屬於宜南縣城關區。1956年劃為樊村中心鄉,轄沙坡、宋村兩個一般鄉,1958年實現人民公社化,屬城關公社。1962年成立樊村人民公社,屬城關區。1983年改為樊村鄉至今,1990年轄15行政村,147村民組,64個自然村,4784戶,22702人(非農業人口214人),其中回族2人,余為漢族,平均每平方公里371人,人均耕地1.71畝。
該鄉地處洛河峽谷南部邊沿高嶺地帶的淺山區,石層表露,土壤瘠薄,紅黏土質,水源相當缺乏。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紅薯等。全鄉有小型水庫和機井能澆地近兩千畝。1983年,全鄉實現了有線廣播化,活躍了山區人民的政治文化生活。
該鄉煤田豐富,有鄉辦煤窯1個,還有常年性和季節性建築隊等。
文教衛生:1990年有國中6所,教師56人,學生550人,國小14所,教師126人,學生2881人。鄉有文化站、電影隊,並有醫院1所,醫務人員15人,診所18個,醫務人員80名。
交通:境內東部的牽羊坡和西部的青龍口分別有自北向南的兩條公路通向白楊。洛陽通往白楊、趙保的公路在樊村鄉南部通過。有利於物資文化交流。
行政轄區
轄樊村、北杓柳、宋、鐵爐、王寨、杓柳、姜營、里河、蘇村、沙坡、安古、馬道、老莊、任村、李在15個行政村
發展理念
樊村鄉新的黨政領導班子團結和帶領全鄉人民,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變化最有說服力、創新才能有活力”的理念,以“單項工作奪第一、整體工作上水平”為目標,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在發展的道路上全面提速,取得了“超常規、跳躍式、大跨度”的發展。
經濟發展
樊村鄉農業發展方面,按照“種養並舉,南種北養”的調整思路,穩定菸葉、大豆兩大產業,建成養豬、綿山羊、肉牛生產、肉蛋雞四大基地,農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快,傳統農業化升級得到落實。該鄉有豐富的煤炭、
石灰石資源,石英石、高鋁石的儲量也很大。該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在繼續堅持以沙坡煤礦為龍頭的原煤開採業,穩定煤炭行業在該鄉的主導地位的同時,規範前杓石灰石加工業,組建了石灰供銷公司,並想方設法最佳化投資環境,形成了北黑、南白、中商貿的經濟發展格局。
2008年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0%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5%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
產業結構
樊村鄉樊村鄉
農業發展方面,按照“種養並舉,南種北養”的調整思路,穩定菸葉、大豆兩大產業,建成養豬、綿山羊、肉牛生產、肉蛋雞四大基地,農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快,傳統農業化升級得到落實。該鄉有豐富的煤炭、
石灰石資源,石英石、高鋁石的儲量也很大。該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在繼續堅持以沙坡煤礦為龍頭的
原煤開採業,穩定煤炭行業在該鄉的主導地位的同時,規範前杓石灰石加工業,組建了石灰供銷公司,並想方設法最佳化投資環境,形成了北黑、南白、中商貿的經濟發展格局。 2008年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5%;地方
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0%以上;全社會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5%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
模範村莊
樊村
樊村位於樊村鄉中部,是鄉政府所在地,轄樊村、煙火口2個自然村,6個村民組,439戶,1867人,34名黨員,12名村幹部,耕地面積2219畝。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316元。樊村2007為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自2006年新農村建設工作開展以來,該村紮實開展了以“三清七集中”、“四改四化”為內容的集中整治活動,成效明顯。投資52.5萬元,硬化村內道路3.5公里,開挖排水渠330米;投資60萬元,完成村大隊部建設和
文化大院建設;投資1.2萬元,修復殘坦斷壁26處;投資4.5萬元,完成街道牆壁立麵粉刷3000平方米;投資3萬元,建設休閒廣場1個;投資6.9萬元,建設戶用沼氣63座;2008年,再次對村容村貌、路容路貌、農戶家園進行了集中整治,並投資3.2萬元,新建戶用
沼氣池28座;投資5.4萬元,新建垃圾池9個;投資25.2萬元,完成荒山綠化2100畝;投資2萬元的籃球場和投資1萬元的桌球活動場地正在擬建。
林業發展
樊村鄉2008年2月1日,宜陽縣林業生態建設工作會議之後,樊村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不等不靠,把
林業生態建設作為春前節後的第一工作要務,立即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政委,鄉長為指揮長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指揮部。於臘月二十六、二十八、正月初四三次冒雪到建設現場實地察看
地形、規劃設計、制定方案,落實承包戶簽訂承包契約,正月初六即組織施工機械、人員和機關幹部全面開工。在造林機制上,鄉黨委、政府在慎重考慮,多方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對生態林建設採取工程造林方式進行承包,由工程所在地村委與承包人鑑定承包
契約,承包戶包栽、包活、包管理,鄉政府前期墊付苗木款,並開通上山道路,將來按成活率進行以獎代補。村莊綠化由農戶按照統一規劃,對房前屋後進行綠化,村莊周圍及村內公共場所由村委組織
承包實施。鄉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及全體機關幹部全部參與到林業生態建設工作中去,領導包段包村,一般同志分包具體工作,明確時間任務,嚴格質量標準,死包死打,確保質量進度。全鄉共規劃荒山綠化面積3500畝,7大片,其中重點工程樊家山2500畝,村莊綠化7個村。鄉里已墊資5萬餘元,出工1000餘個,修通上山道路5公里,栽植
側柏1萬棵、
刺槐2萬棵,7個村莊綠化已全部開始,新有綠化點已簽訂了承包契約。到正月十六栽植樹木7萬棵,2008年3月底全部完成任務。
招商引資
樊村鄉樊村鄉依託資源優勢,狠抓招商引資,發展龍頭企業,帶動工業發展,已引進10個
項目,契約資金6億元,已完成投資1.9億元。在這些項目中,超億元項目一個,超千萬元項目6個。 超億元項目是位於縣工業園區創業路東側的香港至尚有機矽製品有限公司,總投資3億元,分三期建設,一期投資1億元,現已完成投資8000萬元。
6個超千萬元的項目是:1、安豐煤業技改項目,總投資9500萬元,已完成投資8000萬元,10月底可接受省煤炭廳驗收;2、興隆煤業技改項目,總投資8500萬元,已完成投資4000萬元,年底前可接受省煤炭廳驗收;3、鑫昌建材有限公司,總投資1500萬元,年產新型耐火磚8000萬塊;4、總投資5000萬元的宜陽安慶
煙花爆竹有限公司,已完成征地和三通一平工作,正在報批有關手續;5、位於縣工業園區、總投資4000萬元的洛陽英達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基礎工程已全部建成,設備安裝到位,2008年9月底進行試生產;6、總投資1100萬元的宜陽力正建材有限公司,年產一億塊新型耐火磚,年產值3000萬元,利稅500萬元,已完成土石方6000立方米,修砂石路500米,架設高壓線路4公里,建成
烘乾窯22門,烘乾道6條,購買乾燥車1000輛,鏟車一台,建成臨時辦公房22間,並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