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地理環境,自然資源,歷史沿革,社會經濟,村名的傳說,
地理環境
土地面積3.45平方公里,樂陶村海拔444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每平均氣溫18.4°C,年平均降雨量1867.2毫米。與三班交界的觀音岐海拔738米。滻溪從村中穿過,樂陶村由山谷間兩個平坦的盆地組成,其中三車洋、上樂陶、下樂陶、格子為一個盆地,六車、宏祠與對岸的後所村。建設中的福建省道203線德化縣城東段從村西的觀音岐隧道沿南面山腳向東到村中南轉向北,通向福州方向。
自然資源
樂陶村有土地面積9.6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20畝,林地面積9112畝。村內西南山上的觀音岐陶瓷原料豐富,也因後所村明代瓷藝家何朝宗取白土製觀音而得名。
歷史沿革
樂陶村於清代時為隆泰社,屬在坊里,民國時期為樂陶保,屬潯中鎮,新中國成立後,為隆泰鄉;1958年成產人民公社時為隆泰大隊;1984年改為隆泰村;是全縣五大糧倉之一。2000年,隆泰村分為樂陶村、鳳洋村、後所村三個行政村。村中有縣級如始建北寧的龍圖宮,內有清代壁畫和梁畫。
清代同治年間,武生陳祖德,欽加五品街,曾任永春州千總,一生習武教武、兼行醫濟世,揚名四鄰。有一把百斤千鐵關刀1953年送交縣文化館(當時館址在東嶽廟)保存。
樂陶村為陶瓷名村,除了村名取意“樂於制陶”外,村內的六車和三車洋的“車”是代表“水車”,這種水車是古代制瓷土的設備,也有極少部還在工作,大部分已被機械設備代替。
社會經濟
樂陶村主要姓氏有孫、陳、謝、徐、王、等多個姓氏。村民小組9個;2009年總共人口3374人,中共黨員46名。
樂陶村工農業總產值3816萬元,村財收入78.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09元。該村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在鞏固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陶瓷業、蔬菜種植業和竹林加工業;並積極引進外資;2007年村境內的企業有“泉州隆泰化工有限公司”、“德化第五瓷廠”、“德化協鴻陶瓷有限公司”、“德化熱電廠”等10多家企業。
樂陶村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以城東工業區開發為契機,加強新農村建設,格子自然村完成征地850畝,拆遷舊房屋53幢、15278平方米。統一規劃新村建設,現安置房已封頂。2011年中,開始城東三期也開始建設。
至2007年,全村新農村建設,住房建築面積55370平方米,鄉村公路硬化6公里,造橋3座。新建村部大樓(三村共有),建築面各800多平方;樂陶國小一所,建築面積3140平方米,村級衛生所3個,鋪設水管95公里。全村行動電話、有線電視用戶普級率分別達到90%以上。
村名的傳說
在德化,有兩個自然村落一個叫樂陶,一個叫六車。早期是以“鹿”命名,就是鹿逃、鹿車、為什麼以鹿為名呢?
相傳很久以前,德化縣城一帶森林密布,鹿群經常在此出入。縣城開發後,鹿就無處棲身,跑到縣城東去棲息,人們就稱這裡為“鹿逃”。村落分列在滻溪兩岸,狀似鹿的雙耳,後來把橫垮兩側的木橋稱鹿耳橋。
隔壁村落居民,見鹿善良可愛,就把它馴服了,利用它來拖車運載東西。該地又叫鹿車。
後來,這裡人丁興旺,陶瓷業繁榮,人民生活改善,呈現了樂陶陶的盛景,人們把“鹿逃”叫做“樂陶”;鹿車村落利用水力加工瓷土,建起六部水車,“鹿車”也就變“六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