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昌市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是陳宏宇在樂昌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所做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樂昌市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 發表人:陳宏宇
——2015年3月26日在樂昌市第十四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陳宏宇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4年工作回顧
2014年,在韶關市委、市政府和樂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振奮精神,共克時艱,加快樂昌振興發展,全力完成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百億大關,達103.89億元,增長6.2%;實現地方本級收入6.06億元,增長15.1%。一年來,我們迎難而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堅持穩增長不動搖,經濟實力持續提升
一年來,我們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定向施策,聚焦靶心,持續發力,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全市完成工業增加值28億元,增長4.2%。深入開展“暖企行動”,切實為華電坪B、東方鋯業等重點企業排憂解難。綠地能源等項目順利推進,昌龍塑膠等項目建成投產。市鐵礦、市針織廠等企業改制工作有序推進。扶持南方水泥、匯力水泥等企業技改創新,全市完成技改項目31項,總投資5.11億元,增長22%。淘汰落後產能企業2家,全市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6%。培育壯大企業規模,全年規下轉規上企業8家,全市規上企業達52家。安捷鐵路軌枕有限公司入選廣東省第三批高成長性中小企業,實現了我市企業在該領域零的突破。
現代農業態勢良好。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32.18億元,增長4.2%;農民人均純收入10372元,增長12%;農機總動力達21.9萬千瓦,增長6.3%。糧食高產創建活動成果豐碩,梅花超級稻畝產882.84公斤,創粵單產最高紀錄。全面完成政策性水稻玉米涉農保險推廣工作。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01家、農業龍頭企業5家。粵寶、昌盛合作社獲評國家級示範社,綠峰合作社“九峰山”品牌榮獲“廣東省著名商標”稱號。粵寶、昌盛、廣發等3家合作社進駐東莞市大朗鎮農產品直銷店。新農村建設紮實開展,打造了2個名村、5個示範村。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成效明顯,成功承辦全省扶貧開發“雙到”工作現場會。全年投入幫扶資金1.79億元,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步伐加快。
旅遊金融商貿勢頭強勁。全年接待遊客291.31萬人次,旅遊收入18.36億元,分別增長14.1%和12.4%。積極整合旅遊資源,穩步推進“三龍谷”、紫薇山等旅遊項目規劃、招商推介工作。九峰桃花、鄉村農家樂備受遊客青睞。五山梯田獲評“中國美麗田園”梯田十大景觀之一。旅遊信息化不斷普及,完成景區、賓館酒店、旅行社“二維碼”製作。金融支撐作用日益凸顯,全市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21.28億元,增長8.4%;貸款餘額56.74億元,增長23.1%。商貿流通體系不斷完善,啟動粵北順華農特市場建設,全年新增限上企業11家。消費市場持續興旺,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77億元,增長12.1%。
招商引資紮實開展。堅持務實招商、理性招商,積極探索以廠招商、以商招商、產業招商新模式。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動,有效拓寬了客商源、信息源、項目源。全年實際到位資金18.21億元,招商引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緊抓外經貿工作不放鬆,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3026萬美元,增長15.8%,引進契約外資344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710萬美元。
二、堅持強基礎不動搖,城鄉建設持續加強
一年來,我們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要工作來抓,不斷夯實發展基礎,積蓄髮展後勁。
城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8.37億元,增長13%。全市34個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49.66億元,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樂廣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我市實現南北貫通,與珠三角的往來全面提速,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武廣高鐵樂昌東站建設進入站場圍蔽施工階段。通村公路硬底化、“8·16”洪災水毀道路修復工程穩步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九峰水、廊田水治理工程進展順利。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型灌區改造和武江河飲用水源置換一期工程全面完成。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紮實推進,建成高標準農田7.3萬畝。
城市建設步伐加快。繼續實施“一市兩城”戰略,加快城區擴容提質。啟動樂昌新區、樂昌大道和站北路、人民路下穿京廣線涵洞拓寬工程建設。推進城南汽車站、碧桂園續建等項目建設。建成公主下路連線省道248線道路,完成市區LED路燈節能改造,城市形象明顯提升。完成綠溪河整治,有效緩解城市內澇。坪石新城建設步伐加快,商業街主體工程基本完工,配套工程有序推進,城區框架逐步拉大,城市功能繼續完善。穩步實施“三舊”改造項目,重拳打擊“兩違”行為,全市拆除違法建築9.7萬平方米,城鄉建設更加規範。
園區功能不斷提升。園區調規工作穩步推進,園區建設投入繼續加大。完成土地平整、道路硬化、供電遷改、管網鋪設等12項基礎設施建設,配套服務設施日趨完善,承載能力不斷增強。有效盤活閒置土地,園區土地利用逐步向良性方向發展。大朗樂昌對口幫扶園區工作初顯成效,園區經濟穩步發展,順利通過2013年度省級產業園考核。
生態建設成效明顯。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林業生態建設成效顯著。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取得階段性成績,完成造林綠化7.5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4.5%。建成23個鄉村綠化美化示範村,新增6個森林公園。森林撫育造林補貼政策全面落實,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石漠化綜合治理、地質災害防治、土地復墾復綠和耕地保護工作紮實推進,生態環境持續最佳化。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配套設施得到完善,市區生活垃圾填埋場投入使用,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和廊田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完成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年度目標任務。
三、堅持惠民生不動搖,百姓福祉持續增進
一年來,我們堅持民生優先,克服財政支出壓力加大的困難,全年用於民生領域支出16.61億元,占地方本級支出的78.6%。
民生保障能力不斷加強。落實就業扶持政策,新增城鎮就業4584人,新增農村轉移就業693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3%。完成城鄉社會救助服務視窗建設,啟用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服務系統。完成城鄉醫保一體化建設,人均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城鄉低保等保障標準增幅明顯。加大社會保險法執法檢查和社保擴面征繳力度。啟動原坪石礦棚戶區一期改造工程,完成農村低收入困難戶住房改造490戶,建成保障性住房646套。社會養老、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健康發展,建成7個農村幸福院,市老幹部活動中心大樓投入使用。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科技創新成果豐碩,獲韶關市科技進步獎6項,名列韶關市前茅。創建省教育強鎮工作紮實推進。教育教學水平穩步提升,高考成績再上新台階。成功創建“廣東省文明城市”。深入開展“文化惠民”工程,民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文藝精品創作屢獲殊榮。完成有線數位電視整體轉換工作。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啟動“原中央蘇區縣”申報工作。鞏固完善市鎮兩級基本藥物制度,紮實開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啟動市人民醫院住院大樓改擴建工程,加強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認真落實“單獨二孩”政策,人口計生工作有序開展。公共體育設施不斷完善,建成6個鎮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有序推進平安樂昌“十大工程”建設,大力開展“六大專項”整治行動。積極開展“社會矛盾化解年”活動,調處化解一批矛盾糾紛和信訪積案,成功處置一批突發群體性事件。推動社會組織綜合監管試點工作,培育和規範社會組織。深入開展“六五”普法和法律“六進”活動。建立“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積極開展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依法治市工作取得新成效。順利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責任制,紮實開展“八打八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穩定。規範市場經營秩序,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成功創建“廣東省藥品安全示範市”,順易華庭商業步行街榮獲“廣東省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街”稱號。
政府建設明顯加強。深入推進依法行政,認真辦理人大議案、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穩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市本級行政審批事項比2011年壓縮47.5%。工商登記制度改革順利推進,全市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607戶,註冊資本6.84億元。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深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促進政風行風好轉。全面落實24個“邊查邊整邊改”公開承諾項目,全力辦好7件民生實事。“三公”經費同比下降24.4%。行政監察工作得到加強,政府系統廉政建設有力推進,嚴肅查處一批違紀違法案件。
同時,我們完成了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加強了武裝 、“雙擁”、國防教育和人民防空工作;做好了供銷、統計、審計、工商、物價、氣象、菸草、檔案、市志、保密、編制、工會、文聯、工商聯、殯葬管理等工作;推進了民族、宗教和對台、僑務等工作;促進了老年人、殘疾人和婦女兒童工作。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歷程極不平凡,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市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機關幹部、離退休老同志及駐樂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向熱心支持樂昌發展的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經濟成長未能實現預期目標。這既有工業經濟發展不足、園區發展速度不快、新增落地項目不多等客觀因素,也有對形勢估計過於樂觀、對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新特徵認識不足等主觀原因。二是投資增長乏力。已完成的重點項目形成了較大投資基數,缺乏後續大項目拉動投資增長。三是民生持續改善難度加大。我市經濟總量不大,石灰岩地區及偏遠山區民眾生產生活條件仍然艱苦,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薄弱,城鎮功能不夠完善,社會整體保障水平較低。四是創新創業氛圍不夠濃厚,政務服務水平與廣大民眾的要求還有差距,發展環境需要繼續最佳化。對此,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責任擔當,不負人民重託。
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義重大。當前,我市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發展中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可以預見,今年我市面臨的困難比去年還要大。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省委、省政府對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持續發力,東莞大朗對口幫扶不斷給力,我市發展基礎繼續夯實,廣大幹部民眾推動發展的正能量逐步集聚,改革紅利正在不斷釋放,我們必須立足新起點,適應新常態,推動新發展。
2015年市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工作部署,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把握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點,突出創新驅動發展,突出發展質量和效益,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實現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2015年經濟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人均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地方本級收入增長10%;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8%;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
為實現上述目標,今年市政府的工作,要做到“實施雙輪驅動,推進三大舉措,突出兩大重點,提升三種能力”。
一、實施雙輪驅動,加快樂昌振興發展
堅持以城鎮化引領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城鎮化,實施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雙輪驅動。
(一)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促進工業擴產增效
堅持把工業發展作為主攻方向,突出園區主戰場地位,促進產業集聚化高端化發展,全力振興工業經濟。
加快園區發展。深化大朗樂昌對口幫扶工作,大力改進園區管理體制機制,配優配強幹部隊伍。堅持並完善聯席會議制度和執行聯動機制, 及時協調解決園區發展問題。完成園區調規,徵收平整土地600畝,拓展園區發展空間。努力拓寬園區資金籌措渠道,加快建設中小企業融資平台,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園區建設。加強園區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配套設施,增強綜合承載力。加快標準廠房建設,吸引更多中小企業入駐。建立企業土地、稅收等投入產出台賬,對未履行契約的企業,採取有力措施督促整改,倒逼企業達產提效。
推進產業升級。精準定位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壯大紡織服裝、機械製造、生物保健、電力建材等產業,扶持南方水泥、綠地能源、東方鋯業、五礦螢石等企業延伸產業鏈。開展“工業技改年”活動,建立技改項目庫,推進銀星化工、閩興建材等企業技改創新,實施電機系統節能技改。編制工業新增長點目錄,做好規模企業培育工作,新增規上企業3家。多措並舉推進企業改制,解決改制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做好粵湘開放合作區建設前期研究論證工作,最大限度爭取政策紅利。
強化協調服務。落實市領導掛點聯繫企業制度,努力為企業解決融資、用地、用工、審批、生產等難題。創新金融服務方式,深入開展“助保貸”申報工作,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加大土地儲備力度,保障工業發展用地。加強校企合作,發揮市就業服務平台作用,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暢通企業直通車渠道,落實項目全程代辦制、首問負責制和限時辦結制,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實行項目“一對一”全程跟蹤,做好中援盾環保科技、聚鑫帳篷等項目協調服務。協助華電坪B爭取扶貧電量,提高企業產能。
(二)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促進城市擴容提質
堅持以人為本、城鄉統籌的城鎮化發展思路,注重規劃引領、因地制宜、彰顯特色,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
加快中心城區建設步伐。繼續實施“一市兩城”戰略,促進中心城區擴容提質。樂城要圍繞“一廊一帶兩軸六組團”發展規劃,加快推進樂昌新區、樂昌大道及周邊路網建設,構建便捷交通網路;準確定位新區發展產業,加強項目引進,做好對接服務,促進產城融合,打造樂城發展的新引擎。坪石要圍繞“一主兩翼三組團”發展規劃,最佳化老城區、新城區、老坪石功能布局;加快推進坪石新城建設,完善道路、照明、供水供電、垃圾處理等配套基礎設施,不斷拉大城區框架,打造生態休閒旅遊美麗城鎮。
增強中心鎮輻射帶動功能。加強廊田、梅花、九峰、黃圃等中心鎮建設,改善鎮區人居環境,提升鎮區承載力和吸引力。充分發揮中心鎮輻射帶動周邊鄉鎮作用,集聚區域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引導農村人口和生產要素向中心鎮集聚,逐步形成以城帶鎮、以鎮帶村、梯度推進、協調發展的城鎮化新格局。持續推進新農村建設,開展幸福村居、美麗鄉村創建活動,打造2個名村和5個示範村。
加強城市經營管理。有效破解征地拆遷難題,積極推進“三舊”改造項目建設,盤活城市資產資源。探索建立“兩違”查處長效機制,規範城鎮建設秩序。把握城市發展方向,加大土地收儲開發力度,滿足項目用地需求。加大城區保潔力度,強化背街小巷和橋底環境整治。加強戶外廣告管理,強化城市綠化美化。大力治理老城區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占道經營等“城市病”,讓出行更方便、環境更宜居。鞏固省衛生城市創建成果,確保順利通過省複查驗收。
二、推進三大舉措,加速釋放資源稟賦
立足資源優勢,彰顯區域特色,加快推進生態建設、現代農業和商貿旅遊,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一)推進生態建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實現藍天常在、綠水長流、永續發展。
加強森林資源培育和管護。深入開展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鞏固粵北綠色生態屏障。加快“三邊”造林工程建設,擴大省級生態公益林面積,抓好生態景觀林帶、碳匯造林、鄉村綠化美化工程建設,建成5個森林公園。新增森林面積2.2萬畝,實現森林覆蓋率75.1%以上。落實生態紅線保護制度,完成全市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鞏固省林業生態市建設成果,做好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考核工作。實行護林員績效考核制度,加強林政管理和森林防火,嚴厲打擊非法征占林地、亂砍濫伐等違法行為。
強化環境保護工作。加大新環保法執法力度,堅決懲治環境違法行為。建立余泥撒漏、施工揚塵、環境損害等違法違規行為有獎舉報制度。抓好市空氣品質預報預警系統建設和環境監測站、環境監察分局達標建設。加強環境污染監測和整治,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嚴把環保準入關,提前介入重大項目環評。完善污水處理廠運營監管機制,確保重點污染源達標排放。加大農村生活垃圾清運處理力度,建立城鄉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嚴厲打擊“非采”行為,加強復墾復綠、耕地保護、礦山生態修復、石漠化治理和地質災害防治等工作。
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行清潔生產、低碳技術,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落實國家階梯用水、用電、用氣政策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投入產出約定機制,促進企業提高投入產出率。推進企業節能改造和“三廢”綜合利用,發展綠色節能建築。加強土地供應和供後動態監管,規範國有劃撥土地的收儲管理。探索建立績效用地綜合評價體系,清理閒置土地,倒逼企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