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樂居鄉全鄉大部分處於灑漁河谷
平壩,
地勢平坦,南高北低,灑漁河流經北部邊緣,多箐溝丘堡,屬二半山區。最高海拔沈家溝北側2529米,最低海拔馬龍村1891米。年平均氣溫11℃。年降水量750毫米,無霜期223天。土壤為黃壤、黃棕壤、紫色土、水稻土,呈微酸性。有國家級大二型水庫——漁洞
水庫(其壩基位於樂居行政村的官壩沖自然村西300米處)。全鄉村村通公路、通電、通水,水利化程度達85%以上,有林業用地3760公頃。樂居蘋果以其果實大、色澤鮮艷、清脆爽口、耐貯藏等優點暢銷省內外,均價每公斤在4元以上,深受消費者的青睞。2000年以來,樂居鄉為了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我們正引領全鄉果農朝優質、高效、無公害方向前進,品質更進一步提升,更符合現代消費需求,樂居
蘋果為打造昭通優質蘋果品牌貢獻了力量。樂居蘋果是您的首選。
歷史
樂居鄉
清朝初期稱樂者寨。清道光時稱樂居,取“安樂居住”之意。鄉故名,1950年屬第五區,1952—
1959年1月屬灑漁區,1959年2月由灑漁區劃出,建立上灑漁公社,轄8個管理區,1962年10月改名樂居區,轄10個小公社,1966年復名樂居公社,“文革”期間曾易名東方紅公社,1978年復名樂居公社,1984年定名樂居區。1988年劃出上街等5個行政村,組建樂居鄉。
資源環境
樂居鄉屬二半山區。最高海拔沈家溝北側2529米,最低
海拔馬龍村1891米。年平均氣溫110C。年降水量750毫米,無
霜期223天。土壤為黃壤、黃棕壤、紫色土、水稻土,呈微酸性。有耕地14429.25畝,其中水田5092.5畝,旱地9336.75畝,主產水稻、玉米、馬鈴薯。是昭陽區糧食主產區之一。境內有為樂居鄉、蘇家院鄉灌溉人畜飲水的主幹渠樂居大堰,漁洞水庫南乾渠、北乾支渠。 全鄉村村通公路、通電、通水,水利化程度達85%以上,有林業用地3760公頂,有林地3256公頃,森林覆蓋率39.12%。有果園3867公頃,其中蘋果園7000畝,梨園950畝。核桃、板栗共15000餘畝。
農村經濟
樂居鄉五大產業助推農業產業化進程昭陽區樂居鄉一手抓經濟建設不動搖,著力破解制約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重點在糧、畜、果、煙、新特產品五大產業
上下功夫。致使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6489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650元,較上年增加140元,增長9.2%。糧食生產方面,在優良品種上下工夫。大力推廣優良品種,不斷最佳化品種結構,狠抓農業科學技術推廣,強化農作物種植管理水平。全年種植洋芋9600畝,種植玉米8500畝,種植水稻6650畝。全年糧食產量實現1358.9萬公斤,人均有糧487公斤。2007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7007.79萬元,與2002年相比增長47%,年均增長9.4 %;農民人均純收入1710 元,與2002年相比增長49%,年均增長9.8%;完成地方一般財政預算收入223萬元,與比2002年相比年均增長2 %;人均有糧466公斤,與2002年相比由於受農業種植結構的影響有所下滑;人口自然增長率9 ‰,比2002年的 11 ‰下降了2個千分點;農民儲蓄存款突破3500萬元大關,與2002年相比增長了80%,森林覆蓋率達到32.3%。
特色產業
樂居鄉擁有得天獨厚的
蘋果生產自然條件,是昭陽區主要優質蘋果生產基地。全鄉現有蘋果面積8000畝,年產950萬公斤,年產值達1700萬元。品種主要以紅富士、新紅星為主。通過近二十餘年的精心開發,在生產中狠抓果農培訓、冬季整形修剪、加強灌水、人工和壁蜂授粉、疏花疏果、果實套袋、夏季修剪、配方施
肥、病蟲害防治、果園種草、鋪設反光膜等新技術措施的綜合套用。廣大果農的科技意識和管理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已成為全區蘋果生產科技示範鄉。優質果比例逐年大幅度提升,由起初的幾千公斤發展到六百萬公斤,果品品質始終處於全區領先地位。樂居蘋果必將為您的生活錦上添花。 樂居鄉仔豬產業是另一經濟支柱產業,年銷售仔豬52799頭,仔豬遠銷貴州、會澤、東川等地,成為市區畜牧科技示範鄉鎮和仔豬生產基地。
基礎設施
樂居鄉境內現有2個小型水庫和一個號稱“滇字一號工程的漁洞水庫”,抗旱塘34個,三面光農業灌溉溝渠星羅棋布,縱橫交錯,貫穿樂居、上街、中河、仁和四個村,全鄉水利化程度達85%。全鄉已實現村村通公路,村社公路通達率達95%,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網路。全鄉信息暢通,行動電話和程控電話隨處可見,人均擁有率占總人口的40%左右。全鄉通電率達99.6%其中有76%的農戶已實施電網改造。
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長期歷史任務。百合
樂居鄉2007年以來,鄉黨委、政府從全局高度充分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在工作中堅持以民眾為主體,以產業為支撐,用規劃指導民眾,用政策激勵民眾,用示範帶動民眾,以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和區委提出的“六進六有”為工作準則,結合中河村新農村建設點實際逐步開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經多方籌資投入15萬多元完成村莊內外道路硬化240米,硬化面積904平方米;支砌村莊道路擋牆443.86立方;房屋室內外抿糊2683.56平方米;室內刮白509平方米;房屋室內外新硬化地皮1307.9平方米;建設母親水窖15口;安裝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1套;換水泥彩瓦17間;新建房屋2間,極大地改善了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同時為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積累了經驗。在紮實抓好區級試點的同時積極穩妥地開展鄉級新農村建設試點。一是爭取資金10萬元在樂居村開展村容村貌整治。硬化村莊道路676米,
對道路兩旁亂堆亂放進行清理整治,共清運垃圾90多噸,為民眾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二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對上街集鎮髒、亂、差進行集中整理,修建了垃圾堆放箱5個,劃定了停車線,規範了交通秩序,在街道兩旁安裝6盞路燈,成立了上街集鎮衛生管理委員會,對街道垃圾實行定時清掃和清運,進一步改善了集鎮環境衛生。
扶貧開發
樂居鄉積極爭取整村推進、村容村貌整治、安居工程、易地搬遷等扶貧項目,千方百計幫助民眾改善生產
生活條件是樂居鄉扶貧開發的重要舉措。在扶貧開發工作中,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幫助民眾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拓寬增收門路、提高民眾自身素質為重點,集中人力、財力、物力扶持,全面改變村莊面貌及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一是在中河村18組、21組實施整村推進項目,總投資30萬元,完成3000米飲水管建設,建起水池3個,蓄水池3個每個40個立方,解決了674人的飲水困難,支砌村內道路擋牆600米,鋪砂面石3600平方米,建道路橋涵2座;扶持養殖母牛62頭;科技培訓14期670人次。二是投資20萬元在中河村31組實施50戶安居工程項目建設。完成進戶道路硬化2000平方米,室內地皮硬化880 平方米,室內抿糊7700平方米,蓋水泥彩瓦50戶 。三是投資10萬元,在樂居村實施村容村貌整治。完成村莊道路硬化2800米,清運垃圾90多噸;四是投資100萬元,啟動新河村1組、2組易地搬遷項目。五是投資30萬元在中河村、仁和村建設沼氣池350口。通過項目的實施極大地改善了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
招商引資
樂居鄉黨委、政府始終著力於優勢招商,著重於環境招商,以招商促發展,全鄉招商引資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後雲南昭陽威力澱粉廠、昭通市科技示範園、玉溪明珠花卉有限公司等企業落戶樂居,招商引資規模在逐步擴大。
樂居寬鬆的投資環境,熱情周到的服務,贏得了投資者的信賴。樂居人民竭誠歡迎社會各界能人志士前來樂居這片熱土上投資辦廠,以實現自己的理想!
基層組織
樂居鄉擁有5個黨總支,29個黨支部(其中17個自然村黨支部,10個部門黨支部),全鄉共有黨員626名
(其中農村黨員433名,機關各部門黨員193名)。 樂居鄉黨委在2007年4月被昭陽區委、政府評為宣傳思想工作暨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在2007年7月被中共昭通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人口衛生
2007年末,總戶數7692戶,其中農業戶7420戶,總人口29459人,其中農業人口28181人,總人口中男14543人,女13421人。年內出生434人,死亡159人,合計:漢族7389戶,28063人,彝族75戶,336人。有鄉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15人,醫療設施齊備。
旅遊
樂居鄉樂居村民委員會地處樂居寨,有
民國年間修建現仍保持完好的“
四合院”;樂居村與灑漁河流域相依“灑漁煙柳”是著名的“昭陽八景”之一;滇字“一”號工程漁洞水庫坐落在樂居鄉西北部,現已成為人們周末度假的好去處。
文化教育
樂居鄉現有完中1所,初級農職業中學1所,國小9所,單小4個,幼稚園個1個。全鄉有教職工300餘人,教
師合格率100%。全鄉在校小學生、國中生、高中生和職校生合計60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5%,適齡少年入學率為99.1%。 樂居鄉已形成了從幼兒、國小、國中到高中教育一條龍的教育體系。樂居教育成為了昭陽區農村教育的典範。國小圖書室藏書14365冊, 64座語音室1間,建立了9個現代遠程教育網點。25台486型微機室1間,有少兒足球場一個。中學配備了Ⅱ類理化生實驗設備各3套,圖書13680冊,生均14冊,54座語音室一間,64台計算機室1間和1個現代遠程教育網點。
樂居教育工作是昭陽區農村教育的一面旗幟。樂居示範國小先後被評為“雲南省綠色學校”、“雲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一級示範學校”、“雲南省一級三等示範國小”、“雲南省文明學校”等榮譽稱號。樂居中學先後被評為“雲南省三等初級中學”、被市委評為“昭通市文明學校”、被省委、省政府評為“雲南省文明學校”、被昭通市委、市政府評為“先進學校”。
社會保障
樂居鄉社會保障工作從以下兩方面開展:一是積極開展貧困民眾的救助工作。經過多方努力全年共幫助困難
民眾解決救濟糧5000公斤,發放救助款28000元;二是根據區委、政府的安排和部署,嚴格按照救助條件、救助對象和申報程式,認真組織落實農村特困民眾參保工作,通過鄉村組艱苦細緻的工作全鄉共有1763名特困民眾被納入農村低保救助對象,為全鄉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