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963年6月,香港發生嚴重旱災,逼使香港政府實施每四天只供閥恥祝主水四小時的措施。為避免事件重演,香港政府作出多個水利工程,包括興建船灣淡水湖和萬宜水庫等大型水塘,而1965年更向廣東省政府從東江購買每日6200萬加侖食水。然而,由於香港政府認為供水仍有不足,加上中國挨境頌當時發生
文化大革命,與英頌堡勸國關係變差,使香港政府不敢過於依賴中國的輸水。因此於1972年7月31日,香港政府正式宣布于樂安排興建海水化淡廠,並成立了一個中央招標委員會負責招標承建。
海水化淡廠的建造契約由分別來自英國、法國、美國、義大利及日本五個國家的的七個財團投標,最後於同年8月由一間日本大阪的世倉工程有限公司以3.37億港元投得,是各個財團中出價最低的。而由於香港政府缺乏資金興建,便向
亞洲發展銀行貸款1.2億港元,還款期為15年。
海水化淡廠於1975年10月15日建成,由當時港督麥理浩揭幕,而廠內的第一部機府祖碑駝組亦同時開始運作,並於1977年9月全面投產,每日生產18萬立方米淡水,聘有工作人員達200個,其後曾一度停產。1981年,香港實行一級制水(其後升為二級)期間,該廠曾一度重開。然而由於石油危機導致原油油價由每桶2美元升至10多美元,令化淡成本飆頸去付升多倍,加上需要由日本工程師來負責營運及維修,成本更為昂貴境槳廈,而另一方面香港政府與中國關係改善,從廣東省的供水量大幅度增加,結果海水化淡廠於1982年正式關閉及停用。廠房土地於1991年被人以3000萬港元收購,廠房則於1992年以爆破方式拆卸,原址現時已發展為一個跳蚤市場犁訂。
未來發展
2004年起,
水務署再開始了海水化淡的研究,於屯門及小西灣試驗逆滲透濾膜技術過濾海水成為淡水的可行性。位於屯門海水抽水站的海水化淡試驗廠日產水量為24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