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沖繩海水淡化廠

日本沖繩海水淡化廠

沖繩北古海水淡化廠子昭和52年擬建,平成9年建成,全部投資約347億日元,由日本政府資助80%。其中提供資助的主要原因:保證美軍基地供水和爭取民意 (歸屬後的穩定問題。沖繩於70年代歸屬日本)。 沖繩北古海水淡化廠為日本目前最大的海水淡化廠 (據介紹,福岡5萬立方米/日海水淡化廠在建,尚未投產),生產水量為4萬立方米/日。該廠占地面積12000 平方米,回收率為40%,淡化方式為反滲透法(RO 法),膜種類為反滲透膜,取水為海底取水管方式,放流為水中擴散放流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本沖繩海水淡化廠
  • 類別:工廠
  • 國家:日本
  • 創建:昭和52年
介紹,自然及背景,海水淡化優點,影響因素,水質,成本,環境,

介紹

由於海水淡化廠選址臨近那霸海濱,所以該水廠原水采自距海岸200米、水深9米的取水塔,處理完的回放水亦通過距海岸200米、水深13米的放流塔放回大海。
海水自取水管自流入沉砂池,此時向沉砂池中投加藥物殺菌,然後經過2次過濾,在此工程中投粉狀凝結劑,2次過濾都要加壓。過濾後的水進入反滲透設備,每組設備處理水量為5000立方米/日,共8組,總處理能力為4萬立方米/日。其中:一次過濾濾速為290米/日,二次過濾濾速為400米/日。多段之間輸水管採用銅質,內襯尼龍不鏽鋼玻璃鋼防腐材料
海水經過反滲透處理生成淡水,且水質達到生活飲用水的水質標準,淡化水與淡水廠出廠水混合後送往用戶。每個流程產生的濁水回流到流放槽,經放流塔放回海域,其間產生的污水經濃縮和兩次稀釋,濃度降低 100倍的污泥再經脫水(60%)處理後運輸出廠綜合利用(用於造磚原料及回填近海),以防污染環境。

自然及背景

沖繩全島由61個島嶼組成,總面積2265平方公里。該地區年平均氣溫為22.40℃,屬亞熱帶氣候,年降雨量為2100毫米,為日本降雨量最高的地區之一,雨水充足。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每年5—6月、8—9月的霉雨和颱風季節。全島共有9座水庫,其中國家水庫為6座,庫容量為67o0萬立方米,沖繩縣水庫3座,庫容量為 770萬立方米,總庫容量為7470萬立方米。全島總供水量為46萬立方米/日,其中庫水占66%,河川水占 20%,地下水占12%,海水淡化占1.3%,用水總人口 130萬人。
日本沖繩海水淡化裝置日本沖繩海水淡化裝置
沖繩縣水道事業起於1950年,自1972年以後,曾有13年限制供水,缺水頻率高,主要原因:一是因蓄水能力低(地理原因),致使大量雨水流失人海;二是降雨量不平衡,主要受季節颱風的影響;三是使用供水的的人口不斷增長;四是經濟發展對水的需要增加。沖繩的水源主要依賴庫水和河川水,因受降雨量等因素制約,很小穩定,平均實際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少(排在全國前幾位),在日本屬嚴重缺水地區。

海水淡化優點

主要優點
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
(1)不受氣候(降雨量)影響;
(2)原水資源的無限性;
(3)取水距離近,原水成本低;
(4)可提供穩定可靠的供水服務;
(5)技術先進,自動化程度高,勞動成本低;
(6)占地面積小,設備成套,建設工期短。

影響因素

水質

影響水質的最大問題是滲透膜的濾效,為此,日本海水淡化研究機構付出很大努力。日本水道法規定:濾過水達1%,去年北古水廠達1.42% ,經與河水混合達 0.1%,完全符合規定標準。對於部分離島(沖繩本島以外的小島嶼)供給淡化水的水質超標情況,多採取再次處理的方式解決。距沖繩本島較近的周圍離島,大多採用敷設海底輸水管道方式直接供水。海底輸水管道最大直徑為200毫米,L=13公里,管材為鋼管.外防腐採用聚乙烯材料,1974年投入使用的輸水管至今運行狀況良好。而距本島較遠的離島島嶼則自行採用小型海水淡化設備供水。

成本

海水淡化生產成本相對較高(1立方米/1美元),特別是滲透膜的成本昂貴,目前日本己將降低膜成本列入研究課題。由於成本等原因,在日本目前淡化水主要還是承擔補充調劑和後備水源功能。日前,北古水廠生產量約為6000立方米/日,僅占供水能力的15%左右,生產完全處於嚴格控制狀態。

環境

對環境的要求較高(即海水水質,污染狀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