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仙村

樂仙村,隸屬廣東省梅州市興寧新陂鎮,屬新陂五個山區村之一,位於新陂鎮西部,東臨新元村,南連福豐、福慶,西鄰五華新橋,北接三新村、葉塘鎮河西村。村委會位於樂仙河北岸,距鎮政府3公里。下轄樂仙、河南、河北3個大片34個村民小組。主要種植水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樂仙村
  • 別名:樂山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梅州市興寧新陂鎮
  • 下轄地區:樂仙、河南、河北
  • 電話區號:0753
  • 地理位置新陂鎮西部
  • 人口:3780(2005年)
  • 主要作物:水稻
行政區劃,農業,工副業,基礎建設,名人鄉賢,領導機構,

行政區劃

該村由頓塘、雙車、戴湖、蔡屋、半坑江屋、福田圍、黃屋、虎形潘、通書羅、松蔭樓、祝院祠、沙壩尾、張屋、竹頭塘何屋、林陂嶺、柏樹、移民房、石陂頭藍屋、人民大廈、耀興李屋、崇石、林陂肚、豆子壢老屋、新屋、陳屋、吳藍共24個自然村組成。
有賴、何、劉、戴、江、張、蔡、潘、黃、羅、李、吳、陳、藍14個姓氏居住。截止至2005年末,人口達3780人。歷史沿革
樂仙村
相傳古時有一位仙人為改變山坑風水,欲施法將山坑附近的形似鯉魚的山釣出來堵住坑門,便坐在石上用心垂釣,該石因仙人坐後留下了明顯的臀部輪廓,坐痕清晰可見,後人稱該地為落仙坑。
在客家方言中,“落”與“樂”同音,故又稱為樂仙坑。
解放後,當地的農民協會就叫樂仙農民協會,後稱樂仙鄉。公社化時稱管理區、大隊,1961年分為樂仙、河南、河北生產大隊。
1963年河南、河北合併為河南大隊至1984年2月。
1984年3月樂仙大隊、河南大隊合併稱為樂仙鄉人民政府,1987年改稱為村民委員會,1989年4月改為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4月稱村民委員會,“樂仙”稱謂一直延用至今。

農業

全村有水田1512畝,旱地350畝,山地13600畝。
該村以栽植水稻為主,冬種蠶豆、雪豆、小麥、油菜,可一年三熟,旱地種植花生、黃豆、甘薯等作物,經濟作物有黃麻、菸葉、茶葉等,解放後,經過平整土地,開渠引水改良土壤,改良品種,糧食產量逐步提高。
農村實行承包責任制後,農民生產熱情高漲,積極回響政府號召,科學種田,大面積採用雜優良種,實行塑盤拋秧,科學肥水管理,及時防治病蟲,水稻產量大幅增長,畝產千斤以上,其它作物的生產也得到長足發展。

工副業

農戶在栽植水稻的同時,普遍有家庭副業,養豬、牛、雞、鴨等畜禽,部分家庭從事小作坊、腐竹加工或建築行業,其收入成為除農業收入外的家庭經濟主要來源,小部分農戶兼成衣加工,做小生意。
20世紀70年代,大隊辦起了糧食飼料加工廠、茶林場、苗圃場。20世紀80年代初,利用本地資源由鎮黨委、政府扶持開辦了樂仙石場。村級企業雖已停辦,但全村湧現了一批私營企業家、個體工商戶、運輸專業戶等各種人才,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等占總勞動力的40%以上,2004年鎮府在仙人坐石水庫興辦了自來水廠,利用水庫的優質水源,供水遍布新陂各村及興田部分村。解決了民眾飲水難題。

基礎建設

水利:樂仙村地處半山區,河、溝、渠縱橫交錯,樂仙河全長十公里,流經樂仙、河南、家莊、米寨等村與寧江河交匯。農田既易受旱又易受澇,20世紀50代初期起興修水利,建起了樂仙水庫,解決了樂仙、福豐、新元、三新乃至整個新陂大部分農田灌溉,對防洪防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59年冬在上級政府和水利部門的支持下又建起了仙人坐石水庫,集雨面積10.5平方公里,庫容392萬立方,對河南、新元、家莊、米寨、福慶、福豐、華新等村人民民眾生產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為抵禦洪、澇自然災害發揮了決定性效果,使人民安居樂業,先後在樂仙河修建了水閘兩座及其它水陂水圳10多個,對重點溝、渠實現砌石“三面光”2000多米,冬春季組織清淤、疏浚,從根本上解決了易旱易澇問題。
道路: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鄉村道路建設逐步得到改善,自1987年起,對村道擴寬夯實,主村道砌護路牆1000米,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採取爭取上級支持,向在外鄉賢募捐,發動民眾等捐資辦法籌集資金,鋪築了新元至村委會,各自然村、屋至村道互相連線的水泥道路5.5公里,新建了大小橋樑5座,改變了道路交通環境,行路難已成為歷史。
學校:解放前樂仙片有國小兩間,河南片三間,能讀到國小畢業的不多,20世紀60年代未,由上級教育部門投入少量資金,大隊發動生產隊,民眾投工投勞,擔石做工,農戶送土磚、瓦、雜木等材料建起兩棟瓦房校舍(樂仙國小、新元國小),1994年教育基金“百萬行”活動集資近1萬元,再建1室2間近百平方米的樓房,在市鎮黨政的關心重視下,得到香港華革會的捐助30萬元,民眾鄉賢捐資10萬元和鎮政府支持10多萬元,拆除危房於2001年8月新建起一座三層900多平方米的教學樓,新砌了校園圍牆和新建了標準籃球場,美化綠化校園環境,2002年拆除老樂仙國小危舊校舍,興建一棟二層500平方米教學大樓,改善了山區學校的教育教學條件。

名人鄉賢

黃國勝 梅州市環衛局副局長
巫碧芬 梅州市民政局副局長
潘理平 梅州市信用聯社科級幹部
藍炳輝 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執法庭副庭長
李榮宏 興寧市環衛局局長
潘坤華 北京中國國際能源投資公司處級幹部
張勤潔 興寧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戴展輝 汕頭市交通戰備辦副主任
潘志雲 深圳大學教授
潘慶中 華農大蠶桑博士 並旅居日本
潘志堅 原中國人民銀行梅州分行行長
劉偉雄 興寧市變壓器廠董事長
李金明 原新陂公社黨委副書記

領導機構

書記:
李鳳珍 1958年
潘輝明 1959年
戴丙昌 1962年——1967年(1979年——1983年,樂仙大隊)
潘耀才 1962年——1978年(河南大隊)
蔡偉堅 1970年——1976年(樂仙大隊)
藍啟煌 1980年——1983年
潘文忠 1984年——2005年3月
李恩粦 2005年4月——
主任:
李金明 1953年——1954年
李鳳珍 1955年——1956年
戴丙昌 1958年——1959年
藍方榮 1962年——1967年
李啟洪 1962年——1963年
劉福雲 1969年——1979年
蔡偉堅 1969年——1975年
劉佛雲 1976年——1978年
潘耀才 1968年——1978年
李啟洪 1982年——1983年
藍啟煌 1979年——1985年
潘文忠 1986年——2005年4月
李恩粦 2005年4月起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