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藤狀灌木,具乳汁,除花外無毛;葉對生,具柄,羽狀脈。聚傘花序疏鬆,頂生或腋生;花萼5深裂,裂片雙蓋覆瓦狀排列,花萼內面基部有5個腺體;花冠輻狀,花冠筒短,裂片5,通常被柔毛,向右覆蓋;副花冠異形,環狀,著生在花冠的基部,5-10裂,其中5裂延伸絲狀,被毛;雄蕊5,生在副花冠的內面,花絲短,離生,背部與副花冠合生,花葯卵圓形,漸尖,背面被髯毛,相聯圍繞柱頭,並與柱頭粘連;花粉器匙形,四合花粉藏在載粉器內,基部的粘盤粘在柱頭上;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所組成,花柱極短,柱頭盤狀,頂端凸起,2裂,每心皮有胚珠多個。蓇葖2,叉生,長圓柱狀;種子長圓形,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胚狹長圓形,子葉扁平,薄,胚根短而粗壯。
分布情況
約12種,分布於亞洲溫帶地區、歐洲南部和非洲熱帶地區。我國產4種,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及廣西、湖南、湖北、河南和江西等省區。
下級分類
青蛇藤 Periploca calophylla (Woght) Falc.
多花青蛇藤 Periploca floribunda Tsiang
黑龍骨 Periploca forrestii Schltr.
槓柳 Periploca sepium Bunge
檢索表
1葉膜質;花直徑1.5厘米,花冠裂片中間加厚,反折。
槓柳1葉革質或近革質;花直徑1厘米以下,花冠裂片中間不加厚,不反折。(2)
2葉狹披針形,寬5-10毫米;花冠黃綠色,裂片無毛。
黑龍骨2葉橢圓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通常寬15毫米;花冠深紫色,裂片被柔毛。(3)
物種介紹
青蛇藤 Periploca calophylla(Woght) Falc.
藤狀灌木,具乳汁;幼枝灰白色,乾時具縱條紋,老枝黃褐色,密被皮孔;除花外,全株無毛。葉近革質,橢圓狀披針形,長4.5-6厘米,寬1.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葉面深綠色,葉背淡綠色;中脈在葉面微凹,在葉背凸起,側脈纖細,密生,兩面扁平,葉緣具一邊脈;葉柄長1-2毫米。聚傘花序腋生,長2厘米,著花達10朵;苞片卵圓形,具緣毛,長1毫米;花蕾卵圓形,頂端鈍;花萼裂片卵圓形,長1.5毫米,寬1毫米,具緣毛,花萼內面基部有5個小腺體;花冠深紫色,輻狀,直徑約8毫米,外面無毛,內面被白色柔毛,花冠筒短,裂片長圓形,中間不加厚,不反折;副花冠環狀,著生在花冠的基部,5-10裂,其中5裂延伸為絲狀,被長柔毛;雄蕊著生在花冠的基部,花絲離生,背部與副花冠合生,花葯卵圓形,漸尖,背部被長柔毛,花葯彼此相連並貼生在柱頭上;花粉器匙形,四合花粉藏在載粉器內,基部粘盤卵圓形,粘生柱頭上;子房無毛,心皮離生,胚珠多個,花柱短,柱頭短圓錐狀,頂端2裂。蓇葖雙生,長箸狀,長12厘米,直徑5毫米;種子長圓形,長1.5厘米,寬3毫米,黑褐色,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3-4厘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產於西藏、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及湖北等省區。生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谷雜樹林中。尼泊爾、印度和錫金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
莖皮纖維可編制繩索及造紙原料。莖可藥用,治腰痛、風濕麻木、跌打損傷及蛇咬傷等。
多花青蛇藤 Periploca floribundaTsiang
藤狀灌木,具乳汁,枝條灰褐色,除花外,全株無毛。葉近革質,長圓狀披針形至橢圓狀長圓形,長4.7-5.5厘米,寬1-1.6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略反卷;側脈纖細,密生,兩面均扁平,有邊脈;葉柄長3毫米。聚傘花序腋生,三歧,長3.5厘米,著花達20朵;苞片卵圓形,長1毫米,有緣毛;花萼裂片膜質,卵圓形,長1.5毫米,寬1毫米,花萼內面有5個小腺體;花冠深紫色,輻狀,外面無毛,內面被柔毛,花冠筒長1毫米,裂片鑷合狀或略向右覆蓋排列,長圓形,長4毫米,寬2毫米,頂端急尖;副花冠環狀,生於花冠基部,10裂,其中5裂片呈鱗片狀,另5裂則延伸為線形鑽狀,具有長柔毛;花絲離生,背部與副花冠合生,花葯背部被長柔毛,並圍繞於柱頭;花粉器匙形,四合花粉藏於載粉器內;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無毛,花柱短,柱頭盤狀五角形;每心皮有胚珠多個。花期9月。
產於雲南。生於海拔1800米山地林中。模式標本采自騰衝。
黑龍骨 Periploca forrestiiSchltr.
藤狀灌木,長達10米,具乳汁,多分枝,全株無毛。葉革質,披針形,長3.5-7.5厘米,寬5-10毫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中脈兩面略凸起,側脈纖細,密生,幾平行,兩面扁平,在葉緣前連結成1條邊脈;葉柄長1-2毫米。聚傘花序腋生,比葉為短,著花1-3朵;花序梗和花梗柔細;花小,直徑約5毫米,黃綠色;花萼裂片卵圓形或近圓形,長1.5毫米,無毛;花冠近輻狀,花冠筒短,裂片長圓形,長2.5毫米,兩面無毛,中間不加厚,不反折;副花冠絲狀,被微毛;花粉器匙形,四合花粉藏在載粉器內;雄蕊著生於花冠基部,花絲背部與副花冠裂片合生,花葯彼此粘生,包圍並粘在柱頭上;子房無毛,心皮離生,胚珠多個,柱頭圓錐狀,基部具五稜。蓇葖雙生,長圓柱形,長達11厘米,直徑5毫米;種子長圓形,扁平,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3厘米。花期3-4月,果期6-7月。
產於西藏、青海、四川、貴州、雲南和廣西等省區。生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疏林向陽處或蔭濕的雜木林下或灌木叢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西部。
植株有小毒,葉含強心甙。全株供藥用,可舒筋活絡、祛風除濕;治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胃痛、消化不良、閉經、瘧疾等。
槓柳 Periploca sepium Bunge
落葉蔓性灌木,長可達1.5米。主根圓柱狀,外皮灰棕色,內皮淺黃色。具乳汁,除花外,全株無毛;莖皮灰褐色;小枝通常對生,有細條紋,具皮孔。葉卵狀長圓形,長5-9厘米,寬1.5-2.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葉面深綠色,葉背淡綠色;中脈在葉面扁平,在葉背微凸起,側脈纖細,兩面扁平,每邊20-25條;葉柄長約3毫米。聚傘花序腋生,著花數朵;花序梗和花梗柔弱;花萼裂片卵圓形,長3毫米,寬2毫米,頂端鈍,花萼內面基部有10個小腺體;花冠紫紅色,輻狀,張開直徑1.5厘米,花冠筒短,約長3毫米,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8毫米,寬4毫米,中間加厚呈紡錘形,反折,內面被長柔毛,外面無毛;副花冠環狀,10裂,其中5裂延伸絲狀被短柔毛,頂端向內彎;雄蕊著生在副花冠內面,並與其合生,花葯彼此粘連並包圍著柱頭,背面被長柔毛;心皮離生,無毛,每心皮有胚珠多個,柱頭盤狀凸起;花粉器匙形,四合花粉藏在載粉器內,粘盤粘連在柱頭上。蓇葖2,圓柱狀,長7-12厘米,直徑約5毫米,無毛,具有縱條紋;種子長圓形,長約7毫米,寬約1毫米,黑褐色,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3厘米。花期5-6月,果期7-9月。
分布於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山西、江蘇、河南、江西、貴州、四川、陝西和甘肅等省區。生於平原及低山丘的林緣、溝坡、河邊沙質地或地埂等處。模式標本采自北京附近山中。
根皮、莖皮可藥用,能祛風濕、壯筋骨強腰膝;治風濕關節炎、筋骨痛等,我國北方都以槓柳的根皮,稱“北五加皮”,浸酒,功用與五加皮略似,但有毒,不宜過量和久服,以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