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港村隸屬於石首市調關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槎港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處: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調關鎮
- 郵政編碼:434404
- 電話區號:0716
- 車牌代碼:鄂D
- 人口數量:3247 人
2016年10月合村並組,北湖村併入槎港村。合村後的新槎港村國土總面積為8.1平方千米,總戶數為808戶,總人口為3247人,耕地總面積為4721畝。
(一)位置沿革
原槎港村位於調關鎮東部,距鎮中心約7千米。地形呈扇形向南面展開。扇柄在北,北面是依槎港山丘陵蜿蜒由西向東的長江乾堤,扇面在南。正南面的中段與桃花山鎮吳家壋村相連;村西南面是宋湖;東南面是三菱湖;村東是北湖村;村西是南湖村。磚橋港東西橫貫,連通了宋湖與三菱湖,把槎港村分為南北兩個單元。“槎”:木筏。浮槎、泛槎、乘槎中的“槎”,都取木筏之意;港:港灣;江河的支流;港口:河、海岸邊設有的碼頭,便於船隻停泊、乘客上下,貨物裝卸的地方。以上各個意項,“槎港”兼而有之。古代內湖之水連通長江,江湖一體,磚橋港、槎港是通航水道,是商船停泊的碼頭港口,此處山水相連,歷史上人們稱此地為槎港山,槎港山地名在古代文獻中沿用了上千年,槎港村因此而得名。
清乾隆丙寅和同治年《石首縣誌》載:“宋乾德二年(964年)於縣東故白臼巡院升置建寧縣,縣治設槎港山,宋熙寧六年(1073年),廢建寧入石首,縣治由槎港山遷繡林。
宋元祐元年(1086年)復置建寧縣,縣治仍設槎港山。宋崇寧五年(1106年)復廢建寧縣入石首縣。根據上述的文獻資料可知,古建寧縣在槎港山建立縣治,兩度興廢,前後延續了142年,建寧縣已載入史冊,其名未因歷史的變遷而湮滅。槎港山村歷史人文底蘊深厚。
原北湖村東鄰章華港;西接槎港山;南濱三菱湖;北依長江。地處長江洲灘與湖泊灘涂的結合部,地勢低平濕潤,因位於三菱湖之北,故名北湖。1958年,北湖村屬桃花山人民公社。60年代,北湖是青山人民公社的成員。70年代,北湖為青山管理區所治,是調關區的一部分;1984年3月至1987年10月,北湖村劃歸桃花山區管轄;1987年10月之後,北湖村復歸調關鎮管轄於今。2016年10月調關撤村並組,北湖村併入槎港口村。
(二)基本村情
1949年10月至1953年,土改複查時期,槎港山村屬吳家壋鄉;1954年至1958年,槎港組建互助組。高級農業合作社時期,該村為來市鄉所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為青山人民公社所轄,命名為槎港大隊。文革時期搞破舊立新,村更名為曙光大隊,後又恢復了原名。1974年拆社並區,青山公社演變成為青山管理區。槎港大隊受其管轄;1984年槎港大隊更名為槎港村。1984年3月石首縣撤社建區設鄉,槎港村劃入桃花山區,1987年10月槎港復歸調關鎮所轄。(二)基本村情人口面積村國土面積5平方千米,下轄8個村民小組,農戶487戶,人口1975人。耕地面積2886畝,主要是水田,山坡旱地400多畝;湖灘水域2000多畝,長江洲灘150多畝。農產與養殖:水稻、油菜籽、芝麻、大豆、湘蓮、小龍蝦、土雞。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員800多人,人均年收入約4.5萬元,務工年總收入約為3600多萬元;近年全村種種稻面積2800畝,以畝產0.6噸計算,年產稻穀約1680噸,產值可達352.8萬元。2018年全村養殖小龍蝦4000多畝,可獲產值1200萬元。以上三項收入達5452.8萬元,人均年收入超過2萬元。槎港村成為調關鎮最富裕村之一。村有樓房197幢,村民購小轎車100多輛。50至60年代農業生產方式落後。70年代農田水利設施日趨改善,農業抗災能力增強。農業學大寨時,大隊“以糧為綱,全面發展”,農業發展邁上新台階。1969年與1989年間,村近2000畝水田全部種雙季稻,年產稻穀240多萬斤,每年向國家交售愛國糧100多萬斤,全村每年還向國家銷售訂購生豬400多頭(基本是戶平一頭)。大隊是當年石首縣向國家賣糧最多,各項稅費完成得最好的生產大隊。70年代,因工作出色,槎港大隊書記譙澤兵被破格選拔為石首縣委委員。大隊成為當時石首縣農業戰線的一面紅旗。90年代,莫高文主持村級全面工作,槎港村農業穩步發展。1997年,全村糧食總產220萬斤,平均畝產糧食1100斤,向國家賣糧85萬斤。當時全村422戶,戶平均賣糧4400斤;當年全村有1929人,經濟總量達1050.34萬元。人均生產產值5445元,人均純收入為5316元,收入在當時屬於村級較高水平。2000年至2015年,陳傳忠主持槎港村工作。該村農田水利設施升級完善,雜交水稻種植全面推廣,機械化耕作全面實施。農業生產年年獲豐收,土地流轉加快,種田大戶越來越多,規模種植50至100畝農田的大戶有20多戶。2010年以來,稻蝦連作模式興起,槎港村民,敢為人先,發展小龍蝦養殖,截至2018年,該村小龍蝦養殖面積已接近4000畝。稻蝦連作推廣,該村民眾邁上了致富的幸福路。
50年代前,北湖3.1平方千米麵積地方住著八戶人家,不足三十人。他們是群一擔兩蘿筐逃荒來的饑民。湖灘上草葦遍地。人們沿著一米來高的小堤上結草為廬,吃著野菜。向鄰村章華、槎港老住戶借貸點大小麥及蠶豆度日。雪天沒有棉被棉衣,大人小孩圍住火堆燒著葦子過冬。春天人們放野火燒出一片空地,收點糧食還債、交租課、留種外就所剩無幾了。災年幾平方千米內人煙稀少。這裡常有土匪出沒打劫,人們生活苦不堪言。60年代以來,北湖村圍湖墾荒,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後掀起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960年前後的五年間。湖南又遷來一批民眾。墾荒造田500餘畝,開大溝三條,支溝十二條,稻穀單產由原來的150公斤增到250公斤,全村糧食總產超過15萬公斤。第二次是1970年至1973年,湖南再次遷來一批投親靠友的鄉民,村里人口增至1100多人。人們燒蘆葦築圩堤開溝渠,又造田400畝。糧食單產由原來250公斤升到500公斤,村糧食總產達75萬公斤。第三次是1992年,開發大錨洲改造低湖田,國家貸款40萬元,村民投入60萬元,改造底湖田,修建功率為55千瓦的排灌站一座,功率為35千瓦的排灌站一座,功率為20千瓦的排灌站12座,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488千瓦/小時。機耕面積達到1500畝。村民購置了拖拉機、農用車13輛。村里還修建了相應的涵閘和橋,開挖東山渠、林蔭渠、中心渠、中橫渠。四渠總長13000米、還開挖了5條斗渠、32條支渠,總長8000餘米。工程完成土石方56萬立方米。農田實現了園田化。北湖村成了商品糧生產基地。1996年調關鎮《經濟年報》載:“北湖村8個村民小組,260戶,1145人在1380畝耕地上,生產糧食1495噸,單產1噸以上,向國家交售定購糧百萬公斤,商品糧75萬公斤。村養殖業也發展起來。1996年出欄牲豬2029頭,戶平8頭,年末存欄3110頭。全村農戶共飼養母豬280頭,年產仔豬7000頭。年純收入達400萬元左右,村養牛業在調關鎮獨占鰲頭;雞、棚鴨飼養量達萬隻。村辦企業預製廠、酒廠、商店相繼投產。100畝漁池、600畝蘆葦與意楊,村年獲純收入29.8萬元。”
90年代,北湖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039萬元,純收入305萬元,人均純收入2525元。1996年村投資20萬元建造了日供水100噸的自來水廠。全村用上了清潔衛生的自來水。1999年,全村糧食總產達116.7萬公斤,油料1940擔,總收入779萬元,人均純收入1940元,比1978年增長18.2倍。2013年以來村所有農田、魚池都養殖了小龍蝦,不少農戶還到江北監利、橫溝市承包農田養蝦。全村養蝦年創收900萬元。2018年人均純收入高達12800元。大部分農戶有存款。村民建有樓房168棟,不少農戶在外地大中城市置有房產。村民家用電器購置一應俱全,還購置小轎車60餘輛,電動車、三輪車和機車500多輛。
農機裝備:村農戶購置小型耕整機400餘台,大型耕整機12台,收割機2台,農用車20台。2010年以來,村級大搞農田開發:疏洗天井溝、泥港溝、火箭溝、中心渠、上橫渠,總長1200多米;鋪設U形水槽3000餘米;修建涵閘2座,小型泵站12座,大型泵站1座,裝機總容量1800千瓦;更新變壓站10座。五項工程投資總額250萬元。
2008年11月,槎港村部向東面至搭錨洲,向正南至桃花山鎮吳家壋村的中心路建成通車,公路呈V形,總長6.3千米,總投資150餘萬元。資金來源:國家撥資63萬元,愛鄉人士捐資72萬元,村民集資15萬元。2010年,通七組村路竣工,路長1千米,工程耗資21萬元;2012年,六組和八組通組村路完工,兩路分別長2000米和1000米,分別投資44萬元和22萬元;2015年,通二組村路工程結束,路長2300米,斥資54萬元。以上通組公路共4條,總長約5000米,總投資109萬元。北湖村的通村公路建設分2006年、2009年兩個階段進行。硬化里程總長6000多米,總投資120萬元。國家投資30萬元,民眾集資30萬元,村內自籌60餘萬元。
附《通村公路銘》:槎港古村落,南襟桃花山,北倚長江濱,水流竄村,港渠縱橫,山繞大美,水秀山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宋朝建寧縣治遺址,近代蘇維埃區中心,人居勝地,功耀汗青,滄桑不醒,道路難行,天荒地老存古道,水隔山阻困農耕,信息閉塞,交通滯凝,羊腸道積無窮恨怨,砂面路有幾許歡欣。
疾首咒舊路,立志建新村,支部示方略,黨群顯忠誠,精心勘測,集思權衡,外援為輔,自力更生,陽光操作,公平競爭,監督質量,規範工程,翻山越水,披荊斬棘,投資百四十餘萬,歷時共八月有零,路長一十二里,面寬四米有盈,寬敞平坦,堅實厚墩,一朝成大道,眾心殊銘功。壯志辭舊,豪情迎新,坦途通達千里,鐵馬馳騁全村,戶戶開金鎖,家家入富門,笑看滿村春色,欣奔無限錦程。
花紅念葉,枝茂思根,賴層層領導鼎力,得各個村民熱心。念政友之慷慨,感工匠之精誠,納依依遊子意,承拳拳故人情。千流歸而海闊,萬蕾綻而春盛,勝舉福照當代,宏業恩澤子孫,村級路事,勒石而銘(2008年,李嘉傑先生撰)。
村莊整治:2000年以來,村級設定垃圾池12個,戶配垃圾桶一個,專人負責清運。農戶改廁工程結束。公路邊栽種紅葉石楠1200餘株,水渠邊栽種意楊1萬多株,全村植被覆蓋面積已達70%。1993年,村斥資200多萬元,建了綜合大樓,為二幢三層25間,占地面積2400m2。上層辦公,底層門面招租營業做生意。1996年,村開始自辦自來水廠。後又經多次改擴建,共耗資100多萬元。2016年,村里聯通鎮自來水廠管網,全村用上自來水。村中心入住農戶60多家,常住人口達245人。中心街道長200米,創辦了精米加工廠,副食品廠、禽蛋加工廠、煤球加工廠、家具廠。經營的
行業有:家電機械修理、五金百貨、牲畜屠宰、水產交易、教育醫療、老年棋牌、理髮縫紉、日雜餐飲等。1997年,村中心商品零售總額超過500萬,企業產值近200萬元。2017年在村東興建了新村部。新村部占地面積4000多平米,建築面積960m2,為六底三層樓房。總投資230萬元。2018年6月竣工。
文體生活:50年代,槎港村只有少數兒童入私塾學習。1968年,槎港大隊在3隊巴王山嶺附近建起了一所村國小。另外,大隊劃為三個片區,每區設一個教學點。開設國小一二低年級班,村中心學校開國小高年級。70年代,又增修校舍,80年代,村小還辦起了初一初二班。村國小辦班14個,學生人數400多人,教師人數28人。1984年,村國小教學大樓竣工啟用。占地面積5500m2,建築面積550m2。進入2000年,生源急劇減少,但村國小保存下來。截至2018年,村小設有教學班1至3年級三個班,一個學前班共4個班,學生70多人,教師9人。放開二胎生育後,學齡兒童增加,國小辦學規模又呈發展趨勢。50年來槎港村已培養出大學生118人。北湖村民辦教育始於1968年。當年大隊在3隊辦了一個教學點,楊振林任教師。後大隊建土磚房五間集中辦學。1972年國小重建,新國小建18間磚瓦房。80年代北湖國小增設了國中班。國小開設七個班,學生人數200多,民師15人。2002年北湖國小停辦,學生併入槎港國小或鎮國小。村辦教育前後延續了34年。北湖村共培養出大學生86人,留美博士生教授1人。
槎港村衛生事業創辦於60年代。村醫是秦桂秋。70年代的村醫是代永斌。他用中醫診療方法治病療疾,很受民眾歡迎。80年代,衛生室增加2名醫務人員。大隊還劃出一塊地,讓醫務室種植中草藥。村裡的醫生還遠上桃花山采中草藥以備用。1982年村醫室代慶鳳、張杏海、趙訓忠。2018年新型合作醫療村民參合率為100%,村醫僅一人。有村級衛生室一處,建築面積100多m2。衛生室設有診斷室、治療室、藥房,設病床4張。村民小病不出村。
北湖村醫療衛生工作開始於1969年,赤腳醫生是文西海,後接任的有李滿秀、劉應蘭、楊菊香等。80年大隊重建醫療室。村醫療室占地面積100餘m2,設有診斷室,藥房、觀察室、病床三張。2000年農村實行合作醫療,村民參合率為100%。
1992年村自辦水廠,2016年,接通調關水廠自來水,2012年村建垃圾池50個,派有專人專車清運處理垃圾。同年全村廁改工作完成。2016年,通村中心路綠化,路旁植紅葉石楠1500餘株,水渠邊沿植意楊近萬株。
村辦企業:70年代的村辦企業有窯廠、林場、養豬場、漁場、冬粉廠。80至90年代,村民個體辦有鋸木廠、精米廠;2000年後,村民個體辦的有孵化廠、松花蛋廠。
廟宇土地祠:廟宇:貞元廟(1組)、雙合廟(4組)、謝家廟(2組)。土地祠:上院新興祠(1組)、下院新興祠(2組)、梅家垸新興祠(6組)、雙合新興祠(3組)、梓木莊新興祠(3組)、趙家莊新興祠(4組)、劉李土祠(4組)、謝家龍灣土祠(5組)、雙合廟土祠(6組)、中心土祠(7組)、東南土祠(8組)。
古遺址標誌:建寧縣遺址,架山鼓墓群,均為石首市人民政府所立。(三)小地名錄獅子山位於1組,相傳古時此山有獅子出沒,因而得名。
貞元廟位於在1組,貞元(785年正月-公元885年八月)是唐德宗李适的年號,在位2年。
磚橋港位於3組,古港口名。
打鼓台位於2組,74年槎港村挖磚橋時,發現有磚石結構的打鼓台,俗稱鼓膽。
九龍台位於3組,地形似九條龍,俗稱九龍十八觀。
搭錨洲位於8組,古長江水道下錨泊船之地,又稱大錨洲。
殷家台位於1組,從前居住過殷姓人家。
鋪子口位於2組,有一條古石道。
叫雞山位於5組,此山多野雉棲集。
謝家湖位於1-2組,磚橋港之西,俗稱下港,水面200多畝,屬鎮管轄。
上港位於槎港1組與港北南湖村之間。港寬500餘米,長3000多米;港東經下港與宋湖相通。
下港位於1、2組,磚橋港東,有水面2000畝,港寬300餘米,長2500多米;下港東與三菱湖相通。
趙家門因趙氏族居得名。位於新村部附近,原村42戶216人。
月形山該地有一小山形似月。位於趙家門東南850米處,原村18戶125人。
梅家嶺此地有一山,住梅姓。位於趙家門西南350米處。原村33戶220人。
雙合廟建在雙合廟舊址旁,沿用其名。位於趙家門南600米處,原村32戶113人。
黃鶴嶺此地是山嶺,舊時多黃鶴棲息,故名。位於趙家門東南900米處,原村29戶138人。
漏風塆位於6組,此地為山嶺相接的小夾處,南北風穿峽而過,故名漏風塆。位於趙家門東南1.7千米處,原村15戶46人。
劉家咀坐落在三菱湖北岸湖咀,住劉姓。位於趙家門東南1.4千米處。原村7戶47人。
漏風塆咀此村坐落在漏風塆的山咀子上,故名。位於趙家門東南1.9千米處,東、南、西三面臨湖。原村38戶218人。
王家院系王姓居院,故名,位於趙家門南1.7千米處,原村50戶260人。
莫家咀位於宋湖北部的湖咀上,住莫姓。距趙家門西南2.2千米處,自然村43戶258人。
謝家廟原有一廟系1923年謝氏家族所建,故名。位於趙家門西南2.35千米處。原村7戶34人。
鋪子嶺原有張姓在嶺上開雜貨店,故名。在趙家門西南2.5千米處,原村5戶29人。
鵝公凸(bòo)位於村北江岸,因地形似鵝頂突出而得名。
馬王新興祠位於1、2組,因為馬王廟神主轄地而得名。
三神廟王興隆祠位於3、6組,因三神廟主轄地而得名。
鵝公凸(bòo)直堤位於村外長江大堤,長約2000米,高9米,面寬6米,底寬50米。
北湖東村此村坐落在北湖村東面,故名,位於北湖東北1千米處,北抵長江右岸乾堤,原村94戶194人。
北湖西村該村坐落在北湖村西面,故名,位於北湖西1.2千米處,北抵長江右岸乾堤,全村94戶442人。村西北1.6千米和西北500米的新溝子因長江河道變化,已崩潰到江中,此地不復存在。
附:北湖村史歌:悠悠歲月,民國肇端。北湖濕地,傍依長江。始無人跡,遍地葦盪。初有朱李,流徙離湘,棲居此地,圍垸拓荒。後有相繼,皆為同鄉。鄭陳劉駱,程胡余張,謝羅毛趙,蔡文梅黃,晏嚴周賀,潘徐王楊。二十六姓,源出三湘。長沙湘陰、湘潭益陽,兼有寧鄉。五地同胞,攜家北上。落籍北湖,紮根衍繁。窩棚棲身,糠菜為糧。湖灘圍墾,艱辛倍嘗。民國初葉,日月無光。軍閥混戰,日寇張狂。神州大地,馬亂兵荒。亂世黎庶,啼飢號寒。兼有漢流,外加匪幫,不時騷擾,壓君湖湘。同鄉一家,團結抵抗,湘民同仇,敢斗強悍。及至己丑,全國解放。旭日東升,山河新裝。揚眉吐氣,其喜洋洋。努力農耕,穀米滿倉。三中全會,改革開放。乾群一心,奮發圖強。聯產承包,成效輝煌。快速發展,四十餘年。養蝦種稻,民富村強。溝渠相連,道路寬暢。樓房聳立,富裕景象。外出務工,辦廠經商。經濟活躍,歡樂吉祥。回首往事,心潮激盪;展望未來,豪情萬丈。囑吾村民,飲水思源。勿忘黨恩,牢記艱難。團結奮進,實現夢想。永跟黨走,幸福無疆。